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卷第一

《观经四帖疏讲记(上)》 ︱ 善导大师 撰著 ︱ 智圆法师 讲解

今此《观经》中,十声称佛,即有十愿十行具足。云何具足?言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义故,必得往生。

而这部《观经》里说到十声称佛的修行,实际上已经具足十愿十行了。也就是说,在他每一声称佛的行动当中,都有愿和行在里面,连续十声称佛,就有连续十次愿行的内涵。怎么说在一声称名当中就具足愿行呢?因为他内心有实际的心理趣向,当他说“南无”的时候,他确实是归命,也就是一心发愿要趣往极乐世界。而他口里称“阿弥陀佛”的时候,这就是往生的行持。因为往生并不是通过外面的脚去走,而是通过自己的心一念一念地称阿弥陀佛,跟佛心相合,就是在往极乐世界行进了,也因此这是他的实行。

这与前面的根本不同。前面只是说,我也要去极乐世界,但口里没有发出念佛的行动,而且心上也没有当即直接趣向西方,因此只能与未来做个远因。或者另一种人,虽然口里念了阿弥陀佛,但是内心并不是一心归投阿弥陀佛,勇往直前地奔往净土。所以,要看内在的心行上有没有一种直接的愿欲投向,以及有没有按照往生的行门在实际地行走。如果有这两个内涵,就是具足愿行。如果没有这两个内涵,只是口里念念,不代表有愿;只是心里想:我愿意去,这也不代表有实行。

但是,在《观经》里说到,下品人临终时,地狱相都已经现了,这个时候,善知识教导他求往生,他就相信了,而且是真心要往那儿去。之后发出了行动,称念阿弥陀佛,这就是已经坐上了大愿船,往西方净土去了。所以,他念阿弥陀佛,每一声都是具足愿行的。愿行已经具备,符合了弥陀本愿,当然是当下往生,怎么能解释成别时意趣呢?

又来论中,称多宝佛,为求佛果即是正报,下唯发愿求生净土即是依报。一正一依,岂得相似?然正报难期,一行虽精未克;依报易求,岂以一愿之心即入?

而且上面论当中说,念多宝佛,指的是行者自己要求证佛果,这是正报的事。后来又谈到仅仅以发愿求生净土,这是指想生到佛的依报国土当中。一个是正报成佛,一个是依报——生到佛的他受用土当中,这两个在求果的性质上是不同的,不能混为一谈。

所以应当这样来做精细的拣择:说到要成就断证究竟圆满的佛果,这是无上的佛果,难以一时达成。所以,虽然念佛这一行很精,也不能由此就克果,而必须是一切的因行都圆满具足,才能得成无上菩提。而说到生依报的国土,这是一个较低的目标,容易求证到。虽然如此,也不可能仅仅以一个唯愿无行的心就能证入。换言之,由于得到正报的佛果非常高,所以即使你修念佛非常精湛,也难以一时达成。而生入到弥陀依报的国土,这是非常容易达到的,但也不是有愿无行所能证入的。因此,这两种情形都属于别时意趣。

下面再用一个譬喻使大家悟入。

虽然,譬如边方,投化即易,为主即难。今时愿往生者,并是一切投化众生,岂非易也?但能上尽一形,下至十念,以佛愿力,莫不皆往,故名易也。

了解了这个譬喻,就会深信:确实凡夫即生往生到西方净土是很容易成办的事。譬如说边疆的小国要投靠中央大国,这是很容易的。只要他的心信顺、不背逆,非常尊崇中央的国主,有信心、愿望以及付出行动去归投,那当然就被中央大国摄化了。如果他要充当中央大国的国主,那就很难,必须要达到相应的地步,有那么大的福德、权势,他才能统治中央大国。

这个譬喻极其恰当,说得非常好,你一听就马上懂了。现在我们凡夫不是自己去充当圆满的佛,因为这非常难,必须具足成佛的因缘你才能成佛。但是我现在要生入弥陀国土去,这个很容易。为什么呢?因为阿弥陀佛有无上的慈悲,你的心完全信顺佛,而且愿意去,又能够念佛,那佛当即摄受,马上就能生到佛的他受用土当中,这是极容易成办的。这样了解以后才知道,所谓十念往生并非夸张的说法,确实是很容易成办的,只要你归投降化就可以了。

我们不要再刚强难化,一直认为我在娑婆世界如何如何。其实我们已经彻底生在一个苦海当中了,应当真心希望投到中央大国,也就是佛的净土世界。因此要想:一切完全交给阿弥陀佛。当然阿弥陀佛要收,那么怎么收呢?条件很低,只要有信顺的心,不违逆;其次要有愿去的心,不愿意在苦海中继续沉溺;再次,不断地称念弥陀名号,也就是给阿弥陀佛拍电报,阿弥陀佛就收了。就像边疆的小国写了一封归投的信,让信使交给中央国主。中央国主一看,当然就收了,这不是很容易的事吗?

因此,这里用决定的语气说到,只要你有这样的信愿,上等者尽此形寿一直修到生命最后一刻,下等者临终至心十念,都能够仗着佛愿力摄持得以往生。就像所有的边疆小国,只要他诚心投化,中央大国就全部摄受,这就叫做“易行”,这就叫做“直截”。所以绝对不能判为别时意趣,不然大违经旨,大违佛心,大违缘起法则。

斯乃不可以言定义,致信之者怀疑,要引圣教来明,欲使闻之者决能遣惑。

所以在这件事情上,我们不能以经论文字的表面来确定它的含义,或者随着自己的臆测就下结论,使得本来有信心者反而生疑退失信心。一定要以诚谛不虚的诸佛的金刚语来作证明,这样,就能使闻到的人决定遣除怀疑。这以后,他就一心信顺,决不退悔。这样一直到生命最后一息为止,都有一个金刚般的信心,有一个一心信任、求愿的心,中间不会被怀疑障碍,这就能顺利往生。所以,这件事极其重要,必须按照这样以教以理来证成,使得一切行者都能够直接一心投入净土。

第六、会通二乘种不生义者。问曰:弥陀净国为当是报是化也?答曰:是报非化。云何得知?如《大乘同性经》说:西方安乐阿弥陀佛是报佛报土。又《无量寿经》云:法藏比丘在世饶王佛所,行菩萨道时,发四十八愿,有一愿言:若我得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愿生我国,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今既成佛,即是酬因之身也。又《观经》中,上辈三人临命终时,皆言:阿弥陀佛及与化佛来迎此人。然报身兼化,共来授手,故名为“与”。以此文证,故知是报。

第六、会通二乘种不生。问:弥陀净国是报土还是化土?回答:是报土不是化土。怎么知道呢?引三段经文证明。一、《大乘同性经》上说:西方极乐阿弥陀佛是报佛报土;二、《无量寿经》上说:法藏比丘在世自在王佛那里行菩萨道时,发了四十八愿,有一愿说:如果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愿生我国,下至十念,如不往生,就不取正觉。现在已经成佛,这就是酬答因地愿行的色身,因此是报身。换言之,如今在西方净土显现的佛身是酬答往昔因行而出现的,因此是报身。三、《观经》中,在上辈三人临终时都说:阿弥陀佛与化佛来迎接此人。这里说到报身和化身共同来授手,因此用了一个“与”字。以这段经文来证明,就知道是报佛。

然报应二身者,眼目之异名。前翻报作应,后翻应作报。凡言报者,因行不虚定招来果,以果应因故名为报。又三大僧祇所修万行,必定应得菩提,今既道成,即是应身。斯乃过现诸佛辨立三身,除斯已外更无别体。纵使无穷八相,名号尘沙,克体而论,总归化摄。今彼弥陀,现是报也。

然而报身和应身只是不同的名称而已,就如同眼与目一样,所指都是一个。先前把“报”翻译成“应”,后来把“应”翻译成“报”。凡是说到“报”,就是指因地的修行不会虚弃,一定会招来相应的果报。由于果是应着因而来,因此称为酬报。

进一步推论,三大阿僧祇劫所修的万行,一定会得到菩提果。现在既然已经成就了无上觉道,因此是过去的菩提行感应而来,称为是“应身”。总之,“报”、“应”是一个含义,这就是现在、过去诸佛辨立三身的意义,除此之外再没有别的体性。纵然是示现了无穷的八相成道的事业相,或者在各世界之中有恒河沙数的名号安立,就体性而论,都是归于化佛所摄。

总而言之,这都是佛应着无量世界的机感而现出相应的色身、名号、事业相等,这一类就是应众生的机而幻化的相。而现在弥陀在西方成佛,指的是因圆果满而示现的色身佛。因此,在他当下现证菩提之处,所显现的是报身报土。

问曰:既言报者,报身常住永无生灭,何故《观音授记经》说,阿弥陀佛亦有入涅槃时?此之一义若为通释?

提出一个疑问:既然说到“报”,报身常住没有生灭,为什么《观音授记经》里说阿弥陀佛也有入涅槃的时候?这两者如何会通解释?

答曰:入不入义者,唯是诸佛境界,尚非三乘浅智所窥,岂况小凡辄能知也?虽然,必欲知者,敢引佛经以为明证。

回答:诸佛入不入涅槃,这是诸佛的境界,尚且不是三乘的浅智所能窥测,何况小见凡夫怎么能了知呢?虽是如此,如果一定要想得到确认或者了知的话,这里不妨引一段佛经作为明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