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于道总建立发决定解

《菩提道次第广论修心法(四)》 ︱ 宗喀巴大师 造丨 益西彭措堪布 讲授 ︱

是故若发如前所说取心要欲,取心要之法,如《中观心论》云:“谁不将无坚,如蕉沫之身,由行利他缘,修须弥坚实。上士具悲故,将刹那老死,病根本之身,为他安乐本。具正法炬时,断八无暇暇,应以上士行,令其有果利。”

所以如果能够发起像前面所说的取心要欲,又要知道取心要的方法。这里所谓的取心要就是取大乘的心要,修共中、共下的法都是为了趣入大乘。要怎么想呢?就是像《中观心论》所说:有智慧的人谁不把无坚实的如芭蕉、泡沫般的身,由行利他作为因缘而修得如须弥般的坚实呢?上士具大悲的缘故,把刹那性的老死病所依的苦蕴身,转为法界一切众生利益安乐的本源。当具有正法明灯、断除了八无暇、获得了修法闲暇的时候,应当以殊胜的上士的行为使人身有殊胜果利。

谓应念云:我身无实,如蕉如沫,众病巢穴,老等众苦所出生处,应以上士所有现行度诸昼夜,令其不空而趣大乘。

应当这样想:我这个身体是没有坚实性的,就像芭蕉、泡沫一样,寻找的时候,得不到任何实义。它还是无数病患的巢穴和根源,是老死等无量众苦的出生处。所以这一世如果只是为了它的吃穿享乐等耗尽光阴,那是毫无意义的。因为不论怎么养护,它终究是众多苦患的根本,它仍然是无量过患的根源,从此只会出现无有边际的苦,这样做有什么意义呢?所以对于这个身的态度应该仅仅是能维持它的生存用于办道,此外不作其他的打算。

真正有智慧的人就知道这个身最有意义的地方是能够实现大乘的义利。他会这样想:我应当以上士的行为来度过每一天,使得人身不空过而趣入大乘。也就是如前面所说,如果真正有智慧就知道,这个身如果能发起大悲的话,那么每一刹那都是为利益法界无边的众生而修行,每一刹那都能摄取无量无边的利益,已经从过去的以自我中心转变成了一切法界众生的利益安乐之源,这是最殊胜的人身。

到此就知道,所谓的取心要欲就是要取到大乘的心要,有那样一种修大乘法的极大欲乐,因为没有比这个更殊胜、更广大的道了。

若尔,理应先从上士引导,云何令修共下中耶?

有人说,既然着重地强调暇满人身要摄取上士的义利,为何让人自甘卑小,修习共下、共中的法类呢?那不是钝滞了学人吗?

谓修此二所共之道,即上士道发起前行,此中道理后当宣说。

正是为了让学人能够快速地进入上士道的实修,以修共下、共中二道作为上士道发起的前行,为入上士道打好基础。因此要知道,所谓上士道是一个人的心发展到了这样深广的程度以后的事,并非一跃就成为上士,没有基础很难发展出上士的心力。因此为了入上士,为了能真的摄取到上士的义利,学人应该首先修好共下、共中法类。

第二,如是次第引导之因相分二:

一、正明因相

二、所为义

按照三士道的次第引导学人趣入上士道,这种道的施设有什么必然的道理和原因呢?首先说明施设共下、共中来作为上士前行的根据,接着再说施设三士道的用意何在。

今初

为了说明下、中两道是入上士道不可缺少的基础,我们首先要知道进入大乘的门是菩提心。对于修菩提心来说,不论是愿心还是行心,都必须要有下、中二道的基础才能进入它的道轨。换一个说法就是,在缘起上要引发出菩提心,无论是由认识菩提心的胜利而生起的欢喜渴仰,或者由缘有情修悲而顺利地发起,都需要前两道里的思维业果、修苦等作为基础。如果没有那些认识,那么在上士道就不具有真实道的能力。比如没有小学、中学的数学基础就没有能力学大学数学。诸如此类,从修心的轨则以及每一步的要求上就能够看得到。

当然有智慧的人一看到这一点就明确应该先打基础,不是到后面来才补基础。就好比你首先就要学好小学、中学的数学,不是已经进了大学再去补习小学数学。所以,凡是缘起的事件上都必然有它的次第,无论学哪门技艺,都是要按照一定的次序来培养,次序一乱了,就无法成就。从这里才知道为了入上士道,现在最关键的一步就是修前行。前行的基础充实了,修上士道就很容易趣入。依靠那个基础,自然就会一级一级的引发出这个心,最终就能发展出菩提心。如果前面没有基础,对因果没有胜解,他就感觉不到菩提心有多么殊胜,因此趣入的心力就很弱。所以一般人只是通过现前的一点助缘的力量稍微引发一点点,但马上又没了,不能持之以恒。或者对苦没有多少认识,因此修悲只是落在空洞的言辞上,甚至对有情连一滴眼泪也没有流过。真正悲心修得好,应该要流几脸盆的眼泪的,但为什么是这般地枯竭呢?因为大悲的情怀非常高尚,已经到了大乘菩萨的地位了,现在连一个人天善道的心都没有,不必说对一切有情,连对父母的孝心都没有,人和法相差有天壤之别。这样才知道,这并不是没有基础可以妄谈大道的。

转趣大乘能入之门者,谓即发心于胜菩提。若于相续中生起此心,如《入行论》云:“若发大心刹那顷,系生死狱诸苦恼,应说是诸善逝子。”谓即获得佛子之名或菩萨名,其身即入大乘之数;若退此心,亦从大乘还退出故。

能够趣入大乘的门径就是指对于胜菩提发起了愿心,也就是对于无上的圆满正等觉发了真正的求果的心。如果谁在相续里已经生了这个心,那就像《入行论》所说,发了大心的当下刹那,这位系缚在生死牢狱中的苦恼众生已经成了佛子菩萨。也就是当即获得了佛子、菩萨的名称,已经列入了大乘菩萨的行列,成了大乘的修士,从此就是真正的上士了。

其他对大乘有意乐的人,只能被称为具种性者,还处在培训的阶段。他还没有从发自内心的宣誓“我已经立了菩提誓愿,尽未来际不舍弃”,所以只能算是预科生。何时生起无上道心才算是正式的大乘党员了。如果退掉了这个誓愿,那也就在当下这一刹那退出大乘了。由正反两方的抉择就知道入大乘门是发菩提心。

是故诸欲入大乘者,须以众多方便励力令发。然发此心,须先修习发心胜利,令于胜利由于至心勇悍增广,及须归依、七支愿行,是能开示菩萨道次最胜教典《集学处论》及《入行论》中所说。

既然知道判断于大乘是进是退的界限是在菩提心,因此凡是想入大乘的人,就必须以众多的方便励力使得菩提心发起。而要发这个心必须先修习发心的胜利,使得对此胜利至心地增长勇悍希求,以及必须修持大乘的归依和七支愿行。这是能开示菩提道次第最殊胜的教典《集学论》和《入行论》里所说。

这以下就要引出来为了入大乘就要发菩提心,为了发菩提心要依照大教典,必须对发心的胜利尽可能增广内心的勇悍希求。而要成办这一点必须首先对于因果起胜解。这样一路推上去才知道发心的利益是何等的殊胜。前面有了对因果的胜解,一结合到大乘上就成了一个最大量的因果,这时也就有了极其勇悍的希求。相反,如果前面在小的因果量上都起不来信心和欲乐,那到大乘上,在心态上就会悬空,没办法有力地引起。毕竟这是一个极广大的事件,而凡夫的心念是很小的,小的上面都看不到、发不起,到了大的上面就更加徒托空言了。其次需要修大乘归依和七支愿行,这也是建立在下、中两道的基础上。

如是所说胜利略有二种,谓诸现前及毕竟胜利。

说到了要对发心的胜利发起勇悍的希求,那么我们就要在胜利两支的欲求上看到它有逐步地发展。就像小孩对于儿童范畴里的事情会起一些希求,对于成人世界里的事物由于没有很多认识,只能作为一种远景。如果他对于现前能够了解的事情都没有欲乐,那对于更加深广的事情更不会有真实的欲乐。他必须首先对现前的事情有一些认知和切身的体会,而且发了真心的希求,以此作为一个推引的因,对于更广大事件才会起希求的心。就好比第一次数学考试的时候如果考得很好,那么从此以后就对学数学有一种欲求,从眼前比较基础的乃至很高深的数学,都有一种向往。如果对眼前的事物一点欲求没有,一点感受也没有,忽然之间发起一个对比这更高深事件的欲求是不太可能的。

譬如说在中学里经常在数学竞赛中获奖,他尝到了甜头,认为这上面很有乐趣,是一个能实现自我价值的地方,之后他就会非常希求做很高深的数学。如果一开始全部都失败,什么利益也没有,他会发这个心吗?连一刹那也不会发。

这个心理上的原理非常地重要,它必定是由小而扩大、由浅而加深等等。如果你能了解这样心理上的原理才会知道,原来佛法的修行教授更是要循着这样的次第之道一步一步地发展学人心上的意乐和行为。

初中复二,谓不堕恶趣及生善趣。若发此心能净宿造众多恶趣之因,能断当来相续积集。诸善趣因,先已作者,由此摄故增长广大,诸新作者,亦由此心为等起故,无穷尽际。

首先要说到发心的胜利,按照《入行论》所说,包括现前胜利和毕竟胜利两种。首先说到现前胜利,这又包括不堕恶趣和生善趣两种。也就是说如果你发起了菩提心,就能迅速地净除宿世所造的很多的恶趣业因,而且以发心的缘故能截断未来的相续积集。这是从净除方面来说,因为已经发起了无上的菩提心,他的心中就是一心地为了利益一切众生而寻求大菩提。这时由于志愿力的摄持已经否弃了过去的各种行为,这样对过去所造的诸恶业,已经强大到能彻底净除宿业,所谓“菩提心如劫末火,刹那能毁诸重罪”等等。

从未来的防护方面,也是由于誓愿力的缘故,已经摄持住了心,不再做那些因为执著自我而损人利己的种种行为,或者起各种贪嗔痴的烦恼等等都会被有力地遮除,也就是有断相续心的功能。

一个人真心地发起大誓愿力就再也不屑于那些罪恶的心和行为。因为菩提心是善心中王,它完全跟为自我而做恶行的心态相反,所以这个大誓愿力一旦确立了,它就能截断相续,这就是所谓的发了菩提心不堕恶趣的原理,它有这么殊胜。

其次从积集方面来说,那就是未来怎么样开展善趣,也以这样一个发心作为心力之王,在缘起上占据了一个最重要的地位,也是以一种最圆满、无量的心在发展的。所以就像《入行论》所说,其它的善行都像芭蕉一样,结果一次就不会再感果了,而菩提心摄持的任何一种善,在菩提之间不但不会耗尽,反而不断增长,就有这样不可思议的、拓开无穷尽善趣利益的力量。

也就是现在就要知道,以菩提心一摄的时候,三时所摄的善根都得到无尽地增长广大,这个是不可思议的缘起力。也因此我们谈到三殊胜的时候,首先就要以发心作为加行殊胜来摄持一切善根,最后依以菩提志愿为体性的大愿摄持,使得一切善根都能增长广大乃至无穷无尽。而在摄持的时候,他的心可以摄持到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一切自他的善根,全部回向给法界一切众生,这样就会使过去所造的善趣业、还没有感果的,由于菩提心的摄持,进一步得到增长广大。而一切新作的善业也是由这个心作为等起的缘故,变成了无有穷尽。

“此心为等起”,就是指做任何善事的时候,首先以菩提心来发起,首先要运想菩提心,使它成为发起的最前因。这个心一起来了以后,就入到大乘的菩提行当中了。由于这个心无比地广大,一被它摄持,一切的善根就全都转成无穷无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