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正宗分

《无量寿经大疏(五)未定稿》 ︱ 智圆法师.会编解释 ︱

以下正式显示偷盗的罪业之相。

【任心自恣,更相欺惑。心口各异,言念无实。佞谄不忠,巧言谀媚。嫉贤谤善,陷入怨枉。】

“任心自恣,更相欺惑”,放任自己的恶心,为所欲为,叫做“任心”,完全不呵责制止,任其造恶,叫做“自恣”。这是讲人们不识因果所导致的狂妄态度。经中说,下至一针一线,都不能故意偷盗,何况窃取很多财物,然而世人都不畏天理、不畏因果,结果放任自己的恶心,随意造罪。

“心口各异,言念无实”,由于内心狂妄的缘故,就使得人与人之间没有诚信,互相欺骗迷惑。这样,内心不诚实,只想着怎么骗人,口里说一套,心里想一套,心口不一,结果他的心念和语言,就落入了虚伪、狡诈的状况中。

“佞谄不忠,巧言谀媚”,口中尽说好听的话,内心却诡诈多端,叫做“佞”;为了自身的目的,做出各种行为、姿态、语言来蒙骗他人,叫做“谄”;言而无信,行为没有任何可信之处,根本不忠于人、不忠于事,就是“不忠”。“巧言”,就像《论语》里说的,“巧言令色,鲜矣仁”,口头上很会说,仁义道德讲得头头是道,态度看上去也很仁义。实际都是假装,是基于虚伪、谄诳的心做出来的。“谀媚”,指很能奉承献媚。

“嫉贤谤善,陷入怨枉”,妒嫉贤士,憎谤善人,使得贤善之人遭遇不幸,含冤受屈。

以上讲了普通人欺诳的恶行,下面特别指出佞臣机伪多端,欺君罔上的恶相。

【主上不明,任用臣下。臣下自在,机伪多端。践度能行,知其形势。在位不正,为其所欺。妄损忠良,不当天心。】

君臣是国之根本,世法也说,普通百姓互相欺诳是小盗,臣欺骗君,或者官员之间上下蒙骗,就成了大盗。

“主上不明,任用臣下”,上面的长官不明智,信任一些无德的官员,委以重用。

“臣下自在,机伪多端”,这些贪官污吏把握重权,横行霸道,奢侈骄纵,旁若无人,随意榨取民众的利益,做出很多贪污、掠夺之事。还会用各种方便手段,弄虚作假,让人看不出,来掩饰自己的罪行。

“践度能行,知其形势”,他会按照实际情况,揣摩领导的心意,然后做出各种假相,蒙骗上级,以便自己的偷盗罪行不被发现。还能清楚地知道各个时期的形势状况,知道要在什么时间、什么场合、什么形势下,用谄媚的方法,迎合上级的心意。或者感觉上级软弱可欺,就会肆无忌惮地把他架空。

“在位不正,为其所欺”,做领导的行为不端正,就会被下级欺骗。

“妄损忠良,不当天心”,这种不称职的官员,还会损害忠良之士,这样不顺天理,必然会受到自己良心的谴责,而且最终一定遭受因果律的惩罚。

【臣欺其君,子欺其父。兄弟夫妇,中外知识,更相欺诳。各怀贪欲瞋恚愚痴,欲自厚己,欲贪多有。尊卑上下,心俱同然。】

这是指明世间人彼此之间互相欺诳的罪行。

现在是五浊恶世,人们的心普遍非常恶劣,无论在哪里,凡是有君臣、父子、亲眷、朋友等,都有互相欺骗的现象。像是下级骗上级,子女骗父母,包括兄弟、夫妻之间,以及远近亲属、朋友等,都会相互诳惑。人们都各自怀着贪欲、嗔恚、愚痴的烦恼,受自私心、贪得心的驱使,只想让自己获得财利,得到更多的好处,结果心里就想着怎么欺诳他人,把别人的财富据为己有。这种贪得无厌的心,举世之中,无论尊卑上下,人人都是如此。

这就知道,贪得之心是偷盗的根源,即使没有做出拦路抢劫、暗中窃取,或者欺诈、勒索等行为,但只要内心怀有欲贪,有一种想要不劳而获,不与而取的心,就已经有了偷盗的罪业。

(三)指明偷盗过失

【破家亡身,不顾前后。亲属内外,坐之灭族。】

“破家亡身”,恶业是真正毁坏自己的因素,它有一种破坏的力量,损害别人,其实就是损害自己。然而世人都不明白这个道理,自以为用各种各样的手段,明抢暗偷,对自身有利,做出各种虚伪狡诈的方式,来掩盖自己的罪行。实际天理昭然,正那么起恶心的时候,已经有了自身家破人亡的种子,而且越是伪饰、欺诳,罪业的相就越重,落在识田的印象就越深。以这个业种子,将来必然会变现出家产耗尽或者惨遭杀身之祸的果报。

“不顾前后”,人的心一旦被业果愚蒙蔽,就会变得非常暗昧,看不到前因后果,只考虑眼前利益,根本不顾忌其他。这里的“前”,是指不顾自身的情况,“后”,是说不顾家族的情况,或者解释成,“前”,是不顾此世的情况,“后”,是不顾来世的情况。心被欲贪严重障蔽的缘故,只见到眼前的利益,既不顾及自身将来会因此毁坏,也想不到家族会因此而破灭。或者说,他看不到现前这么起恶心的时候,已经在识田里熏了业种,心已经被染污了,更看不到后世业种成熟时,会无欺地变现出恶趣的殃祸。

“亲属内外,坐之灭族”,就今生来说,由于自身犯了偷盗罪,远近的亲属也会因此受连累,或者连坐而入狱受罚,甚至满门抄斩,整个家族因此而灭亡。

【或时室家知识,乡党市里,愚民野人,转共从事。更相利害,忿成怨结。】

这是讲合伙偷盗,结成冤业的过失。

有时候全家上下、相识的朋友、乡亲,以及街井小巷里的愚民、粗俗之辈,互相勾结起来,合伙做偷盗的恶行。在这个过程中,或者相互利益,或者相互损害,还会为了利益之争,而生起忿恨之心,结成冤仇。

“室家”,指家里的人。“知识”,指朋友、相识的人。“乡党”,指同乡的人。在古代,一万两千五百家叫做乡,五百家叫做党。“市里”,是街市、胡同的意思,指贸易经商的场所,是产生利益之争,出现各种盗窃行为的处所。“愚民”,指愚昧无知,没有见识的人。“野人”,指缺乏礼教,蛮不讲理的人。

“转共从事,更相利害,忿成怨结”,在跟这些人共同合计,从事盗窃行为的过程中,如果彼此之间,心和心相顺,那就能互相利用,彼此都能获利,如果心和心违背,就会互相侵损。世人交往都是以利为本,彼此之间有利可图,就共同合作,如果发生矛盾,那必然会相互残害。这样的话,往往一开始互相勾结,狼狈为奸,到最后由于分赃不均,就会互相残杀,结成很深的仇怨。

【富有悭惜,不肯施与,爱保贪重,心劳身苦。】

这是讲悭吝财物,导致身心劳苦的过失

这些以自私心、贪婪心,诈骗、窃取财富的人,往往把财富看得非常重,得到之后,心里一直怀着强烈的我所执,紧紧地守护着,不肯放松。这样的话,越是富有,就越是悭贪吝惜,一毛不拔。时间久了,完全变成了守财奴。心心念念都缠绕在这上面,时时想着怎么发大财,多捞一笔,有了之后还想得更多,想着怎么守护,不失去等等。像这样,身心整天被财富所累,一天到晚为求财而奔忙,心根本安不下来。

【如是至竟,无所恃怙。独来独去,无一随者。善恶祸福,追命所生,或在乐处,或入苦毒。然后乃悔,当复何及。】

这是讲在生死中没有依靠的过失。

“如是至竟,无所恃怙,独来独去,无一随者”,就在这贪著财富,身心劳苦当中,生命很快就穷尽了。那时没有一点善法资粮可依赖,亲属财物也没有一个能跟随,只能独自一人趣往后世。

这种人非常可怜,一生忙忙碌碌,就为了得一点虚幻的财物,然而在临终时,即使财富堆积如山,却连一根针也带不走。唯一能作依靠的善法,一点也没有修,反而由于追逐财富,造下了各种身口意的恶业。最后只能被罪业所牵,堕入恶趣。嘉祥大师说:“神识孤游戏,财留在自界”,死后神识离体,独自在中阴界里漂荡,生前积累的财富,全留在这个世界,什么也带不走。

“善恶祸福,追命所生,或在乐处,或入苦毒”,那时候,只有善恶业和将要感召的祸福果报,会一直跟随,带他前往各种苦乐之处。“追”,是逐的意思,指紧随不舍。“命”,是命根,指阿赖耶识。善恶业种会随着阿赖耶识,入到来世的生处。如果生前善业的力量大,就会随着善业力的牵引,生到安乐之处,也会在那里出现各种福报。如果恶业力强,就会被恶业力所牵,趣入非常痛苦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