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于道总建立发决定解

《菩提道次第广论修心法(四)》 ︱ 宗喀巴大师 造丨 益西彭措堪布 讲授 ︱

这就是必须要了解唯心显现的缘起,一旦在这上面信入了,那确实知道,缘起上就是转心,而在世俗缘起上最圆满的心就是菩提心。所以每一次都要在心上这样运作,大菩提心一发起来就摄了善根,第二刹那以后就都跟着一切善行在一起了。

缘起上是很妙的,你怎么设定它就怎么进行。最开始已经发了菩提心,“我为了利益法界一切众生求成佛道而修这个善心”,你自己的心里已经真诚地这么起了心,那后面自然就按照这个心来运转,后面的一切行动就是这个心驱使的。就像一个小偷已经发了心要偷这个东西,那么第二念以后的行为不都是那个偷盗的动机同等而起的吗?都是随着他的偷盗的发心而转起来的。所以第一念偷盗的心在第二念以后就跟一切行为和合了。也因此就使得他后后的一切走路、说话、东张西望、撬门,做完了案还抹掉痕迹等一系列的行为不都是叫盗行吗?同样的道理,你已经发了菩提心,后后的一切都属于菩提行,都属于成佛的胜因,所以每一个上面都已经被菩提心给摄持了,也因此都成了无有边际的善根。这样才知道它在生善趣上是有如此殊胜的利益。

毕竟利义者,谓诸解脱及一切种智,亦依此心易于成办。

菩提心不仅是有现前断恶趣、生善趣的利益,而且更有毕竟的殊胜义利,也就是指依靠这个心容易成办解脱和一切种智。

若于现时、毕竟胜利,先无真实欲得乐故,虽作是言:“此诸胜利从发心生,故应励力发起此心”,亦唯空言。观自相续,极明易了。若于增上生及决定胜二种胜利发欲得者,故须先修共中下士所有意乐。

如果对于发菩提心的现时和毕竟利义首先没有出现一个真实想求得的欲乐,虽然口里也这样说“这些这么殊胜的利益都是从发心出生,所以我应当努力发起这个心”,那也只是口头上的空话,观察自己的相续是非常容易明白的。

如果想对增上生和决定胜的两种胜利发起特别希求得到的心,你必须首先修习共中和共下的意乐。分开来说,对于增上生的胜利要起一个欲得的心,必然要有共下士的意乐。因为如果没有这个意乐,没有对善恶因果的胜解,就对行善没有欲乐,对获得非常胜妙的增上生的利益没有欲乐。为什么没欲乐?你对因果没有胜解,不晓得种一点点善能够有九十一劫的安乐果报等等,这上面没有起一个非常欣求向往的心,没有商人求财那样的欲望,这就不行。

接下来对于决定胜的胜利要发起一个特别想求得的心,真正发起具相欲乐肯定是具有中士的欲乐。为什么呢?因为在决定胜上是一个求解脱的心,如果对于解脱没有什么感觉,而没有特别希求,那这里的发心利益说它能成办解脱,你心里还是无动于衷。因为你的心识没有发展,你对解脱的利益没有真正生起具体的认识,也没有对此起一个特别希求的心。这都是要一层一层发展的,这是更深一层了,就是必须得看透轮回,必须得透视到轮回是纯一的苦,对它无所希求,就像舍弃唾液一样。这样他就一心希求解脱,念念都唯一求解脱,不求三有的乐。这个意乐首先要发展出来,之后一碰到菩提心,说它是一个能成办解脱乃至成佛的极殊胜的方便,这个时候就想要了,就成了必发不可的。

这样就从正反面就看到,你要对发心的胜利发起一个欲得的心,是需要共下、共中两道的意乐作为基础的。

如是若于二种胜利发欲得已,趣修具有胜利之心者,则须发起此心根本大慈大悲。此复若思,自于生死安乐匮乏、众苦逼恼流转道理,身毛全无若动若转,则于其他有情流转生死之时,乐乏苦逼,定无不忍。《入行论》云:“于诸有情先,如是思自利,梦中尚未梦,何能生利他?”

对于发菩提心现时、毕竟的两种胜利,发起欲求得到的心以后,进而会趣入修证具有如是胜利的菩提心,为此必须发起引发菩提心根本的大慈悲心。如何产生慈悲心呢?如果思惟自己在生死当中没有一点安乐,众苦相续不断地逼恼流转的道理,身体的毛孔全然没有一点动转的相,也就是说毫无触动,那么对于其他有情在流转生死时的乐乏苦逼决定没有不忍之心。既然对其他有情流转生死时缺乏安乐没有不忍之心,那就绝对没有大慈和大悲。大慈是观照众生缺乏安乐,誓愿给予一切有情安乐的心。大悲是见到众生一直被三苦逼恼心生不忍,而发起要拔济他们身上的一切苦难的心。这就像《入行论》所说,在对有情发利他心之前,首先要这样思惟利益自己,如果在自身上连做梦都没有梦到过起这样的心,那怎么能发起利他的慈悲心呢?这是绝不可能的。

因此首先要在自身上明确地见到自己乐乏苦逼的现状,由此有一种出离心,然后再推己及人,才对于众生发起慈悲心,愿为一切众生拔苦与乐。以这个大慈悲心为根本,才引起了增上意乐,最终发起为利有情愿成佛的菩提心。

可见大乘入门的菩提心是要具足中、下修心的基础才能发起。如果在自身上没有修出这样的道法品类,譬如对于善趣和解脱的胜解信,对于轮回苦的透彻了知,以及自身发起出离的意乐,这样就没办法在有情身上出现慈悲心、对于大菩提心出现希求的欲乐等等。由于发心的因素不够,缘起缺乏,所以就生不起大乘的菩提心。这就是共中、共下是发起菩提心前行的道理。

故于下士之时思惟自于诸恶趣中受苦道理,及于中士之时思惟善趣无寂静乐唯苦道理,次于亲属诸有情所比度自心而善修习,即是发生慈悲之因,菩提之心从此发生。

所以说,在下士修行的阶段,要思惟自己在各种恶趣里受苦的具体情况,在修中士道的时候要思惟不仅恶趣是苦,连善趣也毫无寂静之乐,唯一是苦性的道理。这样自身已经能够决定,在三有当中唯一是苦,其次就对于亲属乃至中庸品类、怨敌等一切有情处将心比心,善为修习,这就是发生大慈大悲的正因。由于有慈悲心要为一切众生拔苦与乐的缘故,就会激发出求证菩提的心。

故修共同中下心者,即是生起真菩提心所有方便,非是引导令趣余途。

所以修持共同的中、下的心或者意乐,就是生起上士真实菩提心的方便,而不是引导学人趣于其它道途。

这样就明确了,我们为什么要在下士道里好好地修业果、修恶趣苦,在中士道里要善加修习苦谛集谛、十二缘起。并不是要引到其它的路上,而正是为着入上士门发菩提心作准备,就是说要进行培训。为了生起菩提心要有很多因缘配件,这些配件都已经做成了,合在一起就会出现菩提心,这些配件没做成,也没办法出现菩提心。所以为了能够引起大乘的意乐,那就要看到它由什么因缘生起,在这之前应该修习引生它的因素,这是非常符合次第的。

如是又于彼二时中,思惟归依及业果等,多门励力集福净罪,如其所应,即菩提心之前行、修治相续之方便——七支行愿及归依等。故应了知此等即是发心方便。

像这样再举一例,在修共下、共中两道的时候,有思惟归依和业果等的安排,又有从多方面励力地修集福德、净治罪障,这跟修上士的发心又有什么关系呢?这些同样是引发菩提心的前行。因为在发心以前,就如《入行论》所说,首先要修治相续,怎么修呢?就是要修习七支行愿和归依等。为了在发心的时候有效地生起这些部分,就要提前经过大量的心上的串习。因此在下、中两士里头是要修持归依、业果等,多方面努力地积福净罪。在正式发心的时候,前面有一段要净治相续。如果下面的基础已经打好了,相续中的罪障清除了,福德积好了,他就能趣入发心。所以能否发起菩提心还在于是否积聚了它的顺缘、清除了它的违缘,以及事先引起了归依的誓愿等。这些合作起来,再配合发心仪轨,就能发起菩提心。如果前面没修好,那就很困难,就没办法引起具相的菩提心了。

这样才知道,我们在之前要去思惟归依、业果等,以及要开始着手于多门地积资净障,不是到后面才进行,这是什么原因?这是为着将来修发心的时候非常有能力。所以就是为入上士道的缘故,首先努力地在修集它的条件。

这样才知道,原来前面的这些修行全部都是引发菩提心的方便。这样才不会认为共下、共中的法道跟上士道无关,修不修都可以,或者认为要稍稍修一下,但可以快一点过去,没有把它当成是很重要的基本功,也因此在上士的修道里就出现根本不得力的情况。

真正要发起具量的菩提心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阿底峡尊者依止金洲大师十多年修行两派发心的教授,所以真正修成圆具德相的菩提心是非常稀有的。他已经成为真实的菩萨了,他的一切所作所为都没有其它庸俗的想法,也没有小乘只求一己解脱的作意,念念为菩提,念念度众生。这样下至施一团之食也有量等虚空的福德,那是极其不可思议的。

此中下、中法类,即是发无上菩提心支分之道理,尊重亦当善为晓喻,弟子于此应获定解。

这里下士道和中士道法类就是发菩提心的支分因素的道理,师长也应当好好地解释清楚,修道次第的弟子在这上面要得到定解。

这十分关键,如果没有得到定解,就会轻视中、下的法类,认为与修上士无关。但其实对初学者来说,它是最极重要的。一切都是缘起法,当因缘已经会聚的时候,一刹那就能成功,因缘不聚会的时候,再怎么努力都是像在牛角上挤牛奶一样,肯定是劳而无功的。

智者就知道先正因地,他知道一定是以修因来感果,为了得果必须修因,所以他最重视的就是修因。愚者就只是妄想得果,但不修因,所以他终究是得不到想要的果。就好比你想读大学,但是要知道必须经过小学、中学才能够上去。所以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最重要的就是把当下的功课做好。对于这个缘起一定不能愚昧。

这样才知道,原来我做的这些全部是发菩提心的方便,这些修好了,一组装马上就发起菩提心来了。也就是首先要一部分一部分地练基本功,每一部分都要练习到位,到了念诵仪轨的时候每一步都能相应。现在很多人修发心仪轨没有什么效应,因为他没有基础,根本达不到这个量。就像体操运动员在平衡木上的表演就是翻转跳跃那么几个动作,但在练习的时候,每个动作都要分解开来达到它的基本要求。由于教练深谙此道,他知道每一个人都需要练习什么,这些条件都练习好了以后,就能够在平衡木上自在的舞蹈。

每次修时,当念此义——修菩提心发生支分极应爱重。若不尔者,则此诸道与上士道别别无关,乃至未至实上士道,于菩提心未得定解,而成此心发生障碍,或于此间失大利义,故于此事应殷重修。

每次修的时候就要想到这上面重要的规律,就是思维:目前我修的下士、中士法类它就是修菩提心的支分,所以我要极其地爱重它。有一种非常重视、珍爱的心。也因此对于目前修的从第一分开始都觉得这是非常好的法,非常重要,这就叫爱重。不是认为又给我传一个一年级的法,我怎么还修不到大法?这就是鄙视,不是爱重。如果没有发生爱重之心,那一定还有相当长的时间,也会在相当多的课程上,每一次还是不好过关。一般人显然没有耐心,会说:要熬到什么时候啊?他感觉这些道跟修上士道没有什么关系,与其如此,我不如直取上士的大法,何必在这下面逗留这么久呢?这样在还没有到真实的上士道以前,因为对于菩提心没有得到定解,那就成了发生这个心的严重障碍,或者在这个期间他会失去大义利。

另一种偏差就是这个人不知道现在修的下士、中士法与上士道之间的关系。两种偏差一种就是不要基础直接修上士道,结果修不上去。一种只是逗留在下面,他不知道导归上士道,结果就只是求自己的解脱,或者只修一个增上生。这个时候他的志愿偏在了自利上,这也障碍发生菩提心,等等。因此,对于共下士和中士的法类是发心支分的道理应当殷重修持。

思维心中的法道

1、 逐一思维共下士和共中士法道当中的业果、苦、七支行愿、归依,这几种法与发菩提心之间有什么样紧密的联系。并以此理断定共下共中二道是上士道发起的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