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师仁波切宣讲于2019年8月29日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第五分别随眠品分四:一、连接文;二、真实随眠;三、断随眠之方式;四、断除之果。
甲一、连接文:
每一品之间都是有连接的。
有之根本即随眠。
既然说“形形色色世间界,皆由众生业所生”,那么唯一的业就能产生这形形色色的器情世界吗?不是,由于三有的根本是随眠(烦恼),以业转生轮回,这也必须有能引起的烦恼作为前提,才能从善恶等这些业中产生,因为无有烦恼仅仅凭业不能生果,譬如阿罗汉虽有不定业,但由于无有烦恼而不会投生轮回。
阿罗汉分为有余涅槃和无余涅槃,按小乘的教理,有余涅槃的阿罗汉有不定业,也有感受业果的时候,但是他们不会轮回。因为他们已经断除了烦恼。没有烦恼,仅靠业是无法产生形形色色的世界的。比如农民种庄稼,不能只有种子。如果没有水分,再好的种子也不可能发芽结果。同样,有烦恼的滋润,业才会发芽结果。
以前也给大家讲过,形形色色的世界是从哪里产生的?是从种种业中产生的。业是怎么产生的?是从烦恼中产生的。所以在《俱舍论》中,也是先讲业,然后再讲烦恼,也有这个意义。
什么叫随眠呢?随眠即烦恼之意。从藏文的角度解释,意为“细微渐渐增长”,翻译过来就是随眠。
经部认为随眠不是烦恼,而是烦恼的种子;内道犊子部认为,随眠不是烦恼本身,是烦恼的得绳;小乘阿毗达磨主要讲有部的观点,有部认为随眠就是现行烦恼,是烦恼的异名。
这是连接文。
甲二(真实随眠)分七:一、随眠之分类;二、形象之差别;三、心具随眠之理;四、生起烦恼之理;五、宣说异名;六、与何法相应;七、宣说五障。
乙一(随眠之分类)分二:一、真实宣说随眠之分类;二、旁述。
丙一(真实宣说随眠之分类)分二:一、根本随眠之分类;二、特殊随眠之分类。
丁一、根本随眠之分类:
六种即贪如是嗔,慢无明见以及疑,
彼六贪分说七种。二界所生为有贪,
内观之故为遣彼,解脱之想而宣说。
见五坏取见邪见,边执见与见取见,
以及戒禁取见十。
从根本上做分类有多少种烦恼?先分为六种烦恼,再分为七种烦恼,还可以分为十种烦恼。
既然说“有(轮回)之根本即随眠”,那么根本随眠究竟有多少呢?根本随眠有六种,即贪随眠、如是嗔、慢、无明、见、疑随眠。
偈颂中,所谓的“如是”指的是缘于何法能增上贪,其他如嗔等也是如此增长的意思,也能增上嗔恚、傲慢等烦恼。这六种随眠也可说有七种,因为贪随眠分为欲贪与有贪两种。
所谓的欲贪是指缘欲界的色香等欲妙而产生,因而在欲界中才有,而上两界——色界及无色界中生起的贪为有贪。欲界众生没有境界,主要是以外在的五妙欲,色香味触等作为对境生贪欲心。色界和无色界不是这样,他们偶尔也贪这些宫殿,天人天女等,但是贪欲很微小。他们主要对内在的、入定状态中的乐受、境界生贪欲心,所以叫有贪。
若问:所谓的这两界的有贪归纳为一者是何原因呢?这是有原因的。因为上两界有情大多数都是由于贪爱等至而内观入定,这一点是相同的;再者,是有覆无记法也相同,所以算为一个。色界和无色界是否应该分两个?那么就不是七个,而是八个了。但是不需要再分了。
色界和无色界为什么叫有贪,做根本分类为什么还单独做分类?必要:为了遣除此二界中认为他们是解脱的想法,有时候他们也糊涂,认为他们那种境界就是解脱,其实还没有脱离三界,也没有解脱。为了遣除这种不正确的观点,由于这两界贪爱等至所生而宣说为有贪。这是分为七种根本烦恼。
这些随眠也可说有十种,是怎样的呢?六种随眠中的见有五种,即坏聚见、损减邪见、增益边执见、见取见、戒禁取见五见。其中边执见、坏聚见属于增益,后面会详细讲。在前面的五种随眠基础上加上这五见,如此共有十随眠。这是根本烦恼之分类。
丁二、特殊随眠之分类:
此十各七除三见,八种除去二种见,
以见欲苦等渐断,四种随眠修所断,
色无色界除嗔有,如是承许九十八。
随眠如果从行相之差别、从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的角度来分类,则承许有九十八种。那么是如何计算的呢?
烦恼有见道之所断、修道之所断。先讲见道之所断。
见断: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颠倒执著欲界的近取蕴苦谛之见断的十种随眠。欲界,有苦集灭道四谛。苦谛主要指是我们的五蕴等,属于欲界的。前面讲了五种见,及五种其他烦恼,总共十种随眠烦恼,都可以缘欲界的苦谛。苦谛作为对境,十种根本烦恼都可以产生。
这十种烦恼通过生起苦法忍与法智而遣除,就像了知假人便可去除人的执著一样。当在补特伽罗的相续中产生苦法忍、苦法智,这十种烦恼就会断除。苦法忍是属于无间道,苦法智是属于解脱道。比如误把塑料做的人的模型,当做真人了,后来看清楚了,原来是模型不是人,因此对人的执著就没有了。同样,真正了知苦谛的真相,这些苦谛的烦恼颠倒执著自然遣除了。
欲界集谛、灭谛之见断各有七种。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颠倒执著属于欲界的集谛,作为对境,可以产生的烦恼有七种。根本烦恼有十种,要去除哪些?也就是十种随眠中除去坏聚见、边执见与戒禁取见三见。第一就是坏聚见,集谛就是业和烦恼,对业和烦恼,不可能产生坏聚见;有坏聚见就有边执见,没有坏聚见也没有边执见;戒禁取见也不会有。去除了三个,所以缘属于欲界的集谛的烦恼有七种。
灭谛也是一样的,去除坏聚见、边执见、戒禁取见三者,缘属于欲界的灭谛的烦恼,也有七个。这都是在讲见道之所断,没有讲修道。
道谛之见断有八种。十种根本烦恼中要去除哪些烦恼?即十随眠中不包括坏聚见与边执见,由于形象互不矛盾而不会颠倒执著的缘故。这两个烦恼不可能缘道谛。缘属于欲界的道谛烦恼有八个,戒禁取见可以间接或直接的方式颠倒执著,这个要加上去。苦谛十个,集谛和灭谛十四个,再加上道谛八个,总共三十二个烦恼。这些随眠(10+14+8即32)依靠现见欲界中苦谛等四谛各自的自相可依次断除,所以都是属于见道之所断烦恼。
按小乘观点,坏聚见、边执见,都是见道之所断,没有修道之所断,修道之所断:由于贪欲、嗔恚、傲慢、无明四种随眠,直接缘真谛的见等或者颠倒误入所知自己的法相,因此这四种随眠的遍计部分仅仅依靠现见真谛就可以断除,它们的俱生部分是修断。不了知诸法的真谛产生的烦恼,都属于修道之所断。属于欲界的修道之所断只有四个。
所以说,从(见断修断)两方面来分析,把见道之所断和修道之所断加起来,在欲界中有三十六种(32见断+4修断)随眠,这四种随眠成为四谛与修道的所断,因此有五类。属于欲界的有三十六种烦恼,这三十六种烦恼也可以归纳到五类烦恼中。见道之所断有苦谛、集谛、灭谛、道谛四个不同类别,还有一个修断,共五类。这是讲欲界,下面讲色界和无色界。
跟欲界不同,所说的欲界烦恼中除去嗔以外的烦恼在色界中具有。因为色界、无色界的众生都是有禅定,内心特别寂静,嗔恚心生不起来,所以色界和无色界一般没有瞋恚心。去除嗔恚,其他都可以有,因而色界中见断修断的随眠有三十一种。
无色界也与色界相同,即苦谛之见断有九种(十随眠除去嗔)、集灭谛各有六种(见断的七种除去嗔)、道谛有七种(见断的八种除嗔)、修断有三(四修断除嗔)。如此可见,三界中见断有八十八种,加上十修断,属于欲界的四个,色界、无色界各三个,承许共有九十八种所断。欲界所断烦恼有三十六种,色界三十一种,无色界三十一种,三界加起来总共有九十八种。
从行相、地的角度作分类就更多了。仅修道之所断烦恼,也有二百五十二种。这些是怎么分的?前面我们讲的十个烦恼,是九地修道之所断,一禅、二禅、三禅、四禅有四地,无色界有四地,总共八地,再加上欲界,九地。九地分上品、中品、下品,上品分上品之上品,上品之中品,上品之下品,中品、下品也同样分类,欲界有九品烦恼。十个根本烦恼,分成九品,九地各有九品,这样总共有二百五十二种修断。这是修道之所断。
见道之八十八种所断不包括在这里,因为见断没有以行相分。
现在我们讲的是小乘阿毗达磨,还有大乘阿毗达磨,大乘阿毗达磨讲的和小乘里讲的有所不同,大乘阿毗达磨里讲大乘的见道之所断有一百二十二种,修道之所断有四百一十四种。
这是从行相差别的角度,也是从欲界、色界、无色界的角度做分类,还有修道之所断主要是九地,三界九地,还有行相,从这些角度做分类。这个不是根本分类,是特殊的分类。
丙二(旁述)分五:一、确定所断;二、各见之法相;三、遣除与末见相关之争论;四、颠倒之分类;五、慢之分类。
丁一、确定所断:
依有顶中所产生,忍毁唯一为见断,
余生为见修二断,非忍所毁唯修断。
前面讲了见道及修道之所断,这都是确定的吗?按小乘的教理,是不确定的。若问:那么,所有见断随眠唯以见道、所有修断唯以修道而断除吗?
这些所断中有唯以见道断,有唯以修道断,也有见道修道二者均可断。“有”是轮回,有顶是轮回之顶——非想非非想处。属于有顶的烦恼是类忍所摧毁的。类忍是一种智慧,法忍法智,类忍类智,有顶所生、由类智忍所摧毁的见断唯一通过见道断除,原因是以世间道无法断除有顶的烦恼,并且在无漏修道之前就已经生起了见道。没有见道就不可能有无漏修道,最后要超越三界必须依靠见道。
去除九地中的有顶,剩余八地所生、由忍所摧毁的随眠是由见道与修道二者断除。“忍”包括法忍和类忍,因为欲界的烦恼必须通过法忍来断,色界和无色界的烦恼要通过类忍来断。有以见道断除,也有以修道断除,两个都可以有。
因为具有一切束缚的圣者依靠现见真谛的见道而断。具有一切束缚是指之前任何烦恼都没有断。有些利根者,还没有真正生起圣道——出世间的智慧,但是可以通过世间道。觉得下界的烦恼粗大,生厌烦心;觉得上界细微而希求,以这样的方式修。通过禅定,有禅定的功夫也可以断烦恼,这是世间道。而具一切束缚的圣者,是直接依靠现见真谛——出世间的智慧见道而断除烦恼。
凡夫将见断与修断合而为一来断除时,依靠世间修道而断。最后都是圣者,但刚开始有凡夫,通过见道可以断除,也可以通过修道断除。所以这些烦恼是见道之所断,也是修道之所断。
非为忍(法忍、类忍等)所毁而由智(法智、类智等)所毁的随眠,诸如非见贪等四种俱生部分,贪欲、傲慢、等四种烦恼,坏聚见、边执见等五种见,再加上疑惑,这些是见道之所断,没有修道之所断。唯一由修道来断除,这是由于它们是有漏法而且不是见断的缘故。他们是修道之所断。
这里讲了见道之所断,也讲了修道之所断,也讲了既是见道之所断业也是修道之所断,共三种情况。
丁二、各见之法相:
我与我所常与断,无有下劣视为胜,
非因非道视因道,此等即是五种见。
这里讲五种见的法相、特征。既然说有五见,那么五种见的本体是什么呢?
将近取蕴视为我与我所,即是坏聚见。第一种是坏聚见,为什么说是坏聚见呢?五蕴是坏聚见,因为通过观察可以分类。很多微尘、物质、实物聚集在一起叫坏聚见。五蕴: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凡夫都是这种心态,把五蕴视为“我”,实执不放,这叫我执。有我执之后就有我所执:我的房子,我的车子、我的儿子……这叫坏聚见。
视近取蕴为常有或断灭,即是边执见。无论是五蕴,还是五蕴视为“我”,“我”都是常有的,是边执见;“我”是断灭的,也是边执见。有些外道承认自在天、不可思议的“我”等都是常有的,恒常不变的,这就是常见;有些认为人死如灯灭,什么也没有,死了就是死了,这叫断见,这都属于边执见。“我”、补特伽罗,有“我”就有“他”,补特伽罗产生了。补特伽罗视为常有,这叫常见;说补特伽罗人死如灯灭,没有了,死了就死了,没有轮回,这种是断见。边执见是随着坏聚见的。
认为业因果不存在,即是邪见。偈颂里先是坏聚见,然后是邪见,但这是为了组织偈颂方便,其实是这样的程序:先是坏聚见,然后是边执见、邪见。善业恶业、善果恶果都是不存在的,这是邪见。
见是肯定的,有怀疑就不是见,比如疑惑,有明显的,也有隐藏的。我们现在有很多,但都是隐藏的:善恶因果,说是这么说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但这对不对?心里有明显的疑惑;有的现在可能没有,但是一观察、想这个问题就产生疑惑了,这是隐蔽。这不叫见,这叫疑惑、怀疑。见是肯定的,善恶因果肯定不存在,说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肯定是假的,这是邪见。
本来前三种见等是下劣之见反而视为殊胜,为见取见。坏聚见、边执见、邪见都是不正确的、下劣的,反而视为殊胜,这叫见取见。
大自在等本不是因而认为他是因,非因为因,比如一切形形色色的世界是由业力产生,但有些人认为是自在天或者万能的神创造的,这是一种戒禁取见。
视非道为正道,身体依靠五火、绝食,这些是戒禁取见,此等即是五见。
外道有很多这样的,比如认为苦修,不吃东西,也不穿衣服,仅在恒河里沐浴,就能获得解脱;还有为了解脱,往火坑里跳、自焚,也能解脱;还有些外道苦修,和牛一样,爬着走、喝凉水、吃草,也是一种方法,认为这样可以获得解脱,这些都属于戒禁取见。
那么,第一见为什么叫坏聚见呢?近取蕴是坏灭的聚合,将它视为我与我所,故而得名。无论是色蕴还是想蕴,都是坏灭之法,很多坏灭之法聚集在一起叫坏聚。把这个坏聚视为“我”,这叫坏聚见。
丁三、遣除与末见相关之争论:
于大自在等非因,妄执为因由我常,
颠倒执著而生故,唯是苦谛之见断。
这里有争论,若有人说:大自在等不是因反而耽著为因,这样一来,它也就成了集谛之见断,因为是颠倒执著苦因的缘故。有些人说自在天不是轮回之因,轮回之因是业和烦恼。如果认为自在天是轮回之因,形形色色的世界是轮回之果,是自在天创造的,这是对集谛的一种颠倒执著,是集谛之所断。实际上这不是集谛,而是苦谛见断,因为它是由常有与我的颠倒执著中产生的。“我”——自在天,由他来创造这个世界,他是常有的,是常见,属于边执见;自在天造的世界,是坏聚见;是自在天来造的,是戒禁取见——这个观点是从这些当中产生的,所以还是属于苦谛的见道之所断,不是集谛的见道之所断。
丁四、颠倒之分类:
由三见立四颠倒,颠倒计度分别念,
以及增益皆具故,心想颠倒随彼转,
若问:既然说“妄执为因由我常,颠倒执著而生故”,那么决定只是(我、常)这两种颠倒吗?不是,颠倒共有四种,即无常执为常有之颠倒、不净执为净之颠倒、苦执为乐之颠倒、无我执为我之颠倒。
一、无常执为常有之颠倒。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但是很多人把它视为了常有。我们现在就有这种颠倒,认为昨天的柱子也是今天的柱子,昨天的我也是今天的我,这就是把无常视为了常有。我们也知道,柱子有一天会毁灭,也知道这个“我”有一天会死亡,这叫相续之无常。我们的相续中有这种无常的正见,但是却不知道细微的无常。如果不了知细微的无常,也就没有了知粗大的无常,实际上并没有了知无常。将无常的事物视为恒常,这是一种颠倒。
为什么我们总有烦恼、总会造业?因为我们有很多颠倒的见解,虽然也想对治,但无法对治,为境所转,在不知不觉中犯了错误。就是因为没有正见,所以一切都徒劳无益,只能种点善根,解脱是没有希望的。如果不了知宏观的变化源自微观,实际上对宏观也没有了知,没有对它生起正见。
二、不净执为净之颠倒。即不清净的视为清净。比如,说五蕴的综合体也许你们都不懂,那就说色蕴——肉体。肉体哪里有清净的?但是我们把它视为了清净,万般珍爱,用衣服包了一层又一层。其实肉体就是个不净袋,但是我们却把它当做了宝贝,执著得不得了。有的人不仅执著自己,还执著他人。其实再年轻、再漂亮,也是个不净袋。一个不净袋抱着另一个不净袋,还觉得很有趣,还说陷入爱河之中——真是颠倒!
这就是将不净执为净,如果真的懂了、看破了,还会对这个肉体生起贪心吗?还会执著吗?这具肉体从头到脚,没有一处是干净的。不信你们到天葬台看看,先把头发割下来给你,你肯定觉得又脏又恐惧;把头盖骨、手、脚、皮肤……一样一样拿出来,你不是很执著对方的心吗?把血淋淋的心脏给你,你要吗?你肯定被吓死了。这样观察,肉体的确没有一处清净,但是我们却把不净袋视为清净,贪得不得了,有的连命都不要了,多颠倒啊!这就是将不净执为净的颠倒。
三、苦执为乐之颠倒。我们将痛苦执著为快乐,还说什么“人生三分苦,七分乐”,哪里有七分乐啊!释迦牟尼佛讲:“五趣之中无安乐,不净室中无妙香。”不净室就是公共厕所,到以前那种公共厕所闻一闻,你能闻到妙香吗?如果能闻到,那是嗅觉有问题了。这是比喻。五趣即六道,六道轮回里只有痛苦没有安乐,但是我们把这些痛苦都当做了快乐——把结婚生子当作是一种快乐的事,把成家立业当作是一种快乐的事。两个凡夫在一起吵吵闹闹,却认为“夫妻吵架正常”!那只能祝福你了,还能怎么办。这就是苦执为乐,颠倒!
四、无我执为我之颠倒。无我执为我,即本来没有实实在在的我,却把五蕴的综合体视为我。我们概念中的我是独立的、唯一的、自在的。如果问:“我在哪里?”我们都会拍着自己胸口说:“在这里。”其实这是五蕴。五蕴不是独一的、唯一的、自在的。不是我而视为我,这就是种妄想,是无我执为我的颠倒。
从这四种颠倒中产生烦恼,有烦恼就会造业。虽然你不想造业,但是有烦恼不可能不造业。有烦恼的滋养,身口意都在起作用,这就是业。就像种子播了下去,土壤湿润了,自然就会发芽。
同样,我们的身口意自然就会造业、自然就会带业,所以要先断除烦恼。断除烦恼就要去除这四种颠倒,有这四种颠倒肯定会产生烦恼,有烦恼肯定会造业,有业力的牵引不可能获得自在。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有漏皆苦,涅槃寂静。”这是佛门讲的四法印,就是对治这四种颠倒的。如果相续中没有产生四法印,无法铲除这四种颠倒。
大家应该清醒一点、理智一点,虽然都想摆脱轮回,不想造业,但是要先知道业和轮回是如何产生的。我们都是成年人,知道身体不舒服了,要先找到病因在哪里,然后再对症下药。我们现在是没找到病因就瞎用药,今天吃这个,明天吃那个,非但不能治病,病情反倒更加恶化了。
同样,我们不明道理盲修瞎练,不但无法解决烦恼痛苦,还会继续造业,甚至造的业更严重。这样下去,何时才能超脱轮回?真的很难。大家要认真想一想,不能再这样糊里糊涂了。刚才讲了,烦恼的根在于四种颠倒。不能仅从字面上理解四法印,必须要精通其意,在自己的相续中产生真实的定解,如此才有对治力,才能对治这四种颠倒。没有了四种颠倒,其他烦恼也就消失了。
前面讲了五种见,那么,在什么见中安立为颠倒的呢?由三种见而安立为四种颠倒,边执见中安立无常执为常有的颠倒,见取见中安立不净执为净的颠倒与苦执为乐的颠倒,这两个都是属于见取见,即本来就不是正确的,但是却把它当作殊胜。坏聚见中安立无我执为我的颠倒。四种颠倒归纳到边执见、见取见、坏聚见中。
其他见不安立颠倒的理由何在呢?戒禁取见与边执见的一部分,如断见,不安立颠倒,因为只有具全于对境始终有颠倒执著、具有计度分别、为增益见这三种条件才能安立为颠倒。其一,对对境始终有颠倒执著,才能安立为颠倒;对对境的执著有时候有,有时候没有,这还不叫颠倒。其二,具有计度分别,分别念特别强烈。其三,有增益见。增益不是减损的那种,而是没有的执著为有,不是的执著为是,没有我执著为我,不是常有执著为常有。要具足这三个特点才可以称为颠倒,其他的不具足这三个特点,所以没有安立为颠倒。
而戒禁取见于对境不是始终颠倒执著,边执见中的断见与邪见是损减见,而不是增益见,因而这两种见并不能安立为颠倒。
如果有人说:这样一来,经中所说的“于无常认为常有是颠倒心、颠倒想、颠倒见”,其中的颠倒心与颠倒想就成了不是颠倒,因为无有计度分别的缘故。前面讲了颠倒只有四种,而且每种都具足三个特征,按你们的观点,佛经里所说的颠倒心和颠倒想都不是颠倒了,这不是与佛经违背了吗?
无有此种过失,从根本随眠为基础的角度而言,由于不具足这里的两种条件,因而没有安立为颠倒,四种颠倒是从本体的角度分的,而经中是就颠倒心与颠倒想这两者与邪见相应而说为颠倒的,不是本体颠倒。佛经里的这句话是从相应的角度讲的,此处的四种颠倒是从基础或本体的角度讲的,二者并不矛盾。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