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思其义大

《菩提道次第广论修心法(四)》 ︱ 宗喀巴大师 造丨 益西彭措堪布 讲授 ︱

(二、思其义大)

第二,思惟暇满利大者,为欲引发毕竟乐故,若未清净修习正法,仅为命存以来引乐除苦而劬劳者,旁生亦有,故虽生善趣,等同旁生。

这都是思惟的门道或者开展善心的途径,其实以理抉择就是自身上的观察慧的运行。运行到位,如理的心就被启发出来。不懂的人认为这只是在讲理,懂的人就知道这是在讲修。所以要转成修自心,就是要能见到它是显示修心的教授。这本书从头到尾没有一句话不是如此,从第一个字开始,我们就已经进入了思惟暇满义大的修心课程了。

首先第一句话要引出来“我要引发毕竟的乐”,如果现前似乎是乐,后来就成了苦,它也毕竟是苦,这种毕竟是苦的东西怎么能要呢?就像选择食物时,心智正常的人知道这食物虽然吃时很舒服,但三分钟后会死,那他一定不会选。而痴呆者还是会要,因为他没有智力,对他说吃了三分钟就会死,他根本不明白,尝到舌头上好吃,他马上就吃。

进一步再想,吃了三分钟就死的不要,那三小时之后死的要吗?三天呢?或者三十天后死的要吗?都一样,都不会要。吃了三年后会死的要吗?以人类来看还是不要,但是有些畜生他搞不清,它还是要。而人类如果推到三百年以后他就要了,认为还是拼一下,时间一拉长他就迷惑了。其实这些都不是毕竟乐,因为走到最后还是落到苦里,落到毁灭当中。如果因是毒,那这个因不断地发展,最后就发起一个好大的苦果。智者能一眼看清缘起,只要这个发展的结局是苦,他就根本不要。正是由于他有这样的眼光,所以他的心才能观察到那么深远,他的意乐和行为完全跟世人不同,这就是对缘起的认识不同。

所以首先就要知道我要做什么?我要求毕竟乐。怎么才能得毕竟乐呢?不修清净的正法,只是为了生存、苦除引乐而辛苦,旁生也有。虽然生到了善趣也只是高级旁生,不会引毕竟乐,要得毕竟乐只有修法。这个地方很重要,现在就要决定你是要法的道路还是要旁生的道路,这要决定下来。旁生的道路就是自己没想到要依法,就依着自己内在的畜生性来生活。其实,没有入法就是畜生性。因为一起心就只想饮食男女、想五欲,或者拼命地想吃好、穿好、用好,就想要避免饥寒困苦。拼命地想赚钱,是因为赚了钱就能享受,不要受那么多苦。或者想到要读书,读书将来有地位身份,能够娶一个好妻子,有一套好房子,不必像打工的人那样辛苦,这就能有乐,能避苦。有钱就有高级享受,能雇很多人。这样的打算全都是为引乐除苦而辛劳,包括我们求学、刻苦地读书,拼命地谋职,然后想做出一分业绩来,在人生的路上越来越成功等等,全部都是畜生性,或者都是高级畜生所做,无非是为了名利,尤其这个名比旁生要大得多。这样一来,全都是在非法的路上走。不顺应缘起正道的法就是非法。缘起的正道,起码要在心上以除过引德来出现离苦得乐。这就是说,一个人若没有禀持善道缘起的法,没有以它为唯一道路,就还不算是走入了修士的行列,而仅仅只是一种高级旁生。

譬如我们人在动物园里玩。不要认为我很高级,我是人类,而应当想到,没修正法的话跟旁生差不多。无论是意乐和行动,目标都是一样的,只不过由于人类自我意识发达,福报较大,运用的手段比较厉害。旁生在不断地觅食,人也在不断地觅食,而人很有方法,花样百出,水陆空什么都能吃。动物到了发情期要找配偶,那是由于它的畜生性使然,它有淫欲的缘故,那人呢,也一样的,到了这个时期也要找配偶。只是人更有手段,或者心较精致,比如制造一些浪漫气息,有各种语言、行为的表示,还会充分地享受男女爱恋的生活!这些被看成是现代文明,事实上这不叫文明。文明从孔夫子那儿就开始了,他是要在人畜上作个区分的。教导五伦八德就是要人从畜生性中超越,人具有仁义礼智信才有人的德相,不具足五伦八德的话就叫缺德,是半个人、三分之一的人、甚至不是人。这才知道,如果我没有入到缘起的正道里,我的心没有禀持法道的话,我就不算是一个真正的人,不算是一个士,我还没有从俱生的畜生性里出来。这个道理非常紧要。

《弟子书》云:“犹如象儿为贪著,深井边生数口草,欲得无成堕险坑,愿现世乐亦如是。”

就像小象因为贪著深井边上的几口草,心眼就那么小,一切的行动就是俱生食欲的冲动。这个俱生的冲动来自无明,也就是业果愚和真实义愚。先不谈真实义,单从业果一分来说,就是纯乎其纯的业果愚,不懂缘起正道。

以这种无明力的趋使就去求取。很多人都认为:人嘛,应该享有基本的权利,都是什么时代了,人都应当尽情释放自己的欲望。劝你不要听信这种邪论,真正识得缘起才知道这全是邪法。什么叫释放?什么叫权利?说的是“要维护人类的畜生性”的意思,基于食欲就要充分满足自己的欲望。基于性欲,就应当全面地开放,为什么要约束它呢?最后就越来越不像话,搞一夜情,堕落到飞禽走兽的级别,像现在人的荒唐到了极点,可见是越来越畜生性了。

这确实很像畜生,人类有个家,他还能意识到我不是禽兽,所以人类要举行婚姻大礼,这都是圣人为整个人类伦理、德性的建立而制定的。不然的话,随便野合就跟畜生一样了。狗交合以后,扬长而去了,以后再见面互相不认识,没有什么夫妻的名份,也不必承担义务。但是圣人为救护人类,输入了文明,而现在所谓的物质文明根本无法与之相提并论的,这种东西跟人的生命属性有什么大的关系呢!

这才知道,原来小象被食欲驱使,这个叫做俱生烦恼,非常愚痴的一种禀性。这是在表达人类心中的业果愚,这时候完全是受着欲望的驱使来行动的。所谓欲令智昏,被欲望搞昏了头,不晓得这心里缘起的路线如何,没有识别因果道路的眼光和见解。这样去吃这几口草时,根本不知道心上起的是贪心烦恼,起的是非福业,这个好吓人。这表示我们人就像旁生一样,外表可能衣冠楚楚,其实是个高级旁生。一直都在捕捉眼前有什么好的享受。一见到,由欲望的驱使马上就有行动,这个时候一点不晓得道德仁义,不晓得什么叫恶道。以这种愚蒙就使得恶性力量更大,认为可以为所欲为,可以去残杀、拼斗,可以制造各种诡计、阴谋等等。这时人的第六意识和业果愚一合作,就演出非常大的恶行,百千万倍超过了旁生。这样一来,不但不会出现真实的安乐,反而由此一下子就堕进了恶趣深渊。这种高级畜生性的人类,一直都在追求饮食男女,所谓的现实生活。对于名利声色,更有一种求取快乐的心和能力,但是却没有看到法的道路,结果事与愿违,不但没有得到丝毫真实的乐,反而带来的是绵延不绝的苦。这有多么可惜!得到了人身,却因为不顺法的道路,颠倒而为,结果把自己葬送到万劫不复的恶趣深渊里去了。

思维这一节以后,自己就晓得,原来要引发毕竟之乐一定要见到心上法的道路,一定要走法的道路,不修法是绝对不可能实现的。只有法是所依,只有修法才是真正的道,这就是归依。只有在法上不断地走才能得到毕竟安乐,没有别的路,这个“不言其余而归依”的心就出来了。

这都是缘起上能认定的,所以佛教是理智的宗教,没有任何强人所难的意思,也不是恐吓或者制造压力,而是让我们在缘起上真正见到没有别的路,只有法是道路,因此就归依法。其它的走法都得不到安乐,最终只是苦路一条,苦上加苦而已。抉择断定了就非常干脆地,唯一归依法为道路,而再不谈别的了。但很多人没有抉择好,所以行为上总是混杂不清。让他现在就这样从心里发愿走法道,心里马上反对——“不行不行,立誓就圈进去了”。那是什么原因呢?他没有抉择断定,认为这么一立誓,我就放弃了最喜欢的东西,我的心和行为全都要受约束,他认为他丧失了很多权力,损失很大。所以人没有福德和智慧就成了这样,他不知道自己不愿失去的那一套全是苦因和苦,只会把自己扔进恶趣里不知多少劫,他还在保护无数劫整惨自己的这套机制。心里的语言经常是:“不行不行,我是现代人,这个现代畜生性不能去掉,不然我就做不了现代人了”。他自己不肯去掉的话,谁能把他硬拉进来呢,他又怎么能得利益呢?

这样的人大说狂话,事实上,他能得几分利益呢?所以确实是要先运用观察慧明见缘起。前面所有的关键点都是说自己要确认缘起,它的重点是能不能见到内在的法的道路。这里有一条内心上的法道,唯一从这里能得到安乐。如果这一点不能确认,那法和非法就混为一谈,这个人会谈很多,会做很多修的样子,其实他心里没有誓愿,他也根本不知道法的道路。有一些完全是假装,有一些是不清楚、糊涂,他就是在外面兜来兜去,等等,这都有很大问题。实际上自己的心还没入进去,连志愿都没确立,这样还是很难。如果没成熟的话,要相当时间的启发,如果不是直接在心上启发,有可能学了二十年还不知道要搞什么,然后时间久了就更麻烦,很难治疗、纠正。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谈何容易?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入门前必须先要确立的观念,原本在少年时代就要确立的,但现在已经年龄老大,还是没有树立根本,所以怎么不乱?

这样已经知道,要得毕竟的乐只有修法这一条路。自己要决定下来,我只走学法、修法的路。所谓“心依于法,法依于贫,贫依于死,死依于岩。”

接下来要怎么想呢?修这样毕竟乐的法只有得到暇满才可能,而不是任何一个身都可以,只有暇满才具条件,只有暇满才是最好的修法所依。把这一点思维通了,再进一步想到,我已经得到了这个身,却以这个身去做非法之事,这是何等的愚痴,何等的自我愚弄!

这样在这方面决定了就要发誓,一旦已经摸到了它,心能够起得来,就要不断地发誓。这样誓愿坚固了,就进入三士道的实际修行,那就不会跑到别的地方去,不会变成学知识。为什么会变成学知识?就是因为前面没打好这个修心的基础,所以这个道次第是非常好的。

总之修行如是正法,特若修习大乘道者,任随一身不为完具,须得如前所说之身。

“如是正法”就是得毕竟乐的法,毕竟和现时是一对,毕竟是指出世解脱和成佛的利益。“如是正法”是三乘的法要。“特”是指这里的大乘的法要。总和特是一对,“总”指总的成办解脱毕竟利益的法要,也就是三乘法;“特”是指这里面的特别,就是要修一个能成佛的大乘道,得到的是佛果的毕竟安乐。

无论是修总的三乘法还是特别的大乘法,都不是随便一个身就够条件的,必须要有前面所说的具有暇满的人身。也就是离了八无暇,内在有充分的修法的闲暇,其次具有五自满、五他满,也就是修法的内外一切因缘都非常完备。由此在遇到出世法的时候,由于因缘充分具备的缘故,就能不断地修行,使得修证非常持续、有效地增长,这样才能成办解脱和成佛的毕竟之乐。

相比来说,虽然有个人身,但是不具暇满,或者暇满的量太小,这样就根本遇不到法,或者即使遇到法也只是简单地结结缘,而不能成就。原因是:整个菩提道从第一步直到修成佛果之间,步步都要具足很多的顺缘才能完成。而且一步一步持续地修进,中间不出生障碍,又有顺缘推动,自己的内因外缘方方面面的辅助,使得它不断地进展,这须要无数的因缘。而这些因缘都必须是过去修了善根福德和发愿等等它才能出现,不可能无因出现。所以过去世如果没有如量的修行,没有集聚这些因缘,那么在此身当中就只是一个很少的量。比如尽其一生,大量的时间要用于谋生,有好多的事,好多的俗务缠身,好多的波折,自身遇不到善知识,听不到修心的教授,身体又不行等等,方方面面,就导致这一生只有很微量的学法因缘,这样就没办法成就。

佛教徒看起来有好多,但是其中大多数也都只是结结缘而已,无法完成这么长远、深远的路。不必说逐节地修证最终达到很高的证量,就连起步都困难。不必说修证出现证量,就连一分认识都很困难。所以就必须要有暇满所代表的方方面面的极其圆满充沛、恒常持续、内心外辅等等好多的因缘,真正算起来无量无数。如果已经得到了,才知道这来之不易,不是过去无量世的修集怎么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因缘不会是偶然,连这一生吃多少饭都是定好的,今生有多少个修法机缘也是由前世业缘决定的。当然今生如果能够努力,又会加进很多变数,但是这方面暂且不谈。按照因果律衡量,很多人可能就只是有看一眼佛像的机会,当然这只是种远因,将来会因此被引入法道。还有一些人可能一生听过几句法,或者有些人刚刚想学的时候,已经被关进监狱,几十年都是铁窗生涯,有些人一直都在痛苦中煎熬。这么看来,因缘确实十分难得。

为什么难?难道是老天不公平,特别要这样薄待人吗?没有不公平,前世修了多少就会出多少,这上量的悬殊是非常大的。所以真正得暇满的人,就像白天的星星一样稀少。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这时一定要开启缘起的眼睛,要知道现在的这种机缘是过去的善业所感,是从过去长劫修善感召来的。未来的前途如何,取决于现在怎么利用,这时就发起了很大的取心要欲。

这实在是太难,得到这样一个至极其宝贵的人身,已经超过了十亿个如意宝。因为因缘上这样充分地汇聚太难了,我们如果不珍惜,如果看不到它的难,看不到它的意义,就不把时间当回事,随便浪费。知不知道一天十几个小时的清闲意味着什么?前世多少劫的争取才能得到今天一天充分修法的闲暇,懂了这一点,才知道生命要把握,暇满要善用。一天的闲暇肯定超过了十亿美元的价值,而且是无数倍地超过。修法的人观念不同,他把时间看得无比珍贵,不会为了享乐而丧失暇满。这样才知道,过去的观念错得一塌糊涂,自己好愚痴,曾经几十年的光阴是怎么浪费掉的?到哪里去了?不是全部都空耗了吗?那是好愚痴啊!如果越来越看到自己愚痴就有救了。反过来,如果从不认为自己愚痴,反而认为我这个人智商很高。但仔细想想,确实是很大的愚痴。这个愚痴不是一点点,真的是全身心在愚痴里,自有身以来到没有认识暇满之间是完全的愚痴。暇满用到哪里去了?这一问就不像原来那么想了,因为已经明确了法的道路,用法去衡量的时候,以前做的这些全是非法的事,几乎哪一点也不是法的道,几乎全是为了现世乐而虚耗人生。这么一看,这个人生的功德簿上全是赤字,多少年的好年华、好光阴全浪费在追求现世享乐、名利、异性、权力等上面。要认识到自己完全错了,要痛切地反省,切合在自身上来反省。不要总是在字面上溜,学法要切身切己,要反过来在自身上体会。不然的话,完全是讲一种无关的事。而一旦切合自身,那就是前面说的法镜,把法镜一照到自己身上的时候,就看到好多好多的颠倒,好多恶的、邪的、错谬的,这个要深入地反省。要想到从前我读书是在干什么?是法的事业吗?我踢球、娱乐、看电影电视、上网,或者追求吃喝等等,或者谈恋爱、炒股票、旅游观光、闲聊聚餐……这些全部都是在浪费暇满的资源,我错得还不够吗?再想想,剩下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这个时候心里要决定,以后我唯一心依于法,依到死为止,任何非法的事坚决不做,按这样来摄取暇满的大义。

思维心中的法道

1、 思维毕竟乐的含义,尤其对文中分辨现世乐和毕竟乐的比喻要反复思维。结合这个道理进一步观察断定人与畜的分界。

2、 思维修行正法,特别是修习大乘道,必须要依靠暇满人身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