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贤行愿品备忘录讲记 二
《普贤行愿品备忘录 讲记(二)》 ︱ 法王如意宝.讲授 ︱ 益西彭措法师.译讲 ︱
为什么这个重要呢?因为做不到随文观义,就没有击中要害,在缘起上就达不到甚深点。而普贤愿王的文句一出来,通过很多遍的努力,在这个当中忽然会出现整个一遍念下去随着文就能观义了,这时在缘起上就切中了要害。意思是愿一旦真心地出来,缘起就建立了。只要有一遍出来,就真正打开了缺口,在你心上就形成路线了。比如我们修净土,虽然天天都在念佛,但不一定每一次都有真信切愿,这个很难出。要达到质变需要很多的量,通过多年的积累,反复地努力,最后一下子真心起了愿,那就不得了了,你跟阿弥陀佛的缘起就接上了。
再比如世间谈恋爱,有的人谈三年五年,甚至十年都谈不下来,因为心断定不了,承诺不了。经过多次的接触过程后,心里真正断定下来,这个点非常关键。因为到了这个时候他就可以定了,此前始终犹豫不决,不入状态。像这样,反复念诵练习都是外围的事,是努力进趣的过程,关键要看有没有一遍真正出现了随文观义。也就是文句一出来,心就真正缘着这个义在发愿。这上面也有深浅各个层面。从最基本的来说,真心地按照文、缘着义在心上刻下了——由于是真心的,缘起就是真实的了。
由于有了这个缘起,所以上师说到:
由此,我们生生世世会不分离。不知道谁先在菩提树下成佛,谁先成佛就转成他的眷属。我先成佛也好、后成佛也好,在成佛的时候,你们除了没有意乐的人之外,凡是有意乐的人全部会转成我的初会眷属。
首先,上师说:我们生生世世不会分离。因为《普贤行愿》已经入心了。特别来说,就是指《普贤行愿》里恒常不离善知识、善友愿:“常愿与我同集会”、“于一切处同集会”。像这样,以普贤行愿的愿力,愿与一切善友同集会,这就形成了生生世世不分离的缘起,关键就看自己的心有没有出来。
比如说“同生极乐国”,那就要看我们念这个愿文的时候,有没有真正起了往那边走的心。如果真正起了,那就有了同一个目标,这就决定成为西方眷属,决定尽未来际相伴不离。同样,随学《普贤行愿》的时候,就看我们有没有第一遍的随文观义,有了第一遍,后面陆陆续续会出来,最难的就是第一遍。而要出现第一遍,之前要下很多功夫,功夫到了就能敲开,敲开了以后,缘起就开通了。
所以上师接着说:不知道谁先在菩提树下成佛,谁先成佛,大家就转成他的眷属。大家都成了《普贤行愿》的行者,这就可以预断会一个一个相继成佛,只有一个成佛的结果,没有别的结果。这样谁先成佛,大家就转为他的眷属。
这也是普贤大行的行愿,我们会缔结成一个大的联盟。普贤的愿里没有私我主义,特别要显示自己,“我一定要当老大”,不是这样的,它是很贤善的,没有什么大小的分别,一切都随着善去做。所以,在这期间谁先成佛,我们都做他的眷属,谁第二个成佛,我们也都做他的眷属,就像这样轮流“坐庄”。法界是无我、无私的,没有什么个人主义,这上面的确没有了我,是一种大同,是“法界含灵共一家”的观念。观音菩萨为了利益众生可以退居当菩萨,实际是古佛身份,没有什么不可以。不但可以退居做补处菩萨,还可以退居做牛做马,什么都可以做。
像这样,上师说:我先成佛也好、后成佛也好,我成佛的时候,你们没有意乐就不说了,如果你们有意乐,全部会转成我的初会眷属。
“初会”就是第一会,指成佛的第一次法会里参与的眷属。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因为以行愿力驱使的缘故,必然会这样现前。《普贤行愿》里说到,一切佛成佛的时候都要一刹那到佛面前兴供养、请转法轮,恭敬地右绕十圈、百圈等等。这都是出于贤善的心,到了极致的时候,以善的天性自然会这样做。《普贤行愿》把一切善扩到了极致。
我们应当对此多想想,这就是一个大圆满的结局,从因到果衡量都是万善之王。你对善有意乐的话,它真正能满足你的心意,能一下子扩充你的心量,到达尽虚空遍法界圆含、圆摄万善的地步。世间任何教科书、道德书或者宗教学问里根本说不到这种境界。借助《普贤行愿品》,让你一次性有一种透彻法界的眼光,随分发起尽法界量的善的欲乐,这种开发的恩德是极其巨大的。如果仅仅凭自己瞎摸索,是怎么想也想不出来的。再怎么想,也只是分别心的范围,怎么也想不到脱掉分别心、脱掉我执的状态是什么。
我们如果愿意跟着法王走,生生世世不分离的话,应当如此共行共修《普贤行愿》,汇成大的缘起力量,一致在菩提道上以最快速、最深广、最圆满的方式推进,而且以共同回向往生极乐世界来迅速完成。这是我们真心随学《普贤行愿》应当做的事。
过段时间,共修上亿普贤行愿时的大众,在我初转法轮的时候,你们聚会后会成为法器。在那个所依身上不是得到小乘的见道,应当是大乘初地以上得到远尘离垢的法眼净。从此以后,我们在虚空界尽之间作有情的义利,这是无欺诳的。
这是上师进一步给我们印定。
凡是这一次参加普贤亿修大法会的人,都跟法王结了很深的缘。法王生生世世要行普贤行愿,这是他的大愿,他根本的愿力就是以文殊智成满普贤行。这一点我们应该清楚。他是善财童子,是《普贤行愿品》的第一当机者,他是在普贤菩萨的加被下,顿时就证得与普贤等、与诸佛等的境界,他要摄持无边的众生往生极乐世界来成满普贤行海。这就是上师累世愿力的特点。因此,我们要知道怎么随学法王,怎么跟法王走同一条路,那就是必须在心上一致,如果心上偏离了,即使面对面也如隔千里;心上一旦统一,即使相隔千里也是一路,不会分离。
上师已经说了,在我初转法轮的时候,你们都会过来聚在一起,成为真正的法器,转法轮的时候,就会得到大乘一地以上远尘离垢的法眼净,不是得小乘见道。因为熏修了《普贤行愿》,不是小乘的法器,每一天都以无上的愿王印持自己的心,一定是往最快速开发本性的方向走,不会拐到别的地方去。所以上师说:那个时候你们决定是法器,我一传法马上登地,得到的是大乘远尘离垢的法眼净。也就是得到清净的法眼,见到法界的真相,这是大乘见道以上的称呼。
一旦得到大乘远尘离垢的法眼净,将来就没有别的事了。登地以后现前了五种平等性,看别人和自己是一模一样的。给别人做事跟给自己做事一样,再没有以自我为主的心。已经证了法界平等性,不会执著自我的个体,对待一切跟对待自己一样,一切都是法界同胞,没有什么自他分别。
因此上师说:在大乘一地以后,做的唯一是利益众生的事。不利益众生还做什么?没别的事可做了。直到虚空界尽之间,一切时都作有情的义利。那就不是现在庸俗的想法,缘着一个我,整天想着吃什么、穿什么、怎么得现世的名利,整天围着自我在转,只会以自我为出发点来考虑问题,对待任何事情都只有为自己得现世乐的想法。那时候已经去掉凡夫庸俗的我执,开拓出遍法界的胸襟,唯一为一切众生作利益,跟对待自己一样。这是没有欺诳的。
这不是说大话,而是决定会这样实现。这就是我们齐心协力来修《普贤行愿》的结果。的确会使一切人都共同成佛,以行愿的力量消掉执著小我的心,扩展到圆遍法界的无边善心,这就叫普贤行海,由此终究会快速成佛。
这样建立了缘起以后,我们已经踏上了成佛的高速公路。重要的是你每一天要保持它,每一座要用它印持不要忘记。确立了愿以后,就知道心的车子要往哪一条路上走,之后就不断地往那儿走,不再改变方向。因此,日日时时都不要忘记用《普贤行愿》印持,不要忘记提起这个行愿,一天都不能忘,就像每天都不能不吃饭那样。就像行路的人时时不忘记看地图,完全按照地图指定的方向走,我们陷在生死迷梦中的人,时时都要想:我怎样还归法界?怎样圆满周遍地开发出普贤行海?这件事是心心念念不能忘的。因此,一切回向最终的总结句就是“为得普贤殊胜行”,它成为无上的回向,也就是断定直趣无上果位的回向。
【思考题】
1、 对《行愿品》的文句了解到什么程度才能发起愿?
为此我们该怎么做?
2、 一一思维《行愿品》的文句,做到心取到境后数数念修,力求达到随文观义而在心中建立普贤行愿。
心中建立好普贤行愿会出现怎样的共同缘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