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总略宣说修持轨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二》 ︱ 宗喀巴大师.造 ︱ 法尊法师.译 ︱ 益西彭措堪布.讲述

庚二、破除此中邪妄分别分五:一、破除心未趣入圣教之愚痴 二、破除不了知思择修与安住修的迷乱 三、破除对修狭隘理解而以智者自居 四、宣说一切圣言皆是教授之理 五、彼等摄义

第二,破除于此修轨邪执分别者。

“此修轨”,是指“观察修”。

上文所说“亲近善知识”等修法主要是观察修,所以此处是要破除对观察修的邪执分别。

辛一、破除心未趣入圣教之愚痴分二:一、宣说他宗 二、对彼遮破

壬一、宣说他宗

心未趣向圣言 [1] 及释 [2] 诸大教典现教授者,作如是言:正修道时,不应于境数数观察,唯应止修。若以观慧数观择者,是闻思时故;又诸分别是有相执,于正等觉为障碍故。

内心没有趣入经论等诸大教典现为教授的人,这样说道:“真正修道的时候,不应再三观察所缘境,唯一应当安住修。因为以观察慧再三观察思择,是在闻思阶段所应做的,而且起种种分别是有相执著,对现前正等觉会成为障碍的缘故。”

立宗者:内心没有趣入一切经论现为教授的人。因为彼等若将一切教典现为教授,必定不会产生这种邪执。

彼等立宗:正修道时(有法),不应数数观察所缘境,唯应安住修(所立)。因为以观察慧数数观察思择,是闻思时之故(第一个能立);又诸分别是有相执著,于正等觉为障碍之故(第二个能立)。

以下着重破斥第一个能立,第二个能立将在宣说止观时具体破斥。

壬二、对彼遮破分三:一、真实遮破 二、他宗的邪执会障碍敬重教典及令圣教隐没 三、宣说自宗观察安住二者之修轨

癸一、真实遮破分二:一、广破第一能立 二、略破第二能立

子一、广破第一能立分六:一、此乃未通达闻思修关要的谬论 二、未通达闻思修关要的现象 三、不许观察修为修而唯许修成是修的过失 四、修的定义 五、修与串习同义 六、所谓修并不狭隘的根据

丑一、此乃未通达闻思修关要的谬论分三:一、分析闻思修三者的关系 二、修慧之因为思慧 三、闻思与修无关应成之过

此乃未达修行扼要极大乱说。《庄严经论》云:“此依先闻如理作意起,修正作意真义境智 [3] 生。”此说从其思所成慧如理作意所闻诸义,修所成慧真义现观乃得起故。

这是不了达修行关要的极大谬论。弥勒菩萨在《大乘庄严经论》中说:“趣入佛法的次第,首先是依靠闻所成慧,而生起对所闻法义如理作意的思所成慧,依靠串修如理作意思所成慧所决定的法义,而生起证悟真实胜义境的修所成慧。”这是说,因为在胜解行地,依靠思所成慧如理作意所听闻的法义,见道的修所成慧真实义之现观才得以生起的缘故。

以下进一步分析闻思修三者的关系。

寅一、分析闻思修三者的关系

故所应修者,须先从他闻,由他力故而发定解。次乃自以圣教正理,如理思惟所闻诸义,由自力故而得决定。如是若由闻思决定,远离疑惑,数数串习,是名为修。故以数数观察而修,及不观察住止而修,二俱须要,以于闻思所抉择义,现见俱有不观止住及以观慧思择修故。是故若许一切修习皆止修者,如持一麦说一切谷皆唯是此,等同无异。

因此,对于所应修习的内容,首先必须从别人那里听闻,由他力的缘故引发定解,然后自己以圣教和四种正理 [4] 如理思惟所听闻的法义,由自力的缘故获得决定。如果这样通过闻思获得定解、断除疑惑,再反复串习这个定解,就叫做“修”。因此,依靠再三观察而修以及不观察安住而修,这两者在正修时都需要,因为对于闻思所抉择的法义,现量可见不观察安住和以观察慧思择修这二种情况都有的缘故。所以,如果承许一切修习都是安住修,那么就像拿一种麦,却说一切谷物都唯一是这种麦一样。这不但没有任何道理,而且成了可笑之处。

总之,所修是闻思所抉择的法义,而对此法义的修习又有安住修与思择修两种,所以在正修时二者都需要,而不只是安住修。

下文进一步着重说明“修慧的产生不能脱离闻思,它的因就是思慧”。对此先以由果推因的方式抉择,然后再反推。

寅二、修慧之因为思慧

复如闻所成慧以闻为先,思所成慧以思为先,如是修所成慧亦应以修为先,以其修慧从修成故。若如是者,则修所成慧前行之修,即是修习思所成慧所决定义,故说修慧从思慧生。

再者,就像闻所成慧是以听闻作为前行、思所成慧是以思惟作为前行,同样,修所成慧也应以修习为前行,因为修慧是从修习而成就的缘故。倘若如此,则修所成慧前行的修,就是修习由思所成慧所决定的法义,所以说修慧是从思慧产生。

这段是以理成立“修慧从思慧生”,而思慧又是从闻慧产生,如此即可确定闻思修三慧的因果关系,是以前前作为因,后后作为果。下面再反过来“由因推果”。

以是若有几许多闻,亦有尔多从此成慧;此慧几多,其思亦多,思惟多故,从思成慧亦当不尠;如思慧多,则多修行,修行多故,则有众多灭除过失、引德道理。故诸经论,皆说于修,闻思最要。

此段是从“闻思能生修行”的角度,说明闻思对修行的重要性。

因此,若有多少听闻,也就有那么多从听闻所成的智慧;闻慧若多,缘彼法义的思惟也就很多,由于思惟多的缘故,从思惟所成的智慧也必定不少;如果思慧多,则多有修行,由于修行多的缘故,就有许多灭除过失、引生功德之证相。正是因为这个三慧次第生起的道理,所以诸佛菩萨在诸多经论中都说,对于实修而言,闻思最为重要。也就是说,为了调伏烦恼的缘故必须修习,而修习的前提就是要闻思,所以说闻思最为重要。

寅三、闻思与修无关应成之过

若谓闻思所抉择者,非为修故,唯是广辟诸外知解,若正修时,另修一种无关余事,如示跑处,另向余跑,则前所说悉无系属,亦是善破诸圣言中,诸总建立三慧次第生起之理,则其乱说“趣无错道不须多闻”亦成善说。

如果认为闻思所抉择的法义并不是为了修习,只是为了广大开拓许多外在的知识,而在正修时另修一种与闻思无关的事,这就像已经指示了应跑的道路,却朝着另一个方向跑去,如此则与先前所闻思的教法毫不相干。这种观点也是善破经中总的建立闻思修三慧次第生起的道理,如此一来,则所谓“趣入无错谬之正道,不必多闻”的谬论,也应成了善说。这些都是执著闻思与修无关所应成的过失。

丑二、未通达闻思修关要的现象

未达此等扼要之相,即是:多习经典续部,与一从来未习教者,于正修时,二人所修全无多寡。

没有通达闻思修次第生起的关要,就会产生二种现象。

第一种现象,即学过许多经典续部的人和一个从未学过教法的人,在正修时,二人所修完全没有多少的差别。

由于未能领会闻思修次第生起的扼要,所以不会刻意将闻所成慧转入思惟,也就无法由思惟闻慧所决定的法义而获得思慧,更无从修习思慧所决定之义而生起修慧。如此一来,一位长时间学习众多教典的人和一个从未学过教法的人,二人在正修时便没有所修多少的差距。相反,若能掌握三慧次第生起的关要,就能由听闻转入思惟,并且及时实修思慧所决定的法义,那么串习过教法者与从未修学过教法者相比,在所修上便会有很大的差距。

[1] 圣言:佛经。

[2] 释:解释佛经的论典。

[3] 真义境智:现证真实胜义境的无漏智慧。

[4] 四种正理:观待道理、作用道理、证成道理、法尔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