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道总建立发决定解
《菩提道次第广论修心法(四)》 ︱ 宗喀巴大师 造丨 益西彭措堪布 讲授 ︱
如是修习中、下之道,及善修习如上士时所说道已,于相续中,随力令生真菩提心。次为此心极坚固故,应以不共归依为先而受愿轨,由愿仪轨正受持已,于诸学处应励力学。次应多修欲学之心,谓欲学习六度四摄菩萨行等,若由至心起欲学已,定受行心清净律仪。
这是讲到上士道的正式修行。
像这样首先修习中、下两道和善为修习上士时所说的发心之道——七因果、自他相换等,在相续中随力生起真实菩提心。然后为了使这个心极其坚固,应当以不共大乘归依为先行,再受持愿心仪轨。真实受持愿心仪轨以后,应当对愿心的学处励力修学。接下来就应当多修欲学六度四摄等菩萨行的意乐。在已经至心发起了欲求以后,就决定受持行心的清净仪轨。
这样讲到了受菩萨律仪的次第,就是首先要引起真实菩提心,接着为了让这个心极其坚固,先要做大乘的不共归依,然后受愿心戒。在受愿心戒的时候,要专门在愿心的学处上努力修学,经过了这个阶段以后,还要发一个欲学菩萨行的意乐。在心理上经过了这样的锻炼,已经生起了至心想学的意乐,再去受行心仪轨。按这个修轨来那就非常地稳当。
次应舍命莫令根本罪犯染著,余中、下缠及诸恶作亦应励力莫令有染;设若有犯,亦应由于如所宣说出犯门中善为净治。次应总学六到彼岸。
在受持行心戒以后应当宁可舍命也不让根本罪犯染著自心,其余的中下缠和各种恶作罪也应当励力不要使它染污自心。假使有违犯,应当按照所宣说的出犯门或除罪仪轨来善加净治。然后应当总的学习六度学处。
在六度里应当特别学习止观。
特为令心于善所缘堪能随欲而安住故,应善学习止体静虑。《道炬论》说为发通故修奢摩他者,仅是一例,觉沃于余处亦说为发毗缽舍那,故为生观亦应修止。次为断执二我缚故,以见决定无我空义。次应将护无谬修法,成办慧体毗缽舍那。
特别是为了让心在善所缘上堪能随欲而安住的缘故,应当善巧学习以寂止为体性的静虑度。为什么要学习静虑呢?虽然《道炬论》里面说了为了发神通的缘故修奢摩他,但这也只是一个方面的作用,因为觉沃在其他地方也说到,为了引生胜观,也应当修习寂止。如果就次第的止观而言,止在前,观在后,以寂止能发胜观,所以首先要修习寂止。换句话说,如果心能够达到住于一缘而不散乱,在这个寂止里就可以引起胜观。
为什么要修胜观呢?这是为了断除执著二我的系缚,必须要见到二我本来没有的空义,因此要由修习见到无我。接着应当护持无谬的修法来成办以智慧为体性的毗婆舍那。到此为止已经宣说了上士道显教部分的修学次第。
接着说三士道可以摄在成办三学和二资粮里。真正通过了三士道的修行,也就成办了戒定慧三学或者修习了福慧二种资粮。换个说法,三士道是已经次第井然地标明了如何修戒、修定、修慧的法轨,或者是如何成办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的法轨。如果没有三士道,光是口头的三学、二资也只是流于空谈。有了三士道,三学、二资都在里面,你只要按照三士道一分一分地实际修证,这样戒学也出现,定学也出现,慧学也出现,福德资粮广大无缺,智慧资粮也都圆满具备,这样就能够越过诸佛的功德大海,而成就无上的菩提。
前面在讲阿底峡尊者的传记时,也知道尊者具足了教功德、证功德。而证功德就摄在成就三学宝当中,他所演说的道次第无非就是让学人也如是完成。真正按照这条修行轨道上去,人人都可以成就同样的三学、二资乃至无上菩提。所以这就是一个完成无上佛道的胜妙法轨,它能以一摄无量,全部都包含在这里。因此噶当派赞叹《道炬论》说:在南瞻部洲找不到超过它的一函经典。
如《道炬释》说:除修止观,学习律仪学处以下,是为戒学;奢摩他者,是三摩地或为心学;毗婆舍那,是为慧学。
就像《道炬论释》里所说:除了修止观以外,学习菩萨律仪学处以下的所有部分都属于戒学。所以从修好暇满、发起取心要欲以后,逐次地修无常、三恶趣苦等等,一直到受行心律仪,整个的这一套叫做戒学。它是以因果为纲骨,所以整个下面的修学关键是要先引起缘起正见,之后从粗细分一路进去,越是深达缘起,引起了胜解,越是明了自心上如何除过引德,这就是持戒。
譬如了达了业果,就是明确了善恶因果律,这时受持十善业的戒,属于人天的戒。也就是励力地在身口意三门上去掉一切非福业,发起一切善业,之后再发展出离心。这时更加清楚地观照到了染、净两重因果。他知道是怎么样由我执起烦恼造业而堕入生死的,所以他持戒的精神是以出离心摄持,避免一切流入生死的因素。所以这个时候要行持头陀行,要受持圆满的别解脱戒,关键就是以别解脱戒的猛利衔管制身心。在造成轮回的集——烦恼和业两分当中烦恼是根本,所以一切处都要对治烦恼。这样守持一个解脱道的戒行就成为出世间的小乘戒。
之后还要进一步升华到菩萨的戒行,那就是更深地看到了成佛的缘起必须得受持菩萨戒,它是以菩提心为正因的,所以关键就是要护持菩提心。菩提心有两分,为利有情、愿成佛,因此不能舍弃众生,也不能舍弃求果的心。诸如此类,就会知道它的缘起所在。在愿心以后就要出现行心,这个是真正要实行六波罗蜜多道的誓愿,因此他的心要趣入到六度之行里,由此才能成佛。这都必须要除掉其它的心态,包括求生死乐的心和只为一己求解脱的心,而且要引出菩提的誓愿而实行。这样的除过引德就是戒学的精神。
所以在止观以前,如果修心完成得很好,就表示有了大乘的戒学功德。有这个基础就可以修定开慧,没这个基础,就没办法得到大乘的定慧功德。所以在具足了前面的修行以后,就转入到奢摩他和毗婆舍那的修学,分别对应着心学和慧学。
复次奢摩他下是方便分福德资粮,依世俗谛所有之道广大道次;发起三种殊胜慧者,是般若分智慧资粮,依胜义谛甚深道次。应于此等次第决定、数量决定,智慧方便仅以一分不成菩提,发大定解。
再者奢摩他以下的修心都是集方便分的福德资粮,属于依世俗谛的广大道次。我们已经讲过,它是唯一建立在缘起正见上,世俗谛上就是以这样的意乐和行为就感召这样的果,丝毫不爽,缘起遍在一切差别法里,所以它叫广大道次。在这种修心上,下至于丝毫都存在着一种取舍,都必须让心符合到安乐的正道上。如果在这上面堕在一种庸俗的无想、不做当中,那就修不到了。方便分的福德资粮无法广大地展开,完全被束在这样一种愚蒙当中。但实际上,真正开启了这样一个广大道次的门以后,你才知道这里的任何时、任何处、任何点上面都要求心符合法道。在心上一直要顺着缘起的道进行,这样就出现了无边的福德资粮。这一切都是有利自他的,都是有助于显发佛性的,所以它叫福德。
接着就要发起三种殊胜慧,通达胜义慧、通达世俗慧、通达饶益有情慧。这就属于般若分的智慧资粮,它是依胜义谛的甚深道次。总的说来甚深道次就是由于要通达的是一种超越分别心行境的真如空性,而这个空性是一味的,任何处都是平等无二的,是唯证方知的,分别心测度不了,所以叫甚深。
应当对于这广大、甚深的两种道的次第决定以及数量决定,每一分都发起大的定解。再就总体来说,智慧和方便单单以一分不成菩提,要发起大定解。这样行人就走入了完备的、深广二道圆融的道轨里了,就不会出现偏于一分,或者处在一种无序随意而为的混乱修法里面。毕竟这是一条非常甚深广大的道,而且基于缘起上的理则,它有一步一步有条不紊的进展过程。对于这整个的路线必须得事先决定好,然后趣入这样的道轨修心,最终才会圆满地实现福慧两种资粮而成就菩提。如果没有顺着这样的轨道,而是凭着自己主观的想法编造一套修心方法,那往往都是非常地混乱、颠倒,这样会发生很大的问题。连成办一个世间法都必须得顺着正确方法来进行,所以必须要以理智来驾御自己的心,不能够偏离真理之道。
修道次第的人必须要有这种素质,为了具备这样的素质首先一定要对于道轨发起大定解,这样才能够从始至终完全如理如法地进行。
由如是理,欲过诸佛功德大海,佛子鹅王是由双展,广大方便圆满无缺世俗谛翅,善达二种无我真实胜义谛翅,乃能超过。非是仅取道中一分,如折翅鸟所能飞越。
基于这样的道的决定轨理,想要度过诸佛的功德大海,佛子鹅王就应当双展广大方便圆满无缺的世俗谛的翅膀和善达二无我真实胜义谛的翅膀才能超过。如果只是取道中的一分,或者只执取方便分或者只取般若分,那就像折断了一个翅膀的鸟没办法飞行那样。所以必须要福慧双修,要方便分和般若分双运,或者广大道次和甚深道次双运,这样才能够圆满地成佛。所以在修道以前,对于整个的道轨发生认知是至关重要的。
如《入中论》云:“真俗白广翅圆满,鹅王列众生鹅前,承善风力而超过,诸佛德海第一岸。”
如同《入中论》所说,依于胜义谛和世俗谛的洁白广大的圆满双翼,鹅王菩萨引导众生群鹅借着往昔所修善根的风的势力,超过诸佛的功德大海而到达佛地。
总的这里所说的,真正要完全圆满断证而成佛,必须要借助甚深和广大的两种道次第修心,才能完成方便分的福德资粮和般若分的智慧资粮。如果只单修一分,那就像只有一个轮子的车无法行进那样。
以上波罗蜜多大乘道次第引导的因相宣说完毕。
如是以诸共道净相续已,决定应须趣入密咒,以若入密速能圆满二资粮故。
像这样以诸多的共道(共下士道、共中士道、共显教波罗蜜多乘道)净治相续之后,决定应须趣入密咒金刚乘,原因是:如果入密,速能圆满福慧二种资粮的缘故。也就是既然已经发起了大菩提心,愿速成佛道,普度众生,就要修习能快速圆满二资粮而成佛的金刚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