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行苦
《四法印讲记 第二法印·有漏皆苦(下)(未定稿)》 ︱ 全知麦彭仁波切 造丨智圆法师 讲授 ︱
(二)粗略障:没有落在最细的一刹那上观察。
它的后果是:不能认识遍行于有漏蕴每一刹那的行苦之相,导致不能在微细和广大的层面上认识五取蕴的总苦之相,不能对三界普生厌离,不能对三界众生生起平等大悲。
世间现相在时间上的基本单位,是一刹那。因此,只要能抉择认定一刹那的体性,就全盘认定了由刹那集合而成的所有现相的体性。
在学习无常印时,已经以理抉择了有为法每个刹那都是生后即灭的体性,由此就全盘认定了所有有为法的无常自性。这样抉择到细无常,才从最细层面彻底遮掉了常想。换句话说,不但不会认为有永恒的常,下至连安住两刹那的常也不会承认。所以,仅认识粗无常还不彻底,还不能把常见破尽,还要进一步认定细无常。也就是说,虽然知道种种有为法最终会坏灭,但不清楚有为法每刹那都是坏灭性,不会生起认定“常”毕竟无有的心;
对苦的抉择也是不能只停留在粗略的认识上,在观察粗苦之后,还要进一步抉择细苦。
如果想真正通达“有漏皆苦”的法印,那就有必要在最细的刹那上抉择苦性。只有这样,才能认定由刹那累积起来的一切有漏相续的现相都是苦的自性,才知道在三界中求乐无异于火中求水,永不可得。
再重复讲一次:对世间万法的体性,想得到宏观上统一的认识,要落在最细的刹那上认取它的共相。特定在整个有漏法的范畴,也要在一刹那上认定它的苦性。一旦认定,就会对“有漏皆苦”生起坚信。
也就是说,如果在有漏法最基本单位的一刹那上证成了是苦性,那么由它所累积的无论多少刹那的相续,都一定是苦。这样看来,无量劫来的轮回就纯粹是苦性了;而且往后只要没生起出离心和无我慧,不论经过多少劫,也唯一是苦的自性;不论从这五取蕴中出现怎样的苦、乐、舍境界,都断定是苦性。
如是从最细的地方全盘认定了轮回的苦性之后,再使认识深化、稳固。再看三界的任何显现,就只会说“这是苦,那也是苦;这是轮回,那也是轮回”。见到整个三界是苦海、火宅,对三界的境界普生厌离。以此从根本上就松动了乐著生死的心,极有力地摧灭了乐执。以前,自己眼里的世间,是处处有安乐;现在完全相反,见到处处是苦。
见三界一切有情同样沉溺于苦海,都是可悲愍者,以此为因缘,能引发平等大悲。所谓平等,就是不但对具苦苦,而且对具坏苦、行苦的众生生悲,对包括人天在内的所有轮回众生,发起平等救度的悲心。
再啰嗦一点讲,就是见到三界任何有情都被套在五取蕴的结蕴相续里一再地受苦、除苦之外没有第二种受用,看世上人人都有流转大苦,不论贵、贱、贫、富,不论天堂、地狱,统统可怜。
越了解五取蕴的自性,就越知道三界有情身上的流转苦有多沉重、悲惨,确实是毫无安乐、完全充满了苦,这才知道沉溺苦海的意思。五取蕴不断地流转,就成了深不见底、广不见边的苦海。看到这苦海,会缘三界一切众生平等地发悲心——三界是同样的五取蕴苦,每天不论做什么,都在五取蕴的流转中。天人跟地上卑微的蚂蚁同等,亿万富翁跟乞丐同等,总统跟平民同等,美丽跟丑陋同等,年轻跟衰老同等,都无不是苦!再怎么有权势、财富、享受,再怎么美丽、健壮,都是苦!如《四百论》所说智者视天宫等同地狱般,由此发起普度三界众生的平等悲心,誓愿把他们救出苦海,不然这轮回之苦,何有了期?
三、观察行苦应运用的二理
(一)观待道理:观察当下一刹那的五取蕴观待何因而来,由因、果同类相应关系认识苦相。
(二)作用道理:观察当下一刹那的五取蕴将对后有起什么作用。
由于当下一刹那五取蕴的显现作为果,它完全观待于因、由因决定,因此通过观察因缘的体性,就能认定果的体性,这是运用观待道理;其次,当下一刹那作为因,观察它对未来果起什么作用来认识它的体性,则是运用作用道理。
四、入手观察的途径
(一)往前观察:五取蕴如何随前因而转。
(二)往后观察:五取蕴往后将不断生起什么。
(三)总体观察:六道一切差别苦统归于五取蕴,见到五取蕴是轮回一切苦的总依处。
(四)对比观察:对比观察有漏与无漏的差别,显示有漏蕴的苦相。
生死流转如一条长龙,只看头、尾等局部必定难见全貌。因此有必要往前、往后、往总体上作多角度的观察,以求整体认识流转的苦相。这又需要落定在五取蕴上,观察它如何由前而来,又如何往后而去,又如何从相续不断的迁流中生出六道诸苦。如是前观、后观、总观只是从不同方面观察五取蕴的流转,综合起来就能得到完整的认识;
再对比观察有漏和无漏的差别,会更加清楚地见到五取蕴是纯一苦聚、毫无安乐,会凸显出寂灭五取蕴才是安乐。
谈到行苦,有不同的定义。有的说:行苦的体性是随惑业他自在转;有的说:行苦的相是五取蕴每刹那都是苦因。其实这只是不同角度的描述,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看的都是一座庐山。前看后看,看的都是这条五取蕴相续的长龙。往前看,就见到每刹那都是随惑业而转,毫无自在;往后看,就知道每刹那都是苦因;合起来就见到流转的全貌。
以下开始着手这些方面的观察。
一、前观分二:(一)惑业他自在转;(二)由微动认识苦。
(一)惑业他自在转
我执→烦恼→业→蕴
从因观果识苦性
众生轮转三有的因,是随执著有我之心而转,起烦恼造种种业,所以我执是生死根源。那么从这样的根源中会生起怎样的果呢?缘起律决定果和因同类相应,就像镜中的影像必定和镜前的物体相应,因上执著我是颠倒错乱,果上显现的一切也就必定是颠倒虚妄的相,所以三界器情都是无实、虚妄。
我执是怎么生起的?无明把刹那生灭、多体、如梦现般虚妄的五蕴执著为常、一、自在的我,这种将本无而执著为我,就是颠倒错乱。再问:从这样的颠倒错乱中能出现安乐吗?以错乱心为因,生出的果也一定是错乱的,不可能出现真实安乐。就像一开始输入错乱的程序,由它演化出来的结果也必然是错乱、不可信赖。又好像服了迷幻药,显现的迷幻境界一概是错乱;同样,由因推果得出,三界的一切显现决定是颠倒错乱而不是安乐。
比如,看电影银幕上轻歌曼舞,回头一看却发现,那只是放映机里放出的光影,由此明白这一切都是虚假、毫无实义的法。三有世间的现相也不过是放映出来的幻相,放映者就是我执,是无我计我的虚妄分别。从这种虚妄分别能放出什么?唯一是不自主的苦法。三界里的根身、器界,苦、乐、舍的每一刹那,都是由我执转出,就像银幕上的影像毫无自主、随胶片的转动而被转出来一样。因此说三界器情都在无自主地随业迁流,是苦性。
比如,无色界有什么实义?当初为了“我”得到无色定的舍受,造集不动业而入定,但长劫入定中的每个刹那都是随惑业而转、不得自在,所以是苦。
又比如,众生以我爱执造集福业和不动业,感得暂时欲界之乐或上二界之定,这也没有刹那的常住、安稳,时时为迁流之苦逼恼,不得自在。
所以,欲、色、无色三界都是随惑业流转、毫无自在,不会是真实的安乐。内道圣贤之所以弃三界如敝屐,就是因为见它纯粹是苦!如果我们也能看清三界的这种本质,就不会再耽著它,不会再打妄想争取世间的成果、地位,置办车、房、产业,或者在天上预定一个宫殿,在无色界入个长劫大定……这些非理的想法统统不会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