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宣说依止轨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一》 ︱ 宗喀巴大师.造 ︱ 法尊法师.译 ︱ 益西彭措堪布.讲述
【 第三者,谓于教授遵行无违,此是主要。《本生论》云:“报恩供养者,谓依教奉行。” 】
第三如教修行,是指对善知识所赐的教授遵行不违,这是亲近师长最主要的加行。《本生论》中说:报恩供养,即依教奉行。
《华严经》所述二十一种依师之心中的王子心,就是指如教奉行之心。如云:“应发如王子心,遵行教命故。”
【 设若须随师教行者,若所依师引入非理及令作违三律仪事,如何行耶? 】
问:如果凡事都必须随从师长的教令而行,那么在师长将我引入非理,或者令我做与三种律仪相违的事时,我应当怎么办呢?
【 《毗奈耶经》于此说云:“若说非法,应当遮止。”《宝云》亦云:“于其善法随顺而行,于不善法应不顺行。”故于所教,应不依行。不行非理者,《本生论》第十二品亦有明证。 】
《毗奈耶经》中针对这一点说:“如果师长宣说了非法(比如师长说:可以喝酒,可以非时而食,不必诵戒、安居等),则应当遮止。”《宝云经》也说:“如果是善法,就应当随顺而行。如果是不善法,就应当不随顺而行。”因此,对师长所教的非理之事或者与三乘戒相违之事,不应当依从而行。上述的“不行非理”,在《本生论·第十二品》中也有明证。
但要排除一种特殊情况,即不能以此衡量证悟者的上师与弟子的行为。
【 然亦不应以此诸理,遂于师所不敬轻呰而毁谤等。如《尊重五十颂》云:“若以理不能,启白不能理。”应善辞谢而不随转。 】
虽然如果师长教的是非理之事,可以不依从,但也不应当以此为理由,就对师长不敬、轻视、指责而毁谤等。应当如《事师五十颂》所说:“如果以理不能遵行,则应当向师长启白不能遵行的理由。”也就是应当婉言辞谢,而不随行非理。
归纳:
上师的一切合理吩咐都需要遵行,因为:一切共同及不共同的成就,都需要依赖上师的加持而获得,而上师的善说又是使弟子融入加持的方便。
【 如是亲近时,亦如《庄严经论》云:“为受法分具功德,亲近知识非为财。”是须受行正法之分。 】
如是在亲近时,也正如《庄严经论》所说:“是为了受取正法功德而亲近善知识,并不是为求财物。”也就是,必须领受、行持正法的方面。
意思是说,不论做哪一种供献财物、身语承事及如教修行的亲师加行,目的都是缘师长寻求受行正法。
【 博朵瓦云:“差阿难陀为大师侍者时,谓若不持大师不著之衣,不食大师之余食,许一切时至大师前,则当侍奉承事大师。如此慎重,其意是在教诲未来补特伽罗。我等于法全不计较,虽少许茶悉计高低,谓师心中爱不爱念,此是心内腐烂之相。” 】
博朵瓦尊者说:当年差遣阿难尊者做佛的侍者时,阿难提出:如果能不拿佛陀不穿的衣服,不吃佛陀多余的食物,允许任何时候都能到佛面前,就答应侍奉承事佛。阿难尊者如此慎重,用意是教诲未来的人在亲近师长时,应当一心求法,不求财物。而我等在法上全不计较,却对少许茶叶都计较高下,认为师长心里关心他、不关心我,这是内心腐烂之相。
“于法全不计较”:内心根本不计较是否获得了佛法,对法全无希求。“虽少许茶悉计高低”:对师长赐予的财物非常计较。可见其亲近师长的目的,在财不在法。
【 亲近几时者,如博朵瓦云:“有一来者,是加我担,若去一二,是担减少,然住余处亦不能成,是须于一远近适中经久修习。” 】
亲近善知识的时间以多久为合宜呢?按照博朵瓦尊者所说:来一个学人,我就增加一分负担;走了一两位,我的担子也减轻了一分。然而,弟子住在其它地方而不亲近,也不能成就。因此,必须有一种远近适中的安排,以便在善知识身边经久修习。
“远近适中”:“远”,指亲近的时间间隔太长,比如四个月亲近一次,就太疏远。“近”,指亲近的时间间隔太近,比如一天去几次,也让善知识劳累。因此,亲近的时间需要远近适中。
归纳:
寻求解脱的学人,在修行尚未获得稳固期间,需要亲近具足德相的善知识,因为:在离开了善知识的期间,道业就会荒废,不能遣除违缘、增长修行智慧。
比喻:在幼儿尚不能独立生存的一段时间里,必须依赖知道取舍、能精心养育的母亲。
阿底峡尊者也说:“在没有获得圣者地之前,不能离开上师。”《戒律根本颂》中说,修行人自己要独立,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精通经律论三藏;二、受比丘戒十夏以上。如果不具足,就需要依止师长。
学人应当善自审查,如果自己的心尚未得稳固,遇到违缘还不能转为道用,则表明内心还没有成熟。在此期间,不能远离善知识。如果过早地离师,就难以成就。
辛四、依止胜利分四:一、总说胜利 二、净除恶业、成就善根之殊胜利益 三、依止上师自然产生功德之利益 四、略言不如理依止的过患
【 第四,亲近胜利者。 】
【 近诸佛位,诸佛欢喜,终不缺离大善知识,不堕恶趣,恶业烦恼悉不能胜。终不违越菩萨所行,于菩萨行具正念故,功德资粮渐渐增长。悉能成办现前、究竟一切利义。承事师故,意乐、加行悉获善业,作自他利,资粮圆满。 】
这一段所讲到的亲近善知识的胜利,以理成立如下:
一、近诸佛位
善知识,如理地依止您,将使我趣近佛位,因为:依止您修习佛道极为快速,而且由使您生欢喜心,将产生极多福德。
比如,那洛巴如理地依止帝洛巴,即生便从资粮道疾速趣入佛地。米拉日巴如理地依止玛尔巴,即生也从初学者的地位一跃而获得究竟佛果。
二、诸佛欢喜
善知识,如理地依止您,将使十方诸佛心生欢喜,因为:您是诸佛的化身,如果对您生起信心,十方诸佛现见之后会称赞说:“这是向上仰慕的人。”诸佛会如此赐予加持。
三、终不缺离大善知识
善知识,如理地依止您,生生世世都不缺离大善知识,因为:如理依止师长的善业永无虚耗,以此无论生在何处,都将为善知识欢喜摄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