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菩萨行(第八品)
-
作者: 索达吉堪布 传讲
-
文章来源: 网络
-
点击数:
556
-
贪求欲乐不仅难以求得,即使获得了些许,也是利少害多。有些人为了赚取养家糊口的资财,不惜将自己卖给他人为佣奴,想依靠这种手段维持家计,享受那点可怜的欲乐。而实际上,他这样做,苦多乐少,痛苦远远超过了那点可怜的快乐!卖身为佣工、奴仆者,自身基本上已成了他人手中的工具,自己是没有什么自由自主权的。主人怎么指使,他就得怎么去干,只能老老实实、服服贴贴地为他人干活,让他人心满意足,要不然没法得到钱财,养活家人,换取女人的欢心。这种情况实际上是自己贪欲所致,如果没有贪欲,不需求别人的财利,那么世间人谁也不会当别人的奴仆,麦彭仁波切在教言中说过:“广阔大地上,谁成他奴仆?”在辽阔无际的大地上,每个众生本来都应自由自在,谁也没必要做别人的奴仆。但是在贪欲的推动下,有的人成为了高位者,有的人成了他的仆从,过着仰人鼻息、毫无自由的生活。
奴仆的生活非常痛苦,因为他们的权利掌握在别人手上,如同俗话说:“辫子抓在别人手里,是不会有安闲的。”这些人的妻子要生小孩时,按古代的风俗,不能在主人家中,而他自己又没有家,只有到荒无人烟的荒郊野外,找棵大树下的空地或残垣断壁之下,将孩子生下来。有时甚至只能是产妇独自应付这件事,而她的丈夫要为主人卖命,无有空闲来照顾她。这些人虽然卖命干活,贪求欲乐,而结果却是痛苦不堪。在古印度与藏地,以前这种故事会经常发生,那些富人家中的丫鬟仆人,一到临产时,必须要离开主人家,到一些牛棚野外去生孩子,饱受贫困生活痛苦的煎熬。这种境遇让人见而生怜,而这些痛苦的来源都是贪欲,如果没有贪欲,象出家人一样,断除对世间欲乐的希求,则生活中根本没有这些苦难。有一个出家人对我说:“我原来有头发时,有很多麻烦事,现在没有头发,觉得少了很多麻烦,很自在!”确实是这样,有贪欲“头发”的时候,生活处处要受人牵制,违缘痛苦有很多,如果剃除这些贪欲的“头发”,那么很多痛苦就会断除。有一位大德在台湾弘法时,新闻记者采访他:“现在人口增长太快了,产妇死亡率也增高,该怎么办呢?”那位大德便笑着回答说:“那么让所有的女人都出家吧,这样问题不就解决了吗!”所有的人如果出离贪欲的“家”,那很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欲欺凡夫谓:求活谋生故,
虑丧赴疆场,为利成佣奴。
被贪欲所蒙蔽的凡夫说:“为了生存,我必须设法赚取养家活口的资财。”因此虽然担心送命,仍然披甲从军,为了蝇头小利而成为奴仆。
由于贪欲烦恼的蒙蔽,凡夫众生有着种种迷乱颠倒的心念行为。他们往往说:“我活在世间,必须要有维持生活的资财,要取得这些,就必须努力奋斗,只有这样才能积累财富,使生活过得富裕安闲。”在这种心念的蒙蔽下,虽然他们贪生怕死,仍然会披甲从戎,为取得养命资财,与敌人拼命;纵然只是一点点蝇头小利,他们也甘心为奴,备受劳作的辛苦。凡夫人都是这样的颠倒愚痴,既然你希望有资财活命,那你与敌拼杀,难道这种做法不会丧失生命吗?为活命而自动去送命,这是何等地愚痴,纵然你能以从军战斗获得无量的财富,但你战死沙场,这些财富对你又有什么用呢?而且更为可怜可叹的是,有些人虽然知道:为求利而赴沙场者万死一生,“古来征战几人还”等等,可仍然为贪欲所催,糊糊涂涂地从军征战。
为了得到了一点可怜的小财利,而变成别人的奴仆,这一句可从两个层次去理解。一是为利从军者,实际上是为小利而受人役使,利少害多,得不偿失;二是为了利益作战,结果遭到失败,成为别人的阶下囚,失去了自由。为了得到生活中小利益,而失去了大利,为得到安乐而痛苦万分,这都是贪欲的蒙蔽所致。所以,对此利害得失了然于心的智者,谁还会为贪求财利女色奋斗呢?而欲望所欺的昏昏众生,无不陷于这种颠倒迷乱的心态行为之中,实是既可怜又可叹啊!
为欲或丧身,或竖利戈尖,
或遭短矛刺,乃至火焚烧。
有人为了贪欲,或被杀身亡;或被人从肛门贯穿头顶,竖挂在利戈尖上;或遭到短矛的刺杀,或被投入火中烧死。
为贪欲所蒙蔽,凡夫众生拼命地追逐财利女色,甚至不惜采用种种偷盗、抢劫等非法手段,结果贪欲未遂,反而因此失去了宝贵的生命。这样的事件在古今中外屡见不鲜,大家看看新闻媒体的报道,几乎是每天都有:某某国家侵略另外的地区,结果战死多少多少人,某某公司老板跳楼,某某罪犯被处决......,这些都是因贪欲而致的悲剧。“戈”是一种古人常用的兵器,刃利柄长,短矛也是古兵器,刃尖而柄短。古印度人在处罚罪犯时,有时用利戈将犯人的身体从下到上贯穿,然后竖在路旁,以示警告。有的人因贪欲而被他人用短矛刺杀,或投入火堆活活烧死,这些都是古时候的人们,因贪财好色而招致的惨遇。而对现代人来说,因贪欲而触犯刑法,遭致种种刑罚,或惨遭他人的枪击、殴打;或因贪求女色而患恶疾等,不一而足,这些都是人们现量可知的事实。
面对这些血淋淋的事实,大家应该醒悟任何贪欲都是祸害之源。如《大智度论》中说:“若人入海遭恶风,海浪崛起如黑山,若入大阵斗战中,经大险道恶山间,豪贵长者降屈身,亲近小人为色欲,如是种种大苦事,皆为著乐贪心故。”世间的种种苦事,皆是贪求欲乐所致,作为修行人,对此当千百次地思维观修,彻底认清贪欲烦恼敌的可恶面目,而生起彻底断灭的决心。这些方法不要停留在口头上,如果你想得到解脱安乐,作为欲界众生,这些是必修之法。各自内省相续:自己听闻了这些甘露妙法,而相续到底得到了受用没有?如果毫无改进,那么当如华智仁波切所说那样:听了这么多的法,依止了这么好的上师,但相续没有一点进步,真是惭愧啊!......不但应如是呵责自己,更应以严厉手段,促使自己去改变!
子二、(断外财等):
积护耗尽苦,应知财多祸,
贪金涣散人,脱苦遥无期。
财富的积聚、守护、耗散过程中充满着痛苦及苦因,以此应知财产是无边祸害的根源,那些为贪爱金钱而散乱的人,永远没有机会脱离三有的痛苦。
世间财富是无边祸害之根本,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世人为了女色和其它种种原因,对财富充满着强烈贪求,以此而不惜一切代价去追逐。为了积聚财富,世人每天都在舍生忘死地拼搏,如果翻开富人的历史,无不是充满了辛酸的汗水、泪水,也充满了罪恶。大家看看西方那些工业强国的发展史,它们每一笔财富的积累过程中,都充满了掠夺他国的血腥罪恶。财产积累起来后,主人更是辛苦,白天、夜晚要不停地守护,害怕被偷被抢等等。最后还要害怕财产耗尽,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当这些财物不得不消耗失散之时,心头如同割肉一样,痛苦难忍。所以,对世间人来说,财富从开头到结束都充满痛苦,龙树菩萨说过:“积财守财增财皆为苦,应知财为无边祸根源。”华智仁波切说过:有一匹马,就有一匹马的痛苦;有一只羊,就有一条羊的痛苦;有一条茶叶,就有一条茶叶的痛苦;财富越多,痛苦越大。有一个民间故事说,一个大富人有着亿万家财,雇了几十个帐房先生管理仍是忙不过来。虽然拥有这么多财产,那位富人却是每天寝食不安,愁眉不展,而他隔壁有一对穷夫妇,靠做豆腐过日子,尽管家境贫寒,老夫妇俩每天从清早到晚上,有唱有笑,做豆腐、卖豆腐,显得十分快乐。富人觉得很奇怪,认为自己这么有钱,却坐立难安,而他们那样穷,有什么可快乐的呢?他思虑再三,也难知其原因,便问一个帐房先生,那位帐房先生回答说:“老爷,你不必要多想,隔墙扔几锭银子过去,便会知道了。”于是富人趁夜黑无人,将五十两银子扔进了隔壁的豆腐店,卖豆腐的老夫妇俩捡到了这笔从天而降的财产,喜得都快疯了,于是一天到晚忙着埋藏银子,又要考虑怎么花,又要担心别人偷......,弄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隔壁的富人自此再也听不到到那往日的笑声、歌声,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我不快活的原因,就是这些银钱啊!”
贪执金钱财富的人,自心为钱财所扰,整日散乱不堪,根本不可能专心于闻思修习善法,希求解脱三界痛苦。这些人就象密勒日巴尊者所遇见的那位搞商业的出家人一样,晚上作梦都在计算卖牦牛该赚多少钱,这种人的心如同漏器、毒器,根本不可能储存正法甘露。他无论在形象上修什么法,也不可能成就解脱善果。一个内心放不下贪欲散乱的人,如同《正法念处经》中说:“贪执财物之比丘,内心恒时散乱,彼等日夜皆无修行之机会。”这样的人,永远不可能得到解脱。密勒日巴尊者说过:“财初自乐他羡慕,虽有许多不知足,中初吝者结束缚,不舍用于善方面,乃着敌魔之根源,自己积累他人用;最后财为送命魔,希求敌财刺痛心,应断轮回之诱饵,我不希求魔之财。”作为修行人,诚然应如尊者那样,决断对轮回恶魔诱饵之财的贪心!
贪欲生众苦,害多福利少,
如彼拖车牲,唯得数口草。
贪欲财利一定会导致众多的痛苦,因而这种行为害多利少,就象那正在拉车的牛马等牲畜,吃几口路旁的草一样,得不偿失。
贪欲财利的祸害非常大,这可以从两个方面去分析。一方面,贪欲是没有止境的,如果随顺它,不但无有满足,反而会更加增盛,让人感受更强烈的痛苦;另一方面,贪欲财利等对境,并不能轻易得到,为了求得这些,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以比喻来说,贪欲之人如同那拉车的牛马,它们在拉着沉重的车向前行进时,看见路旁绿油油的青草,抗不住诱惑而伸长脖子去啃食,结果却是立即招来车夫的鞭挞;甚至当它停下吃草时,大车以惯性冲过来,将它撞伤、压死。为了数口青草,而遭致重重的鞭挞,乃至受伤送命,这又是何等的不值得。所得的数口青草,根本不能解决饥饿或嘴馋问题,而它带来的祸害却是如此严重,这些旁生是多么愚痴无知!而更可怜的是,人道众生虽然比旁生有智慧,却在干着比这些旁生更愚昧的事。人们为了满足那些永无止息的贪欲,不但将今生的一切安乐全部摧毁,而且将自己后世的安乐全部摧毁,给自己带来千百万劫的三恶道痛苦。
有关贪欲的过患,在很多经论中都有过强调,如龙树菩萨在《亲友书》中说:“兽药刀怨火,无令欲乐侵,由欲作无利,譬如兼博果。”世间欲乐其实如同猛兽、毒药、利刃、怨敌、大火一样可怕,修行人应当严加防范,不要让它侵害自己。在凡夫面前,欲乐如同“兼博果”一样,外形好看,味道也很香,但谁要是尝上一点,马上会中毒丧命!佛教史上也曾有过很多公案,记载着某些人因贪求财利而堕落恶道,比如在律藏中,记载着一个人因贪恋自己的金瓶,死后立即转生为毒蛇,寸步不移地守护着金瓶。在现实之中,你们也应该看到过许多因贪欲而堕落的人吧。畏惧轮回痛苦而希求解脱者,当舍弃贪欲!
彼利极微薄,虽畜不难得,
为彼勤苦众,竟毁暇满身。
其实,象养家糊口这些微小的利益,就连旁生也不难办到;但是,无知的人们竟然为了这些而奔波受苦,糟蹋了难得的暇满人身。
世间的财利女色等,给人们带来的利乐,实际上非常少。一个人无论拥有多少财产与妻妾,他从中能获得多少安乐呢?就象那些帝王一样,纵然他拥有了四天下所有的财产、人口,然而他一生获得的安乐,远远比不上一个知足少欲者,修持一座世间禅定所得到的安乐。欲乐的本性不可能是快乐的,如果它是快乐的,那么世人都可依靠它得到安乐。但实际上,欲乐就象包了一层糖衣的毒丸,或说狱卒钩上的诱饵,世人深受其害,痛苦不堪,可是沉迷日久,无法醒悟。
世人不顾一切,勤求欲乐的行为,实非明智者的作法。因为这种行为,牛马与旁生也能做得到,旁生对食物财利与异性的追逐,也是很善巧的。大家看自己院子中的地鼠,它们每年夏天采集的人参果,可能好几年都吃不完,还有那些麻雀,它们对养活小鸟的本领也是很高的。作为人具有理智,与旁生比起来,应该要有解脱困境、追求大安乐的理想,如果只是追求吃喝、财产与异性,那岂不是与旁生一样了吗?萨迦班智达也说过:“整天谈论财与食,此即双足之畜牲。”“唯寻自己之吃喝,岂非牲畜亦能行。”
但是世间有大多数众生不明白这些道理,成天为贪欲所摧而四处奔波,辛勤不休,不停地造作种种无义之事与恶业。大多数人在这样的浑浑噩噩中,为满足欲望而虚耗了宝贵的人生。《贤愚经》中讲了一个公案,说一个婆罗门受邀参加一个大宴会。当时请柬上有一个糖脂盖的印信,那个婆罗门非常贪吃,在路上忍不住将糖脂印信给舔食了,结果到了宴会会场的外面,守门人看见请柬上没有印信而不让他进去。为了一点点糖脂,贪心的婆罗门失去了一场盛宴。世人都是如此,为了眼前小小的欲乐“糖脂”,而愚昧地毁掉暇满人身,失去了解脱安乐“盛宴”,这种愚痴迷茫的众生,呜呼满天下啊!
诸欲终坏灭,贪彼易堕狱,
为此瞬息乐,须久历艰困。
五欲总是坏灭无常之法,但是贪着它却容易使人堕入地狱恶趣;为了那瞬间的享乐,也必须长期忍受艰难困苦。
五欲享受能给人带来虚妄迷乱的快乐感,因而世人对此终生追逐,毫无魇足,然而以理智冷静地分析,所有的五欲快乐,在刹那刹那之间,也从未停止它的迁流坏灭,最终一定会毁灭。比如有些人得到了转轮王的权贵享受,或者得到了多闻天子那样的财富,象这样的荣华富贵,最终有一天也会坏灭。《阿含经》中说:“积聚终散裂,崇高必堕落,会和终散零,有生无不死。”世间的一切五欲享受都是无常必坏之法,都是不离有漏的有为法,不管人们能拥有多少,最终都是一无所得而已。但是,为了这些欲乐所造的恶业,却会丝毫不爽地跟随着,使贪图欲乐者堕入地狱等三恶道中,感受恶业苦果。
从现世来说,享受五欲的安乐非常短暂。人们对欲乐心中的快乐感,如同昙花一现一般,只是一瞬间,而求得这一瞬间的代价,却是长时期的艰苦追逐;不仅如此,世间快乐的本性即是苦,是不离变苦、行苦的法,龙树菩萨也说过:“世间一切乐,唯苦被变坏,及为分别故,彼乐非真乐。”短暂的快乐之后,变坏苦的感受便会长久地占据人们的心相续,而且世间安乐并非真实的快乐,只是世人的分别妄觉,由迷乱颠倒串习而致。比如说有人穿得很好,吃得也好,自己得意洋洋,心里特别快乐,如果分析这种“无法形容”的快乐,究竟是什么呢?它只是一种心意上的感受,根本没有任何实质。这种感受只是一种错觉,一种自我假立的分别执着,实际上从衣着、饮食、自身等等各方面去观察,根本找不到“快乐”的存在。
世间的快乐就是这样,无常短暂,在今世需为这种刹那的幻觉,付出长久的艰辛苦痛,后世更会因此而堕落恶趣深渊。而世人如飞蛾赴火一般,自取其咎,这是何苦来哉!
彼困千万分,便足成佛道。
欲者较菩萨,苦多无菩提。
只要以追逐欲乐所付出艰辛努力的千万分之一去修行正法,就足以成就无上的佛道。与修菩萨行的菩萨比起来,贪欲者苦难无际却没有证得菩提的福份。
众生在无始轮回之中,为了追逐五欲快乐而付出了无边的艰辛困苦,华智仁波切说过:众生以贪心的原因,所断过的头和肢体不计其数。从无量劫以前至现在,我们一直都在为满足欲望而奋斗,所花费精力、时间与艰辛,哪怕只是千万分之一,如果用在了学佛修正法方面,我们早就从苦海中得到了解脱,证得了无上菩提的大安乐,即使不成佛,自己也必定获得了不堕恶趣的把握!大家知道,按显宗经论中的观点,我们发起菩提心,进入大乘道之后,历三大阿僧祗劫的精进修行,必定获得无上正等觉果位,即使最低等的根基,也只要三十三个阿僧祗劫便可证得无上菩提,而我们众生陷入轮回,至今有多少个阿僧祗劫呢?在这段无法计算的漫长时间中,自己为了满足贪欲,曾耗费了多少力量,付出了多少艰辛困苦。我们如果趋入佛道,在修行中所受的困苦,与世间人追逐欲乐的痛苦比起来,根本算不上什么,而且以大乘佛法的无比善巧方便,修行者可以在无比的安乐中,趋入究竟解脱的彼岸。
可是,世人无明愚痴,根本不知道合理取舍,陷入了追逐贪欲的迷乱之中,在无边无际的轮回里饱受痛苦。空行母玛吉拉卓玛说过:“众生为了贪欲,而无数次堕入地狱恶趣,所饮用的铁水之多,都已超过了四大海洋的海水。”相对贪欲者忍受的这些痛苦,追求菩提者所受之苦是微不足道的,可是贪欲者的重重苦难,并不能换得丝毫的菩提安乐,而修持菩提道者所受的微小困苦,却是每一份都能换得真常大安乐!既然如此,那我们已明了这些利害得失的有缘者,理当顿时舍弃无义多苦的贪欲。
思维地狱苦,始知诸欲患,
非毒兵器火,险地所能拟。
如果仔细思维地狱恶趣的痛苦,就会知道五欲对人们的伤害,不是毒药、兵器、烈火、危崖、怨敌的祸害所能比拟。
为了彻底认清贪著五欲的过患,修行人必须反复思维地狱恶趣的痛苦。如果能对这些无法比拟的剧烈痛苦生起认识,对五欲之过患也就会生起定解,因为这些痛苦的来源,就是贪欲!古代的大修行人经常教导人们说:“世间诸苦患,皆由贪心生。”贪欲带来的恶趣痛苦,不是人世间诸苦所能比拟的,象人们通常所害怕的毒药、利刃、猛火、危崖、怨敌等等,这一切世间违缘苦害都无法与五欲相比。世间的毒药、猛火等所带来的过患,大家或许都有过些微了解,这些违缘最大限度的苦害,也只不过在短短的一生中,让人们受痛苦而已,而绝不会象贪欲那样,让人们在千万劫中饱受地狱烈火的焚烧之苦。我们凡夫一遇到刀兵毒火,就会非常害怕,以极大的恐惧与谨慎之心防范远离这些,可是对危害性厉害无数倍的五欲,我们平时又是如何对待的呢?凡夫不但不害怕,反而自投罗网,追逐不舍,这都是没有认识到五欲的可怕过患而致。
佛在《广大游舞经》中说过,贪着五欲如同剑刃、毒树、毒气一样,所以智者必定会远离贪心,如同人们避开毒蛇一样。我们都是希求解脱的人,如果想达到目标,对这些教言必须如实地观行,做一个名副其实的智者。大家对地狱、饿鬼的痛苦,或许难以具体观想,但相似的痛苦,如割伤、灼烧、寒冷、恐惧、饥饿等等,这一切都可以现量感知。在观想贪欲的过患时,如果能结合这些苦痛反复串习,对贪欲的怖畏与厌离心一定能生起来。平时,大家听到核弹、传染病、地震等,都会自然地生起畏惧,而实际上这些并不可怕,因为它们最厉害也只不过夺去人们今世的生命。可是所有的众生都被贪欲烦恼所缚,于轮回中饱受比死亡痛苦更厉害的煎熬,对这种痛苦之源,如不能生起认识,而如避火坑、毒蛇一样远离,脱离苦趣的解脱正道无法步入。
子三、(忆念寂静之功德):
故当厌诸欲,欣乐阿兰若。
离诤无烦恼,寂静山林中,
因此,初学的菩萨应当厌离五欲,欣乐地安住于寂静兰若而修持禅定。那没有诤斗烦恼,寂静无人的山林中。
前面已讲述了贪着世俗五欲的过患,特别是针对我们凡夫修行人贪执女人、财利方面的恶习,讲述了这些分别恶习的颠倒与苦害。作者以其深邃的智慧,引导后学者从各个角度,对女色财物等欲乐作了细致的观察,最后得出了结论:贪欲会导致无边的苦难,是我们修行中的大障碍,如果不断除,绝无取证菩提的机会。因此,我们应该从内心深处,对女色、财利等,这些迷乱、不净、无常的有害法生起认识,生起坚定的厌离之心。
对初发心入佛门的学人来说,仅仅从文字上理解,或只是生起厌离世俗之心,还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作为初学者,自己的修行与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如果外境喧闹散乱,内心也会受到影响而散乱,外境如果寂静安祥,内心也易于调柔寂静。因此,初学者应该避开愦闹的环境,到寂静兰若之处息灭尘俗妄念。阿兰若是梵语译音,意指寂静之处。在这些寂静的地方,外境上基本断绝了尘俗生活的喧闹与扰乱,修行人安住于其中,依传承上师的教言精进修持,诸佛菩萨也会为此而生起欢喜,赐予加持,这样自己的烦恼妄念会得到止息修证越来越增上。华智仁波切说过:“仅仅是对寂静山林生起希求安住其中之心,往其方向前行七步,也比在恒沙数劫供养十方诸佛的功德大。”修行人安住在寂静处,没有外境的扰乱,也没有亲友怨仇的诤吵,自己可以安心地修持,无论行住坐卧,自心也能专注于善法。但在城市等喧闹的地方就不会有这样的机会了,外境的人与喧闹声时时会将干扰自己,引生出很多人事烦恼。大家对此也有体会吧,世间人际关系是最难处理的,你如果处于这些关系网中,那就身不由己,有处理不完的麻烦事情,自己也会因此而烦恼不堪。而在寂静山林之中,这些麻烦也就无缘再找上门来,自己原来那些需要作意对治的贪嗔烦恼,也会自然息灭。
无垢光尊者的著作全集中,赞颂山林寂静功德的诗文有许多篇,象《森林无人的故事》、《森林仙人的实语》、《布谷鸟的妙音》等等。在密勒日巴尊者、麦彭仁波切,恰美仁波切等,这些高僧大德们著作中,赞叹寂静山林功德的诗文也特别多。阅读这些优美的诗篇时,修行者的心似乎都能被山林的寂静气氛所感染,变得柔和安祥。假如我们也能安住于同样的寂静处,那该有多好啊!
皎洁明月光,清凉似檀香,
倾泄平石上,如宫意生欢。
林风无声息,徐徐默吹送,
有福瑜伽士,踱步思利他。
皎洁的明月光,清凉得犹如栴檀香露,轻柔地涂敷在宽阔平坦的岩石上,禅修的岩窟舒适如同王宫,令人心意轻松愉悦。林间万籁无声,微风徐徐地吹拂,有福德的瑜伽行者,踱着细步,静思利他的菩提心。
依止寂静山林修持禅定,这有很微妙的缘起,也是佛教史上高僧大德们的传统习惯。安住于无人深山的岩窟茅棚中,修行人的相续会自然息灭尘俗的喧乱,与静谧的环境相应。到了夜晚,碧蓝无云的虚空中,皎洁的明月洒下银色光华,静静照射着万物,也轻柔地洒落在瑜伽士身上,清凉得如同栴檀香露的涂敷。在印度的诗文中,作者经常把烦恼痛苦比喻为炽热的毒火,月光和檀香比喻为清凉的妙药。此处把无形质的月光比喻成栴檀香露,能使人形象地理解修行者,处在静夜晴空月光下的清凉之感,在汉文的文法中,这也叫“通感”或“移觉”,修行者视觉中对月光的感受,以触觉来表达,使人能更具体的理解。当然,此处的晴空明月光,有更深的含义,能见到这种境界的修行人,心相续中自然会息灭一切热恼,感受到解脱清凉。瑜伽士坐在平坦的石台上,沐浴着清凉的月光,林中万籁无声,而徐徐的微风,将森林中花草芳香气息,吹送到鼻前,这种宁静清凉的兰若岩窟中,与天人的大乐宫又有什么区别呢?能住在这种安乐之处的修行人,是真正具有福慧的修行人,他轻松舒适地脱去了尘俗的羁绊,在清洁无尘的石台上,踱着慢步,静静地观修利益他人的菩提心。以前仲敦巴尊者教导弟子们:现在浊世时,我们应该舍弃俗世的一切,在寂静之处修行愿菩提心,而不是直接饶益众生的时候了。修行尚未坚固的初学者,如果处身浊世,很容易退失菩提心,因此应先在寂静处精进修持,使自己的愿菩提心坚固不退,以此而加持利益众生。
有关寂静处能助进修行的功德,在经论中有详细叙述。《学集论》中的《阿兰若品》也引用了许多教证来叙述住阿兰若的功德,如《三摩地王经》中说:“舍离众多牵缠已,瑜伽行者常无事,精勤瑜伽无诤执。住于寂静兰若者,心常厌离有为法,无所希求于世间,有漏烦恼不增长,此即住山妙功德。由此永离诤执过,常寂常乐静处游,身语意门极警惕,安居兰若功德多。此是随顺解脱法,速证解脱息烦恼,若人林居修解脱,此等功德自然生。”安住兰若,无有诤执牵挂,易于护持正知正念,有漏烦恼自然不增,而解脱功德如同上弦月一样,自然地增长趋于圆满。一直保持着古老修行风格的南传佛教中,那些大修行人很喜欢住在兰若中修持禅定,在他们的著作或传记中,也可以经常看到对寂静处的叙述,现在译成了汉文的著作如《尊者阿迦曼传》、《阿姜查系列著作》等这些书中都有。《尊者阿迦曼传》中,有一段与本颂很相似的描写:“有一天傍晚,在山边一棵孤独而茂盛的树下,尊者坐在一块平坦的大岩石上,专注地观察思惟着。……温和的微风给安静的景象添了几许凉爽和舒适。……从傍晚到后夜,尊者思惟着缘起性,经行禅思。”而汉传佛教中的高僧大德们,对栖隐山林修持禅观的功德,也有过许多赞颂。以前莲池大师写过:“食草胜空腹,茅堂过露宿,人生皆知足,烦恼一时除。”修行人身住茅棚,口食野菜,然而知足少欲,其乐融融,断除了一切俗世贪欲烦恼。莲池大师当年也是长期住在寂静处,特别是在云栖山住了很多年,原来云栖山一带有许多猛虎经常伤人,莲池大师到山中修行时,以他发心的功德,这些猛虎渐渐被调化,而不再伤人。当时山中有一条猛虎,为他的大悲心所感化,时刻依随在身边。莲池大师到山下化缘时,那条老虎也紧随在身后,城镇中的人一看,特别害怕,大师便告诉老虎:“你先回去吧,在茅棚中等我,要不然我们没有饭吃喽!”老虎也非常听话,立即转身回山等着。
听了这些大修人的功德,我们很多人非常羡慕,恨不得一步跨进深山中去,修持苦行。但是,对我们末法时代的修行人来说,必须按次第而行,自己必须先长期依止上师,精勤闻思显宗、密宗的法义,使相续中生起正见,掌握修法窍诀,获得上师三宝的加持,后方可安住山林,顺利地修持菩提心。
空舍岩洞树,随时任意住,
尽舍护持苦,无忌恣意行。
无人处的茅舍,岩洞与大树,随时都可任意安住,以此也免除了一切储存和守护财产的痛苦,可以无拘无束专心地修行。
无人打扰的寂静处,修行人可以随意寻找一些简陋的住处,如山洞,或用草木搭成的茅棚;还有的地方有一些大树,树茎中间因年代久远而腐烂,形成了空树洞,这些地方可以任意居住。对这些住处,修行人不用任何修建看守,自已想住就住,想走也可起身就离开,根本不会有牵累挂碍。这样也就断除了许多尘俗的分别念,自己无拘无束,轻松自在,内心可以专注于正法,迅速生起禅定的功德。
对我们初学者来说,在无始轮回中串习了深厚的贪执习气,如果不依止这些寂静处,远离财富与亲友的牵缠,则自心恒时为这些扰动,很难生起寂止观修菩提心。凡夫人住在喧闹的尘俗中,就象一块白棉布掉在染缸中,想避免影响,恐怕难上加难。智者大师以前说过:“世间色香味触,常能诳惑一切凡夫,令生爱执。”华智仁波切说:“初学者的出离心,薄弱不坚,智慧也浅少,而外境善于蛊惑人心,所以现在修行较好的人,将来也很容易变成造恶业的人。”外境对初学者的影响,我们也都有亲身的体验。因此,如果希望调伏自心,生起修证功德的修行人,一定要注意选择修行环境,依止无人处的岩窟等自己不会生贪执的住所,自心方可顺利地调伏。
大家稍加注意,便可发现本品前面的颂文中,已经说过了住阿兰若的功德,而此处又重复宣说这些内容,这是什么原因呢?对照科判,便不难了解这两段的密意,前面宣说阿兰若的功德,是为了劝勉修行人远离愦闹的外境,安住山林,而使身体寂静下来。如果身体安住下来,不为世俗琐事而劳累,自己就可以专心地观修贪欲过患,而生起厌离。此处前后四颂,其主要意思是说明安住阿兰若有帮助自相续获得寂静,断舍妄念的功德,与前面所说“令身断离世间而获得寂静”的功德并不重复。
离贪自在行,谁亦不想干,
王侯亦难享,知足闲居欢。
象这样远离贪着,自由自在的修行者,无论是谁都不能干扰他,就算是帝释天王等,也难享有这种知足的山居修行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