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满法

《俱舍论》讲记(十六)

  • 作者: 达真堪布
  • 文章来源: 大圆满法网站
  • 点击数:
  • 分享到:
上师仁波切宣讲于2019年6月11日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第二分别根品分二:一、根之安立;二、有为法产生之理。
甲二(有为法产生之理)分二:一、真实宣说有为法产生之理;二、旁述因果及缘。
乙二(旁述因果及缘)分二:一、宣说因果;二、宣说缘。
丙一(宣说因果)分三:一、宣说因;二、宣说果;三、宣说二者共同之法。
丁一(宣说因)分三:一、略说;二、广说;三、摄义。
戊二(广说)分六:一、能作因;二、俱有因;三、同类因;四、相应因;五、遍行因;六、异熟因。
己五、遍行因:
小乘有部认为因总共有六种,此处讲第五个——遍行因。
所谓遍行烦恼生,自地所摄遍行前。
什么是遍行因呢?所谓的遍行因是一切烦恼性自果的共同之因。遍行因主要是自性烦恼的有为法,以它产生的果是烦恼之自性。属于欲界的遍行因有十一种,即苦谛见断的五见、怀疑、无明以及集谛见断的执胜取见、邪见、怀疑、无明。同样,上两界的遍行因也有十一种,三界总共有三十三种遍行因。这一切遍行因均能产生自果烦恼。能产生烦恼之自性的有为法,都属于遍行因。
那么,遍行因能增上所有地的烦恼吗?所断分成不同的五类,见道之所断有四个,四谛是分开的,再加上修道之所断,总共有不同类别的五种所断。每一个烦恼,每一个所断法都会增上所有的烦恼吗?不,只是增上属于自地的烦恼而并不能增上其他地的烦恼。比如属于苦谛的所断法,只能增上属于苦谛的所断法,促使自地烦恼的增长而并不能增长其他地的。遍行因是在果前产生的,因和果是有次序的,通过这个因产生了后面的果。有些因果没有次序,但是遍行因的因果是有次序的。
己六、异熟因:
此处总共讲了六种因,这是最后一种。
异熟因即唯不善,以及一切有漏善。
异熟因是指什么呢?异熟因是指自之本体具有力量并具爱的湿性,这里的“爱”指贪着,对世间的贪着。要流转轮回,是必须要有爱的滋润,有对世间的贪着之心。这里讲了两个特点,第一个是具有强大的产生自果的力量;第二个,要有湿润——贪爱、贪着。
同时要抛除两个法,一个是无记法,无记法虽具爱,虽有爱的湿润,却如腐烂的种子一样无有产生自果的力量;第二个是无漏法,无漏法就像无有爱之湿性的优良种子一样,有产生自果的力量,但由于没有爱的滋润、湿性,所以它没有异熟果,也不是异熟因。因此异熟因只是不善与有漏善法,指所有的不善法,所有的恶,再加上有漏的善法。善法有无漏的和有漏的,善法的有漏部分是异熟因。以前也讲过,如果行持的是有漏善法,将来它的异熟果是在上三道,即人天的安乐。但这并不究竟,还是没有摆脱轮回。所以我们一定要行持无漏的善法,才可以彻底逃脱轮回,摆脱一切的痛苦。
异熟因指所有的善、不善以及恶业,有漏的善业也是属于异熟因。无论善业、恶业,都有产生自果的力量,并且一定会产生自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都是不虚的,但是都有贪着的染污。没有断除我执、烦恼,对世间还是有贪着的。有漏皆苦,有这种染污,将来无论是善果还是恶果,都离不开痛苦以及无常的本性。在此处主要指异熟因。
无记法不是异熟因,没有产生自果的力量,好比已经腐烂的种子,起不到作用了。大家一定要调整心态。我们上课、打坐、诵经所行持的善法,很多时候都是无记的状态,并非真正的善法,都变成了无记法,无记法不是异熟因,不会产生果的。
戊三、摄义:
总结。总共讲了六种因,此处要做总结。
遍行同类因二时,其余三因具三时。
六因中哪些有三时呢?哪些没有三时?
遍行因与同类因只有过去与现在二时,无有未来,因为未来无有次序。因和果是有次序的,未来的法存在,但是无有次序,所以在未来法上无法安立这两个因。小乘有部认为三时都是实有的,未来也是实有的,但是未来没有次序,所以不具备这两个因。
俱有因、相应因、异熟因三者具有三时。
能作因涉及的范围特别广,不仅有为法还涉及了无为法。能作因中的有为法有三时,过去、现在、未来,在未来的法上也可以安立能作因。无为法不为时间所摄,是恒常的,不属于过去、现在、未来三时,因而不固定。有两种情况。
宣说因已经完毕。
丁二(宣说果)分二:一、略说;二、广说。
有六种因,肯定也有果,果有多少种?
戊一、略说:
果摄有为及离系,无为法则无因果。
因果是互相观待的,观待因安立果,观待果安立因。既然因有六种,那么果有多少种呢?要分有为法和无为法。有为法有异熟果、等流果、增上果、士用果(半个)三个半,以及无为法得绳的士用果(半个),比如抉择灭、非抉择灭这些无为法有得绳,他们的得绳是属于士用果。有为法、无为法各有半个士用果,因此有为法有三个半果,无为法有半个士用果,加上有漏对治的离系果抉择灭。离戏果指的是抉择灭。这里总共讲了五种果。
如果有人提出质疑:如果按你们刚才所讲的,这样一来,岂不是有抉择灭(无为法)存在因的过失,是果之故,也有存在果的过失,是因之故。因果是互相观待的,有因肯定也有果,那么抉择灭(无为法)也有因果。但是实际上没有这个过患。
无为法无有这些因果,原因是它不存在六因与五果。不存在六因成立,无为法无有能作因,因为能作因是指不障碍产生,无为法无有产生。不存在五果成立的原因是它无有增上果,增上果唯是有为法的果。
无为法尤其是抉择灭上不能安立五果,其他的一般不会有质疑,如果能有,可以有增上果。增上果唯一是有为法的果,而抉择灭是无为法,所以没有增上果。但抉择灭是果,因为它是以道谛之力而获得的缘故,即以道谛——无漏智慧而产生的,可以断除所断,同时,会获得抉择灭的境界。从这个角度讲,它也可以成为果,应该是离系果。但不是真正的因果关系。它也是能作因,虽然它不是以能作因而产生的,但是可以成为能作因,由于它不会障碍他法产生而存在之故。比如,外面的草地上,要长出青稞芽,无为法没有障碍它的产生,从这个角度它可以成为能作因。主要是不障碍某种法的产生,就可以成为能作因。这些能作因都是小乘有部的观点,大乘是不承许的。
戊二(广说)分二:一、果是何因之果;二、宣说各自之法相。
己一、果是何因之果:
异熟果因为最后,增上果因为第一,
等流同类遍行因,士用果因余二者。
前面讲了六种因,此等果是什么因的果呢?即哪个因是哪个的果?五种果中的异熟果是最后异熟因的果,增上果是第一能作因的果,二者是相对的,互相观待的。
等流果则是同类因与遍行因的果,因为它是通过与此二者相同的方式而安立的。等流果和它的因有次序,一般是一个类别的,前后是同类的。
士用果是俱有因与相应因二者的果。俱有因和相应因二者都是因果同时存在的,互相帮助。
己二、宣说各自之法相:
接下来讲五果之法相,即特征,以特征了解它们。
异熟无覆无记法,有记所生众生摄,
等流果与自因同,离系果为心灭尽。
依何因力所生果,士夫作用而产生,
非为前生有为法,唯一有为增上果。
第一,异熟果。它的第一个特征,异熟果为无覆无记法。异熟因要么是有漏善,要么是恶,但是异熟果既非善亦非恶,而是无记。无记分为有覆无记和无覆无记两种,异熟果是无覆无记,而不是善法,因为断绝善根者的相续中也存在之故;当我们的相续中产生强烈的邪见时,善根会彻底断掉,这叫绝灭,即没有善根了。相续中产生了力量强大的违品,善根就会以绝灭的方式断掉,荡然无存,但这种众生的相续中也可以有异熟果,所以不是善法。
也不是烦恼性,不是恶,不是不善法,因为不善法都是烦恼性,原因是断除烦恼者的相续中也存在。比如目犍连,虽然已经断除了烦恼,是有余阿罗汉,但他也有异熟果,最后被外道殴打致死。还有一个阿罗汉,最后渴的不得了,喝了一口浑水后死了。他们认为即使是有余阿罗汉,尽管已经断除了烦恼及恶业,但他们的相续中也可以有异熟果,他们的身上也可以成熟异熟果,所以不是恶,是无覆无记法。
仅仅依靠这一个特征还无法安立,尚需其他法,如果仅此而已(他的特征),则由于外界的四大也包括在内,地水火风有属于相续的,也有不属于相续的,外面的是无覆无记法,也具足这样的特征,他们可能也是异熟果吗?不是。所以为了抛开无情法而说是众生相续所摄的法。外面的无情法不属于众生相续所摄之法。异熟果是众生相续所摄之法,这是第二个特征。
如果仅此两种法相,没有其他特征,还是无法安立,那么长养生与等流生也有异熟果了,因为具足这两个特征:一、无覆无记;二、众生相续所摄。因此为了抛开它们,而说异熟果是善不善有记法产生的,这是第三个特征。长养生、等流生具足了无覆无记、众生相续所摄这两个特征,但它们没有这个特征,它们不是善、不善有记法而产生的。
之前讲了三个特征,仅仅依靠这三个特征,也同样无法安立异熟果,因为不是异熟果的其他法也具足三个特征。如若仅此而己,那么依靠等持长养的根、大种与等持中的化心也有这些特点,通过等持、禅定,可以增强根的力量,与根一起产生、一个群体的大种(地水火风)与等持中的化心(依靠禅定可以出现神通),也具有无覆无记、众生相续所摄、是善不善的有记法产生这些特点。为了除去它们,故说它由善不善后时之业的能力成熟而产生,这是第四个特征。善不善有记法都是因,异熟果以这些善不善有记法产生的,但并非是同时产生的。因在前,因的作用、力量成熟了叫异熟,又是他们的果,所以叫异熟果,这个因果是有次序的。我们说种善种恶,一般来说,异熟果不可能跟善恶同时产生;况且也没有无间,即没有立即产生、同时结果的。
有些人不懂佛理,没有智慧,认为今天种了善根,比如去烧了香、拜了佛,马上就要得到异熟果,其实没有这样的。异熟果不可能与因同时产生,也不可能紧接着产生,需要相隔很长时间,即使是现世现报也要相隔几个月、几年才能产生异熟果,而且现世现报是极少的,我们不要期待现世现报。但因果是不虚的,只要种下善因总有一天会发芽结果,得到善报,只是需要时间、过程的。造恶业也是一样,有人做了坏事,当天没事,第二天也没事,就开始怀疑因果了:“你看那人做了坏事,可还是好好的。”不懂因果、不明佛理的人才会产生这些邪见。前面讲过有三种受业方式:顺现受业,即现世现报;顺次受业,即来世受报;顺后受业,很多生生世世之后受报。已经讲得很清楚了。
异熟果,由于它既是业的异熟又是果,因而称为异熟果。通过禅定、等持产生的这些法都是同时产生,没有前后,所以可以把这些去掉。这样通过四个特征,可以正确无误地安立异熟果。今天只是简单讲解,如果展开讲此处还有很多相关内容、甚深的道理。
事相:异熟所生的一切法。善和恶,有漏的善法和不善法所产生的一切果法都是属于异熟果。
等流果的法相:于自相续同类后来产生的法。前一个刹那、后一个刹那,前前成为因,后后成为果,这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就叫相续。这是相续同类,特殊情况相续不同类的也有。等流果是有次序的,因在前果在后,但这个因果是一个相续、而且是同类。
事相:除去初果圣者以外的一切有为法。只有一个特殊的情况,就是初果圣者。初果是预流果,初果圣者是属于见道的圣者,他的第一刹那无漏智慧不是等流生,因为之前是世间道,他的第一个无漏智慧的前面是有漏的智慧,所以在所有的有为法中,仅仅只有他不是等流果,其他的都是等流果。
无为法没有等流果,有为法有有漏和无漏两种,对于有漏法来说,本体、种类与地均是相同的;是一个本体、一个种类,一个地(一个境界所摄)的,即本体、种类、地均是相同的,才有等流果。
遍行因产生的等流果地与烦恼性相同;前面讲过,遍行因的因和果属于一个地、一个境界,都是烦恼之自性,这样就可以有等流果。
同类因产生的等流果地与种类一致;属于一个地、一个种类就可以有等流果,不需要都是一个烦恼性。这是有漏法的特殊情况。
无漏法仅仅本体相同就可以了。它可能地不相同,类别也不相同,但是仅本体相同就可以有等流果。
离系果的法相:通过智慧力灭尽所断有漏法。
通过无漏的智慧,可以灭尽有漏所断,断除每一个所断的时候就会得到一个离系果,它是一种抉择灭的境界、智慧。
事相:抉择灭。
士用果有产生之士用果与获得之士用果两种。
产生的士用果是通过补特伽罗的勤作产生的;获得的士用果是在得到境界、智慧的同时得到的。
一、产生之士用果的法相:依靠任何因的力量所生的任何果,任何一个因,都有产生自果的能力、作用。
无论是与彼因一起或无间或后来产生,其果均是通过士夫作用而产生的,因而称为士用果。为什么叫士用果,因为不管是同时、紧接着还是很多时间过后产生的果,都是通过士夫(即补特伽罗,人等众生)特意努力去做(勤作)而产生的。这是产生士用果,不是获得士用果,为什么是产生士用果呢,这里讲了一个比喻,与诸如士夫之作用产生相同,依靠因做事而生,故而得名,如同黑色的药叫做乌鸦声。有一种药材,长得像乌鸦背着枪,所以药名就叫乌鸦背枪。因为这个果是通过士夫作用而产生的,所以叫士用果。
事相:由因如是所生的一切有为法,涉及面比较广。若分析,则有三类,都用比喻说明:
(一)无间生士用果:诸如依靠下地加行心而产生上地的等持,依靠世间胜法位无间获得见道,见道第一个无漏智慧,是通过胜法位最后有漏智慧而产生的。胜法位紧接着就是见道,他们之间没有其他的法。这叫无间。无间即是连续不断的意思。
(二)同时生士用果:诸如由俱有因所生的果;比如柱子产生的同时,也会产生柱子四个法相(生住衰灭),同时也会产生四个随法相(生生、住住、衰衰、灭灭),加上柱子,总共会产生九种法。这九种法都可以互为因果同时产生。
(三)间断生士用果:有些是断断续续而产生的士用果,诸如农民的庄稼。春天播下种子,一般秋天才有庄稼丰收。这也不一定,播下的种子不一样,产生果的时间也是不一样的,有的可能几个月,有的可能几年,因果之间是有间断的。

以上是产生士用果。
二、获得之士用果:抉择灭得绳仅仅是靠获得而产生并不是通过因的作用而产生。
抉择灭本身是无为法,但是他的得绳是有为法。获得抉择灭的同时,得到了抉择灭的得绳,不是依靠补特伽罗勤作而得,在所得法获得的同时就有了得绳。不需要提前通过任何补特伽罗的勤作产生。
增上果的法相:如若果在前,果已经产生了,因对果没起任何作用,则有因成了无意义的过失。因此观待因,非为前生的新生有为法与因同时以及后来产生的一切法即是一切有为法的增上果。它的涉及面也特别广。
所谓的“唯一”表示除开无为法,原因是无为法不会有增上果。观待因产生果的一切法都为增上果,无为法不观待因而生,因此没有增上果。
事相:与自因一起或后来产生的一切有为法。与自因一起同时产生的有,后来产生的也有。因果是有次序的,先有因后有果,没有先有果后有因的。
若问:如此一来,那不是与士用果无有差别了吗?按你们的观点,增上果和士用果没有什么差别?没有这个过患,是有差别的。
士用果唯是作者的果,特殊的,获得士用果没有作者,一般都有作者,即能作者。而增上果是指不障碍自生之所有法的果。这是有部宗的回答。其实是不太应理的。
还有其他的论师说:增上果是总果,士用果为别果。他们两个是总和别的区别,这样回答相对来说比较应理。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