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普贤行愿品备忘录讲记 二

《普贤行愿品备忘录 讲记(二)》 ︱ 法王如意宝.讲授 ︱ 益西彭措法师.译讲 ︱

提问:学《普贤行愿》的时候会发现有一种想法,想找到“我”的存在。比如看偈颂的时候会找一找,在这一颂里“我”在哪儿呢?容易有这个习气。但在这里找不到“我”的独特性,所以内心会有一种紧张、一种惶恐。

回答:所谓“找我的存在”,说明自己心里有一个很明显的障碍,是什么呢?就是凡夫的我执,总想要证明“我”存在。意思是一定要有我的位置,我要在里面扮演一种角色,体现出我来。

这种惶恐基于对于虚假的我执著太深。这就要真正看到蕴上没有我,执著小我没意义,就好像在梦里执著那个身体是自己一样。实际也不用害怕,这里面任何一点都是你,没有一个不是你,全法界都是你。这是什么原因呢?当我们消除了执取虚假幻影为“我”的错误认识以后,就会发现遍天遍地全是自己,尽法界全是自己。

普贤行海最终要以遍虚空界的智慧金刚身——文殊智,作为它发起的根本。换言之,依文殊智来成满普贤行,就是它的要害所在。也就是文殊智已经开发了,它是遍虚空界的永恒不坏的无为法,不会有任何衰变,永远如此,这个本然的金刚性体出来以后,就能发挥出无边的大用。一切法都在这里面,没有超出其外的,它能遍入一切法、遍摄一切法,没有任何障碍,这时候才真正能够彻证到普贤行海。

真正来说一切法都在心中,十方三世全部在心中,所以普贤行愿王一上来就说“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这是它总的描述自性普贤的句子。这一切都在你的性海当中,不是说现证了以后特别忙,要分出无数个身来,好像要派无数个替身到各个地方去做,不是这样的。这时是以遍法界的真如妙心或者智慧身来遍入一切处,要供养的时候一时间能够入一切处。就像前面法王说的,一生到极乐世界以后,在一个尘里面会出现佛刹极微尘数的刹土,每个刹土里都有诸佛菩萨海会,这些就在自己心中,然后一时间化在无数个刹土里面,在每一尊佛前广兴供养,这就是普贤行海的实现。也就是一心能够遍现无数身,一一身都能遍礼无数佛。像这样,遍礼、遍赞、遍供、遍喜、遍随顺、遍请转等等,什么都能做。这就是所谓的“智力广大遍十方,普利一切众生界”。“智力广大”是指文殊智,“遍十方”是指遍虚空界。由于它是本然的、无为的妙体,所以没有迁变,在这上面也没有方所、生灭,这样才能遍一切处广行普贤行海。

之所以要生西方,其要点是:由于阿弥陀佛能够直下加被你,使你开发本性,只要自心跟阿弥陀佛会通,自性弥陀或者说自性文殊顿然就会显发,显发以后极广大的神通力用全部会出来,这样就能遍入一切刹海,一切都能自在,所有事之间没有障碍。这时候十大愿王的行境会真正现前,或者说偈颂里“趣入”一组愿的确会现前。

所以,往生净土是实现普贤行的捷径。讲净土经典的时候,一再说到了事事无碍的层面。小大、一多、广狭、延促、自他等等都是没有障碍的,不是固定的一多、小大等。所以一到了极乐,小里面容大,短时间里容劫海,一中容无量等都会现前。现前以后就真实达到普贤行海了。而普贤行海是无上果证的目标,因此所有回向都归结到这里,这是决定的道理。

像这样,在教理上全部透彻以后,自己心里就会有决断。那时就不是随着别人的舌根转、跟着别人的脚跟转了。心里有了确定不疑的定解以后就有保证了,在任何时候都会这样执持大愿。当自己的慧眼打开了,看到整个这条路线是最为正确的,而且自己极其幸运,竟然已经被引到这上面来!这时就不会觉得:我不要入这条路,我要有自己的个性,为什么这里没有我?而是说:我是极其幸运的,竟然能遇到这样无上的大道!巴不得每一次都在自己心里刻上去。

这时候才会主动按愿文来印持善根,才出现了结行回向殊胜。这时是主动的、理智的,有定解、有愿力的。这样来回向,所做的任何善根就变成了无边的广大,在缘起上唯一就往无上普贤行海的方向发展了。就像说话的时候通过扩音器,很小的声音一下子就能传遍整个山谷。而普贤愿王的放大器能让你的善根一下子传遍全法界。

这样标定了无上果位的方向,而且非常直接,不走迂曲、缓慢的路线,所以缘起上超过下下乘无数倍。所以愿王后面说,发普贤行愿的人不久就会坐菩提道场,降伏魔军、成等正觉、转妙法轮。意思是他会快速成佛。

这样才知道,我们如是地去修学《普贤行愿》,决定像法王说的那样,会变成跟文殊、普贤的发愿一模一样,绝对没有差别。因为在理上完全可以断定,不会有第二种结果。

这里上师一心希望我们做到随文忆念义后发起愿心,而且说:这样决定就成了跟普贤、文殊的发愿一模一样,大家看懂不懂这个法义?

所以,我们要一心依教奉行。虽然上师也说了,仅仅对于文句,嘴巴散乱、眼睛散乱来念:“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师子……”这样眼睛东张西望、嘴巴散乱,心一点没住在法义上,这么念念也是有利益的,因为佛的语言不会有欺诳。也就是说,即使这样漫不经心,也还是有无上愿王的文句落在心上,这也是有利益的,比没落上去好得多。所谓“一历耳根,永为道种”,无上愿王的句子一落到心里就成种子了。如果没去念的话就没有这个缘,单凭自己在黑暗中摸索,今天摸摸这个、明天摸摸那个,心情也反复不定,见解也不决定,这样走无数年也走不出来。根本上没这个缘起,是不会往这方面趣入的。而能够随便念念,就已经有因缘了。

但是要知道,上师进一步强调的是,如果能做到随文忆念义来发愿的话,那就真正成了跟普贤、文殊的发愿一样。意思就是,上师着重强调的是后者,告诉我们不要只停留在散乱地念,一定要落到具极大意义的层面上去。其中的距离不是以亿万里能计算的,相差太远了。前者只是在外围结一点缘,种个远因,当然比不种因的人好。但是,我们要往内层发展,一定要随着真理去走,认清楚整个道的路线:它为什么要这样发愿?它的行境是什么?每一步的殊胜性在哪里?要点在哪里……这样通盘认识以后就会确立胜解,胜解以后,愿就能发得起来。由于无上行愿就摄在这一部章句里,所以它是制造出无上行愿的一个生产线、一个蓝图。如果已经在心里设定好了,每一次起动就按照它来逐步地组合、建立、运行,这样修下去,最后就真正成了跟普贤、文殊的发愿一样。也就是说,普贤菩萨、文殊菩萨是怎样一种发愿,在你心里就完全按照那种真实的情况一样出现了。不只是说:我特别希望跟普贤菩萨学、跟文殊菩萨学,那只是口头说好听话。所以上师强调说:大家看看,懂了法义吗?这就是极为关键的了。

有人问:这时候明显感觉有一个很大的障碍,就是执著一个小我舍不得放下。虽然普贤菩萨、法王上师教我们这么发愿,但总感觉得经过我的同意,我才能这么走。心里每次都这么想,特别打扰人,真的很麻烦。

回答:这就是当今时代特别鼓吹自我导致的。认为要做出一个我来,一定要拥有自己的什么,要有我的主权,一定要经过我的同意,我才肯跟你干。我心里要是不同意,再大的人物我也不搭理,不跟你走。这就是我们心里很顽固的我执。

但我们要理智地想到,自己是凡夫,是迷梦中的人,应当跟着觉醒的人走才好。世间一切事情都要跟老师学,就连去陌生的地方都要跟着向导,不能自己盲目地走。做任何事情,最初都要跟着一个有经验的人干,不能自己盲目摸索。比如要修电脑,就不能自己随便修,一定要别人指导才行,自己修要花很长时间,还不一定修得好。就像这样,这不是说我们贬低了自己,而是我们随顺智慧的教导去走,这是最聪明的选择。

如果只是自己瞎摸,一再认同自己的愿望,如果是个好的那可以认同——但是要知道,凡夫内在全部是愚蒙,哪一点能真正见到真实义?你说:我一定能见到。那么问:你凭什么见到?不过就是眼、耳、鼻、舌、身、意。你的眼睛能看几里?你的耳朵能听多少?你的分別识能知道多少?其实,我们不过是比猴子稍微大一点的人,借助科学仪器能看到人世间相对范畴里的世界,就自以为了不起,实际根本见不到什么。

而诸佛是彻照法界的。我们要跟着诸佛学,跟着普贤菩萨、文殊菩萨学,跟着上师法王学,不是跟着自己学。佛经里也一再说到:“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就是说我们的心很有问题——首先一定要有这种定位才行。如果我们没认识到自己的心有问题,我执就会一直抬得很高,所谓我的尊严会抬得很高。一旦认识到自己里面全是颠倒以后,才算真正有了自知之明,才真正愿意皈依,愿意走圣道,愿意听从教导。一定要再再深刻地认识自己全盘都是苦集,全盘都是愚痴、颠倒、烦恼性的东西,都需要一步步净化,这样我们本身的真实佛性才会出来,那才叫尊贵。

现在这个苦苦恼恼的算什么珍贵?有什么必要听命于它?它时时都引你往错的方向走,吃的苦还不够吗?无数生以来一直被它骗,佛经里教导说不要“师心自是”,不要以自己的心为师,按它的想法去走。又说到:“无始劫来生死本,痴人唤作本来人。”无始劫来生死的根本,就是把假我看成真正的我,把颠倒的妄识看成本来的人。实际是一念错乱以后,逐渐发展累积出来的一种惯性,无非是错乱成性的表现,能够看清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