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安乐集卷下

《安乐集讲记》 ︱ 唐并州玄中寺道绰禅师 撰丨智圆法师 讲解 ︱

问有三番:

问曰:愿生净土,拟欲利物者,若尔,所拔众生,今现在此。已能发得此心,只应在此拔苦众生。何因得此心竟,先愿生净土?似如舍众生,自求菩提乐也。

下面有三番问答。

问:愿生净土是准备要利益众生,如果是这样,所拔济的众生,现在就在这个世界里,你已经能够发起菩提心,只应当在这里直接救度苦众生。什么缘故发了心之后,还先愿往西方去?好像舍弃众生,自求菩提乐。

答曰:此义不类。何者?如《智度论》云:“譬如二人,俱见父母眷属没在深渊。一人直往,尽力救之,力所不及,相与俱没;一人遥走,趣一舟船,乘来济接,并得出难。

回答:为普度故求生西方,这和小乘舍弃众生、自求涅槃乐是不相同的。什么缘故呢?因为菩萨救济众生是有时位差别的,应该明确自己当前身份上应该先做什么。这就像《智度论》里说到:“比如二个人,都见到了父母眷属陷溺在深水当中,一个人直接跳下去,尽全力来救度,结果因为他能力不够,和父母眷属一同溺在水中;而另外一个人,他用智慧观察,跑到很远的地方,找到了一艘舟船,乘着船来救济父母,彼此自他都能够脱离苦难。

菩萨亦尔,若未发心时,生死流转,与众生无别。但已发菩提心时,先愿往生净土,取大悲船,乘无碍辩才,入生死海,济运众生。”

菩萨也是如此,在他还没有发心的时候,他在生死中流转,和众生没有差别。到他已经发起菩提心时,他首先希求生到净土,学到本事之后再取大悲船、乘着无碍的辩才,入在生死海里,救济运载众生出离苦海。”

这样看来,往生西方是为了真正彻底、圆满、普遍地救度众生。为此,首先要生到佛国成就自己的道力,得到无生忍,这样再来救度众生,那就具有特别大的能力,而且没有任何后患,也能救起无数的众生。

二、《大论》复云:“菩萨生净土,具大神通,辩才无碍。教化众生时,尚不能令众生生善灭恶,增道进位,称菩萨意。若即在秽土拔济者,阙无此益。如似逼鸡入水,岂能不湿也。”

第二、《智度论》又说到:“菩萨生净土后具足大神通无碍的辩才,在教化众生的时候,尚且还不能使众生生善灭恶、增进道位,称合菩萨的心意。如果很草率地就在秽土拔济,那就没有利益,就好像逼着鸡入水一样,哪里能不沾湿羽毛呢?”也就是,菩萨草率地入到秽土里度生,他哪里有道力能使得自己入尘无染呢?

三、《大经赞》云:“安乐佛国诸菩萨,夫可宣说随智慧,于己万物亡我所,净若莲华不受尘。往来进止若泛舟,利安为务舍适莫,彼己犹空断二想,然智慧炬照长夜。

三、《大经赞》云:“安乐佛国的诸菩萨可以随着智慧宣说各种法要。就自身来说,已经证了空性,没有了我,也不会把万物执为我所。因此在这个世俗的尘境里,心地清净湛然,像莲花不受尘染那样,也就是不会著相起惑造业。动静往来好像泛着虚舟一样,这是务求利益安乐众生,心地平等舍掉了合我意和不合我意的任何偏执。彼此犹如虚空、断除了二想,也就是没有什么能所或二边的想法,燃着明炬照耀长夜的愚暗。

“三明六通皆已足,菩萨万行观心眼,如是功德无边量,是故至心愿生彼。”

“往生后已经具足了能彻照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智慧,又具足了极广大的天眼、天耳等六神通,此后能够披大誓铠甲,修持菩萨万行,常常在观心中不迷失。像这样具有广大无有边际的大功德藏,因此完全能够成满自他二利。因此至心发愿求生西方佛国。”

第八大门中有三番料简,前两番说明释迦佛一贯都是着重劝导众生求生西方的;第三番料简解释了往生的目的是为了救度众生。因而无论是随顺佛的教导还是悲悯有情,都要往生净土。

第九大门中,有两番料简:第一、苦乐善恶相对;第二、明彼此寿命长短比较。就初段中有二:一、苦乐善恶相对;二、引《大经》为证。

初言苦乐善恶相对者。在此娑婆世界,虽有苦乐二报,恒以乐少苦多,重则三途痛烧,轻则人天刀兵疾病。相续连注,远劫已来,无有断时。纵有人天少乐,犹如泡沫电光,速起速灭。是故名为唯苦唯恶。弥陀净国,水鸟树林,常吐法音,明宣道教,具足清白,能令悟入。

第九大门中,有两番料简:第一、苦乐善恶相对;第二、明彼此寿命长短比较。

其中第一段又有两个内容:首先,要说明苦乐善恶相对的状况,使行者发起欣厌之心;其次,引《大经》的佛语作为明证。

首先说到两土苦乐善恶对应的差别。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虽然有苦乐两种报,但是常时都是乐少苦多,重的在三途当中遭受剧烈的痛烧,轻的生在人天里也是不断地感受战争、疾病等的灾难。这些苦一个接一个而来,连续不断,从遥远的时劫以来,从来没有间断过。纵然在人天里有少许的快乐,也是好景不长,就像泡沫、电光那样速起速灭,一下子就没有了,又堕在苦里。总而言之,这个世界是一个唯苦唯恶的世界,寻求不到真正的实义。

而阿弥陀佛的清净国土,水鸟树林常常宣吐法音,阐明菩提道的教法,一切法都具足清白,能使行者听了以后当即悟入。佛国只以常宣妙法为代表来说明,因为只要恒时不断闻法,当然就会止息一切苦因和苦,发起一切乐因和乐,因此彼佛世界唯乐无苦、唯善无恶。以弥陀神力加被自心的缘故,彻底止息掉了惑业苦的轮转。

二、引圣教为证者。《净土论》云:“十方人天生彼国者,即与净心菩萨无二。净心菩萨即与上地菩萨,毕竟同得寂灭忍故,更不退转。”

二、引圣教作为明证。《净土论》中说:“十方人天生到西方,就与清净心的菩萨无二无别。净心菩萨和上地菩萨毕竟同得寂灭法忍的缘故,再也不会退转。”

又引《大经》四十八愿中,有五番大益:第一、《大经》云:“有十方人天来生我国,不悉真金色者,不取正觉。”二、云:“十方人天来生我国,若形色不同,有好丑者,不取正觉。”三、云:“十方人天来生我国,不得宿命智,下至不知百千亿那由他诸劫事者,不取正觉。”四、云:“十方人天来生我国,不得天耳通,下至不闻百千亿那由他诸佛所说,不悉受持者,不取正觉。”五、云:“十方人天来生我国,不得他心智,下至不知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中众生心念者,不取正觉。”

再引《大经》四十八愿说明,有五番大利益。这只是列举其中的代表,实际上推展开来有无量无边无漏的利益。

这五种大益就是指,经中云:凡是生到净土的人,都能得到真金色身;都有如佛般的相好,没有好丑的差别;得到了宿命智,最低一定会了知百千亿那由他劫数里的事情、因缘经过等;能得天耳通,最下能闻到百千亿那由他诸佛说法,而且闻了以后都能受持在心;能得到他心智,了知下至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土里无量众生的起心动念。

欲论彼国利益之事,难可具陈。但当愿生,必不可思议。是故彼方唯善唯乐,无苦无恶也。

想要谈论彼国的利益之事,语言是难以全部说尽的。总而言之,你只要发愿往生,生到净土一定是不可思议的。人间的语言哪里能说得到它的真相?只不过是略为表示,令具善缘者发心趣入。所以,在彼土心中唯善唯乐,也就是因上唯一都是起善行,果上唯一都是受妙乐,没有任何苦恼和恶业,因此彼国称为“极乐”。

第二、明寿命长短者

此方寿命,大期不过百年。百年之内,少出多减。或生年夭丧,乃至童子身亡,或腹胞胎伤堕。何意然者?良由众生作因时杂,是以受报亦不得齐同也。是故《涅槃经》云:“作业时黑,果报亦黑;作业时白,果报亦白。净杂亦尔。”

第二、说明两土寿命长短的差别。

在我们这个世界,寿命不会超过百年。在百年里,很少有增加寿命的多数都是损减寿命的。也就是真正能够延寿的因素很少,而减寿的因素相续不断,随时都有。如果造了大恶业,就减得更多了,因此导致这个世界众生死期不定,并非像其他三洲有很稳定的寿量。有的生下来就死了,有的童年时候就死了,有的在胞胎里受伤或者堕胎而死。为什么是这样呢?这是由于此土众生造因时业很不纯、很杂,所以受报时也不是一律齐等的。所以《涅槃经》说:“果完全随因而定,造业时是黑的心,果报也就显黑的相;造业时是白的心,果报也就显白的相。清净和杂染的差别也是如此:造业时非常纯净,那么果报也很纯净;造业时相当杂染,那么受果时也是杂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