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卷第一

《观经四帖疏讲记(上)》 ︱ 善导大师 撰著 ︱ 智圆法师 讲解

(玄义分)

先劝大众发愿归三宝

首先劝令大众发菩提志愿,归命三宝。这里的菩提志愿特指发无上心、超越生死、入弥陀法界。包含了相合净土的出离及菩提志愿。

道俗时众等 各发无上心

生死甚难厌 佛法复难欣

共发金刚志 横超断四流

愿入弥陀界 归依合掌礼

出家在家的大众应各自发起无上道心。对生死生厌离很难,对佛法发欣慕也很难,所以在这样稀有难逢的因缘到来之时,我们一定要共同发一个金刚志愿:尽此一生就要超出轮回、截断生老病死四瀑流,解决无始以来未曾解决的生死大事,因而,愿我们即生就能生入弥陀净土世界,获得不退转,一生圆成佛道!此金刚志一发以后,永不为他人所转,一切时都坚固地执持这样的志愿,直到生命最后一息。

为了即生证入弥陀净土这个目的,我们要皈依尽十方法界的一切三宝海,因此都合掌顶礼三宝。

世尊我一心 归命尽十方

法性真如海 报化等诸佛

一一菩萨身 眷属等无量

庄严及变化 十地三贤海

时劫满未满 智行圆未圆

正使尽未尽 习气亡未亡

功用无功用 证智未证智

妙觉及等觉 正受金刚心

相应一念后 果德涅槃者

这是指归命一切佛菩萨。

首先归命尽十方世界法报化三身一切诸佛。“法性真如海”指法身佛。“海”是比喻,深广无涯之意。“法性真如”指法身,它不是分别心所能测度的,因此称为“深”;它根本也不落在任何限量里,因此称为“广”。这样超越了一切限量、非语言分别所能达到的真如法性,就是佛的法身。从法身里现出的报、化两种色身,就是指色身佛。因此,我们一心归命尽十方世界的一切法报化三身佛。

接着,我们也归命从初发心到最后位的一切菩萨。因此说到,对于十方世界里的三身佛的所有眷属、海会菩萨都全部皈依。这里有无量的庄严报身以及变化身,包括圣位十地和地前三贤的菩萨海。无论是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满未满足,智慧和行持圆未圆证,烦恼有没有尽,习气有没有亡,是处在功用地还是无功用地,证得智慧还是没证得智慧,处于上至妙觉位以及等觉位,或者处在金刚喻定的最后位菩萨,或者相应一念后现前果地涅槃的诸佛,我们都至诚地皈命。

我等咸归命 三佛菩提尊

无碍神通力 冥加愿摄受

我等咸归命 三乘等贤圣

学佛大悲心 长时无退者

请愿遥加被 念念见诸佛

我们都至诚归命法报化三身菩提,也就是诸佛如来,您们以彻照无碍的神通力已经鉴知了我的心,明确了我的愿,祈愿在冥冥中加被我的心,摄受我。我们都至诚归命三乘所摄的一切贤圣,以及所有学佛大悲心、长时无退转的菩萨众,祈愿你们在法界中直下加被我们,使得我们念念能见到诸佛如来。

我等愚痴身 旷劫来流转

今逢释迦佛 末法之遗迹

弥陀本誓愿 极乐之要门

定散等回向 速证无生身

这是说祈愿加被的目的,即想在这一生当中受持净土法门,完成生入净土、速证无生的愿望。因此说到:我们被愚蒙的心所牵引,不断地流浪在生死当中,旷劫难以出离,今天幸逢释迦佛末法的遗教,宣说的弥陀本愿海、往生极乐净土的捷径要门,因此祈求诸佛菩萨加被,我们以修持定、散两门的善根回向愿王,在即生当中往生净土、速疾证得无生法身。

接着善导大师表明了自己说偈的本怀和撰造本疏、开净土门的大义。

我依菩萨藏 顿教一乘海

说偈归三宝 与佛心相应

十方恒沙佛 六通照知我

今秉二尊教 广开净土门

我是依仗菩萨藏顿教一乘的净宗法海,宣说此偈归命三宝,与佛的心意相应。祈请十方恒沙诸佛以无碍的六通照知我并垂赐加被,现在我秉持释迦、弥陀两土导师的圣教,广为开显净土妙门,托出弥陀的本心、法门的本义,愿这一切都冥符圣心。

愿以此功德 平等施一切

同发菩提心 往生安乐国

这是发愿回向。愿以造本注疏的功德,平等布施给法界的一切众生,愿共同发起菩提心,往生到极乐世界。

此《观经》一部之内,先作七门料简,然后依文释义。

对这部《观经》的大义先作七门料简,即先分成七门来阐示它的含义。然后依着经文,逐句解释它的义理。也就是先宣说玄义,之后再顺释经文的意思。

第一、先标序题;第二、次释其名;第三、辩释宗旨不同、教之大小;第四、正显说人差别;第五、料简定散二善通别有异;第六、和会经论相违,广施问答,释去疑情;第七、料简韦提闻佛正说得益分齐。

所谓七门料简,分别是:第一、首先标出序题,即宣说本经的由序或者缘起;第二、其次解释经名的含义;第三、要辨明解释本经的特别宗趣,“宗”是本经所崇奉处,指的是观佛三昧或念佛三昧;“趣”是修行的所趣,也就是要往生极乐世界。“教之大小”,是判定本经属于大小乘中的菩萨藏;第四、显示宣说本经者的差别,即佛亲自宣说;第五、料简定善和散善两者通别的含义;第六、和会经论相违之处,广大地设立问答,透过解释去除行者的疑情;第七、辨定韦提希闻佛正说得利益的时间和程度的量。

第一、先标序题者。

这里包括两分内容:一、标明一代时教兴起的因缘,二、标明净土大教兴起的因缘。

窃以真如广大,五乘[1]不测其边;法性深高,十圣[2]莫穷其际。真如之体量,量性不出蠢蠢之心;法性无边,边体则元来不动。无尘法界,凡圣齐圆。两垢如如,则普该于含识。恒沙功德,寂用湛然。

这一段宣说众生本来是佛。

“真如”,就是诸法本来如是,真者不妄,如者不异。真如极其广大,一切五乘人没有证到佛位之前,都测不

到它的边际。法性甚深高广,连十圣也穷不到它的底蕴。

“真如之体量,量性不出蠢蠢之心,法性无边,边体则元来不动”,真如与法性是一个意思,这是用对仗的手法来作描述。真如就是理体,它有无法测度的量,一切都为这量所摄。而这个量性也并非是离开众生蠢蠢的妄动之心以外有这个真如本性,换言之,真如本性就在这一切妄心当中。

法性离绝边表。“边”是指有、无、双亦、双非四边。“无边”就是离戏,它不落在任何分别识所缘境中。“边体则元来不动”,“边”就是妄识前显现的一切人我、法我的相,都有一个定相可得,落在一个固定的点上称为“边”。这一切显现,它本来的体性就是实相本身。虽然显现四边的法或者显现人我、法我的相,但这一切都是妄相,由于它是妄识、分别心所造,因此都是生灭的客尘法,有生灭、来去等的变异。但是,实相本身是原本不动的,没有任何变异,这也就是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增不减的本自的妙体。

“无尘法界,凡圣齐圆”:“无尘”就是本来清净,离诸客尘。“法界”,就是一切万法的根源。“凡圣齐圆”,就是凡夫圣者只是现相上假立的差别,实际上本自一如,也就是凡圣同等本自具足这个法界,无欠无缺。在凡夫不减,在圣人不增,本来圆满称之为“圆”。

“两垢如如,则普该于含识”:“两垢如如”,烦恼障、所知障的两种垢染本来是虚妄分别的体性,在实相中并不存在。因此,就在这一切现相的当下,它本身就是如如法性,从来都没有什么变动。“则普该于含识”,因为识只是一种妄现,它的体性就是本自的实相,也因此在一切含识的心中,都有这样的如来藏或者自性佛。

“恒沙功德,寂用湛然”:就是在这个妙体上有超过恒河沙数的自性功德法。“寂”就是本来寂灭,或者本来就没有生灭,“用”就是本身具足恒沙的妙用,“湛然”就是清净明澈,无诸垢染。

以上说明众生本来是佛。在实相当中,本来没有佛和众生的差别。那为什么佛又要化身在这个世界传教呢?以下说明大教兴起的因缘:

但以垢障覆深,净体无由显照。故使大悲隐于西化,惊入火宅之门,洒甘露润于群萌,辉智炬则朗重昏于永夜。三檀等备,四摄齐收。开示长劫之苦因,悟入永生之乐果。

但是在现相中,众生入了很深的迷梦。由于这种错乱的力量,出现了很深的缠缚,这就叫做被覆的如来藏。净体无由显发、出现照用,这就叫法身流转五道,或者本身的自性佛迷掉了,陷在一种虚妄的梦境里,不能归回本体。其实,刹那也没有离开过,丝毫也没有间隔。但是由于落在妄想里,确实有一种虚假的相续轮转。这个时候如果没有应他的心,在他面前显现化身来引导他,他就一直也没办法回头。

因此诸佛在大悲心中,“隐于西化”。“西化”,是指毗卢遮那如来在此世界中化现在西域印度。“隐”,是指一个秘密界,即在法界里面自然以悲力顺着众生的善缘显现应化,在凡情面前就只看到一个与人类同类的身,实际上他是大悲的力用,但是凡识见不到他的秘密界,称为“隐秘”。

“惊入火宅之门”,这是譬喻的手法。众生都处在火宅当中,时时被三毒的烈火炽燃焚烧,不得止息,因此,佛以悲心无自在地入在火宅门里作救度。

如何来救度众生呢?就是以下两句——“洒甘露润于群萌,辉智炬则朗重昏于永夜”。“洒甘露”是指宣说妙法,法水滋润众生的心地,使他的善根不断地萌发,这叫做“润于群萌”。就是法有一种增长善根界的力量,由于法的启发作用,众生的善根就不断地显发了。

其次,“辉智炬则朗重昏于永夜”,就是以智慧的火炬或者光明照破漫长轮回暗夜中众生的重重昏暗。“昏”是指无明,即众生心上的业果愚和真实义愚。因为他一直被无明力所转,不能见到本性的光明,因此一直陷在这样一重又一重的迷惑颠倒当中。

“三檀[1]等备,四摄齐收”,就是以财施、法施、无畏施三种舍来平等利益一切众生,以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四摄法摄受一切众生。

“开示长劫之苦因,悟入永生之乐果”,这是指宣说四谛或者离苦得乐的正道,给他开示长劫以来生死大苦的因由或者根源,然后宣说离苦的正道,使他证得永远寂灭苦和苦因的无漏乐果。


[1]檀:梵语“檀那”,译曰布施,施与。

[1]五乘:《楞伽经》中有人乘、天乘、声闻乘、独觉乘、大乘之说。

[2]十圣:指十地圣者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