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总略宣说修持轨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二》 ︱ 宗喀巴大师.造 ︱ 法尊法师.译 ︱ 益西彭措堪布.讲述

癸一、新修三摩地时观察修成为障碍合理

若谓其心于一所缘,如其所欲堪能安住,此三摩地先未成办,现新修时,若数观择众多所缘,定则不生,乃至其定未成以来,于引定修,唯应止修,亦是我许。

此段重点是确定“观察修会成为三摩地障碍”的阶段。

如果彼宗认为:先前尚未成办于一所缘境堪能随意安住的三摩地,而现在正当新修三摩地的阶段,这时若再三观察思择众多所缘,三摩地就无法产生,所以乃至这个三摩地没有成办以来,在引发三摩地的修行方面,唯一应当安住修,那么这种观点也是我所承许的。

论中“其心于一所缘,如其所欲堪能安住”是修饰三摩地。“观察修会成为三摩地障碍”的阶段,是指此三摩地先前尚未成办,而现在正新修的时候。新修三摩地,包括加行、正行与结行三个阶段,这里特指正行阶段,即心专注一境(安住九种住心)时,不能作观察。除此之外,在加行和结行阶段,为了遣除正行中的掉举、昏沉等障碍,则需要观察。

癸二、一般观察修是三摩地的障碍不合理分二:一、观察修是成办无分别三摩地的殊胜方便 二、观察修是遣除三摩地障碍的殊胜修行

子一、观察修是成办无分别三摩地的殊胜方便

若谓引发如是定前,观修众多即许是此定障碍者,是全未解大车释论 [1] 宣说引发三摩地轨。

如果彼宗认为在引发如是禅定之前,观修众多所缘是成办禅定的障碍,则是完全没有理解大车无著在《瑜伽师地论》中所说引发三摩地的修轨。

以下对于“引发三摩地的修轨”,论中首先以比喻说明,然后解释比喻的意义,最后再引出《瑜伽师地论》的教证。

谓如黠慧锻师,将诸金银数数火烧、数数水洗,净除所有一切垢秽,成极柔软堪能随顺,次作耳环等诸庄严具,如欲而转,堪能成办。

所谓“引发三摩地的修轨”,就像聪敏灵慧的锻师,先把金银反复以火烧、再三用水洗,这样净除金银所有的杂质,使它变得非常柔软、堪能随顺之后,再打铸成耳环等各种庄严饰品,就可以随意做成任何物品。

在这个比喻当中,应分清前行、正行和结果三个阶段。锻师所希求的结果,是将金银做成耳环等庄严的饰品;而能成办此果的正行,就是正式打造;趣入正行的前提,则是金银堪能随顺的柔软性,而能够令金银变得柔软的方法就是反复地用火烧和水洗。

聪慧锻师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了解锻炼的方法,也就是明白前行和正行的因果关系。前行是生起正行的无倒方便,前行准备妥善之后,自然能随意趣入正行。若无前行的方便,即使勉强进入正行,也无法随顺、如欲而转。

相反,愚笨的锻师一开始就直接打制金银,结果不但徒劳无功,反而将金银毁得不成样子。旁人劝他说:“你应该先用火烧水洗。”他非但不听劝告,反而驳斥说:“我现正在制作耳环,若用火烧水洗就成了障碍。”虽然在堪能打造的正行阶段,火烧水洗确实会成为障碍,但是,在金银还不堪能的阶段,必须要用火烧水洗的前行,否则无法趣入正行。

下文宣说这个比喻对应的意义。

如是先于烦恼 [2] 、随惑 [3] 及诸恶行,如在修习诸黑业 [4] 果、生死患等时中所说,应以观慧数数修习彼等过患,令心热恼或起厌离。以是作意如火烧金,令意背弃诸黑恶品,净此诸垢。

同样,首先对根本烦恼、随烦恼和各种恶行,应当像在修习不善业果和生死过患等时所说的那样,以观察慧反复修习这些过患,让心热恼或厌离。依靠这样的作意,就像用猛火炼金一般,能使自心厌背弃舍诸恶业,并且清净这些垢染。

以上从净治黑恶品的角度,宣说观察修具有如猛火炼金般的调心作用。

以下再从趣入白净品的角度,宣讲观察修具有如净水洗金般的调心作用。

如在修习知识功德、暇满义大、三宝功德、白净业 [5] 果及菩提心诸胜利等时中所说,以观察慧数数修习此等功德,令心润泽或令净信。以此作意如水洗金,令意趣向诸白净品,爱乐欢喜,以白善法泽润其心。

应当如同在修习善知识功德、暇满人身义大、三宝功德、诸善业果以及菩提心的各种利益等时所说一般,以观察慧反复修习这些功德,让心滋润或者让清净的信心现前。依靠这样作意,就像用净水洗金一般,能让自心趣向善法,爱乐欢喜各种善业,而以鲜白清净的善法润泽自心。

总之,首先应对烦恼恶业的过患作观察修,以净除各种障垢,其次须对白净善法的功德作观察修,以润泽相续,这样依靠观察修的方便,即能成就堪能修习止观的善净法器,此后若趣入止观的正行,必可顺利成办。

如是成已,随所欲修若止若观,于彼属意,无大劬劳即能成办。如是观修即是成办无分别定胜方便故。

这样已经成为堪能随顺的法器之后,再随自己的意愿修习寂止或胜观,这时不需下很大的工夫,就能让心专注于止观。由以上的正理即能成立“观察修是成办无分别定的殊胜方便”,因此承许“一般观察修是三摩地的障碍”极不合理。

最后再引述教证。

如是亦如圣无著云:“譬如黠慧锻师或彼弟子,若时为欲净除金银一切垢秽,于时时中火烧水洗,柔软随顺,现前堪能成办彼彼妙庄严具。黠慧锻师若彼弟子,随所了知,顺彼工巧,以诸工具随所欲乐妙庄严相皆能成办。”

这也如无著菩萨在《瑜伽师地论·声闻地》中所说:譬如黠慧锻师或他的弟子,若为了净除金银上的一切垢秽,时时以火烧和水洗,使金银变得柔软随顺,那么现前就能做成各种殊妙庄严的饰品。黠慧锻师或他的弟子,随自己所了知的锻炼方法,按照那种工艺,利用各种工具打制任何自己喜欢的妙庄严具,都能制成。

【“ 如是诸瑜伽师,若时令心由不趣向贪等垢秽而生厌离,即能不趣染污忧恼,若时令心由于善品爱乐趣向,即生欢喜。次瑜伽师为令其心于奢摩他品或毗钵舍那品加行修习,即于彼彼极能随顺、极能安住,无动无转,如为成办所思义故,皆能成办。”

同样,诸瑜伽师如果让心由不趣向贪爱等垢染而生起厌离,就能不趣入染污的忧恼;如果让心对善法爱乐趣向,便能生起欢喜。瑜伽师若要修习寂止或胜观的加行,内心就极能随顺、安住止观,而没有动摇或转变,而且,他如果为了成办心中所希求的果位,都能圆满成办。

以上阐明观察修非但不是三摩地的障碍,而且是成办无分别三摩地的殊胜方便。以下再从除障方面,宣说观察修是遣除三摩地障碍的殊胜修行。

[1] 大车释论:此处是指《瑜伽师地论·声闻地》。

[2] 烦恼:根本烦恼,其本体可分为贪、嗔、痴、慢、见、疑六种。

[3] 随惑:随烦恼,即随根本烦恼而起的烦恼。《俱舍论》说,随烦恼有十缠、六垢、放逸、懈怠及不信等十九种,《杂事律》中宣说有不喜、打呵欠等二十四种。

[4] 黑业:四业之一,是暗黑不净之恶业,能招感暗黑不净的苦果。《大智度论》说:“黑业者,是不善业果报地狱等受苦恼处,是中众生以大苦恼闷极,故名为黑。”

[5] 白净业:指一切善业,因为善业是清净鲜白之法,又能招感清白无垢之果,故名白净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