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满法

在家与出家

  • 作者: 圣严法师
  • 文章来源: 网络
  • 点击数: 329
  • 分享到:
《拈花微笑》第二部分在家与出家
佛陀化世的本怀,是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动修戒、定、慧,以息灭贪、瞋、痴。但一切法本身并无贪、瞋、痴及种种罪过,而是加上了人内心的贪、瞋、痴之后,才有罪恶产生。因此,佛法的根本目的并非是要从诸法中辨别清净与不清净,而是由净化内心以彻底改变我们对世界的错觉。
一、愿消三障诸烦恼
可是修持戒、定、慧并不简单。在家人、出家人各有各的修法,而且又分初学与老修行,及各人根器与心向的差别,于是修行的过程与层次,就不尽相同了。比较起来,出家修行的障碍比在家少,而出家修行者发觉的障碍当中,心障又比业障多。
障碍可分三类:1报障,是因生存的环境及出生的类别,使得你无法学佛修行。2业障,虽具备学佛的条件,却又因工作职业的关系,而不允许你学佛修行。3烦恼障,是因心理的困扰而难以学佛修行。如果已经信佛学佛,即无报障,不过不论在家与出家,均具备有业障及烦恼障。由于恶报生于三途,福报生于欲天,或虽生而为人,却因耳聋眼瞎,或生于边地,均不能学佛,不知学佛,故称报障;虽能学佛,但在家人的生活形态令业障较为显著,出家人则于烦恼心障的感受较为强烈。
在家修行,易于修福业,不利于修慧业;若在家人其本身具足福德,则修福业更是方便了。俗语说:“人在公门好行善”,如果是有地位的在家人,只要一句话,便能拯救无数人;他的权职与智能越高,则造福人群的机会也越多,因此,修布施行易于成功。修福业能感得欲界天的人天福报,六度中的布施、持戒、忍辱都是修的福德行。
二、愿得智慧真明了
持戒中含有布施行。消极的持戒是不做坏事,积极的持戒必须广行善事,不但不得作恶法,也不得不修善法。用财力、势力、智力、体力、心力等种种方便,使人得益,都是布施行。
持戒又是忍辱行。忍辱者,不仅忍艰苦,也要忍诱惑。贫贱者忍苦,富贵者忍乐;忍苦难而忍不受乐更难,难忍能忍,始能持戒清净。忍苦是无条件地接受折磨,忍不受乐是高意志的自我约束,所以能够忍的人,一定能成大事。这也是在家人可以修的。
持戒也包含精进。菩萨的三聚净戒,便是:持一切净戒,修一切善法,度一切众生;若不精进以赴,即算犯戒。在家菩萨虽不能于一时间做到,却可以随分随力地持戒、修善、度生;但有关六度中的禅定和智慧,在家人就比较不容易修得了。
得禅定者未必有大智慧,无漏的净慧却必与禅定相应;否则纵然有智慧,也不是无漏慧,而是有所为的,是与贪瞋痴等我执相应的世间慧。无漏慧即是解脱慧,虽不一定要从修习四禅八定获得,在得到解脱的一刹那间,自然跟定相应,这便是慧解脱的阿罗汉。不过,一般学佛的通途是:首以正见为指导,次以持戒为基础,再以禅定为历程,后以智慧为目标。而后复以智慧为舟航,用以自利利他的菩萨行。
在家人,易修福业的布施行,六度中的持戒、忍辱、精进,却不易如法,更何况是禅定与智慧!由于福报而拥有家室眷属及财物,岂能与持戒的梵行相应?由于业障的关系,身份上又岂能与忍辱、精进相应?修习禅定者,必须摆脱万缘,专精摄心,若以在家人生活方式,虽能够学习静坐,而获得身心舒畅的效果,想进入四禅八定的境界则相当困难,所以在家的修行者,一坐数小时不起座是有的,一定数天如刹那,却是极不容易的。
在家人也可以修得与解脱慧相应的正智,却无法即生解脱,最多位登三果而不入四果。大乘菩萨不至七地以上,不得无生法忍的无我解脱的大自在慧。一般附佛法外道,以在家身而妄称位登无生,那是魔慢,是地狱因,不足为训。
三、在家那及出家好
传说中宋朝的苏东坡即是五祖山的戒和尚再来!从他的文章、诗偈中看到有关禅境的作品,好像是位彻悟的人,可是他仍没有离开风花雪月、狎妓而游的一个“情”字。如果他这一生,不做官而出家当和尚的话,相信他会成为一代了不起的大禅师。根据传说的故事中,他与佛印禅师之间的机锋相对,屡次落败。这是由于他是在家人;在家人的职业、身份,纵然能得若干禅慧的受用,多半是来自思辨的,而非出于自性清净心的流露。虽然知道禅境天成,不假造作,一遇到突发的情况,便又不能不随境迁流了。而且,纵为出家的禅者,当他得了一个入处或所谓“开了只眼”的见性之后,仍须到山中去增长定力,以保任其发明,或遁迹于僧团生活中,做一名随众起倒而无己事的粥饭僧。等到功力扎实之后,才水到渠成,随缘化众。
当然,我们从明朝集成的《居士分灯录》及《名公法喜志》所见,在中国禅宗史上也有不少位在家居士获有相当高的见地,只是比起各种《灯录》所收的出家禅众之杰出者,便有不成比例之感了。此不是说在家人的资禀或善根薄弱,实由于他们的生活环境及职业身份所限,不易做到打内心起,长时间地放下万缘,一心禅修的程度所致。
因此,释迦世尊是先出家修道而后成佛;成佛之后先往鹿野苑度五弟子出家,嗣后他的教团仍以出家众的一千二百五十人为核心,直到涅槃之前所说最后教诫的对象,也是出家的比丘。然在初期的佛教徒中,即有着大群的在家弟子作为佛教外护,释尊为了度化他们,也说了不少在家修行的法门。佛法重心在教人离欲,但只有少数人适合出家和能够出家。故有一部《出家功德经》宣说虽仅临终前的一日一夜出家,即受七返六欲天的福报,二十劫不堕三途,最后成为辟支佛果。足见在家修行不及出家。
四、将此身心奉尘刹
不过出家修行也有困难,首先割爱辞亲,便不易办到;不独以家族和宗族观念为重心,而主张子孙繁衍的中国社会,不许子女出家,即使佛世的印度,已有各种出家僧团的流行,若想征得家属同意,去过出家修道的生活,也非易事。在大乘佛教中虽有大菩萨现在家身,但住持三宝及弘扬佛法的大乘菩萨,如马鸣、龙树、无着、世亲却都现的是出家相。由于不易,故显得难能可贵。
亲情、爱情、友情等的牵挂,家业、职业等的拖累,社会舆论的影响等,都会使一些有志出家的人踌躇不能自决。有一些佛教徒知道尊敬僧宝,也知道赞叹出家功德,甚至赞成自己的子女出家;如果真有子女要出家时,又觉得是一桩难以接受的事了。
出家的行为,乃是首先放得下世俗的一切牵累,接受僧侣的养成教育,并以戒学、定学和慧学奠定入世化俗的基础力量,然后一肩荷担起救世济众的如来家业。所以发心出家的人,粗看是薄情寡恩、六亲不认的人,而且是逃避现实、消极懦弱的人,其实他们正像是出远门赴考的举子,或像今日出洋留学旅外经商的人,离家的目的是为有更多的能力及财力来造福乡梓,乃至能使万民得益。
出家修行者,应该是福慧双修,戒定慧三学并重的。出家的身份即是戒行;将全部身心布施给三宝,以成就众生,便是修的大福行的大布施,也是忍辱行及精进行;出家后业障牵累不多,故易以修持禅定和智慧,而为六度齐彰的菩萨行。
五、堪作人天功德主
可是,初出家者正在接受培育的阶段,他们无物可施,也不会说法,所以在布施行的福业方面,无法表现,甚至觉得是在消福而未培福,对于贫病苦难者的救济,反不如在家人做得有力而具体,乃至在接引初机进入佛门的努力方面,也不若在家居士的积极有效。其实在佛世的印度,乃至今日的泰、缅等国,除隐遁的瑜伽士或阿兰若比丘,遗世独居于林间及洞窟之外,绝大多数的僧众是必须每天到村中托钵的所谓人间比丘,人间比丘趁向村中沿门乞食的机会,也同时为人间带来了祝福,虽然不必说法化众,他们的生活方式及威仪,便已为人间带来了平和无诤、净化身心的榜样。也就因此而产生了化世导俗的作用,岂能说他们未修福业的布施行呢?即在中国而言,出家人的身份便代表了三宝的存在,虽然是一无所知的所谓“哑羊僧”,至少也会念一句阿弥陀佛,令人知有佛教,种下学佛之因,当然也是布施行。
当然,有形而积极的布施行或慈济工作,乃至初机的接引工作,仍以在家身易于立竿见影。所以理想中的大菩萨,多现在家形象的天人相,甚至报身的佛也现头戴天冠的天王相。在家的信众也是出家僧团的外护,而且人数较诸出家僧众占了全体佛教徒中的绝大部分。佛陀出世既无法使一切人出家为僧,佛的软化就必须普及于广大的在家人。故在《阿含经》中有许多长者居士及居士妇的事例,在大乘经中则有维摩诘、胜鬘夫人、《华严经》的善财童子、《法华经》的龙女等,都代表着在家形象的大修行者。
故于凡夫位中,僧俗的修行虽有优劣,到圣位中,则反以在家身的形式有更多自由的摄化方便。可惜后世的附佛法外道,若干以鬼神为背景而以佛教为门面的邪师们,便假借诸大菩萨乃至诸佛之名,来推行神鬼教的迷信。今日的社会环境,固然与主张离欲的出家观念日渐远离,离欲节欲的事实,仍是纾解人间疾苦的最佳良药。于是虽在家却自谓离欲,便不得不妄称是大菩萨的示现了。有欲行而谓无欲念,有慢心而称已离欲,乃是犯了五戒中的大妄语过。不如自认是凡夫,虽居俗家,而能利益大众,并能自制私欲,从戒定慧上做些功夫,尚不失为初机的菩萨,也是在家修行的典范。
六、众生无边誓愿度
出家修行,首先要设法放下家业、职业、身外的事物,并且要放下心内的事物。当在能够通底放下身心内外的一切牵挂之后,才能一肩担起度化众生的责任。自古以来的大修行者,无不具有救人救世的大慈悲心和奔走呼吁的大慈悲行。这正因他们能放下自我,故能发出度生的弘愿。
以我圣严而言,自知尚是一个普通的凡夫,只因为在三宝门中已走了几步路,便有一股难以形容的力量,推着我为法、为教、为众生而努力修行。本是一无所有的孑然孤僧,然在近十年来,属于圣严名下的人、物、事,又渐渐地多了起来——寺院、研究所、书本、刊物、弟子、学生——结果我又有了业障!如此一来,是否表示我成了既有财产又有眷属的光头在家人?这与一般的在家人还是不一样。其实,我未拥有任何一物,因为连我自己也不属我之所有。我只觉得我是属于佛教,以及这个时代和这个环境所有的一件工具,纵然劳累辛苦,却少有累赘、牵挂、忧虑、恐惧及自满等的烦恼。可见初出家者必须放下一切的身外之物,出家久了的人,更进一步当放下他们的自我中心,能够放下自我中心,便与定慧相应了。
不过,出家修行而能达成自我中心的彻底脱落,需要经过禅定的修持及艰苦生活的历练;不仅是克制肉体的习气,更要化解内在的心障,肉体的克制已不容易,心障的化解,尤其困难。所以,出家之后,并非无事可做,乃是真正面对万千障碍的开始。佛说,人有八万四千尘劳,便是无尽烦恼障的总称,人的心障之多且重,也唯有信佛学佛修行禅定之时,才能领会明了。
七、烦恼无尽誓愿断
因此,烦恼障是出家人与在家人共同有的,但对在家人来说,由于烦恼太多,正应了俗话所说的“虱多不痒,债多不愁”。整天在烦恼中打转,反不知自己是有烦恼的人了;除非遇到太太跟别人跑了,先生有了外遇,儿女发生意外,钱财被人盗了等重大冲击之时,心中会感到非常痛苦之外,通常的贪瞋怨怒、忧喜哀乐的情绪变化,往往是不曾自觉的。出家人若不修行禅定,也不易觉察烦恼之多。若能修定,着手之际,便会发现心猿意马,不受指挥;不要想的事,偏偏要想,不希望出现的念头,就是不断地翻滚。好不容易得到一两分钟没有杂念的经验,便会高兴;然一高兴,杂念立刻就来。
出家人的环境虽利于修习定慧,若修定而不得其法,或无明师指导,易导致身心的疾患;虽已学到习定的方法,要想得定,也非易事,主要是烦恼障难以调伏。调伏烦恼障的方法,初步用戒。以持戒的力量约束身口的恶行,使内心烦恼的火焰,渐渐收敛,这主要是针对粗重的烦恼,如强盗、杀人等的念头而设,以此为基础,再来消化轻和细的烦恼,对整天修行的出家人而言,轻细的烦恼也构成了大麻烦,此时要用定慧的功夫来调伏、解除它。
烦恼的心障有粗有细,粗细又各有类别。印度的唯识学,将烦恼心分作根本烦恼和随烦恼。随烦恼又分作大随、中随和小随,加上遍行、别境、善、不定等,总共称为五十一个心所,都是烦恼心的流类。中国的天台宗,将烦恼分作见惑、思惑、尘沙、无明的四大类,每类也各有许多烦恼。
修行人发觉有烦恼是正常的,修行时觉得没有烦恼倒是有了问题;对自己的心念活动越清楚,烦恼的心障便越轻。若得初禅的定境,就能发现心念起灭之快速;谓于比一瞬还快许多倍的一刹那间,心念即有十六生灭。故在我指导学生修行时,对于烦恼特重、妄念特多的人,常教他们专注于妄想的分类记忆,即是将每一个出现的妄念都记忆下来,再加以分类编号,看看自己究竟在想些什么?出现最频繁的妄念是哪些?最恼人的又是什么?大多数的学生经如此分析之后,便能放下来,不理它,而安心用功夫了。
八、此事无关风与月
出家修行和在家修行有许多地方是共通的。在家人可行布施,不一定会布施;出家人不利于布施,确又能做大布施。出家人利于修定慧,却未必从事于定慧的修行;在家人不利于修定慧,确也有在家人能修定慧的。所不同者,在于轻重之别。在家修行者业障较重,牵挂较多,虽可短期住进寺院,与出家人过同样的离欲生活,但终必返回尘世;出家人有时也会离山行脚,到尘世走走的情况,但其若不还俗,仍将以长时间寺院生活为其依归,这即是出家毕竟与在家不同之处。
数年前,我在美国遇到一位在印第安那大学任职的教授。
“宝眷也在美国吗?”我问他。
“和法师一样,我从未结过婚。”他答。
“为何不结婚?”我问。
“好让已婚的男人妒嫉,也让未婚的女人等待。”他答。
“这么说,你和我是完全不同了。我和婚姻无关,而你和已婚、未婚的人都扯上关系哪!”
他听了,哈哈大笑。独身和出家不一样,在家修行当然不同于出家修行。
(一九八六年八月四日农禅寺禅坐会开示,周恋英整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