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正宗分

《无量寿经大疏(五)未定稿》 ︱ 智圆法师.会编解释 ︱

下面讲愚痴、邪见的业相。

【鲁扈抵突,不识人情,强欲抑制。】

这一句说明无惭无愧的心态和行为。

“鲁扈抵突”,“鲁”,是愚鲁、暗钝,指不明事理。他的心已经被业果愚严重蒙蔽了,陷在愚痴黑暗当中,看不清善道和恶道,也不晓得乐因和苦因,肆意放纵烦恼,做出各种恶劣的行为。“扈”的本义是广大,这里指跋扈,即骄横、张扬、自高自大的样子。原本对于造罪的恶行,应该深感惭愧,但他却颠倒是非,以造恶为荣,认纵欲为潇洒。自以为很了不起,横行霸道、胡作非为。这就是他的我慢跟愚痴相结合,所表现出来的颠倒自大的相。“抵突”,指莽撞。就好像一个人骑着摩托,在川流不息的街道上横冲直撞一样,时时会出现杀身之祸。人一旦处在愚鲁自大的状态,心会变得癫狂,就会无所顾忌,放肆而行,肆意造恶。这是非常可怕的状况。

不仅如此,还会“不识人情,强欲抑制”,“人情”,指人心,是说人都有善的天性。他不懂得该鼓励人的善心,看到别人的善行时,应当随喜、赞叹、资助、扶持,反而强行压制别人的善业,让大家都跟他同流合污,强迫别人也做颠倒荒唐的行为。

【见人有善,妒嫉恶之。无义无礼,无所顾难。自用识当,不可谏晓。】

这是讲违背天理法则的状况。

“见人有善,妒嫉恶之”(“恶”,指憎恶、讨厌),在见到别人行善时,他会生起嫉妒心,厌恶、排斥善人。这也是当今时代普遍的恶相。如果有人行持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世间善道,或者布施、持戒等出世间善法,人们会一味地诋毁、诽谤。这样排拒善法,完全违背了天理良心,成了以人类的活跃心识,大造恶业的衣冠禽兽。

这样体现出来的就是“无义无礼”。“义”,指合宜的道德、行为。古人说:“义,人之正路也。”意思是能辨别正义和非义,从而采取符合正义的行为。也就是能够明辨善恶因果的法则,知道凡是不损害自他,利益自他的行为,都是正义的,这样做就合适;凡是损害自他,不利益自他的行为,都是不正义的,就不该去做。

“礼”,指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在这个世界上,人与人之间有尊卑上下等的各种关系,在与不同的人相处时,都有相应的道德准则。人能够明礼,知道言行举止的规范,然后按这么去做,对于上上下下的人,就都能合符对方的心,也就合符了人间的道德,自然的秩序,也就能够无往不利。如果违背了礼法,不遵守道德,那就处处行不通,处处都有障碍。

然而这些愚人既不懂得什么是正义、合宜的行为,也不知道道德规范、言行准则是什么,做事不经思考,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无所顾难”(“难”,指畏惧、担心),愚人们根本不考虑恶行的后果,无所顾忌,一点也不害怕。

其实,当人的心真正与法相应,消除了业果愚,善心就会发出来,那时心很调顺、平和,会畏惧因果,主动行持善法。这样心转为正直,就会出现安乐果报。然而那些人的心,已经被拨无因果的邪见蒙蔽了,非常刚强、狂乱、无义无礼,所以天不怕,地不怕,什么都敢干,肆意妄行。但是,这么做将来必定要受到业报的惩罚,那时只有嚎啕大哭的份,后悔也来不及了。这都是愚者的表现。

“自用识当,不可谏晓”,这样的人自以为是,刚愎自用,只听从自己的无明心,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这样的话,别人根本无法对他开导、劝化。

【六亲眷属,所资有无,不能忧念。不惟父母之恩,不存师友之义。】

这是指对父母、眷属、师友无恩无义。

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人,就应该关心、照顾自己的亲人眷属。他们生活上有困难,缺乏物资的话,自己就要给予帮助。这也是人初步启发善心的地方。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首先赡养自己的长辈,抚养自己的孩子,对自己家里的人有孝悌的善心,有了这个基础,才能进一步把善心扩展开来,为天下、为国家,乃至为无量无边的众生着想。

“六亲眷属,所资有无,不能忧念”,那些愚人连这一点善心都没有,非常麻木、自私,只考虑一己之利,连养育自己、恩重如山的父母,从小到大,给予过很多关怀爱护的兄弟、姊妹、叔叔、舅舅等等,都从不念恩。从来不去考虑他们的生活有什么困难,是不是缺少衣服、饮食、住房,孩子的学费够不够,或者现在是不是很穷苦,生病需要资助等等,从来不考虑这些。

“不惟父母之恩”(“惟”,是思维、考虑),从来不想父母的深恩,心里只有自己。

“不存师友之义”(“存”,指关心、想念),一个人从小到大,有过很多位老师、同学、朋友,他们曾经帮助过自己,很有恩德,彼此之间有很难得的缘分,所以,对于师友要尽到自己的道义,至少要常常心存感激,这是做人最起码的良知。但那些愚人从来不考虑师友,更不会想到他们的恩德,或者自己怎么来回报。这就叫做无恩无义。

【心常念恶,口常言恶,身常行恶,曾无一善。】

这是讲身口意唯恶无善。

心里面常起恶念,贪得心、嫉妒心、骄横心、自大心、显示欲、窃取心、作假心等各种恶念不断地现起,层出不穷。口中常说恶语,比如喜欢说废话,说脏话,说谎话,还经常挑拨离间。身体常做各种恶行,像是杀生害命、盗窃掠夺、耽淫嗜酒等等。就像这样,身口意所作的基本都是恶业。

相反,在善法上就少得可怜。在经年累月当中,也很难见他真正起一个善念。不说别的,对父母有没有孝心?对兄弟有没有友爱之心?对朋友是不是真心想关怀帮助?对事物是不是尽心尽责?有没有奉献利他的心,为别人考虑的心?这么一检查,发现他的善心就像白天的星星一样稀少。开口说话的时候,有没有真诚的语言?柔和、善意的语言?有没有劝人和好的语言?有没有宣说法语,说有实义的、对人有帮助的语言?这些都非常罕见。或者,活了这么多年,有没有用身体做过一件好事?去帮助过别人?

这就看出,这些愚人已经陷在邪道当中,发不起一点善心、善行,也就失去了人性,成了畜生性。就像印光大师所说的,人与天地共称为“三才”,因为人有德能,如果能守持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八德,使得自己的德行无有欠缺,才叫做“人”。如果这八字里面有一两个字缺失,没有做到,甚至八字全部丧失,那就没有了人的品德,沦为禽兽了。

【不信先圣、诸佛、经法,不信行道可得度世,不信死后神明更生,不信作善得善,为恶得恶。】

这是讲不信三宝、因果和前后世的邪见相。

由于邪见占据了他内在的指挥中心,就使得他无所顾忌,任意妄为。总的有以下几类邪见,首先,“不信先圣、诸佛、经法”,不相信曾经出现过佛、菩萨、阿罗汉以及修行成道的圣人,也不相信世间有圣贤、君子,也不相信有指示正道的经法,认为这一切都是虚无缥缈的。过去的人因为相信圣贤,相信道义,所以有渴慕道义,希圣希贤之心。然而现代人一点不信,或者持不屑一顾的态度,所以只知道追求财色,这就使得他逐渐沦为畜生性。

“不信行道可得度世”,不相信行法道可以超出生死,根本不知道有永断生死轮回,得到解脱大安的道法。

“不信死后神明更生”(“神明”,指人的精神),不相信人死后神识会随业力再次受生,从不为自己的来世考虑。就像现在人所说的,“过把瘾就死”,有些人不但不考虑来世,就连今生老年的状况也不考虑,短浅到只认现前的五欲享乐。满足食色二欲,就是他生命的全部意义。还自以为这是人类的进步,岂不知已经退化成禽兽了。这样的话,就不必做人,当禽兽也不用考虑明天以后的事,今天能找到吃的,能跟异性交媾就可以了,基本不用考虑其他。

“不信作善得善,为恶得恶”,不相信行善能得安乐,造恶会受痛苦,苦乐果都是由善恶因而来,这就导致完全为所欲为,肆无忌惮地造作各种罪业。比如通过各种歪门邪道来窃取财物、名誉,欺骗他人,谋取利益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