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卷第一

《观经四帖疏讲记(上)》 ︱ 善导大师 撰著 ︱ 智圆法师 讲解

虽然,仰愿一切欲往生知识等,善自思量,宁伤今世错信佛语,不可执菩萨论以为指南。若依此执者,即是自失误他也。

尽管如此,我还是诚心地愿一切希求往生的善知识们,好好思量,宁可这一世错信了佛语而失误,也不可以把菩萨的论调作为修行的指南。如果你依据一种不符合佛语的论调来执持的话,那确实成了自己失误、又误他人的大错谬了。

这只是退一步来说,不是说佛语会有错误,而是说,在佛语和菩萨论之间做个选择的话,就要以佛语为无上的量。因为佛已经现证了一切种智,他是无错谬地见到了一切真理和所有不可思议的事。而西方法门确实是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智慧和悲愿的力量所成就的,唯有诸佛才能了达,不是其他九界众生以自力所能知晓的。

因此,这两者做一个权衡的话,就要知道,由于菩萨断证没有达到圆满,没有彻证到量,凡是他所说的如果与佛语相合,那就可以印证说如是如是;如果他所说的和佛语不相合,那就说明他是不符合真理的,或者说不符合一切种智现量的所见,这就必须舍弃。

这里是标明行者对于圣教生信的量,因此以一种坚信的方式来说:即使佛语有错误,我也相信到底,其实佛语是没有错误的。但是,如果菩萨的论调与佛语相违,那才真正是不符合真理的法则而出现偏差。

所以他们说十念不能往生,这就完全不符合佛心和弥陀大愿的本意。这种言论的流播,确实会使自己丧失即生往生净土、顿超旷劫轮回、迅速得证不退转位、解脱成佛的大利益。而且会误导千千万万的人,使得他们丧失信心,认为此生不可能往生净土,只有到遥远的未来世才可以。这样,他们就发不出决断的心一心祈愿往生,或者说中间会产生疑虑、退转,无法至心地趣往净土。这样就退失了无数众生即生横超生死、往生净土的大利益。因此在这个问题上,必须以佛语为量。这是极其甚深不可思议的事,我们很难见到它玄妙的理体以及弥陀不可思议的力量。但只要我们深信佛语,以此为量,我们就必将得到极其不可思议的利益。只要你相信这样一个无上如意宝的功能,直接去顺应它的操作法则来做,就必将得到利益。并不一定要你真正见到如意宝的体性和力用,这是很难的事。

好比今天一般的人都能够使用傻瓜相机或者各种便利、高级的电子产品,他并不需要完全透彻里面的深妙原理,这只是极少数高层专家的事情。但是只要你信受的话,就一定能得到该产品的便利。把这个譬喻扩大到无数倍,那么我们也应当如是信受佛语彻见后的指示,我们也应该相信这个法门有不可思议的功能、力用,它完全超乎我们的想像或者其他通途法门的范围,也根本不是下凡的情量乃至于诸学道圣者的量所能测知。因此,在这件事情上必须以佛语为量,坚信到底。

同样的道理,善导大师在后面谈到“深心”的时候,特指的是一种对于佛语坚定不移的信心。一方面,相信自己在生死当中常没常流转,始终没得到一个极奇特的因缘,使得自己顿超生死。而另一方面,就要深信,今天终于闻到了弥陀四十八愿的无上愿海法门,它使一个障重凡夫下至于至心十念都能生至功德极其殊胜的净土,因此了解到这是旷劫难遇的良机,就好像穷人遇到了无上的如意宝那样欢喜。以这种深信心,就排除了各种怀疑,哪怕是其他所有的论师、所有的声闻缘觉阿罗汉、所有的一到十地的菩萨,甚至于十方诸佛来说这个法不了义,或者说并非如此,也不生任何疑难、退却。像这样的心,就是真实的信心。

问曰:云何起行而言不得往生?答曰:若欲往生者,要须行愿具足方可得生。今此论中但言发愿,不论有行。

问:论中所说的是怎样起行而不能得往生呢?

回答:凡是想得到往生成果的人,必须要行愿具足,缺一不可。而这部论里只说到发愿,没有说到实行。

问曰:何故不论?答曰:乃至一念曾未措心,是故不论。

问:为什么没有说到实行呢?

回答:因为他没有起一念要真正实行的心,所以他只是有一个愿而没有实际行动。

问曰:愿行之义有何差别?答曰:如经中说,但有其行,行即孤,亦无所至。但有其愿,愿即虚,亦无所至。要须愿行相扶,所为皆克。是故今此论中,直言发愿,不论有行。是故未即得生、与远生作因者,其义实也。

问:愿和行在含义上有什么差别呢?

答:如同经中所说,只有口称佛名的行为而没有一个想求生的愿望,这样就只是一个单单的行动,也就不可能到达所愿处。如果只有愿望而没有行动,这就是虚愿,也不可能达成目标。一定要行和愿互相摄持,也就是说以真实的愿来摄持行为,引导他往所愿处行进,而且必须要由实际的行动来填满所愿,这样才能够达成所求的目标。

总而言之,愿行缺一不可。没有什么愿望,只是做一种行为,不可能达成所愿。就像一般人念念阿弥陀佛,但他没有往生的愿,所以不会往生。或者单单有一个空愿,没有实行,也不可能到达。就像一般人说自己想达到什么目标,但他根本就不付诸实行,也不可能达成。

所以,在这部论里只说到了发愿,没有谈到实行,因此他不可能在今生得以往生,只是给遥远的未来种一个因。论中所说的是一个真实的情况,并没有不对。要这样理解别时意趣的含义。

问曰:愿意云何,乃言不生?答曰:闻他说言西方快乐不可思议,即作愿言,我亦愿生。道此语已,更不相续,故名愿也。

问:所谓只有一个愿是什么意思?而说不能往生呢?

回答:这个人听到别人讲西方极乐世界如何快乐不可思议,他心里也会这样发愿说,我也想生到那里。但说了这句话以后,他再也不相续,也就是他并没有发出不断称念佛的行为,所以叫做只有一个虚愿。

思考题

1、举出三个教证,证明佛说十六观法只为凡夫,不为圣人。

2、破斥错解别时意趣:

(1)诸师如何将“下品下生十声称佛往生”错解为别时意趣?

(2)举出经教,对此作破斥。

(3)为什么说宁可错信佛语,不可执菩萨论为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