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思维行苦

《四法印讲记 第二法印·有漏皆苦(下)(未定稿)》 ︱ 全知麦彭仁波切 造丨智圆法师 讲授 ︱

解脱道的两个重点

1、出离心 2、无我慧

与上面的两点一线原理相反,解脱道的重点也有两个,一是对无我空性闻思修,生起无我慧;二是对苦谛闻思修,生起唯苦无乐之见。有这两种智慧,不执这边有“我”、那边有“乐”,追逐世间乐的妄动自然止息,日夜不歇的轮回驰走也开始停步。

《广论·中士道》里讲,如果对三有的一切盛事都见为过患(即见到有漏皆苦),由此以求解脱欲乐来修种种善,以及对无我有如理观察的智慧,并与此智慧相应来修种种善,就能背于后有,能引出世间道。原因是:前者是后有爱的对治;后者是生死根本——我执的对治。

修出离心的根本是抉择“有漏皆苦”。众生之所以有五花八门、有增无减的求乐妄想,就是因为内心愚蒙,不认识三界一切有漏法都是苦的自性。没有透彻地抉择、没有从根本上遮掉乐的妄想,内心就始终认为有乐可得,世间逐乐的行为就停不下、解脱道也就难以趣入。所以,解脱道的第一障碍,就是内心的乐执。相反,趣入解脱道的第一道关口,就是抉择“有漏皆苦”。只有认定有漏三受都是苦、五取蕴是无尽的苦流,才会放下世间,全副身心投入解脱道。

三种作意

(一)作意乐 (二)作意坏苦 (三)作意行苦

愚者和智者在寻求离苦得乐上有截然不同的态度和作为。

欲界众生不明苦谛,认定有漏乐受为安乐,因此六根接触可意的色、声、香、味、触时,就作意为乐,从而贪求、逐取。并且会把嗔心看成出离心。他在某种环境里难以忍受时,就会以嗔心想到“我要脱离”。但出离心是以明见苦谛的智慧见到五取蕴由苦而苦、辗转相续、唯苦无乐,所以彻底放下,寻求解脱。嗔心是在自己的贪欲得不到满足时,忍受不了,就恼怒发火,想尽快摆脱,等换了满意的境界时,又贪著不舍。这不是出离心。

如上所述,下等的作意是把乐受看成乐,把苦受看成苦,所以追逐乐受、排斥苦受。普通人一辈子都落在其中。

中等人通达坏苦,作意也随着转变。他会“乐中观苦”,灭除贪欲。有一本《保富法》的书,讲清朝的曾国藩常说:古人有“花未全开月未圆”的话,这是智者的境界,因为花完全盛开,就表示快要凋谢了;月亮已圆时,转眼就要缺。所谓“盛极必衰,乐极生悲”。(这是知道一分坏苦的道理。)

有智慧的人深深体会到这个道理,所以处事的时候,会先考虑到:凡事不要太过圆满,也不要让它太盛、过了头;对于财物聚散,有周全良好的计划;个人的享受不可以过多、过好。不然跟在后面的就是衰败的大苦。

曾国藩给自己的住房取名为“求缺斋”。今天的世俗人一味追求享受和名声,而且唯恐不多、不大、不高;智者的见解和做法却完全相反,他是求缺而不求满。所以,世间人眼光短浅,殊不知有哪种乐后面就有哪种苦。对乐越是贪著而纵欲,将来的苦就越大。乐过了头,便出现毁灭性的结局。

世间的成就、事业都是如此,费尽辛苦一步一步往上爬,终于到达高峰。这以后的结局就是难以维持、倒塌一空。所以,有漏有为法有它自己的规则,并非人力所能保全,毕竟坏苦的自性中不存在真实安乐。

智者作意坏苦,在乐来临时不去贪著,而且会有提前准备:在生时做死的准备,年轻时做年老的准备,盛时做衰时的准备,有财时做无财时的准备。所以,愚者求满,智者求缺。愚者是执意强求,而且好中求更好,多中求更多,享受还求更享受,结果被坏苦的绳子套住,抛进痛苦深渊;智者知道世间乐是毒,过度享用就会毁掉自己,所以少欲知足,以知足而安身。

求解脱的行者在面对世间种种欲乐和定乐时,会作意:有漏乐是坏苦,跟苦相连;我的心不执迷这种乐受,将来就不受那分苦。当然行为上也不会去妄取。

以上讲了中等作意是乐中观苦,他不取世间乐,即使受用时也是求缺而不求满。

上等的作意则是看到一切苦、乐、舍都是行苦的自性,他知道自身有极大过患,唯一希望修解脱道、息灭取蕴相续。他的看法是,世间苦的因缘丝毫不能积累,否则就落在轮回中,所以不会以世间境界为乐。他不只是想把苦减轻,而是要彻底灭掉轮回苦根。

初学者应着重思维苦谛

对苦谛抉择得清楚,希求解脱生死的心就会顺利出现;没有以理抉择,对苦的认识就不清楚、不决定,解脱道的发心和行为都会成为不定,整天还会在浑浑噩噩中度过。例如“世间有没有乐?能不能求乐?”等疑惑不能从根破掉,对世间的贪执也总难消除。所以,从内心断定三界唯苦无乐,才会一心放到解脱道上来。再看古今佛教大德的行持,也很明白他们为什么能做到,以三苦观察完全合理,自己也会见贤思齐,做一个真正的解脱道行者。

不认识关键点的三苦,就会一直朝轮回的方向上奔走,最终结果都是结蕴相续、轮转六道。世人一出门就是去求乐、求名逐利、旅游观光、美食妙衣、影视网络、游戏、聊天、谈情说爱,一整套都是求欲界的乐。即使往内修禅定,也只是往禅定里藏身,贪求上界的乐受、舍受。

反之,能在三苦上面认识和决定,就会转变成解脱道行者,向涅槃的方向趣入。而且,认识三苦之后,自己的行为才开始被出离心摄持,从世间逐乐的意乐和行为中脱离,坚定地往解脱的方向上走。这种意乐和行为都来自他的正见,来自他见到三界纯苦。

因此,对于初学者而言,要想真正进入解脱道,重在对三苦的深刻观察、思维和认识上。

离贪

《佛遗教经》中教诫要少欲、知足、远离。如果还总是在求好衣、求好车、求好房,以这样的意乐、行为,必定是落入苦,落入生死,并不可取。有的人说:学佛也不要太艰苦。我现在享受生活,照样能学佛法,这样不是很好吗?如果有这样的看法,就是在有漏皆苦的见解上根本没有断定,所以认为这样也可以,那样也可以。可以边享受五欲,边学佛法。

其实,这只是享受五欲习惯了,心里有深深的执著,而难以放舍。车房、地位、名声都不想放下,怎么办?就找所谓的中间路线,在不放弃世间五欲的前提下,还要舒舒服服地解脱成佛。于是也赶潮流、穿时髦衣服、上网、看电影、游逛商场等。心里还很有理由:修行人也要过好世间生活。他不知道自己的所求所作都与解脱背道而驰。

其实,一切求世间乐的意乐、行为都要逐渐远离。这不是只稍微减轻一点对世间的追求,而是要解决生死大事。哪怕贪一个芝麻,也是生死,最终会演变成地狱的熊熊烈火。贪一个发型、一辆车、一所房、一丝五欲享乐,也都是生死业因,从长远来看,最终都掉在三恶趣中。所以,解脱道的要求是不能对世间起任何贪恋,一定有这个要求。

以前对贪著世间的过患认识不清,总以为贪一些世间欲乐只是有点过患,但也不太严重。实际上,就像极小的种子会长成参天大树一样,哪怕极微小的一念贪著,最终都会把自己推入漫长惨烈的轮回苦难之中。

由此看出,解脱道的重点是对治贪,也就是对治十二缘起中的爱、取这两支。有爱就有取,有取就有有。希求截断生死须要在二六时中严防欲贪、色贪、无色贪生起。

学佛不应该因为在佛教中感觉很好,来求一点暂时的安慰。办理生死大事、求解脱,比世间任何事都重要。不管出家在家,心都要出家。放下世间,对世间不起任何贪著、羡慕、希求,即使有一万个王位、一亿个美女、一亿元美钞放在面前都不动心,而完全以出离心摄持,贯注到解脱道的修行上来。

在家居士身出不了家,心里也要清楚世间唯苦无乐。暂时的生活、工作只是随缘做做。一生最重大的事是要从轮回中解脱。这就须要放下世间贪著,别无商量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