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法王广传前言讲记

《圣者法王如意宝广传讲记 (一)》 ︱ 丹增嘉措活佛 ◎ 撰写丨益西彭措堪布 ◎ 译讲 ︱

(2)决定做法

因此从根本上没有增益夸大的必要。

以这个缘故,从根本上没有虚夸的必要,将法王此生真实在人类识前的显现如实立传就可以了。

2、唯一取真实的材料

因此,这里凡是所写的一切,要么是亲聆法王亲口所述,要么是我自己的行境,要么是与长期在法王身边的侍者们相熟的诸道友亲述当中可信任的部分,要么是在访问记录中心可信任的那些种类,此外未写之故,

由于对以上情形的判断,所以,我选择的方式是完全纪实。这里只有四类,没有第五类:一、是亲自听法王说的;二、是我自己亲自见到的;三、从跟法王侍者相熟的道友亲口转述当中,采用可信的部分;四、在诸多采访中,采取可信的方面。

3、自以为做到了远离增损

自以为远离了增损。

由以上的原因,自认为是没有增益损减的如实的传记。

思考题

1、 活佛在收集素材时,排除了相关人士亲述的哪些内容?为什么不采用这些?

2、

(1) 如果着重按清净现相作传,会出现什么结果?

(2) 此传记是按哪种轨则作的?这样立传有什么利益?(以释迦佛传为例来说明。)

(3) 为上师立传为什么要断除增损二边?活佛写此传时断的状况如何?

3、 活佛撰写时的心态如何?为什么说自己做不到绝对真实?

4、 以夸张增益、妄语赞叹来为上师立传的情形如何?这么做会导致何种严重后果?

5、

(1) 此处讲到哪三类善知识?法王属于哪类?为什么为法王立传毫无增益的必要?

(2) 活佛作传时选取了哪些素材?

四、尊重读者 分二:

(一)不杂私人话题;(二)对旁述、备注的说明。

(一)不杂私人话题

由于长期中,我时常拜谒法王师尊,听到相关二规之事的内部谈话等稍微多些。然而,传记中除了不得不说的一两处外,与个人相关的多类谈话,根本未写在里面。

为了保证传记的真实性和读者的信任度,活佛表明写传的做法。其实,在一段时期里,活佛是法王最主要的私人秘书,那时候常常七天、十天或者一个月去拜见一次。因此活佛说,我在长期中,时常去法王本人足下拜谒的缘故,当时去的时候,与世间和出世间二规之事相关的内部谈话等,听的次数稍微多一些。也就是,当时法王有一些事情要活佛撰文,比如要给某些大德去信,或者写一些文章等,谈到很多有关世出世间法规上的事等等。这些谈话虽然很多,但是考虑到传记的纯正度,因此活佛说,除了必要的几处之外,其他跟私人相关的话题类,根本没有写。

(二)对旁述、备注的说明

再者,文间旁述以及为令了解当时的所说义,而作个别备注,这类传记的支分也并非一贯须要,但相合自己的喜好,也多少写出了一些。因此,其中若杂有不必要的绮语类,这里也向读者道歉,请予宽恕。

“旁述”,指在章节的分节之处作一些评述;“备注”,是为了使读者能了解当时的所说义而作出一些备注。这些传记的支分不一定是一向决定须要的,但是相合自己的喜好,也就多少写了一些。

我们会在传记里看到,在一些章节结束之前会有一些评述。比如活佛自己有什么感想,在此理解了什么,对现在和未来的学人们将成怎样的教诫。或者在此点出法王的德相;或者各种法教上的要点;或者提出自身的建议;或者说明当时自己的感觉如何,后来果然应验等等。所谓的“备注”,比如在说到某个圣地、某位大德、某段历史等时,为了使读者有具体、清晰的认识,作了一些小注。

活佛说,如果其中掺杂有不必要的绮语,在这里向读者道歉,这样来请求宽恕。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出,活佛的心一直是很低的,对读者特别尊重。他心里想的是法王,写这个的唯一目的,就是要让读者对传记生起特别大的信任,由此与法王相应。他非常重视的是把法王的真实传记告诉我们,其他一概都不采纳,给人的感觉是前前后后干干净净地在介绍法王的德相,凡是私人方面的话题一概杜绝。他说,假使在写旁述、备注的时候,有不相关的话就是绮语,如果有的话还要给我们道歉,而请求宽恕。他是心态上最低的、最尊重人的态度,他的人品是如此高洁!

这是为后世标明纯正的立传态度,也是标明弟子为上师做事的态度。而现在的问题出现得非常多,人为了突显自我、谋私利,会利用法王来求得自我的实现。比如,曾经做过法王的侍者或者门卫,就利用法王和法王的道场,到处说:法王曾经跟我讲过什么,如何重视我,还拍了照,吃过饭等等。就是想利用这一点,好像自身就在法王身边,让别人认为他是非常了不起的,这样去求得恭敬利养,使自我突显得更加伟大,这是非常邪恶的。总之,活佛以身说法,教导学人应当一心为上师、一心为众生,而不能掺杂个人的私心。

五、省略文间偈的简要写法 分四:

(一)有人提出的建议;

(二)传统写法的利益;

(三)此处不采取的理由;

(四)因而以简要的直接叙述法来写传记。

(一)有人提出的建议

有人建议说,若能在每个章节完结前写些文间偈,会比较好,

在作传的时候,有人建议,在每个章节结束之前,写一些文间诗或章末诗会比较好。

(二)传统写法的利益

我也知传统的写法中多有这种类型,非无根据。而且,在各个章节之间广略适宜地写些文义圆满、归摄涵义的偈颂,若很好地交替而写,会有诸多益利。比如,何须说,定能将前后章的界线分开,令读者们心生欢喜等等。

在传统的规矩里有很多这样的写法。比如,西琼·慈诚桑波尊者所写《列绕朗巴大师传》,每个内容写完就会来一篇偈文,佛经中也多有使用先长行后偈颂的手法,毋庸置疑,这样做有很多好处。举例来说:一、能够分界,也就是在章节之间写些偈颂交叉进行,可以很明显地分出界线来;二、令读者欢喜,在长行结束以后有非常灵活的偈颂,看的人会很喜欢。“等”字,包括以偈颂可以作归纳、可以作补充、可以画龙点睛,可以以它特别的文体阐显出特别的妙义,或者以诗歌可以抒情等等。

(三)此处不采取的理由 分二:

1、内容过多,可能致使妨碍领取传文的真实义;

2、致使书面不整洁,以及偏向一种写法也并非悦耳。

1、内容过多,可能致使妨碍领取传文的真实义

但是,采取广写文句,以较原来多出两倍的量来写很多偈颂,过多着重修辞学的抒情,有时会稍许障碍正文之义。

活佛在传文的体裁上作了这样的抉择:假使唯一采用广写的方式,在长行后又来大篇章的偈颂,内容会多到两倍以上。这样过分地着重修辞学的抒情等,将有可能妨碍对传文真实义的领取,也就是说人的心会跑到抒情的偈颂上,从而冲淡主题。

活佛一直关心的是法王大传如何在读者心中明确地建立起来。他想:这里抒情的、带色彩的一类一律不要,不然读者的心在念到这些的时候,可能会牵到其他地方而忘掉传记本身,所以直接采取正面叙述法。

这里对比来看。现在的人心太肤浅,有点感想就马上发表。连吃个饭、看到什么、有什么新闻等等,都要立即写个微博、发朋友圈,唯恐别人不知。个人的小议论、小感觉、小话题特别多,这都是人性浅薄的表现。由于自我的那种小欲求在得不到满足时就不安,所以一心就想突显自我,就想搞一点自我的小动作、小表现。然而,在活佛大德的身上丝毫不会有,他一概彻底地扔弃掉这些。

2、致使书面不整洁,以及偏向一种写法也并非悦耳

尤其,后来的一些智者太过于注重同音同形文字这类修饰法,导致整个页面布满了圆圈标记,一片斑驳,如此似乎不是特别好。

《诗镜论释•妙音嬉游池》里说到:“当今大多数诗学者特别频繁地运用叠字修饰法,仅以此就以为悦耳,这并非善妙。本论中也说‘偏一非悦耳’。”如是赐与的教诫,我认为正确,

这里说到,尤其是西藏后期的文风,发展成着重喜欢用叠字修饰法,就是用同音同形的字来修饰,而且在这些文字下面画圆圈。这样整整一面布满了圆圈的标记,使得页面斑驳,而非齐整干净。因此活佛说,这样做似乎不太好。

第二个看法。假使着重地偏向用叠字修饰法来写偈颂,按照全知麦彭仁波切在《诗镜论释·妙音嬉游池》(《诗镜论》是古印度格律法的总述,翻译成藏文,成为最重要的写诗的典籍,全知有对此的解释)中所说,那里特别针对叠字修饰法有这样的评论:当今的大多数诗学者,特别多地在运用叠字修饰法,仅仅以这个就认为悦耳,这不算是好的,因为《诗镜论》本身就说到‘偏一非悦耳’。活佛说,对于全知赐予的这个教诫,我心里非常认同。

(四)因而以简要的直接叙述法来写传记

因此不断地起放下如此广写为妙的念头,以此因缘,本书当中除了在讲述法王涅槃的情形时,有特殊的必要需写个别偈颂之外,仅在开篇和结束处写有偈颂,其余全都不需要,是以这种轨则而写的。

活佛这样表明自身的心迹:我很赞同这些想法,因而,我的心里一直起这样的念头,“放弃这种广的写法为好”。以这个作为因缘,我是采用这样的写法来行文的。除了在描写法王涅槃情形时有特殊的必要须写偈颂,以及在开篇和结尾时须写之外,其余全部的部分都不必要写。我是定了这样的轨则来写传的。

总之要知道,活佛的重点,是将大恩上师的德相叙述圆满就算很好了,根本不是想显示自我、表达某些抒情或者浪漫气息等等,这点与凡人不同。

思考题

1、

(1) 活佛在写传时,是怎么处理私人话题的?

(2) 本书中的“旁述、备注”指什么?活佛对此作了怎样的说明?

2、 在各章节之间写文间偈有何利益?此处为何不采用这种写法?本书是以哪种轨则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