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卷第二

《观经四帖疏讲记(上)》 ︱ 善导大师 撰著 ︱ 智圆法师 讲解

二、从“尔时世尊”下,至“广说众譬”已来,正明答前夫人别选所求之行。

二、从“尔时世尊”到“广说众譬”之间,这是阐明答复前面夫人特别选取求生西方的行门。

此明如来从上耆 没、王宫出,讫至此文,世尊默然而坐,总未言说。但中间夫人忏悔、请问,放光现国等,乃是阿难从佛王宫见此因缘,事了还山,传向耆 大众,说如上事,始有此文。亦非是余时佛语也,应知。

要知道,如来上来从耆阇崛山隐没,从王宫涌出,一直到这里,世尊默然端坐,从没有言说。而这期间夫人忏悔请问,佛放光明,在光台中现出十方净国等,诸如此类的情况,都是阿难跟随佛在王宫见到这些因缘,事情完毕,回到耆阇崛山,转告耆阇崛山的大众,说了如上的事迹,才留下这些经文。这也不是其他时,佛口对僧众宣说的,应当如是了知。

言“尔时世尊告韦提”已下,正明告命,许说也。

“尔时世尊告韦提”以下,这是说明世尊正式告诉,答应为她宣说。

言“阿弥陀佛不远”者,正明标境以住心,即有其三:一、明分齐不远,从此超过十万亿刹即是弥陀之国;二、明道里虽遥,去时一念即到;三、明韦提等及未来有缘众生注心观念,定境相应,行人自然常见。有斯三义,故云不远也。

佛说到“阿弥陀佛不远”,这是标明境界,让众生系心彼国。这有三层含义:(一)说明分齐不远,就是空间的距离不远,因为从此方超过十万亿刹土就是弥陀国的所在;(二)说明距离虽然遥远,但去的时候一念就到,所以说不远;(三)说明韦提等以及未来的有缘者在注心观念,定境相应的时候,行人自然常见,就在眼前,因此不远。有这样三种含义,所以说不远。

言“汝当系念”已下,正明凡惑障深,心多散动,若不顿舍攀缘,净 境无由得现。此即正教安心住行。若依此法,名为净业成也。

“汝当系念,谛观彼国净业成者”这一句,这是说明凡夫烦恼业障深重,心常时散乱妄动,如果不能顿时舍弃攀缘,净境无由显现。这就是教导行者要安下心来住在观行当中。如果依照此法修成功了,就叫净业成就。

言“我今为汝”已下,此明机缘未具,不可偏说定门。佛更观机,自开三福之行。

“我今为汝”以下,是说明如果不具机缘,就不能特别只说定门。因为法不对机就不得利益,所以佛再度观机,自己开示三福妙行。换句话说,应韦提希的请求,如何思维如何正受,因此佛会宣说观法。韦提希没有请求宣说散善的行门,这是佛观机后为了普遍利益众生而自己宣说的。

三、从“亦令未来世”下,至“极乐国土”已来,正明举机劝修得益。此明夫人所请利益弥深,及未来回心皆到。

三、从“亦令未来世”到“极乐国土”之间,这是举所化机劝导众生修持净业,得到往生利益。这里显明了夫人请法的利益极深,未来的众生只要回转心来趣向西方,都能生入净土。

夫人请法利益弥深,是指应着韦提希的祈请,世尊宣说了十六观经定善、散善两门,这使未来世的一切凡夫,凡是想修净业的人都能够生到西方,所以说利益非常深。

“回心皆到”,这也是讲众生只要有信愿,一心投向西方,就都能往生,这表明西方净土确实是普度法门。因此经中说到“未来一切凡夫欲修净业者”,这就是每个人都有希望成就的法门。

四、从“欲生彼国者”下,至“名为净业”已来,正明劝修三福之行。

四、从“欲生彼国者”到“名为净业”之间,这是劝修三福之行。

此明一切众生,机有二种:一者定,二者散。若依定行,即摄生不尽,是以如来方便显开三福,以应散动根机。言“欲生彼国”者,标指所归也。

这是说明众生有两种机:(一)定机,(二)散机。如果只依定善而行,那就不能摄尽众生,所以如来方便显示、开导三福来普应散动根机。因此下面所说的净业三福,都是属于散动根机所行。因为在心无法一心住定的时候,就要这样修习各种福德来资助往生。说“欲生彼国”,这是标明所归之处——西方佛国。

言“当修三福”者,总标行门也。云何名三?一者下,即有其四:

“当修三福”,是总的标明往生的行门。有哪三种福呢?第一种含摄四种行: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以下依次解释。

一、言“孝养父母”者,此明一切凡夫,皆藉缘而生。云何藉缘?或有化生、或有湿生、或有卵生、或有胎生,此四生中各各复有四生,如经广说。但是相因而生,即有父母。既有父母,即有大恩。

(一)孝养父母,这是说明一切凡夫不可能独自生,都要借助因缘生。怎么借助因缘呢?有的是化生,有的是湿生,也有卵生或者胎生。在这四生当中,每一种又有四生,就像经中广说般。只要是借托助缘而生,就有父母。既然有父母,就有生身的大恩德。

若无父者,能生之因即缺;若无母者,所生之缘即乖;若二人俱无,即失托生之地。要须父母缘具,方有受身之处。既欲受身,以自业识为内因,以父母精血为外缘,因缘和合故有此身。以斯义故,父母恩重。

如果没有父亲,就缺少了能生的因;如果没有母亲,就缺少了助生的缘;如果父母都没有,那就没有托生之地。一定要父母助缘具备,才有受身之处。既然自己想受一个身体,以自己的业识作为内因,以父精母血为外缘,因缘和合所以有这个身体。以这个含义,父母生身的恩德极重。没有父母就不可能有受生之处,所以要自己的业识加上父精母血的物质条件和合起来,才能够成就这个身体。由于父母有给予身体的恩德,所以恩德极重。

下面再讲母亲孕育、抚养的恩德。

母怀胎已,经于十月,行住坐卧常生苦恼,复忧产时死难。若生已,经于三年,恒常眠屎卧尿,床被衣服皆亦不净。及其长大,爱妇亲儿,于父母处反生憎嫉,不行恩孝者,即与畜生无异也。

母亲怀胎以后,要经过十个月,行住坐卧常常苦恼,而且忧心难产会死去。好不容易生下来了,在三年里喂奶、长养,婴儿拉屎撒尿的时候,母亲就把婴儿推到干净地,自己常常睡在屎尿处,床被、衣服都不干净。等到长大了,儿子却喜爱媳妇,亲近自己的儿子,对于父母反生厌恶、嫉恨,不行孝养报答父母,这就跟畜生没有差别。

又父母者,世间福田之极也。佛者,即是出世福田之极也。

再者,父母是世间最大的福田,佛是出世间最大的福田。下面看看佛是怎么说父母恩重的。这里说一则公案,通过比较显示父母的恩德极大。

然佛在世时,遇值时年饥俭,人皆饿死,白骨纵横。诸比丘等乞食难得。于时世尊待比丘等去后,独自入城乞食。从旦至中,门门唤乞,无与食者,佛还空钵而归。明日复去,又还不得,后日复去,又亦不得。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年遇到饥馑荒年,很多人都饿死了,白骨纵横在地。比丘们乞食很难得到。当时世尊等到比丘们都去了以后,独自进城乞食。从早上到中午挨家挨户地求乞,没有人给食物,佛就空钵返回。第二天又去,还是乞讨不得。第三天再去,也一样空手而返。

忽有一比丘道逢见佛,颜色异常,似有饥相。即问佛言:“世尊!今已食竟耶?”

后来有一位比丘在道上遇到佛,见到佛面色不同平常,好像有饥饿的相,就问佛:“世尊,您已经吃过了吗?”

佛言:“比丘!我经三日已来,乞食不得一匙。我今饥虚,无力能共汝语。”

佛说:“比丘,我三天以来乞食没得到一勺食物。我现在饥饿虚弱,没有力气跟你说话。”

比丘闻佛语已,悲泪不能自胜,即自念言:佛是无上福田,众生覆护。我此三衣卖却,买取一钵饭,奉上于佛,今正是时也。作是念已,即买得一钵饭,急将上佛。

比丘听到佛这样说,伤心得泪水止不住地流,自己就想:佛是无上的福田,众生的护佑者。我把三衣卖掉,买一钵饭来奉养如来,现在正是时候。他这样想了之后,就买了一钵饭,急忙供养给佛。

佛知而故问言:“比丘!时年饥俭,人皆饿死。汝今何处得此一钵纯色饭来?”比丘如前具白世尊。

佛明知故问,说:“比丘,现在是荒年饥馑的时候,人都饿死了,你从哪里得到这一钵纯色的米饭?”比丘就把前面的情况具体向佛述说。

佛又言:“比丘!三衣者,即是三世诸佛之幢相。此衣因缘极尊、极重、极恩,汝今易得此饭与我者,大领汝好心,我不消此饭也。”

佛又说:“比丘,三衣是三世诸佛的幢相,这衣服的因缘极尊、极重、极有恩德。你现在拿它换来这碗饭给我,我领了你的好心,我不能消受这碗饭。”

比丘重白佛言:“佛是三界福田,圣中之极,尚言不消者,除佛已外谁能消耶?”

比丘又对佛说:“佛是三界福田,是无上的圣人,尚且说不能消受,除佛以外还有谁能消受呢?”

佛言:“比丘!汝有父母已不?”答言:“有。”“汝将供养父母去。”比丘言:“佛尚云不消,我父母岂能消也?”佛言:“得消。何以故?父母能生汝身,于汝有大重恩,为此得消。”

佛说:“比丘,你父母还健在吗?”他回答:“还健在。”“你可以供养父母去。”比丘说:“佛都说不能消受,我父母哪里能消受?”佛说:“能消的。什么缘故呢?父母生了你的身体,对你有深重的恩德,因此能消受。”

佛又问:“比丘!汝父母有信佛心不?”比丘言:“都无信心。”佛言:“今有信心。见汝与饭,大生欢喜,因此即发信心。先教受三归依,即能消此饭也。”时比丘既受佛教,愍仰而去。以此义故,大须孝养父母。

佛又说:“比丘,你父母对佛有信心吗?”比丘说:“都没信心。”佛说:“现在会有信心的。见你供养他们饭,他们生了大欢喜心,因此就会发起信心。你先教他们受三皈依,就能够消受这碗饭。”当时比丘受了佛的教令,愍念敬仰而去。从这段因缘就知道,要特别孝养父母。

又佛母摩耶生佛,经七日已即死,生忉利天。佛后成道,至四月十五日,即向忉利天一夏为母说法,为报十月怀胎之恩。佛尚自酬恩孝养父母,何况凡夫而不孝养?故知父母恩深极重也。

而且佛母摩耶夫人生了佛,过了七天就去世生到忉利天。后来佛成道,到了四月十五日,就上了忉利天,在一夏期间为母亲说法,报答十月怀胎的恩德。佛尚且酬恩孝养父母,何况我们凡夫,哪里能不孝养呢?所以说父母恩德极为深重。

思考题

1、韦提是祈请“为我广说无忧之处”,为何佛不为他广说而作金台普现呢?

2、十方佛国无数,为何夫人别选弥陀净土?

3、思维、正受各是何义?

4、为什么说“阿弥陀佛去此不远”?

5、韦提所请是定善之行,佛为何自开三福散善之行?

6、为什么说父母恩德极重?思维佛不消饭供及为母说法的行仪,引发孝养父母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