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如何正以教授引导学徒次第

《菩提道次第广论修心法(二)》 ︱ 宗喀巴大师 造 法尊法师 译 益西彭措堪布 讲授 ︱

6、船心

如船心者,谓于尊重事任载几许,若往若来,悉无厌患。

譬喻表达了什么样的依止心态呢?船无论装载多少人和货物,去东方去西方,无论往返多少次,都从不会疲厌,更不会有逆反心理。以此比喻无论负载多少师长的事业,来去往返都毫无厌倦。相反,一旦师长委任的事业稍微多了、重了,往返很辛劳,或者又吩咐这样那样,心里就抱怨:“又要做这些事!”这就和如船心相违背。

这样了解了如船心的相之后,就要开始这样立愿:我一定要努力修到这样的如船心!以后无论善知识吩咐多少事情,担子有多重,要奔走往来多少趟,一定欢欢喜喜地做,而不生厌倦。

马尔巴让米拉日巴做的事情就是盖房子、拆房子,米拉日巴在六年中,每天都在搬石运木,也拆了个遍,但是他来来去去没有厌烦。这是具有如船心的德相,我们应当尽力随学。

在承担了师长的事业担后,如果能对照以上的法轨,努力在自身上修好轮围山心到船心这六种心,那的确做每件事的时候,都是在修很好的善心,这就是真正的修行。因为是在给尊贵的善知识做事的缘故,能很快消除业障、累积福德,会使修行非常顺利地完成。

总结

总之,修持华严九心来亲近承事善知识,就在自己的身心上摄集了一切亲近意乐的所有扼要。以这种淳厚的善意乐,会使得自己依师过程中所做的一切行为,都成为速疾成就的殊胜资粮。

思维心中的法道

思维从金刚心到船心之间八种心的涵义,反省自己做的如何。没做到的地方,要猛利发愿做到,并努力改过,力求真实做到。

(二、特申修信以为根本)

第二,修信为根本者。

心要提示:

(一)知根本  对师长修信心是修依止意乐的根本

(二)明方法  观德获成就、观过失成就故,专门缘念师长的功德以起信心

(三)推极致  观师如佛,对佛不寻过失唯念功德故

总引导

阐明了九心的相状后,特别要申明修信心是根本。为此,先要从缘起的理则上认识信心为什么至关紧要。对于这是命脉根源,如果先由思维发起了确认,那么在修意乐时就会执取它为重点。具此根本,其他的枝叶花果都会随之产生。

这里说的信心特指对师长的信心。如何趣入修持呢?这又要了解引发它的正因。缘起上要在自心上看到正反两条路:对于师长观功德则生信心,获得成就;观过失必起障碍,失坏成就。由这一认定,就将自心唯一放在观师长功德上。之后又要将它推到极处,也就是观师为佛,对佛如何看待,就对师长那样看待。这是三乘圣教都一致强调的。

总说信心为根本

《宝炬陀罗尼》云:“信为前行如母生,守护增长一切德。”

信心是修行的前导,像母亲一样出生、守护、增长一切功德。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一个生命的出生和成长,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母亲,色身的出生要依靠母亲,以母亲为根源,依靠母亲的守护才能成长。离开了母亲,出生、成长都不可能发生。信心对慧命来说也是最关键的。没有信心,就无法出生、守护和增长功德。

下面再从断证两分来认识信心的作用。“除疑”“离慢”等是断分,“得妙乐”“摄善法”等是证分。

“除疑度脱诸暴流,信能表喻妙乐城。”

有了信心就能断除疑惑,度脱生老病死四大瀑流。以对法道生信为根源,就能断惑证真,息除烦恼和业,因此能度脱生死。

信心的受用如何呢?能表的譬喻是妙乐城。有了信心,就住进了这座妙乐城,会不断地发生种种微妙的法乐。得到信心这个妙乐的根源,那无论做什么、遇到什么,都住在安乐当中,修行的生活都是充满喜乐的。

信的反面是疑,心中有疑,就不肯趣入正道,仍随着过去的习气转,而无法发起善的意乐和行为。就因为缺乏信心这个根源,导致不能开启善心。

信心如光明,疑惑如黑暗。心中起了信心的光明,疑虑就荡然无存,之后在信心的带领下,就会十分坚定地往善道上走,会不断地走善的道路,会逐渐消掉无明系统中的种种迷惑、颠倒的运作和妄自苦恼(惑业苦),能真正脱出生死苦流。就正面说,会一路从光明趣向光明,从善妙入于善妙。

所以对于信心的重要,要从各方面得到认识。在心中引起了胜解后,就开始在心上努力地培养信心。能在这上面努力培养,就会感觉内在的根源逐渐在打开;根源上打开了、坚固了,道次第所要求的一步一步的除过引德都能自然发生。

为什么学法多年仍然不具功德呢?就是因为缺乏信心这个根源,因此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最多是记得一点文字上的知识,而没有内心功德的生长。下者如善星比丘,更是成了颠倒堕落。因此要把住信心这个根源,它是依止的根本,也是得成佛道的根本。

“信无浊秽令心净。”

信以心净为相,它的作用如同净水珠,会起到直接净除内心垢染的作用。信心起时,当即就住在清净当中,心中的各种疑等垢秽顿然澄清,所以它会让心清净。

“能令离慢是敬本。”

信心又是发起恭敬的根本。起了信心,就能远离骄慢。

恭敬很重要,得益多少,取决于恭敬心的程度。印光大师说:“有一分恭敬,则消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则消十分罪业,增十分福慧。”而恭敬又要由信心来引发,因此信心最为根本。以这个原因,本论修意乐的次第是信心在前恭敬在后。

“信是最胜财藏足,摄善之本犹如手。”

信心是最殊胜的财富藏,又是到达善妙宝洲的双足,它是摄持一切善法功德的根本,因此犹如采宝的手。

这里要由譬喻来得解。好比一个人拥有一大笔财富,那他就能自由自在地受用。以资财雄厚的缘故,他能自在地成办很多事业,觉得做什么都不困难。如此就认识到,财富是物质生活的资本。

懂了这个譬喻,再移到内心的法道上看。这里面以信心作为法的生活的资本、一切法乐受用的根源,故而一个人具有了信心,就拥有了法的生活的最殊胜财富。我们有了对法道的信心,就真正开始充实了,虽然不是外在得到什么高级物质、荣耀显赫,但是自己内在的信心在一点一点地逐渐萌生、滋长,日益充实,从这上就能预见到将拥有越来越大的法上的财富。这是殊胜的信财,是七种圣者财富的上首,其他的圣者财富都是由信心而出生。我们稍懂内在法道的缘起,就能十分确信,信心会使我们得到极其难以衡量称述的大财富藏,它无数倍地超过了外在财富,因此赞叹它是最殊胜的财富藏。

所以,如果我们能有意识地在培养信心上努力,到了信心逐渐地增长扩大时,其他各种比如欲乐、正念、禅定、智慧等功德,或者断恶行善、出离心、菩提心、无二慧等等无边的功德,都会逐渐产生,各种恭敬、谦卑、精进、欢喜、安详等的善心,也都能顺利地开启,所以称信心为“道源功德母”。信心好比是蕴含了一切功德法的宝藏,因此是最殊胜的财富。

没有信心,可说是世上最大的贫乏,它使心田成了一片荒漠,无法出现功德的园林;而有了信心,就像出现了绿洲,能生长出繁花硕果。所以拥有了它,心地中就充满了生机,修法也会充满生机,生活在完全的富足中,无须依赖外在资财,何时何地都会给我们充实的受用,给我们修道的喜悦。懂得这点后,我们要生起“信心是道的根本”的大观念。

信心又像是行者的手脚,极端重要。人如果没有手脚,那就去不了任何地方,也采集不到任何东西。没有信心就像没有手脚,哪个佛法的宝洲都到不了,即使身处宝洲中,也拿不到一个宝贝,所以信心是像命根一样重要。

在种种信心中,对师长的信心至关重要。前面说过,一切道的根源是依止善知识,成办依止的关键点是发起依止的意乐,而意乐又以对尊长的信心为根本。认识了这个要点后,就要努力集聚发生信心的因缘,而这又要从观功德这个正因下手。能这样修因发起信心,就立好了根本。

如果学佛多年,不见有大效果,那就要从根源上检查对师长、对法有没有信心。关键是要护好根,从根上养护、滋润。根上没护好,没培养坚固,或者没有时时滋润它,那就结不出硕果。智者首先抓根源,他知道根源上护持好了,结果上就一定很好。

这样观察下来就会很明确:先要养好信心这个根本。有了它就像有了手和脚,道次第教授从第一步到最后一步,能逐渐地走在上面,修种种法能拿到它的功德,这就很有希望。

有了信心,就可以在佛法的宝洲里任意畅游,无论想到哪个宝洲去,经过一番努力就能亲自到达,各种法宝都能在心里拿到、受用到,这都是因为得到根本的缘故。

《十法》亦云:“由何出导师,信为最胜乘,是故具慧人,应随依于信。诸不信心人,不生众白法,如种为火焦,岂生青苗芽?”

这里从正反两面显示了信心是道的根源。

(一)正面显示

“由何出导师”,由什么途径出现导师或无上佛果呢?或圆满开发自性功德藏呢?答:以信为最殊胜的乘或者道。乘有道乘和果乘两种,前者以能到为义,后者以所到为义,这里指的是能到果地的道乘。有了信心就终究会到达佛果地,它是道上能行进的最殊胜的车乘。只因信心是一切道的根源,故称其为“最胜乘”。

《华严经》说:“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法,断除疑网出爱流,开示涅槃无上道。”故信心是无上涅槃的根本。《金刚经》云:“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宝性论》也说,信心是证入胜义的关键。又比如信心是五善根之首,也是十一种善心所之首,可见这是法道的第一要素。或者说,在能行到果地的因素中,这是首位的因。

“是故具慧人,应随依于信”,具慧者知道信心是成佛的最胜之道后,应当时时依止信心。不然离开信心,就寸步难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