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相对的心
虽然我们具备觉悟的潜能,但由于众生对心之本性,存在着四种迷惑的原因,导致尚未实证令其显露,无法获得解脱。凡夫众生仍然存在于无明、错乱、颠倒、妄想、迷惑、苦痛等状态当中,漂泊于轮回的苦海,遭受无穷无尽的痛苦。正如第三世大宝法王噶玛巴自生金刚在《了义大手印》中所说:“众生自性虽常为佛性,由不了知无际飘轮回,于诸苦痛无边有情众,愿常生起难忍大悲心。”
众生迷惑的原因,是本具的佛性被各种客尘业障所覆盖,在生死轮回的迷梦中无法觉醒过来。关于佛性被覆盖的比喻,佛陀在诸多经典中均有描述。其中比较普遍的有十部了义经典是专门阐述佛性的,尤其佛陀在《明如来藏经》中阐述了覆盖佛性之九种比喻。弥勒菩萨根据此经中所描述的九个比喻,在《宝性论》中加以说明。佛性被覆盖的九个比喻,分别是萎莲中佛、蜂腹中蜜、粪秽中金、地藏中宝、种子中芽、破衣中像、贫女中胎、泥模中像。
弥勒菩萨在《宝性论》中提到,导致我们的佛性被覆盖、无法显现的原因,是有四种障碍:一、对法愤怒;二、具备我执见;三、对于轮回痛苦生恐惧;四、根本不管众生之利益。其中第一种障碍是针对于贪着世间的凡夫众生;第二种是针对于持有邪见的邪魔外道;第三种是针对于追求解脱的小乘声闻行者;第四种是针对于追求解脱的小乘缘觉行者。这四种障碍,都会导致延缓和阻挠佛性的苏醒。
龙猛菩萨在《法界赞》中说觉悟佛性有五种障碍,分别为,一、贪欲;二、懒惰;三、邪见;四、掉举;五、怀疑。就好像太阳和月亮被乌云等五种障碍所遮蔽一般。障碍的五种比喻是:云、雾、烟、罗睺面(日食、月食出现时遮蔽日月的障碍)、尘。正如《法界赞》中所说:“日月虽然无瑕垢,五重迷幕能障彼,如云如雾复如烟,如罗睺面亦如尘。是故心性净光明,亦具五障而为障,贪欲怠惰与邪见,以及种种掉与疑。”
太阳本身光明圆满,其光芒灿烂四射。但当太阳被乌云遮蔽的时候,我们既见不到太阳,也接触不了它的光芒。同样,当众生的心之本性被客尘烦恼所蒙蔽的时候,心的自性再清净、再光明、再圆满,由于被客尘染污的原因,我们就无法觉醒到自心清净,也体会不了自心光明。就好像是失去双目的盲人,无法见到光辉灿烂的太阳一般,无明已久的我们,与心之本性或称俱生智慧已形成了遥远的距离。正如萨惹哈大成就者在《朵哈大手印》中所说的:“无云日光遍照处,然无目者常觉暗,俱生智遍一切法,愚凡终距真性远。”意思是说,我们始终存在于无明的黑暗状态之中,一直执迷不悟。
无明是五毒烦恼之根本,流转轮回之根源,一切痛苦之源头。无明产生我执,我执导致能所二取,有了能所二取便产生贪嗔烦恼,有了烦恼于是造下各种恶业,由于造恶业而流转轮回并感受痛苦。如第三世大宝法王在《了义大手印》中所说:“从本未有自现迷为境,由无明故执自明为我,由二执故流转于诸有,愿断无明迷乱之根源.”佛陀告诉我们,轮回的一切系列过患,都是从无明开始,因无明引发。
我们修心的最终目标,就是为了从无明中获得彻底觉醒,通过实证令心的本性显露,且圆满成办自利利他,乃至证得无上佛果。对于我们佛弟子而言,仅仅是了解众生具备自性清净是没有多大益处的。我们要通过精进的修持,通过实证令心的本性显露,彻底远离染污本性的一切客尘。我们追求获得佛果时必须要达到具足二净,具足二净是指既要圆满觉醒自性清净,又有达到客尘彻底净除,方可获得断证圆满的无上正等正觉。
什么叫做客尘?客尘就是获得无上正等正觉的一切障碍。客尘的种类多得数不胜数,但可以归纳于烦恼障与所知障二种当中。二障的意义比较复杂,在不同的经典中有不同的解释。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来认识:
一、从因的角度去认识。按《楞伽经》的说法,以我执产生的执著为烦恼障;以三轮法执产生的分别心及习气为所知障。三轮法是指对于一切事物的本身、能作、所作三者,均起执着分别之心。以布施为例:对施者、财物、受施者三者所产生的执着与分别。
二、从本体的角度去认识。按弥勒菩萨的观点,六度之违品都是烦恼障的本体。六度的违品,指布施的违品是吝啬,持戒的违品是放纵,忍辱的违品是嗔恚,精进的违品是懈怠,禅定的违品是散乱,智慧的违品是无明。此外的三轮执著都是所知障的本体。如《宝性论》中说:“三轮执著心,许为所知障;吝等恶分别,许为烦恼障。”
三、从作用的角度去认识。按小乘《俱舍论》的说法,对获得暂时解脱,产生障碍的同类烦恼,皆为烦恼障。按大乘《俱舍论》的说法,是对获得一切智之究竟解脱,产生障碍的同类执著习气,皆为所知障。无论是说客尘还是二障,都是属于相对的心范畴。
对于相对的心而言,有世间哲学、心理学的各种说法,譬如:世间的有些人认为心是头脑;也一些人觉得心是心脏。甚至有些外道主张说心是生理的能量,从人的身体开始形成时产生,在人死亡时同时消失。这些都是对心不正确的认识,也是不究竟的说法。出世间的佛教对心的认识远远超越世间,佛教内部对心的观点也有所不同,譬如印度四大宗派:有部、经部、唯识宗、中观,对心都有不同的解释。差异的原因是由于智慧上的差别,上上者能超胜下下者。寂天菩萨在《智慧品》中所说:“瑜伽世间破,平凡世间者,复因慧差别,层层更超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