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分
《无量寿经大疏(一)》 ︱ 智圆法师.会编解释 ︱
【又与大乘众菩萨俱,普贤菩萨、妙德菩萨、慈氏菩萨等,此贤劫中一切菩萨。】
普贤菩萨按照阶段来划分:登地前随发普贤行愿的菩萨是位前普贤,登地后直到成佛之间是位中普贤,成佛后不舍因地是位后普贤。这里说的是位后普贤,实际是佛的化现。《清凉疏》说:“果无不穷,曰普;不舍因地,曰贤。”即果位功德无不彻证,叫做“普”;不舍因地的菩萨行,还示现为菩萨来普度众生,叫做“贤”。
由于普贤菩萨是带领华严海众发十大愿王求生西方的引导者,所以特意参与宣说《无量寿经》的法会,作为菩萨众的上首,目的是辅助赞扬阿弥陀佛。
有句话叫做“弥陀不异遮那,极乐不异华藏”。实际上阿弥陀佛就是毗卢遮那佛,本体无二无别;而且,极乐世界也含有四法界 [1] 、十玄门 [2] 的妙义,因此往生西方净土就会深入华藏世界。因为往生极乐世界是真正依止毗卢遮那佛、进入华藏世界的殊胜方便,所以普贤菩萨在发起十大愿王之后,就特别地导归西方净土,来实现能证入不可思议解脱境界的无上行愿。由此可见,《华严经》与《无量寿经》实际上同属于一部经。
《大日经疏》解释:普是遍一切处、贤是最妙善之意。即指由菩提心所发起的大愿大行,遍一切处,纯一妙善,具足无量功德,所以称为“普贤”。“普”是遍一切时处,“贤”是指,凡是从身口意发出的妙行都是贤善的,都有种种妙德,所谓的礼敬、供养、忏悔、随喜等,都是从自己内心发出的妙德。
其次,妙德菩萨,就是文殊菩萨。嘉祥大师 [3] 解释:以了了见佛性故,德无不圆、果无不尽,称为“妙德”。所谓的文殊智慧,就是指明了现见本性的根本智,也即亲见并安住本自具有的如来智慧。其实,如来的智慧德相在凡夫心中本自具足,凡夫只是未见到自己的本性,才对自己起下劣想,不自尊重。佛成道时三叹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是被妄想执著障碍而不能证得;远离妄想执著,一切智、自然智、无师智自然现前。这是自然智,并非因缘所作,而是本自元成的智慧;又是无师智,不是由老师教出的智慧,而是本自明知的智慧;又是一切智,指一切法无不了知的智慧。这就是如来智慧德相,也叫做如来藏。
“了了见佛性”,就是得到了根本智。由于亲见佛性的缘故,断证的功德无不圆满,果位无不彻证,称为“妙德”。
文殊菩萨在菩萨众里,表示智慧第一。这也是古佛的示现,原来是龙种尊王如来;现在在北方常喜国成佛,号“宝积如来”;未来成佛,号“普见如来”。实际是过、现、未三世成佛。现在示现在释迦佛的法会里,以大智慧最为尊贵,表示净土法门唯有大智慧才能信入,因为净土是佛的妙心所现,境界不可思议,没有大智慧就很难信受。
“慈氏”,就是弥勒菩萨,具足译为“慈无能胜”。慈氏菩萨现今位居补处,在兜率内院说法,兜率天四千年 [4] 后,下生到这个世界成佛,福德极其殊胜。届时将在龙华三次法会上演说正法,度脱无量众生。
这一部经,菩萨众里标出了普贤、文殊、弥勒作为上首,这是因为三位大士和极乐净土的因缘极深,可以影响到大众同归极乐净土。大家看到普贤、文殊、弥勒三大菩萨都来听受净土法门,就知道净土法门特别殊胜、特别深广,对于无量众生特别重要。
三位大士与净土的因缘极为甚深。普贤菩萨发愿:“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我既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此大愿。”这是普贤菩萨以发愿求生西方净土来圆成广大行愿。文殊菩萨也在经上发愿,只是把七字减成五字说:“我欲命终时,尽除诸障碍,面见阿弥陀,往生安乐刹。”在《大宝积经·发胜志乐会》中,弥勒菩萨向佛请问怎样发十种心而往生极乐世界。而且,在本经中,弥勒菩萨承佛付嘱,弘扬这部《无量寿经》,所以弥勒菩萨未来在龙华会上必定宣说《无量寿经》。
接着是贤劫中的一切菩萨。当前的劫叫做贤劫,其间有一千尊佛出世,从拘留孙如来开始,到释迦佛出世是第四尊佛,往后弥勒佛是第五尊佛,之后还有九百九十五尊佛。在千佛教法期间所出现的一切菩萨,都来听闻释迦佛演说净土法门,这表示在千佛的教法期间,都要宣说弥陀愿海法门,引导无量众生往生极乐世界。
娑婆世界的众生刚强难化,有很重的烦恼业力,单凭自力来获得不退转非常困难,因此无量众生都要依靠仗佛愿力往生的净土法门来得到解脱。
也就是说,在贤劫每尊佛的教法期,都会有很多众生没办法在浊世成道,因此就要通过往生西方净土来顿超生死得到不退转,即都要坐上阿弥陀佛的大愿慈航来得到解脱。佛的本愿就是建立总摄无数佛刹精妙的净土,众生一生到这个国土,就以佛力住持他的心,使他只进不退,从此迅速圆满功德而现证无上菩提。
可见,在千佛出世期间,有无量无边的众生都要依靠净土法门来得到度脱。所以贤劫期间的无量菩萨都要对无量有缘众生宣说弥陀愿海法门,以此缘故,这一次都来参与释迦佛宣讲《无量寿经》的法会。
【又贤护等十六正士,善思议菩萨、信慧菩萨、空无菩萨、神通华菩萨、光英菩萨、慧上菩萨、智幢菩萨、寂根菩萨、愿慧菩萨、香象菩萨、宝英菩萨、中住菩萨、制行菩萨、解脱菩萨,】
再标出十六正士。正士是在家菩萨的称呼,“正”是正道,“士”是士夫。这些大士外现凡夫相,内心已经了达正道,所以叫做“正士”。
贤护等的十六正士是当时非常有名的十六位在家菩萨,常见于经论。比如,在《胜思维梵天经》《思益经》里列了十位的名字,《大智度论》里标出了十六正士,但只列了六个名字。实际上这十六位正士都是从他方世界来的大菩萨,示现在娑婆世界,以在家身份辅助释迦佛弘扬佛法。
比如“贤护”,在《大方等大集贤护经》中讲:王舍城有一位优婆塞,称为“贤护”,是众人的上首。《名义集》中解释说:自己护持贤善之德,而且护持众生,所以叫做“贤护”。又叫“贤首”,因为他已经是等觉菩萨,是一切圣贤中的上首。《大宝积经·贤护长者会》中说到:贤护正士在我们人间感受到的快乐果报,即使忉利天的帝释天王也比不上,何况人间的人呢?所以这是一位示现生在王舍城,证到等觉位的菩萨。而且,在《般舟三昧经》中提到的“跋陀和菩萨”,也是指贤护菩萨。他是念佛三昧的发起人,亲自见到了阿弥陀佛,所以这次特意来到法会,辅助释迦佛弘扬念佛三昧的无上法门。
接下来,善思议等四位菩萨,在《四童子经·现生品》中讲到他们的来历:东方距离我们这个佛刹十千俱胝的地方,有一个“宝鸣世界”,佛名为“狮子鸣声如来”,有一位菩萨称为“善思议”,他来到这个世界,化生在阿阇世王的王宫里。南方距此五百亿世界,有个世界,佛名为“宝积善现如来”,有一位菩萨称为“寂静转”(唐译翻为“慧辩才”,本经翻为“信慧菩萨”),生在舍卫城一个名叫“似师子”的大居士家里。西方离此八亿百千佛刹,在乐音如来座下,有一位菩萨称为“无攀缘”(本经翻为“空无菩萨”),他化生在波罗奈国的大居士“善鬼”家里。北方离此六万四百千亿佛土,在“住菩提分转如来”处,有一位菩萨称为“开敷神德”(即这里说的“神通华菩萨”),生在毗耶离城的“大将师子”家。这四位童子和无量大众都来到双树林间,恭敬地供养释迦牟尼佛。以上讲到了善思议、信慧、空无、神通华四位正士的来历。
接着讲光英、慧上、寂根、愿慧四位大士的来历。在《佛名经》和《文殊师利严净经》里,都说到这四位菩萨从四方佛国来到此世界的情形。有关香象菩萨的来历,在《月灯三昧经》中说:他是从东方阿閦佛的国土,和那由他菩萨众共同来到这个世界,向释迦佛问讯的。
以上介绍了十位正士,其余六位经上未见宣说。不过,这十六位正士排在一起,应当属于同一类型。按前面的情况类推,这六位也一定是从他方世界化现在娑婆世界的大菩萨。
这里列出贤护等十六正士有特别的用意。这是表示净土法门适合在家人修行。因为这个法门能不离世法而行佛法,即不必抛开世间的家庭、工作、事业,又能行持佛法,并在此生命终往生净土,入不退转,究竟成就无上佛果。这一切皆来自于阿弥陀佛愿力的摄持。
同时,这十六位正士都是从他方世界来的大菩萨,也表示许多菩萨都从十方佛土前来娑婆世界听净土法门,表明净土法门非常殊胜,确实是大事因缘!
以上讲了三种上首义:普贤和文殊是释迦佛法会中的上首,以二大士为代表,总摄了会场上的一切菩萨;弥勒菩萨是当来贤劫千佛出世期间一切菩萨的上首,故以弥勒菩萨总摄贤劫一切菩萨;贤护等十六正士是无量无边前来集会的在家菩萨的上首,也总摄了十方世界前来参与法会的菩萨。
这样一种气象,实际反映的是弥陀大愿海普遍摄受无边时空有情的力量。无论摄受的范围、摄受的时间都极其广大。也因此,在宣说弥陀愿海法门时,法会极其盛大、隆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