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满法

入菩萨行(第十品)

  • 作者: 索达吉堪布 传讲
  • 文章来源: 网络
  • 点击数: 408
  • 分享到:


辛二、(为胜士满愿而回向):

愿诸有情众,殷勤供诸佛,

依佛无边福,恒常获安乐!

愿一切有情,数数恭敬供养诸佛圣尊,并以佛陀的无边福德加持,恒常获得究竟安乐!

胜士即具足殊胜菩提心的大乘修行人或声闻缘觉。大乘佛子的愿心只有一个:愿一切父母众生皆能步入佛道,获得究竟安乐。因而作者在此为胜士满愿而回向,首先是为了大乘佛子的唯一心愿事业而回向功德,以此加持,愿一切有情众生,都对三宝生起无伪信心,而且能恒时不断地供养诸佛如来。供养佛陀有多层次方式,然而如《法华经》中所言,哪怕仅是以散乱心供养佛塔佛像一枝花,供养者也可以此而得无量福德,迅速趋入菩提果位。现在真正闻思修习佛法者虽然很少,然而供养诸佛三宝的人仍有不少,每到节日,各大城市的寺庙,及一些名山古刹内,供养灯香、水果等之类供品的特别多,以此助缘,供养者皆能得到佛的摄受,这也是菩萨以大愿加持而致吧。佛陀功德威力无有边际,一切有情若能与佛结缘,依此即可得到恒常不变的究竟大乐。佛陀的愿力、功德、加持不可思议,这一点在众多经论中都有详述,任何有情若能对此生一念信心,也不会空过,最终定能为佛陀所摄受,而得到救渡。

菩萨愿如意,成办众生利!

有情愿悉得,怙主慈护念!

独觉声闻众,愿获涅槃乐!

愿菩萨们都能如意成办一切众生的利益!愿一切有情都能得到诸佛怙主慈愍地护念!愿独觉声闻乘行者,皆能回小向大,获得究竟涅槃大乐!

在无边世界里,有许许多多修学大乘妙道,视一切众生如父母的菩萨,为了成办众生的利益,这些圣者发下了广大心愿,而且在无数大劫中勇猛精进,围绕心愿而奋斗不息。作者在此以所有功德回向,我们所有后学者也应如是回向,愿一切菩萨的心愿皆能迅速成就。一切有情众生,皆能与诸佛怙主结缘,以此而得到怙主们的慈愍怙念,得到殊胜加持而证得菩提果位。在此诸人应知,诸佛菩萨视一切众生如爱子,其悲心护念无有偏袒地被及任何一个有情,然而众生因无明所覆,自闭其户,以致自己无法受到怙主加持,就象盲人见不到日光一样,弥勒菩萨在《宝性论》中对此以比喻作了很清楚地论述。

世间也有众多声闻缘觉乘行人,他们主要为了个人解脱,以发起出离心而修持四谛十六行相或十二缘起为道,证得圆满的人无我与部分法无我空性后,入于暂时的寂灭涅槃。这种果位只是暂时安乐并非究竟,因此菩萨在此也同样为他们回向,愿他们早日回小向大,在暂时的果位上更上一层楼,发起菩提心趋入大乘妙道,顺利地获得究竟涅槃大安乐。入于灭定的声缘,在世界各地都有,以前也经常有成就者发现或唤醒他们,使其入于大乘,如玄奘法师去印度求法,途中找到并唤醒过一个入灭定的罗汉。在我们学院所在地附近,第一世敦珠法王也以神通发现了一个在山洞中入灭定的声闻,并叫弟子们挖了出来,让大家看后,敦珠法王又吩咐弟子将那位声闻圣者藏进山洞,重新用土石封好。如果这些声缘圣者,能发起殊胜菩提心,对许多众生都会有大利益,其自利也会得到究竟圆满,因此大家也应以虔诚之心回向祈祷,愿十方世界中一切声缘皆能早日进入大乘,引导无数众生一起证得究竟大乐果位!

庚二、(为自菩提行之因而回向):

我未登地前,愿蒙文殊恩,

常忆己宿命,出家恒为僧!

在我尚未证得初地前,愿能蒙受文殊菩萨恩赐加持,恒常能回忆宿命,生生世世出家为僧!

要究竟圆满地利益众生,必须要具备圆满断证功德智慧,因而菩萨在发心将造论功德回向利他之后,也需要为自利而回向。当然,证得了自他平等的菩萨所谓之自己,并非凡夫所执着的狭隘自我,因为菩萨通过修持自他相换与自他平等,将一切众生观为一体,将一切众生都观为己身。以此菩萨在回向自利时,实际上也是在为所有众生而回向发愿。因作者的本尊是文殊圣尊,也因文殊圣尊是诸佛智慧之总体,所以作者在此回向,愿自己在没有证得初地前,能蒙受文殊圣尊的宏恩,赐予甚深护念加持,使自己生起深广的闻思修行智慧;也能经常回忆宿世,使自己生生世世能不忘失菩提誓言,舍俗出家,做一个精勤不懈的修行人。作者很谦虚地说"我未登地……",实际他应是登地圣者,印度许多大成就者,对此都曾有过评述。只是为了引导后学者,寂天菩萨在此作谦虚地示现。

修行人在发起世俗菩提心后,开始进入大乘资粮道,修行四念处,四正断,四神足,再进入加行道修持五根五力,此间修行者尚未现量见到法界实相,唯有相似的实相智慧。因智慧不深,也就很难象登地后的菩萨那样"投生观花园",自在地游戏于世间而不受世间染污,也无法自在地修持深法,任运度化有情,所以作者发愿:在尚未登地前,愿文殊圣尊加持自己常忆宿命,生生世世出家为僧,修持清净的别解脱戒律。在尚未登地前,出离俗家,以清净声闻行仪而修持,这是每个大乘修行人都应经过的阶梯。初学者滞留于俗家,修行会如同陆地行船,寸步唯艰。《普贤行愿品》中说过:"我为菩提修行时,一切趣中成宿命,常得出家修净戒,无垢无破无穿漏。"恰美仁波切也说:"诸大菩萨在最后成佛时,也是以出家形象而示现。"作为初学者,大家应追随前辈们足迹,同样发下坚誓,愿自己生生世世舍离俗家为僧,修持清净戒律!生生世世能依止文殊圣尊上师,蒙受无比的宏恩!

愿吾菲饮食,维生充体能!

世世愿恒得,圆满寂静处!

愿我能以菲薄的饮食,补充体能,维持修行所依的身命!更愿我生生世世都能安居在理想的寂静环境中修行!

对修行者而言,最好最快捷的方式,莫过于象历代高僧大德们那样,彻底舍弃今世,心依于法,法依于贫,贫依于死,死依于干涸之壑,不顾一切地修习正法。作者在此处的回向,也充分体现了这种坚忍朴实的修行风格。从本师释迦牟尼佛到后来历代成就者,没有一个不是如此示现苦行,在执着现世盛事同时,顺便修行而成就的人,从来就没有听到过。因此,发愿自己生生世世仅以粗茶淡饭维持色身,安住在圆满寂静处修持正法,这也是每一个修行者应有的愿行。圆满寂静处,针对层次不同的修行者,有不同含义,对我们初学者而言,远离了世间愦闹,有具相大善知识的引导,又有善友相互帮助之处,就象这块喇荣虹身寂静处一样的地方,才是真正的圆满寂静处。想出离轮回,解救父母众生的人,应当数数从内心深处发愿,生生世世依止这样的寂静处,依止四依苦行而勤修正法!愿大家皆能常如《密宗成就略说》中所言:熙熙攘攘都市中,迷迷糊糊世间众,忙忙碌碌逐名利,泛泛悠悠耗此生。我心常念静山洞,鸟语花香水澄净,山果充饥草蔽体,谛观自心证觉性。"

何世欲相见,或欲问法义,

愿我无障碍,面见文殊尊!

无论在什么时候,想见到文殊圣尊,或者想请问甚深法义,愿我都能毫无障碍地面见文殊圣尊!

作者在此回向能随时面见文殊圣尊的偈颂,在藏传佛教地区,可以说是脍炙人口,老幼妇孺皆能吟诵。一般小出家人开始学会字母拼读后,接着就会学这个偈颂的念诵。87年法王如意宝带弟子们朝拜五台山时,从出发到朝拜五台山整个过程中,法王如意宝要求大家在未见文殊圣尊前,一直不停地念诵这个愿词。从字面上看,这段愿词文简义赅,没有难懂之处,然而细细揣摩其深义非凡夫所能测,如果以大信心反复祈求,千百万遍诵持愿词,或许能得少许体味感受。若能面见亲聆文殊圣尊教诲蒙受加持,即能彻底通达三世诸佛的甚深密义,因此,作者此处的发愿,也即发愿自己迅速证悟成就的愿词。对文殊圣尊,当然也有种种层次的理解,一般来说,文殊圣尊会以种种不同形象示现,有时甚至以地水火风形相加持有信心有福缘者,如彩光、彩云、土石等等。只要有清净信心,一定会断除无明愚痴障盖,面见文殊圣尊得到加持。

为于十方际,成办有情利,

吾行愿得如,文殊圆满行!

为了在十方世界中,成办一切有情的利益,愿我一切作为如同文殊菩萨一样圆满!

发愿能面见文殊圣尊,得到摄受加持,当然不是最终目的,因而作者接着又回向,愿自己能安住文殊菩萨的愿行,成办十方虚空际中一切众生的利益。文殊菩萨的愿行,具体体现在十大愿中。十大愿可以相似地以一语蔽之:即是三界一切行类之有情,皆愿共有缘,皆以圣性力及种种方便加持令发菩提心,得入菩提圣果。如果仔细阅诵文殊菩萨的十大愿,可以发现这也是成就文殊本尊的发愿,因为在文殊菩萨的第十大愿中说到:"同我大愿,则是我身,共我无别。"作为后学者,我们也应紧随其行径,以真诚的信心回向发愿,愿自己也能生起如是的殊胜菩提心,同入文殊圆满行愿海!

乃至有虚空,以及众生住,

愿吾住世间,尽除众生苦!

只要虚空世界未尽,众生亦未尽,愿我一直住留世间,消尽一切众生的痛苦!

菩萨的菩提誓愿是无尽的,乃至虚空世界未尽,轮回众生未尽,其誓愿也无有穷尽,仍会不断地度化十方世间的无量众生。《普贤行愿品》中每一个大愿中都说:"如是所修回向(等十愿),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回向(等十愿),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对此有些人会有疑惑:如果众生未尽,菩萨誓愿也不尽,那样岂不是菩萨永远无有圆满誓愿而成佛的机会吗?因为轮回众生无有边际,虚空也不可能有边际。这种疑惑是多余的,菩萨愿力越广大,积累的功德也就越巨大,因一切功德皆依发心,如是成佛的时间越快。成佛之后,依其愿力,度化众生的事业,如同《入中论》里所说的陶师转机轮之喻那样,也会旋转不息,所以也就不会有空发誓愿之嫌。

众生诸苦痛,愿悉报吾身!

愿因菩萨德,众生享安乐!

愿众生诸般罪业苦果,全部报应在我身上,愿因我修持菩萨行的广大功德,令众生享受无边安乐!

此颂是为成就自他相换或他重于己,究竟利益他人而作回向。菩萨由无比大悲心视一切众生如己身或过于己身,由是而发愿代受一切众生的痛苦,施予无边安乐。以真实无欺的誓愿力、大悲加持力、不变的法界缘起力,愿三界有情所有罪业苦果,都成熟报应在自己身上,以自己所修广大菩萨行愿的福德,回向一切有情,愿他们恒时享受无边安乐!这是大乘菩萨所特具的悲愿,也是惊天地、泣鬼神,凡夫众生不可想象的愿行。然而作为大乘修行人,这也是必须具备的愿行,各自对照自相续,自己离这种大悲愿,究竟还有多少距离呢?对这种具有无比功德的修法,也是整个大乘法门之基石,自己如果没有如法修习,那无论修何种法门,也没有多大意义。因此希望有志者,将《入行论》作为终生修持的功课,依寂天菩萨与历代传承上师加持,使自己在今生也能发起如是深广坚固菩提心。

有些人认为代众生受苦,只能是一种心愿,实际上无法实现,这种是大邪见。菩萨的甚深智慧大悲行境,并非凡夫可以测知,从许多高僧大德们事迹中,我们可以了知菩萨代众生受苦不会只是心愿,而是真实的行动。如许多大菩萨在度生事业圆满后,都会显现生病,以色身代众生消除罪苦。如果自己也想真正地趋入菩萨行,当再三发下深愿,效前辈先贤之行径,将自身一切安乐施予父母众生,而代受众生的一切痛苦!

庚三、(为二利增胜佛法而回向):

愿除苦良药,一切安乐源,

教法伴利敬,长久住世间!

愿解除众生痛苦的唯一良药,以及出生一切安乐之源的佛教,伴随着世间众生的供养与恭敬承事,长久地住留世间!

能解除众生所有痛苦及苦因的唯一良药,以及能予一切众生暂时与究竟安乐之源,即是佛教,对此无论从理论上观察,或从历史事实上看,都毫无疑问。在此不多作论述,也无需多言,因为只要是有智慧有福缘者,自然会随正理随自己的福缘而信奉佛法、修学佛法,以超越痛苦世间,获得自在安乐。但是,佛教要长久住留世间、广泛弘扬,必须具备一定因缘,这些因缘也就是众生的福德善业,众生对佛教的供养与恭敬承事。如果众生对佛法不恭敬、不接受,那佛法也就不可能弘扬在世间;如果众生不供养三宝,不与三宝结缘,自己不积福德因缘,教法也不能无缘无故显示在无缘众生前。再者弘扬佛法与修行者各个人修行不同,个人修法,应远离世间一切恭敬利养,但是在弘扬佛法时,必须要靠众人对佛教的恭敬与供养承事。众生对佛法越恭敬,就会得到越多的利益;对佛教僧团供养承事越多,僧团的弘法助缘也就越多,佛教对世间人的影响力就会越来越增上,使更多众生能接受并信奉佛法,这是一个自然规律,也是作者以甚深智慧所观察到的事实。所以在此以一切福德作了最后回向,愿疗治众生痛苦的唯一妙药,出生一切利乐之源的佛教,伴随着世间众生的恭敬与供养承事,长住世间,永远不衰!我们也应如是回向,愿一切佛教教法及如法的僧团等,都能得到世间众生的恭敬承事,佛教广弘于世间,直至众生度尽!

丙三、(圆满结尾)分三:丁一、忆恩顶礼;丁二、何者造论;丁三、译跋。

丁一、(忆恩顶礼):

礼敬文殊尊,恩生吾善心,

亦礼善知识,恩长吾三学。

最后,我虔诚地礼敬文殊圣尊,是圣尊恩赐加持使我生起了愿求菩提的善心;同时,我也礼敬各位善知识,是他们的恩德助长了我的戒定慧三学。

于造论圆满之际,寂天菩萨又作了念恩礼敬。由于此论是作者在文殊菩萨圣尊加持下而作,同时是文殊圣尊加持使其相续中生起了殊胜菩提心,故作者首先礼敬文殊圣尊。同时,作者亦恭敬顶礼自己的善知识,如当时他的出家阿阇黎胜天论师等。善知识是修行人必需的解脱因缘,我们相续中的善根智慧,无一不是依善知识引导而生起。所以作者在此,亦虔诚地礼敬自己的善知识,并说自相续中的戒定慧三学,都是靠各位善知识的恩德,才得到了增长。

能知恩念恩是了不起的美德,而作者当时是身体融入虚空,以朗朗妙音说下这番念恩顶礼句。作为后学者,我们也应该反省,作者具有如是证悟功德,难道不正是与能时刻不忘摄受自己的圣尊与善知识有关吗?诸有智者,当谨自勉!

丁二、(何者造论):

寂天阿阇黎所作之《入菩萨行》,至此善说圆满。

丁三、(译跋):

首由印度堪布沙尔瓦其那提婆与主校罗扎瓦吉祥积,参迦湿弥罗本而译成;其后,复由印度堪布达磨师利拔驼罗,主校罗扎瓦仁钦桑布与释迦意,据摩揭陀传本及其注释,重译审订而成;最后,由印度堪布苏马的格底与主校罗扎瓦具慧般若比丘,重新修正、翻译,并善加审订。

《入行论》至此,已全部讲解圆满。我们这次历时19个月的讲习,在历史上可能是时间最长的一次。此期间以上师三宝加持,未遇任何违缘,一边传讲一边著成了74万余字的大讲疏,在座有五百多位四众弟子从头至尾圆满听闻了讲解。愿以此传讲听闻及造讲记之善德,回向一切众生,愿悉发菩提心,同获文殊大智大愿大行!

智慧品释

澄清宝珠论

寂天菩萨

造颂

麦彭仁波切



索达吉堪布



南无玛吉西耶!

胜圣文殊喜光芒,住于彼意莲花蕊,

能遍佛子行妙香,顶礼寂天菩萨尊。

深乘中观此善道,唯昔自修佛力外,

大慧精者亦难证,是故如我何堪言。

然随圣教事势理,已见智者之善道,

舍弃偏执诸弯道,无疑诣于此静处。

此已为文殊菩萨摄收,并精通如海菩萨行,有如是希有传记遍于全球者,共称具德寂天菩萨尊者所造之入菩萨行论智慧品,即今所说之法也。

全论分二:甲一、诸道之主当生起智慧之理;甲二、真实宣说智慧度。

甲一、(诸道之主当生起智慧之理):

此等一切支,佛为智慧说。

故欲息苦者,当生空性慧。

如前所说此布施等一切支,佛为智慧而说也。此处有者认为施等各前者为因,方生智慧,故解释为因果之理,虽有如是说法,然从"为"字可了知,如王入沙场,四兵亦随王而行,如是果位佛母一切智智之不共真因者,即是道之根本智慧,彼能断除二障,亦能究竟二智。其余波罗蜜多不但不能如是,且惟有智慧度摄持彼等时,方得波罗蜜多之名,并可至于佛位,故圣智般若十万颂云:"须菩提,所有江河,入于恒河大江,彼等随同恒河而入大海,须菩提,如是五波罗蜜多,若以智慧波罗蜜多摄持,则至一切智智位也。"

如是广说,总之,诸道之根本要依智慧,彼能断证究竟,彼之助缘方便,已说施等,主要为智慧不可缺少也。应如是具重要意义而解释。另虽有认为:"此等一切支"为前述无间之品,然应释为一切波罗蜜多。从"支"及"为"字之句式亦能了知,说智即主要,不适其它解释也。如是所说之故,欲息轮回诸苦者,为证真如之义,当勤生起空性智慧也。

甲二、(真实宣说智慧度)分二:乙一、基安立为实空;乙二、道抉择为无我。

乙一分二:丙一、真义;丙二、辩驳。

丙一分三:丁一、认所证之二谛;丁二、说能证者补特迦罗之次第;丁三、如何证悟之理。

丁一、(认所证之二谛):

世俗与胜义,许此为二谛;

胜义非意境,许意是世俗。

轮涅所摄之一切诸法,皆许为所有有法显现之世俗谛,与一切法性空性之胜义谛,许此等为二谛也。《父子相会经》云:"世间知者此二谛,汝未闻他自证悟,此乃胜义世俗谛,永时无有第三谛。"如是所说也。于彼,所谓世俗者,是指生等现而无自性,如幻、如梦、如乱发等现相,若观察彼等显现之自性,生等之相,皆为空性,彼实相即是胜义者,《入中论》云:"由于诸法见真妄,故得诸法二种体,说见真境即真谛,所见虚妄名俗谛。"是故,彼二谛亦若许胜义中异体,世俗中一体,则应知《解深密意经疏》中所说,各有四四过患?。彼亦,若破生住等之后,为无生无住等无遮空性,彼乃大空离四边之入门法,称为假胜义或相似胜义,如《中观庄严论》云:"与彼胜义相同故,此乃名为胜义也。"因无始以来熏习贪执实法者,无有生起离四边智之机会故,先析诸法于胜义中无有,应生如是心所智慧。是故自续派一切论中,将诸经论中所述破色等之相,皆说为已遮实有之单空义;复次,其单空亦不许究竟实相义,如《中观庄严论》云:"生等无有之故,无生等不容有。"及《中观二谛论》云:"真实无明遮。"如是所说也。于是,暂抉择道之时,于胜义中虽无生等,而世俗中生等显现非能破除,故世俗中以名言量成立诸法具自相,彼显现亦实则不成故,于所破加胜义之简别,即是说,胜义中无有,而世俗中无欺存在,如是二谛分各处之安立方法,于初学者意前极为适合,清辩论师云:"无正世俗梯,而上正高楼,智者非应理。"如是所说也。然而从究竟实相而言,世俗中有,胜义中无,此有无二相亦并非各自偏袒。因为所显现色等即是空,所空者即显现色等故,现空双运,离三十二增益(即离十六行相,亦离无十六行相)之法界,如是未现前,尔时非为真般若,由此,具德月称及寂天论师等,最初着重抉择离四边之各别自证智慧,彼等于世俗中自相成立者,亦遮遣故,无有各执二谛,现空双运故,已达胜义实相。其见解远离一切承认,应成理能摧毁一切有无等诸边,是故名为应成派也。曾有胜智布顿师等虽说:"中观应成与自续派差别,是由藏人分别心所造,印度无此分类。"究竟意义上虽无任何差别,而讲解论典方式必有差别,譬如,清辩论师说,佛护论中于所破未加胜义简别有过失,后月称论师破斥彼观点也。是故中观自续应成诸大车者,彼等究竟密意上虽无任何差别,然着重抉择真胜义及假胜义之讲解方法有所不同,此义于《中观庄严论疏》中广说,当阅彼论也。当知应成派于此时,着重抉择双运离戏大中观,此宗无有真胜义与假胜义之类别也。有谓:"圣智即是真胜义,亦是离诸戏论,凡夫所修之一切空性,皆是修无遮或假胜义。"虽其如是说。此宣说空性之时,破色等皆唯无遮。非遮而破者,若至究竟,彼亦成无遮,以实执不合空性故。如是诸缘起无欺而显现,现空双运,由此务必消尽诸破立之实执,如云:"知此诸法空性已,一切业果依缘起,希有又此极希有!希奇又此极希奇!"《五次第论》云:"显现暨空性,精通各分已,何处成一体,彼名为双运。"如是所说也。有谓:"此乃密道之修法,非显宗之修耶。"然以伺察心修离四边,及以方便法强力显现智慧以外,其法界无有不同之处也。是故异生观察实相时,依伺察修方法,虽不能同时断四边,以轮番方式,能断四边,复次了知而体会无缘双运法界之义。若无如是,则如稻芽不可从青稞种子生,如是圣者之智亦不得无因而生,故于资粮加行道中为何不修?是故诸法之实相胜义者,离有、无、二、非二之诸边故,非意识之境,应许意言即是世俗,非胜义之故矣。若意所缘之此是彼是等行相,及与言说之此是彼是等,皆为意言所境之法,若观察彼等,均是无实如幻之空性,永无堪忍之法也。是故佛经中云:"天子,若胜义谛是身语意之境,则不是胜义谛,而成世俗谛耶。天子,然其胜义谛者,远离一切名言,于真实中不生不灭,离一切能说所说及能知所知,乃至超离具胜一切智智之境,此为胜义谛也。"及《中观庄严论》云:"真实义中诸戏聚,彼等一切中解脱,纵使若依分别心,则成世俗非真实。"于此法性非所知者,乃因法性远离一切戏论,并非意识之所缘,不成诸境及有境,亦不成任何之相,于真实中,为何说所知耶?如云:"众生虽说见虚空,当察此义何见空,如是见法佛亦尔,余喻无法说其见。"如是所说与此相同也。有谓:"胜义者,若非圣意之境,则缘彼起诸断证功德亦不应理,以圣者根本定,若不知其胜义谛,则彼应成非法界之有境,并许法界如同不可思议作者,此外应成二谛分基非所知等过失有害故。当许胜义谛者,非二取意识之境也。"虽彼如是加上简别,然此亦唯名徒劳而已,如云:"不生是实慧离生,此缘彼相证实义,如心有相知彼境,依名言谛说为知。"如是所说,于名言中圣者根本慧为有境,法界为境,依彼可说为所知。而于胜义中,若是离二取根本慧之所取或所知者,则此句,岂不与彼直接间接相违耶?又二谛之分基为所知故。胜义承认所知者,指否定而言,此说法界非所知者,是指肯定而言,故彼不相违。若肯定承认所知者,则其已承认空性实有故,二宗各唯名徒劳有何用,当依实义也。

丁二、(说能证者补特迦罗之次第):

世间见二种,瑜伽及平凡。

瑜伽世间破,平凡世间者。

瑜伽慧差别,为上上所胜。

如是能知之世间,各以二谛为所见,彼等有二种,其一即具胜止功德之瑜伽世间者,以及其二之不具如是功德之平凡世间者,无有第三品者也。彼瑜伽世间者之所破,即此平凡世间者之所见,瑜伽士中亦有证悟实相智慧之差别故,诸下者之宗为诸上上瑜伽士所害或所胜伏,彼等越上其慧亦愈胜,具正量者能破斥之故,并非其余之理,如云:"如有翳眼所缘事,不能害于无翳识,如是诸离净智识,非能害于无垢慧。"如平凡世间者执着诸法为常有一性,而事部经部宗,已见诸法为微尘刹那性,故此宗能破前者。彼宗所许成实微尘,唯识用生似理观察,亦能破彼。又彼宗所许成实心体,中观用离一多因等观察,亦能破除也。是故,乃至所许有无等边,尔时有害之故,息灭一切边执,彼者无有过患所害,如于虚空,无法染色也。故云:"我无承认故,吾即唯无过。"如是中观抉择一切诸法之真如实相,何宗亦不能胜伏,一切之中彼成无上也。

丁三、(如何证悟之理):

以二所许喻,为果不观察。

世人见世俗,分别为真实,

非如幻化故,与瑜伽师诤。

若谓:"瑜伽者怎能害世间意,因为平凡世间者,此生等现量而见,便如是执着,余者相反故,不应互为有害也。"答曰:无论承认此等诸法无实宗,或承认有实宗,以二者共同所许虽现而不成实之喻为如幻如梦等,如是一切色等诸法亦现而无自性,瑜伽者彼等之理,于平凡世间者前能安立。因为只要显现,则必定无实故。相反,无有共同所见为见而成实之喻,由此,世间者对瑜伽士永时亦不能安立成实之法也。若谓:"若诸为无实如幻者,则布施等学道亦不应理,犹如梦中买马,如是劬劳有何用?"答曰:此是为果或为必要,不观察而说也。有何必要者:即是,此等轮涅之现分如幻者,均为缘起性,无欺而存在,是故,乃至能取所取未消于法界之前,诸众生之此等显现续不可灭尽,并有利有害故。为息自他之苦,而精进为得利乐之方便道,此并非耽着道果实有,如幻军能除畏怨敌,或士夫梦中受苦时,精勤苏醒之方便也。若作思念:"若尔,瑜伽平凡二者前,共同显现之此等法,有何辩论耶?"答曰:不是辩论此显现法有无,因为,无有任何破现相之中观派。诸世人见世俗现法之时,分别执为真实或胜义中成立见法,而非许为现而无实如幻化之性,故彼与瑜伽师互为诤论也。

丙二、(辩驳)分二:丁一、辩驳所说之空性;丁二、辩能说之大乘;丁三、彼者摄义。

丁一分三、戊一、辩驳基;戊二、辩驳道;戊三、辩驳果。

戊一分三、己一、辩平凡世间者;己二、辩有事宗;己三、辩唯识宗。

己一、(辩平凡世间者):

色等现量境,共称非智量,

彼等诚虚伪,如不净谓净。

平凡世间者曰:"由眼等现量成立此色等,是故彼等为何不实有?"答曰:所谓色等现量而成之境,亦是无观察而言,并世间共称之说法矣,非是真实智慧所成立之量,将下论当所说:观察触不触根境等理,皆能破除之故也。彼等安立成色等诚为虚伪之世间共称说法而已,譬如:本来女身不净而无常性,然彼谓清净恒常等,如是虚伪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