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思维行苦

《四法印讲记 第二法印·有漏皆苦(下)(未定稿)》 ︱ 全知麦彭仁波切 造丨智圆法师 讲授 ︱

(三)苦器

这里“器”是器具的意思。可以说五取蕴是出苦的器,又是造苦的器。由于它是过去惑业造成的果,会从中源源不断地出苦,所以是出苦的器具;它的受、想、行、识等,能起惑造业而造出新的苦,所以又是造苦的机器。五取蕴“造苦基地”每天不停地运作,造出数不胜数的苦,就像汽车生产线不断运作,产出一辆辆新车一样。

着重观察这个造苦系统,会认识到五取蕴是造苦的主体。有了它,配上种种缘,就生出种种苦来。比如电视上显现一个美女画面,实际只是一些闪动的光点,但它刺激了心,五取蕴中马上就现起一连串反应。色受想行识无法自控地运转起来,贪烦恼种子被激发,全身跟着迅速运转、变化,人很快就堕入了苦恼中,这就是遇缘现行。作为苦器的五蕴,稍有境缘诱发,就变现出苦来。

又比如,股民一看股市行情——“股票上涨了”,马上打开电脑,分析一条条股市行情曲线,看到有赚头,立即行动,一整套五蕴全面运行。这就已经掉进苦里去了:见到每张股票净赚五元,欣喜若狂,这是坠入坏苦:过一段时间,股票大亏,一下子昏倒在地,又落入苦苦。

这样细心观察,就见到五取蕴无时无刻不在显露出它的苦因自性与苦报自性。它不断地生烦恼、生苦,生苦时又强化习气,习气成熟又起烦恼造种种业,之后又感苦、又造业。五取蕴就是这样不断地使人由苦到苦,在没有斩断苦蕴的主根之前,会层出不穷地生出苦来。就像只要树根还在,即使剪掉所有的枝丫,它很快又长出繁枝密叶。

在五取蕴相续的过程中,一直在不断地随我执起惑造业、引生后蕴。这惑业生蕴的运作,乃至没有生起空慧止息它,就会一直不断地进行,由此造成无量劫来的结蕴相续、变现出三界六道的无量诸苦。

可见,色受想行识五蕴相续是无量惑、业、苦的所依。这超出以往只停留在苦的支分或片段上的认识,能贯通起来看到三苦、八苦、六道诸苦的统摄——五取蕴苦。才会知道,三界凡夫都存在这个从未止息的造苦机制,都被绑缚在上面,任它辗转运行。这种造苦机制实在是一切恐怖中最恐怖的事。

如果轮回只有有限的几世,咬咬牙忍过去也就算了。但现今存在的是随时遇缘就造苦的机制,如果不从根息灭它,就会辗转不断地造出身心世界的无量诸苦。正因为造苦的功能、苦根俱在,必会轮回不已,苦海无边。

总之,五取蕴是最大的苦源、是旷劫以来轮回诸苦的所依。地狱的火烧、砍截由它显现;饿鬼的饥饿、旁生的残杀、修罗的战争、人间的生老病死也由它生起。三有大大小小、长长短短的苦全是它的“杰作”。应当厌离的就是这五取蕴。只要它还存在,就会造苦不休。

深入认识了五取蕴的造苦机制,才会对此苦源极生厌离,由此迫切寻求解脱取蕴大苦。修道人都求解脱,具体是求解脱什么?解脱取蕴相续!应当对此深入思维。

乐执的愚痴

所谓“乐执”,是指人们执著世间有乐可求。苦性五取蕴上本无微尘许的安乐,而心却一直期望在它上面得到安乐,这就是愚痴。

在没有看清五取蕴苦的真相之前,乐的妄执并不会自动退去而是非常顽固,它会让人一直把苦看成乐,在乐的妄想中寻求不已。学习苦谛如果还见世间有乐可求,还抱着乐的幻想不放,那就说明没有学懂苦谛、没有从世间逐乐的迷梦中醒来。

总之,抉择“有漏皆苦”,能让我们透彻地看明世间真相,从此不再在纯苦的有漏蕴上求乐。真能看透,就决定生起厌离。

四、对观分三:(一)生死与无生死;(二)退还与无退还;(三)苦性与乐性。

对观就是对比观察有漏法和无漏法,从而显示出前者纯苦无乐,后者是真实的安乐。

(一)生死与无生死

由于具缚凡夫一向随我执而转,所以果上显现分段生死。也就是心识错乱把微尘和刹那的虚妄现相执著为常、一、自在的“我”,执著有粗分的根身、山河大地等色法以及粗分的心识,以这样的因造业就虚妄地现出五取蕴身。有了生,就一定有死。死后又生,辗转不已,形成一段又一段的生死。

彻证无我时,以智慧不见粗分的身心相续以及山河大地等器世界。比如阿罗汉安住无我,只见无分刹那和无分微尘,以此智慧为因,就会消掉粗分根身、器界等的妄现。既然没有妄现的生,也就没有它的灭,最终彻底消尽分段生死的相。

(二)退还与无退还

所谓退还,是指世间人天乐(包括由福业感召的受用外五欲所生的乐、由不动业感召的内禅定所生的乐和舍)都会退还到苦苦中。

可以分两步证明。第一、这些受只是惑业因缘所作的有为法,因缘一旦消散,就必定会退掉。第二、苦因——五取蕴的造苦机制并没有消除,所以人天乐退失以后,会出现由非福业感召的苦苦。比如,上界人天依仗定力暂时伏住烦恼种子和苦种子,但这只是压伏,不是断除。定力一旦失去,种子就现起,又起惑造业、感种种苦。所以才有定境中的上界天人翻转堕入地狱,成了烈火中灼烧、惨厉哭嚎的罪人。或者是尽情享受欲乐的天子,之后堕为饿鬼,在贫瘠的大地上艰难爬行,饱受饥渴大苦。这些都是从乐退回到苦苦,就像《入行论》说:“数数来善趣,数受诸安乐,死后堕恶趣,常受难忍苦。”

相比之下,生起现证无我的空慧时,就能退掉计执我的心,不会再执我而起贪、嗔等烦恼;烦恼退了,就不再起种种有漏业的造作;不造有漏业,就不引生三界的受生。所以宿业都消尽之后,就永远超出而不再退还到三界生死、不再退还到苦苦中,得到的是息灭苦和苦因的无退还的安乐。

(三)苦性与乐性

从因上观察,凡是以无明为根源起烦恼造业所生的果,都是苦的自性。这里的无明是指十二缘起中的第一支,包括业果愚和真实义愚(对空性无我的愚蒙)。从主要方面讲,业果愚感召恶趣和人天的苦苦,真实义愚感召人天的坏苦和行苦。

无明的心远离无我实相,虚妄地生起我执,就像花绳上没有蛇而妄起见蛇的执著,之后心识的种种妄动不安,就是苦的体性;相反,智慧契证无我,能停息无我计我的妄执,就像见到花绳上无蛇,便自然停息蛇执,妄动的心也止歇而归于寂静,就是乐的体性。

由以上的对观可知,一切有漏法纯苦无乐,只有无漏、离苦的寂静才是真实安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