上师仁波切宣讲于2019年8月31日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第五分别随眠品分四:一、连接文;二、真实随眠;三、断随眠之方式;四、断除之果。
甲二(真实随眠)分七:一、随眠之分类;二、形象之差别;三、心具随眠之理;四、生起烦恼之理;五、宣说异名;六、与何法相应;七、宣说五障。
乙一(随眠之分类)分二:一、真实宣说随眠之分类;二、旁述。
丙二(旁述)分五:一、确定所断;二、各见之法相;三、遣除与末见相关之争论;四、颠倒之分类;五、慢之分类。
丁五、慢之分类:
七慢九慢摄三中,以见及修而灭尽,
修断杀等缠灭爱,我慢不善之恶作,
圣者不会明出现,因由见疑增长故。
慢是傲慢等,也是六种根本烦恼其中之一。前面讲了五种见,若问:只有见才有分类吗?其他没有分类吗?不是,除了见,其他也可以做分类。慢也可以做分类,但是不能归纳到根本的分类当中。
慢也有七种分类,即傲慢、过慢、慢过慢、我慢、增上慢、卑慢、邪慢七种。接下来,对这些慢进行逐一辨别:
第一,心里想与下者相比我更胜一筹的自满之心为傲慢。主要是跟之下的人做比较,自己更好,功德更大。
第二,认为我已胜过了与自己同等者,为过慢。
第三,认为在其他殊胜者当中我更高一筹为慢过慢。与殊胜者相比,更强、更有功德。
第四,认为近取蕴为我,即是我慢。对自我的一种执著,也是一种我慢。
第五,本未获得功德却认为已获得,为增上慢。自己没什么功德、成就,却自认为有功德、成就,生起这种慢。
第六,认为自己与特别优秀者比起来略显低下,为卑慢。自认为与特别优秀、有功德者相比,略显低下,但还是有功德。
第七,本得到的不是功德而是过患,反而认为获得了功德,此为邪慢。很多世间人,将吃喝嫖赌、坑蒙拐骗这些手段,认为是功德、能耐,这是邪慢。
《入智论》中宣说了九种慢,即观待他者立己三种,观待自己立他三种,观待自己否他三种。
观待他者立己三种:认为我已胜过他;我与他平起平坐;我比他低,虽然低一点,但是自己也不错。
观待自己立他三种:他比我高,但我也不差;他与我等同,看到比较优秀的人,有些人不服,“我也跟他一样啊!”其实能一样吗?自己想想;他较我低。
观待自己否他三种:没有比我高的;没有与我等同的;没有比我低的。
那么,这九种慢包括在七慢的哪一种中呢?包括在傲慢、过慢与卑慢三者中。
慢是烦恼,那这些慢是见断与修断哪种呢?这些需要见道与修道二者来尽除。俱生的部分是修断,遍计的部分是见断。按有部的观点,缘见道之所断的就是见道之所断,缘修道之所断的就是修道之所断。
那么,尚未断除修断的圣者会不会明显出现这些慢呢?一般是不会的。
修断是指杀生等缠,“缠”即业的意思。杀生、偷盗等身语七种业,都是修断。还有如想我成为三十三天的护地大象之子该多好的生爱,例如,如果我能变成某某人该多好,如果我能投生到某某地方该多好,如果我变成一个明星该多好等,这是生爱,生爱是没有生厌离心。还有灭爱,灭爱是生厌离心。如想我长久存在有何用呢,还是尽快死的灭爱。有很多这样的人,因为绝望而寻死,觉得死了就一了百了了;还有些人活得很冤枉,内心很黑暗,产生轻生的念头,这都是灭爱。这些都是修道之所断,即使见性了,也会有这些烦恼。
七种慢以及源于我所生的九慢,这一切作为圣者不会明显出现,这都属于修道之所断,即使有,也没有那种粗大的。按大乘说法只有种子并无其他,大乘和小乘略有不同。原因是这些均是以见而增上,有坏聚见、边执见,依靠这些见而增长,而圣者已远离了见。坏聚见、边执见等五种见,一般都是见道之所断。
再者,不善的恶作,对善法的后悔,比如做了善事,后来生悔心,圣者也不会明显出现,原因是,它是以怀疑而增长,疑惑是见断,而圣者已断除了怀疑。所以不会明显出现在圣者的相续中。
乙二(形象之差别)分五:一、观待因之分类;二、观待所缘境之分类;三、观待本体之分类;四、观待时间之具理;五、境与有境之差别。
丙一、观待因之分类:
见苦集断见与疑,相应不共之无明,
即是同分界遍行,中除二见九缘上,
彼等俱生之诸法,亦为遍行除得绳。
这些烦恼中,有遍行于三界的,也有不遍行于三界的。这些随眠遍行于三界的有多少?在三界中现见苦谛这种智慧所断的烦恼,欲界、色界、无色界各有五见,包括坏聚见、边执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三界共十五见;现见集谛自相这种智慧所断的烦恼有二见,邪见和见取见。三界共六见;同样,见苦集二谛之疑有两个,苦谛、集谛各有一个,三界共有六个;与见(五见或二见)、疑相应的无明合为一类,三界共有三无明;与其他根本烦恼不共、不相应的、独立的见苦集谛所断的无明合为一,三界各有一个,所以三界有三无明,合计起来,总有三十三随眠,这都属于遍行于三界的烦恼。
三界每一界的十一随眠,可以缘各界的五类所断,其他界的不能缘。即观待苦集灭道有四个见道之所断,加上修道之所断,共五类所断。并且是产生这些随眠的因,因而是同分界遍行。所以总共有三十三种,每个界只有十一种,这都属于遍行于三界的烦恼,也叫遍行烦恼。
九十八种随眠中,有八十八种见道之所断烦恼,十种修道之所断烦恼,去掉了三十三种遍行烦恼,剩余的六十五种随眠与上述六种同分界遍行无明以外的无明不是遍行。就是与见、疑相应的无明,还有剔除与根本烦恼不相应的无明后,剩余的、与根本烦恼相应的无明,不是遍行烦恼。遍行烦恼是缘各界的五类所断,剩余的烦恼没有这个特征,所以不是遍行烦恼。
所说的十一遍行中的九种由于是不同分界,并且也可缘上界(比如色界、无色界),因而称为不同分界遍行,十一种遍行烦恼中去除两个烦恼,也就是十一遍行除去其中的坏聚见与边执见,因为这两见只是将自相续之蕴看作是我、常断。这两个烦恼欲界才有,其他界没有。欲界边执见的我常、我断,“我”是常有的就是常见;“人死如灯灭”,死了就没有了,这是断见。边执见是跟随坏聚见的。
而上下的相续不同之故。欲界、色界、无色界的相续各不相同。比如坏聚见把自相续视为“我”,边执见认为“我”常有,或是“我”断灭。上面指色界、无色界。
缘于下面的烦恼是不存在的,原因是通过断除下面烦恼投生到色界无色界,而必定远离欲乐之贪,欲界的贪欲。
只有随眠才是遍行吗?前面总共讲了三十三种随眠烦恼,除了这些没有遍行于三界的吗?有。与此等十一种随眠随行俱生的心王与心所受想等一切相应法以及它们的法相等也是遍行(遍行于三界),但它们的得绳不包括在内,一般得绳是归纳在一起的,但是这个不一样,得绳不包括在内。因为这些随眠与得绳之因的果不是一体,异熟果、等流果、同类果等不一致,所以得绳不包括在内,即得绳不是遍行。
一切遍行与苦集谛的法相相违而执著,所以是直接颠倒执著,这里的法相即自相,颠倒执著有直接的、间接的,遍行烦恼都是直接的,因为和集谛、苦谛的自相相违,所以直接颠倒执著。
非遍行不是与苦集二谛相违,而是缘直接颠倒执著并以贪心寻求,以嗔心恼害,以慢而自满,由此可见,这三种是再度颠倒执著,间接颠倒执著。
丙二、观待所缘境之分类:
见灭道谛之所断,邪见疑与彼相应,
不共无明共六种,即是无漏行境者。
若缘灭谛缘自地,道谛相互为因故,
六地九地之道谛,彼行境者之对境。
这些随眠中缘有漏法与无漏法的有多少呢?灭谛和道谛都是无漏,下面先讲缘无漏的。
见灭谛与道谛所断的有二邪见(五种见中的邪见,灭谛道谛各有一个)、二疑(怀疑有两个)共四种,还有与这四种相应的无明合为一,唯一的不共无明算为一,跟其他根本烦恼不相应的不共无明也算一个,共有六随眠。
或者以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来分,十八种随眠是无漏的行境者(即缘无漏法),原因是它们对灭道二谛颠倒执著,而这二谛是无漏法。其余的八种根本烦恼都是缘有漏法的。
前面讲缘灭谛、缘道谛,比如邪见等缘灭谛是怎么缘取的?再者,灭谛的见断若缘灭谛,亲见灭谛自相的时候,能断除的所断烦恼。缘取灭谛的时候,则缘自地的灭谛,而不缘他地的灭谛,因为这两种灭谛是不同的实体之故。
欲界的灭谛见断缘欲界的灭谛,一禅的缘一禅,二禅的缘二禅,直至有顶之间依此类推。
那么道谛也必定是这样吗?不一定,依靠初静虑未至定等静虑六地法智方面的所有道谛,均是缘法智的欲界见断邪见、怀疑、无明三种随眠的行境,这是因为静虑六地的道谛相互是平等因与殊胜因,又由于法智方面的道谛是欲界的对治类。静虑六地是指初禅的未至定、初禅粗分正禅、初禅殊胜正禅、二禅、三禅、四禅的正禅,依此六地而产生法智。按有部的观点,法忍和法智断欲界所断,类忍和类智断上界的烦恼,法忍是无间道,是正在断所断的时候,此处未直接说,法智是解脱道。法忍法智是欲界见道之所断烦恼的对治法。
依靠这六种无漏法,与前三无色界:识无边处、空无边处、无所有处,此九地类智方面的所有道谛,是缘彼道之有境地上道(色界、无色界),这三种见断的对境,原因是无漏九地的道谛相互为平等因与殊胜因,又由于类智是上地的对治。上地的对治法,是以类忍和类智断除见道之所断的烦恼。
这三种见断,邪见、怀疑、无明是一样的,缘道谛与缘灭谛有所不同的,主要是欲界是一类,法忍法智断除属于欲界的烦恼;色界、无色界也是一类的,类忍类智断上界烦恼。
贪非缘二所断故,不害故嗔非缘彼,
寂灭清净殊胜故,慢戒取禁不缘彼。
那么,除了邪见、怀疑、无明此三种以外的其他随眠,不缘灭谛、道谛的原因是什么呢?贪不是直接缘灭谛与道谛,因为它的对境唯一是所断,贪的对境属于所断,但不是绝对的,比如说,对善法,也不一定是所断。而灭谛与道谛并不是所断;贪心不会直接缘取道谛和灭谛。嗔不缘灭谛与道谛是因为灭谛与道谛不害他者的缘故;慢不缘灭谛与道谛是因为灭谛、道谛是寂灭法;戒禁取见不缘灭与道谛,这是由于此见是将不清净执为清净,而道与灭谛是清净的缘故;见取见也不缘灭与道谛,因为它是将下劣执为殊胜,而灭谛与道谛本来即殊胜。
所有遍行之随眠,以所缘于自地增,
非遍行于同类中,无漏上地有境非。
未作我所对治故,相应法以相应增。
那么,这些随眠以所缘与相应的方式而增长的是哪些呢?前面讲了三十三种,所有的遍行随眠是以所缘的方式依靠一切自地而增长的,比如说,欲界的苦谛见断依靠欲界的五类所断而增长,非遍行随眠也是通过所缘的方式在同类中增长,而不是于他类中增长。这是它们的区别。
全部必定是这样吗?不一定,无漏的有境六随眠或者十八随眠(三界都加上有十八种),以及上地之有境的九种不同分界遍行,虽然缘它们(指道谛灭谛以及上地境),但并不能通过所缘的方式而增长,因为这些并不是以爱作为对境与坏聚见作为我所,而是属于对境的对治法。爱是贪欲之意,坏聚见是我见,我见没有执为我所,第二个原因是这些烦恼的对治法。与受等相应的随眠以相应的方式增长,因为于彼等未断除坏爱之故。
丙三(观待本体之分类)分三:一、真实分类;二、根本之差别;三、询问无记法之旁述。
丁一、真实分类:
上界随眠欲界中,坏聚见与边执见,
相应无明均无记,余此欲界皆不善。
若问:九十八种随眠中是无记法的有多少,是不善法的有多少?既不是无记,也不是不善法的有多少?
上两界中的所有随眠均是有覆无记法,原因是它们不会产生不悦意异熟果并是染污性。不会产生不悦意异熟果,所以不是不善法;也不是善法,因为是染污性,所以只是有覆无记,有染污性就叫有覆无记。有覆是障碍的意思,障碍解脱。
欲界中存在的所有随眠中坏聚见和边执见,加上与彼等相应的无明均是有覆无记法,而不是不善法,这是因为坏聚见也可以是为了自己安乐而进行持戒布施;边执见也可与解脱相符,所谓的解脱也就是远离五蕴,边执见实际上也是远离蕴的一种远见。剩余的随眠在欲界中是不善法,由于产生不悦意异熟果的缘故。
丁二、根本之差别:
欲界所有贪嗔痴,即是不善之根本,
无记根本有三种,彼为爱与无明慧,
二意趋高故余非。西方论师许四种,
即爱见慢以及痴,由三禅定无明生。
若问:这些随眠中多少是不善业的根本、多少是无记法的根本、多少不是这两者呢?
欲界中存在的五类所断贪、嗔、痴是不善业的根本,因为这三种自之本体即为不善,而且也是其他不善业的根本。无记法的根本有三种,即对上两界的禅定与无量宫等的一切爱,贪着禅定的味道,尤其是色界众生有无量宫殿、天人天女;三界的一切有覆无明;三界有覆与无覆的一切智慧,不正确的一种智慧,以及相应的一切无记智慧,因为它们既是无记法也是根本的缘故。
除此之外的随眠虽有无记法,但不能作为无记法之根本,其中怀疑是三心二意而执著,因此不稳固,根本必须要稳固,所以不能变成无记法之根本;我慢是以贡高的心态趋向高处,而根本要居于低处;嗔必定是不善业,没有无记的,这一点没有疑虑。
印度的西方诸论师说:无记法的根本有四种,那么它们是哪些呢?一、上两界的爱;二、此二界的一切邪见等见与欲界坏聚见、边执见,这两个都属于有覆无记;三、上两界的慢;四、前面讲的一切痴,原因是对禅定爱重、见重、慢重,并且这些都是由无明中产生的。都是无记法的根本。
丁三、询问无记法之旁述:
一向分辨与反诘,以及放置而授记,
诸如死生与殊胜,及我与蕴一异等。
《现观庄严论》里也讲过,若问:佛在经中宣说了十四种无记法之见,这些无记,当年佛陀没有直接回答,既没说是善,也没说是恶,所以叫无记,并不是真正的无记。外道问这个问题的时候,是在“自我”存在的前提下问的,佛怕他们接受不了,因此生起邪见,所以没有直接明确回答。那么外道问的问题是什么?
我与世间是常是无常、是二非二,我与世间是恒常的还是无常的,还是既是恒常,也是无常,还是既不是恒常,也不是无常?世间有无边、是二非二;这个世界是有边际还是没有边际,是既有边际,也没有边际,还是都不是?善逝圆寂后出现不出现、是二非二?身体是生命或命为身体以外之他法,即身与命是一体异体?此十四种是佛未授记之见。对于这些,佛当时没有授记,没有明确回答。
既不是善法也不是不善才称为无记法吗?本来无记法就是这样的定义。所置的提问没有直接作答也称为无记法。从这个角度安立的。那么,对于询问有多少种答复呢?有四种,即一向、辨答、反诘、置答。通过四种方式做答复。
一向之询问:诸如,众生有生死吗?
一向之作答:所有生的有情都不能脱离死亡。有生肯定有死,脱离不了死亡,没有生不会死。
辨答之询问:诸如,众生死后生还是不生?
辨答:具有烦恼的众生生,无有烦恼的众生不生。
反诘之询问:诸如,此人殊胜不殊胜?
反问:你是观待什么而提问的?如果观待天人,则是下劣,不殊胜,若观待恶趣众生,则殊胜。
置答之询问:诸如人我与蕴是一体还是他体?
置答:既不是一体也不是他体,因为人我本来就不成立,比如石女儿本不成立,根本没有,当然也就不存在回答他是白色等的概念了。
四种方式问答。主要是讲无记,顺便讲了十四种无记,即佛当时没有授记的问题。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