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辨法法性论讲记

《辨法法性论讲记》 ︱ 弥勒菩萨 造 智圆法师 讲授 ︱

丁四、观察二者一体异体

此二非即一,亦复非别异,

以彼有无事,有别无别故。

一、正面以三相理论显示颂义

有法     所立        能立

有法和法性  非一体  有事与无事有别故

有法和法性  非他体  有事与无事无别故

第一:法性——自性清净涅槃是实相中本有的法,所以是有事;有法——轮回二取显现是实相中没有的法,所以是无事。“有”和“无”有差别,所以名言中不是一体。

第二:有法与法性不是别别体,有者法性和无者有法没有别别体的缘故。

为何二者没有别别体呢?下面以两个根据解释:

一、因为离开法性没有有法,离开有法没有法性,就像离水无冰、离冰无水一样。《宝性论》说:“此等非理作意者,住于心之清净中。”即非理作意并不是离开心的自性清净而独立存在,不过是以障碍的方式安住在心的自性清净中。同样,有法二取显现并不是远离法性而独自存在,不过是以迷乱的方式安住在离二取的法性中。

二、比如对正显现的二取境界,我们说:“在这个二取境界上面本来没有二取,本来远离能诠名言,这就是法性。”又比如对正在显现的梦境说:“实际中没有这些梦现,这就是梦的实相。”

全知麦彭仁波切解释:“在真实中,法性除了只是以有法彼等不成立而安立外并没有别的,因此,有者法性和无者有法的差别除了只是观待而分开取舍之外,实际意义中丝毫不成立有别别体的实有自性,由此应知二者亦非别别体。”那么,什么是有者法性和无者有法的差别呢?即观待分别心的现相而说实际无有的有法,观待分别心的实相而说实际有的法性,除了在一个分别心上观待实相和现相而分开取舍之外,真实义中本来没有二者别别体的实有自性。所以,有法和法性并不是别别两体的法。

二、根据《解深密经》从反面成立

《解深密经》说:“世俗与胜义,远离一异性,若执一异体,均入于非理。”意思是,如果承许世俗有法和胜义法性是一体或异体,都会有四种过失。

(一)承许有法和法性一体应成四种过失

1、在凡夫心识前周遍显现二取,由此他的心前也应当周遍显现法性,应成凡夫不必要修行而自然成佛。

2、就像依靠对二取有法执著而产生三种杂染,依靠法性不成立清净涅槃,反而产生杂染。

3、就像法性没有种种分类,有法也没有种种分类,无法分别长、短、方、圆等。

4、就像凡夫不必要寻求也能现见世俗有法,胜义法性不必要求证也能随意现见。(以上依《解深密经》说)

另外,如果法性是有法,由有法是以分别心假立,应成法性是以分别心假立;由有法可以思议,应成法性可以思议;由有法实无而现,是迷乱法,应成法性实无而现,是迷乱法;由有法生灭,应成法性也是生灭;由有法有分类,应成法性有分类。

相反,如果有法是法性,由法性是各别自证境,应成有法是各别自证境;由法性不可思议,应成有法不可思议;由法性非迷乱,应成有法非迷乱;由法性无生灭,应成有法无生灭;由法性一味无差别,应成有法一味无差别,等等,有众多的过失。

(二)承许有法和法性异体也应成四种过失

1、虽然证悟胜义法性,但因为世俗有法不在其中,所以仍然得不到涅槃。

2、由有法和法性是别别体的缘故,法性不是有法的法性,比如宝瓶不是柱子的法性。

3、由有法和法性是别别体的缘故,实际中有法无二取并不是胜义法性,比如由宝瓶不成立并不决定柱子不成立。

4、由有法和法性是别别体的缘故,证悟法性而获得涅槃时,还另外有世俗有法,还会引生烦恼,应成烦恼和菩提在一个相续中并存。但《大乘庄严经论》说:“解脱唯迷尽。”即唯一消尽了迷乱叫做解脱,如果迷乱和解脱并存,显然和这一教证相违。

所以不必要承许有法和法性是一体或者异体。虽然实相法性从未远离,但这和现相中有迷乱显现也不相违,而且,正因为实相和现相不同,才可以成立迷乱有情以及有情入道后断除障碍、现前法性、获得涅槃。所以《定解宝灯论》说:“是故一切境有境,自性本来即清净,然为客尘所障故,应当精勤净垢染。”

丙二、广说分二:

一、广说有法 二、广说法性

丁一、广说有法分二:

一、总标 二、分别解说

戊一、总标

由六相悟入,诸法为无上,

谓相与成立,及非一非异,

所依共不共,悟入能所取,

现似而非有。

问:怎样才能善巧悟入有法轮回的意义?

论中说:“由六相悟入,诸法为无上。”(诸法:指有法轮回。)通过对六相听闻并思维而悟入有法,是对有法的无上抉择,也就是最好的方法。

所谓“悟入”,“悟”是指对六相中的每一相反复观察,最终断除疑惑而产生解悟;“入”就是内心能深入到法义当中,配合有法来说,就是对于一切轮回的显现,心里真正认识它的本质。能透过现相认识本质,就是入了义。《辨中边论》讲闻思修三慧的作用:“此增长善界,入义及事成。”其中,思慧的作用就是能使心入于法义。因此听闻之后要按六相如理思维,闻思到量就会悟入有法的体相。

由哪六相悟入呢?“谓相与成立,及非一非异,所依共不共,悟入能所取,现似而非有。”六相为:轮回法的体相如何存在;轮回体相如何成立;有法和法性非一体、非异体;轮回所依中的共;轮回所依中的不共;悟入无有能取所取显现。

戊二、分别解说分三:

一、前三已说 二、后三此处宣说

己一、前三已说

其中相成立,及非一非异,

如略标中说。

六相中的前三相——体相、成立、非一非异已经在“略说”中解释过了,应当按前文那样了知。

己二、后三此处宣说分二:

一、宣说所依共不共 二、悟入无有能所二取之义

庚一、宣说所依共不共分二:

一、共同略说 二、广说各义

辛一、共同略说

诸于何流转,说彼为所依?

谓情界器界。

诸有情在器世界中不断转生流转时,什么是流转的依处呢?就是有情世界和器世界,此外没有其他流转依处。

比如我们在人间受生流转,流转有两种依处,一是人间的山河大地等器世界,我们依靠这个器世界而生存;二是有情世界,近的方面是人类,远的方面是旁生。我们生存很多方面不能离开有情,很多事务都要和有情合作来完成,所以有情界是我们流转的依处。从个体来说,自己的心识、苦乐、业力等是自己流转的所依。所以有情流转的所依就是器、情两种。器和情又有所依和能依的关系,器是所依,有情是能依,意思是,有情都依止器世界而生存,比如几十亿人口在地球上生存,地球是所依,人类是能依。

器界即为共,如共同所了,

有情界有共,复有诸不共。

这一颂是略说器与情的共和不共。

“器界即为共,如共同所了”:器世界是轮回所依中的共,比如大家认为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共同依处,所以常常说“我们共同拥有一个地球。”其实,这只是世间不经观察而共同承许的语言。若以理观察,所谓“共同”,并不是心外有一个地球为我们共有,“共”的意义仅仅是“如共同所了”(所了就是所知)。意思是,器世界仅仅是苏醒共同习气的诸有情心前似有的共同显现,只是由大家有共同的所知而安立“共”,并不是心识之外有一个器世界。

比如,很多人同时服用一种叫商陆的药物,结果共同看见器世界里面充满了金色。这个金色是外境中存在的法吗?知道内情的人很清楚:这只是很多人服用了相同药物、成熟了共同习气而出现的相同显现,并不是心外有金色的法。如果心外有金色,没有服用商陆药的人也应当见金色,为什么在他眼前没有现金色呢?所以,金色只是几百个心识相同的相分,这叫共同所知,是器世界“共”的涵义。

后两句“有情界有共,复有诸不共。”意思是,有情界所摄的法中既有共也有不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