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满法

《慧灯之光》(九)

  • 作者: 慈诚罗珠堪布
  • 文章来源: 网络
  • 点击数: 2843
  • 分享到:


(七)自我提升

1、必要

如今的很多人,都缺乏内在的东西,当自认为所拥有的物质、名声、地位、权力等一切身外之物被抛开以后,自身便一无所有。对物质的过度依赖,已经让现代人的内心,远远比过去的人更加脆弱,没有任何能力去承受外在的压力。空前发达的物质生活,让我们每个人都变得非常浮躁。打个比方,如果让我们不看电视、不玩手机、不上网,静下来一个小时,很多人都做不到,都觉得很枯燥、很痛苦、很无聊,这就是物质生活导致的负面影响。如果有一天,现实生活中的身外之物远离而去,我们根本没有能力去承受这个打击,必将陷入极度的痛苦。用佛教的语言来讲,这叫变苦。

开发高科技产品的人,都知道要不间断地提升自己产品的级别。很多人也知道要设法提升自己的身外之物——收入、官位、名声、房子、车子等等的级别,却很少人想到要提升自己心理的级别。然而,当身边的所有物质都升级了,而自身心理的级别却原地踏步,就肯定会酿成痛苦。

佛陀告诉我们,痛苦可以转化为解脱。从这个层面来说,痛苦并不是很坏的东西。如果能够善用痛苦,痛苦可以让我们成长。用佛教的语言来讲,这叫痛苦转为道用,道就是修行,意即痛苦转化为修行。

所以,自我升级非常重要。自我升级当中,包含了很多佛教的观念与修法。下面给大家介绍几个简单的缓和、减少压力的方法——禅定。对学佛或不学佛的人来说,禅定都非常重要。

2、禅定的具体修法

提前处理好所有的杂事,在打坐的过程当中,关上电话、门窗,然后坐下来。

坐的时候,要保持全身每个部位都很放松,不能闭着眼睛。有些人喜欢闭着眼睛打坐,因为闭着眼睛看不到东西,相对来说心里没有那么多杂念,比较平静。这样虽然刚开始的时候比较容易静下来,但十分钟,二十分钟以后就会昏沉,甚至会睡着,所以要睁开眼睛。

禅定的利益及前期的毗卢七法与排浊气,请参见《慧灯之光》,此处不再赘述。

(1)一缘专注法

排浊气之后,让自己的眼和心,都专注在前面的一个物体上。

这个所缘物,可以是一个图像,比如自己随便画的一个圆圈。图像不能画得太大,要画小一点。如果是学佛的人,就可以专注于释迦牟尼佛的佛像等等。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图像上面,尽量少眨眼,心里不要有任何其他念头。善的念头,恶的念头,都要放下。这个时候,我们的情绪,就可以回归到相对自然的状态,并在这个状态中停止。

(2)气流冥想法

将一个字母或一个字作为所缘境冥想在鼻尖,呼气的时候,观想所缘境跟着气流出去;吸气的时候,观想所缘境又回到鼻尖上。这样反复观想,保持一段时间。

(3)数息法

见《慧灯之光》。

这是最初步的禅定。当我们这样静下来的时候,有些时候自己根本没有发现,还以为自己在修禅定,但一些细微的念头已经产生了,所以,我们必须要监督,一旦发现心没有专注在所缘物上面,而是在胡思乱想,就要立即让它回来,继续保持专注。如果没有监督,很可能一会儿就会散乱,再也回不来了,后面的打坐都是充斥着杂念,这样就没有效果了。

如果在上述修法的前面,加一些佛教的特殊仪轨,就是佛教的禅定。如果抛开前后的发心回向等步骤,只留下中间的内容,就与佛教或其他任何宗教都没有关系,只是调整精神的一种方法而已。

或许刚刚开始的时候,这种状态只能保持一分钟左右,在状态比较好——心里非常安静,很舒服,没有任何压力、烦恼,所有的烦恼、压力,都融化在这个境界当中的时候,必须要停下。如果再不停下来,后面一定会出现一些混乱的状态。在混乱状态还没有出现的时候停下来,立即又去专注,更有利于修行。

如果准备静坐一个小时,则可以在前二十分钟当中,修数息法,后四十分钟,则修观想气流冥想法或一缘专注法等等。如果修得比较投入,一定会见效。当然,如果不投入,一曝十寒、断断续续,效果就不一定很理想。

3、修禅的条件

(1)环境

禅宗寺院经常会打禅七。所谓禅七,就是七天一个阶段的修禅。相当于我们治病的疗程,可以修一个禅七,两个禅七等等。利用长假去打禅七,哪怕只有一个星期,也会对我们有很大帮助。

禅定不仅可以在寺院里面修,也可以在自己家里修。若有专门修行的佛堂,就在佛堂里面打坐。

(2)心态

每天早上起来的时候,必须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今天我一定要做出对其他生命有意义的事情,然后再修禅定。每天晚上临睡之前的最后一个念头,也不要带有报怨、仇恨,不要去想不开心的事情。通过禅定,把所有的压力、报怨、仇恨、不开心都融化掉,以清净的心态去睡觉,这样不仅睡眠质量会有所改善,心境也会逐步好转,身体状况、工作效率、思维能力都会有所改善。

(3)时间

在每天的二十四小时当中,有两个时候对我们的修行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是入睡之前,另外一个是早上刚刚起床的时候。

专业的佛教修行人,会把一天分成四个阶段:早上起床之后、上午、下午、晚上临睡之前。上班的人没有这么多时间,则可以在早上起床之后与晚上睡觉之前禅修。每个阶段保持30分钟到两个小时。开始的时候,30分钟就可以了,适应以后,时间可以延长,但不要超过两个小时,超过以后,就会有负面影响——疲倦、反感等等,那样就适得其反了。修行不在于一时的努力,能每天坚持,是最好的。

4、提示

平时除了在学习、考试的时候,会高度集中注意力以外,我们从来没有去控制过自己的思想,一直任凭它胡思乱想、任意驰骋,所以思维一直在波动,而且波动的幅度相当大。现在把所有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以后,意识波动的幅度就可以减少很多。

从小到现在,我们一直都习惯于往外探索、思维、判断。现在往回一看就可以发现,实际上并没有任何可修、可专注的东西。我们以往用于探索、思维、判断的所谓精神,既不存在于大脑里面,也不存在于心脏里面,其实它根本不存在。

西方人为了减压,也盛行开设心灵训练的课程,实质内容,就是禅修。譬如在八周当中,每天都接受训练。八周结束以后,通过脑部观察,发现虽然只有短短的八周,禅修者的左右脑比提升了。很多参与训练的人在回去以后,都对现实生活的调剂,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哪怕只有八周的效果,都可以让这种正能量持续好几个月,但如果之后没有继续训练,这种正能量就会慢慢衰退,所以,长期的训练是必须的。

禅定,就像是自我提升的基本功。通过禅定,就能让白天堆积的所有不开心,以及不好的念头融化消失。同事之间,老板、员工之间的关系,不会像以前那么糟糕。当然,真正的自我升级,就没有那么容易。要证悟,要断除所有的烦恼,才是真正的自我提升。

幸福篇佛教与商业•企业文化必备的六种准则

古为今用如虎添翼

两千五百多年前出现于世的佛教文化,是一个古老而博大精深的文化。而企业文化,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由美国哈佛大学的几个教授刚刚开始研究的,仅有三十多年历史的年轻文化。虽然出现时间悬殊几千年,但在这两个文化之间,却可以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若能将二者相互融合,则无论对企业的运作,还是对个人生活的指导,都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正面、积极的作用。因为佛陀的智慧一定会给大家带来光明,佛陀的爱心一定会给大家带来温暖。

从文化结构上来讲,企业文化是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以及精神文化四个方面构成的。其中的精神文化,是企业文化当中最核心的灵魂。而精神文化,又建立在企业文化价值观的基础之上。企业的价值观,关系到一个企业的存亡与兴衰,所以非常重要。

佛教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互融,并不是要求所有企业家都要去学佛、信佛。有没有信仰,都没有关系。能借鉴佛教的智慧,并将其运用于企业的经营与发展,用于维护员工的心理健康等等,都的确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与手段。佛教当中的绝大多数思想,确实是跨世纪的伟大思想。即使跨越了两千五百年的漫漫长路,在日新月异的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佛教思想仍然充满了活力与新鲜感,并成为现代人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

总说六度

浩若烟海的佛教文化,用简短的文笔实在无法一一尽述,此处只能用有限的笔墨,为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大乘佛教的六度,也即六波罗蜜多。

波罗蜜多,是外来词,为古印度梵文音译。意即“从此岸到达彼岸”。当然,从佛教的角度来讲,这个词汇所包含的内容更为深广。

对我们而言,一个人的成长,一个企业的成长,从无到有,从有到发展壮大,都可以比作从此岸到彼岸的过程。那么,该怎样利用六波罗蜜多,来充实企业文化呢?

六波罗蜜多,也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

一,布施。也即给予。在企业宗旨、企业使命以及企业文化当中,给予是极其重要的一环。

二,持戒。所谓持戒,并不是要企业家们都到寺庙去吃素、念经、受斋戒。持戒的内在含义,是一种自我约束的道德准则。是要清楚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如今横行于世的地沟油、毒奶粉等问题,就是道德沦丧的结果。持戒,是企业的道德底线。有了道德底线,就不会有丧尽天良的事情发生。

三,忍辱。对现代人来说,忍辱尤其重要,因为我们现在面临的境况,就是物质生活空前发达,心灵自愈越来越弱。心灵危机,已经引发了各种各样的不和谐,所以,我们非常需要忍辱。

四,精进。无论做任何工作,若能热爱自己的事业,努力用心去做,就叫做精进。精进,是企业文化的动力。如果高层管理者和员工都很热爱自己的公司和事业,企业一定会蓬勃发展。日本在十九世纪以后的一百年中,原有的一百多个企业,最后只剩下两个。为什么企业的生命力竟如此脆弱?为什么企业的寿命都如此短暂?就是因为内部没有凝聚力、向心力。用佛教的话来说,就是缺乏精进。试想,连在公认为凝聚力最强的日本,都是这样的结局,其他国家就更不用说了。

五,禅定。虽然了解的程度可能不一样,但想必所有人都听说过禅宗、禅文化这几个字。禅文化在中国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尤其是近几年,禅文化已经由东方慢慢进入西方,并引起了西方人的高度重视。事到如今,禅文化已经普及到全世界,成为妇孺皆知的心灵文化。但多数人的所谓“知道”,只是对名词的了解而已,至于禅文化当中有些什么样的东西,如何在生活、工作当中合理地应用禅文化,我想了解的人可能并不是很多。

大家都知道,乔布斯(SteveJobs)之所以能推出全世界一致推崇的苹果系列产品,他的很多重大决策,都与他的修禅密不可分。关于这些问题,我们都可以从乔布斯的传记当中了解到。禅定,完全可以把一个人的头脑训练到清醒、智慧的状态。在此基础上去做选择,一定会更加出色地完成企业运作与产品开发。

禅定不仅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与重大抉择有着高瞻远瞩的指导性意义,而且对企业领导者与员工的精神层面,更有着不可或缺的存在价值。试想,在没有禅定的情况下,企业高层如何去面临那么多的应酬?如何去化解那么多的压力?还有心灵空虚、浮躁的痛苦,失眠、抑郁的困扰,以及效率低下的现状?在压力重重、事务繁多的情况下,想做出一个万无一失的重大决策,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通过禅修,就能缓解甚至消除这一切的不如意。而我们平时一直推崇备至,拼命努力去挣的钱,在这个领域却是无济于事的。

六,智慧。所谓智慧,并不是指我们平时所说的在读书、赚钱等方面很有才干等等的聪明。智慧和聪明不是等同的,它们的层次和级别都不一样。智慧有着更广更深的内涵,对人生、世界的认知,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等等,都与智慧密切相关。有信仰的人如果没有智慧,他的信仰就会变成迷信。

爱因斯坦在晚年的著作中曾说过一句话,我觉得非常有意思。他说:“没有宗教的科学是跛子,没有科学的宗教是瞎子。”的确如此,任何一个宗教,都要有智慧与证据,如果没有这些东西,那就是盲目的崇拜,就纯粹是迷信。同样,科学要正常发展,也要取决于人心。而人心,却需要用古代的智慧来纠正、挽救,这样才是完整的。

同样,发展企业的目的,原本是为了发展经济、造福人类,过上幸福的生活。但如果缺乏了智慧,这些想法都会变成幼稚的空想。

心灵演变的规律,是一个自然规律。它不是由上帝、造物主、万能神在控制,也不是由其他鬼神在控制。释迦牟尼佛也不是规律的创造者,而仅仅是发现者,他只是发现了这些自然规律,发明了相应的调整方法,并将其推而广之而已。

无论是否信仰佛教,这些调整方法,我们都可以学习。看看佛教的书籍,打打坐、修修禅,并不意味着学佛,而只是博取众家所长之举。就像某些宗教团体制造的药物,只要有疗效,能够治病,我们也可以服用一样。

我们承认,当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基本需求都得不到保障的时候,肯定大多数人也不会感到幸福。仓廪实而知礼节。在温饱问题解决以后,人就不能仅仅停留在吃喝的层面,而应该去追求精神乃至心灵层面的富裕。此时,哲学、艺术、宗教等精神乃至心灵食粮,就应该提到更重要的位置了。

我们现在最需要的,就是要懂得如何把赚钱的过程,转化为比较幸福的过程。无论高层管理者还是普通员工,在追求利润与收入的过程中,如何能开心一点、幸福一点?

每个商业界、企业界、娱乐界的名人,都有两个空间。一个是大众看到的空间,在这个空间中,充斥着钱财、地位、荣誉、辉煌,大家都很羡慕、很渴望。但这些人同时还有一个更小的、属于自己的空间。除了成功者自己与身边极少数的人以外,没有人知道这个空间里面是什么样。或许,在这个小空间当中,陈列着旁人所难以相信的压力、痛苦、彷徨、狂躁、焦虑、抑郁,很多高层人士在小空间故障过多的时候,就会在无形当中,把自己不好的能量,传递到下属每个员工的身上。有些是有意的,有些是无意的。传递的结果,就是所有人都不开心,严重的结果,甚至会导致某些人走上绝路。

虽然普通老百姓因为不出名,知道的人非常少,所以没有太多层次的空间。基本上只有自己的空间,而没有外围的空间。但即便如此,让自己的小空间保持良好的氛围,也会有利于家庭、社会的和谐与平安。而作为一个企业家,若能先理顺自己的空间,再把这个良性发展的空间复制到每个员工的小空间里,就能让公司上上下下的所有人,都体会到经济富裕与内心幸福的双重快乐。企业也会更有向心力、凝聚力与生命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