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满法

下士道·皈依三宝

  • 作者: 宗喀巴大师
  • 文章来源: 网络
  • 点击数: 2091
  • 分享到:

以上皈依的因、皈依的境以及如何皈依的内容已经宣说完毕。皈依之后,为使皈依心不退失并辗转增长,下面进一步宣说皈依后的学处。

丑四、既皈依已所学次第分三:一、摄分中出 二、教授中出 三、遣除不清净分

第四既归依已,所学次第分二:一、摄分中出;二、教授中出。

总的来说,本论按《瑜伽师地论?摄抉择分》宣说八种学处,按《涅槃经》宣说三种应遮的学处,按阿阇黎布玛莫札的《皈依六支论》宣说三种应学的学处,按阿底峡尊者的《道炬论自释》宣说六种共同学处,总共宣说二十种学处。皈依学处可分应遮与应学两类,须知修学这些学处的目的有二:一、为了遮止皈依心生起之后退失,二、为使皈依心辗转增上。

寅一、摄分中出分二:一、初四聚 二、次四聚

今初:初中有二四聚。

《摄抉择分》中的皈依学处有两个四聚。

卯一、初四聚

第一四聚,是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

初四聚中,亲近善士者,谓如前说善知识者,乃是一切功德依处,观见是已而正亲近。

第一四聚中,“亲近善士”就是如同前文所说,善知识是一切功德的依处,观察现见这一点后,真正去亲近善知识。这是第一个学处。

皈依佛之后,必须亲近善士的理由如下:

由归依佛即是归依示道大师,随顺此之正行,即是亲近示道师故。

因为皈依佛即是皈依开示正道的大师,而随顺皈依佛的正行即是亲近开示正道的善知识,所以皈依佛后必须亲近善士。

听闻正法及如理作意者,随其所应,谓当听闻若佛所说、若佛弟子所说法教诸契经等,及若作意何种所缘能息烦恼,即应作意。

听闻正法与如理作意,若依次解释:听闻正法就是应听闻佛陀所说或佛弟子所说的法教诸契经等 。如理作意就是由作意何种所缘境能止息烦恼,就应作意此种所缘,换句话说,心缘何种法能使烦恼止息,就应缘此法实际去作意。

皈依法之后,必须听闻正法与如理作意的理由如下:

由归依法,于教证法应当现证,此即是彼随顺行故。

因为皈依法之后,即应现前证悟教法与证法,而听闻正法与如理作意就是它的随顺行,所以皈依法后必须听闻正法与如理作意。

法随法行者,谓应随顺般涅槃法,而修正行。

“法随”即随顺涅槃果法,“法行”即修行道法。

法随法行,即应随顺涅槃果法而修持正行,也就是应当勤修闻思修或戒定慧。

皈依僧之后,必须法随法行的理由如下:

由归依僧,于趣涅槃补特伽罗应执为伴,其随顺行,谓应与诸趣解脱者共同学故。

因为皈依僧之后,应将趣向涅槃的补特伽罗执为助伴,它的随顺行即是应与趣向解脱的行者共同修学,所以皈依僧后必须法随法行。

以上第一四聚可归纳为三种:亲近正士是皈依佛的随顺行,听闻正法与如理作意是皈依法的随顺行,法随法行是皈依僧的随顺行。

卯二、次四聚

第二四聚,是诸根不掉、受学学处、悲愍有情、应时时间于三宝所勤修供养。

第二四聚中,诸根不掉者,谓根于境放散之后,意亦随逐,于境掉动,深见过患,令意厌舍。

第二四聚中,“诸根不掉”即六根在六境放逸散乱之后,第六意识也随逐外境,在外境上掉动散乱,自己深深见到掉动的过失后,令心厌离舍弃,使诸根不掉。

受学学处者,谓随力受学佛制学处。

受学学处,即随自己的能力受学佛所制定的学处。

悲愍有情者,谓佛圣教由悲差别,故归依此,于诸有情亦应悲愍,断除损害。

悲愍有情,即佛陀圣教由于大悲而有差别 ,所以皈依圣教之后,对一切有情也应当悲愍,断除损害有情的意乐与行为。

应时时间于三宝所勤修供养者,谓应日日供养三宝。

应时时间于三宝所勤修供养,即应每日不间断地供养三宝。

供养的分类有很多种,以下按照《大乘庄严经论》宣说其中一种分类:供养可分为利养供养、恭敬供养、修法供养三种。利养供养,即对皈依境三宝供养法衣、饮食、敷具等,比如许多道友每天都在皈依境前供水、供香、供灯,此即日日以利养供养三宝。恭敬供养,即对三宝顶礼、合掌、赞颂等。修法供养,即以闻思修正法而供养三宝。三种供养中,利养供养与恭敬供养是少供或粗供,修法供养是大供或微妙供。

“应日日”是要求供养的心念与行为必须相续不断,尽形寿乃至尽未来际都要勤修供养,这样才是三宝弟子的行为。譬如《竹窗二笔》中记载,明代有位袁居士,母亲张氏从小就恭敬皈依观音大士,在出嫁时,也是奉大士之像一起嫁到袁家。怀孕十月期间,张氏无一日懈怠延缓礼敬。此即对皈依境日日勤修供养,皈依心非常坚固。

第二四聚中,前三者——诸根不掉、受学学处、悲愍有情,是随法的学处,第四应时时间于三宝所勤修供养,是对三宝的学处。

寅二、教授中出分二:一、别学 二、共学

第二教授中出分二:一、别学;二、共学。

“教授”就是窍诀。“别学”即三宝别别不共的学处,比如有关佛宝的学处不同于有关法宝的学处等。“共学”即三宝共同的学处。

卯一、别学分二:一、遮止应学 二、修行应学

初中分二:一、遮止应学;二、修行应学。今初:

别别的学处又分遮止应学 与修行应学 ,下面先讲遮止应学。

辰一、遮止应学

如《涅槃经》云:“若归依三宝,是谓正近事 ,终不应归依,诸余天神等。归依正法者,应离杀害心。归依于僧伽,不共外道住。”此说有三,谓不归余天,于诸有情舍离损害,与诸外道不应共住。

按照《涅槃经》所说:“如果皈依佛法僧三宝,就是真实的三皈居士,始终不应皈依其余的天神等。皈依正法之后,应当远离杀害众生之心。皈依僧伽之后,不应和外道共住。”经中所说的学处有三:一、不皈依余天;二、对一切有情舍离损害;三、不应与外道共住。

以下具体阐述所应遮止的学处:

其中初者,谓于世间,若大自在、遍入天等,尚不执为毕竟归处,况诸鬼趣、山神、龙等,此是不可不信三宝,归心彼等。若于彼等请其助伴,现前如法所作事业,则无不可,如求施主为活命伴,依诸医师为治病伴。

遮止应学中的第一条学处“不归余天”,是指在世间,对于大自在天或遍入天等诸天,尚且不能执为究竟的皈依处,何况对更为低劣的鬼趣、山神、龙等,这是说不可不信三宝而归心于其余诸天鬼神等。如果是请诸天鬼神帮助成办暂时如法的事业,那就没有不可以的,比如请求施主作为自己存活的助伴,或依靠医师作为治病的助伴等,都不是此处所遮。但如果以他们为究竟皈依处,则会舍弃三宝,或者将使皈依心退失,所以必须遮止。

“不归余天”是指不应将其他诸天神鬼等执为究竟皈依处,但可将他们作为暂时的助伴。此处应当辨别究竟归处与助伴的差别:以余天等作为究竟皈依处,和决定不以其作为暂时助伴,都是错谬。“毕竟”与“现前”就是“究竟”与“暂时”,分清究竟与暂时是此处的关键。

理证:皈依佛者(有法)不归余天(所立),因为至心皈依佛之后,又对余者皈依,则不能一心皈依佛的缘故(能立)。

第二谓于人及畜等,若打若缚若禁穿鼻,实不能负强令负等,意乐加行损害有情,悉应远离。

此句是举例说明应当舍离损害有情。

第二条应遮学处是“舍离损害”,就是对人类与畜生等鞭打、捆缚、囚禁、穿鼻、不堪负载重物而强迫负重等损害有情的意乐和加行,都应当远离。

有别于外教,佛教是平等慈悲一切有情的圣教,如果皈依佛陀的教法之后,仍有损害有情的意乐与加行,则从根本上违背佛教的教义。因此皈依圣教法之后,应当舍离损害有情的意乐与加行,进而必须发起利益有情的意乐与加行。此处尚须简别:若以菩提心、大悲心摄持,为了利益有情而示现威猛行为,则是以大慈悲饶益有情,不是损害有情。

理证:

1、皈依法后,损害有情不合理,因为正法是极为寂静的自性,而损害不是寂静状态的缘故。

2、皈依法后,损害有情不合理,因为正法是以慈悲所安立的缘故。

第三谓与不信三宝为可归宿而毁谤者,不应共住。

第三条应遮学处是“不应与外道共住”,不应共住的对象是“不信三宝为可归宿而毁谤者”,就是不相信三宝能作为皈依处而毁谤三宝的恶友。如果与其共住,极易退失对三宝的信心,而且容易引生邪见,乃至与他们共同行持邪行。

不应共住的对象并不是单指外道,佛陀宣说《涅槃经》时,针对印度当时的情况而特别提及外道,实际上,无论外道或非外道,凡是不信三宝而毁谤者,自己无能力度化他,就不能与他共住。从小乘戒律乃至金刚乘之间,都是如此宣说。

理证:

皈依僧后,不能与外道及毁谤三宝者共住,因为他们将皈依三宝者视为怨敌或下劣迷信者的缘故。

辰二、修行应学分二:一、对佛法僧所依应学之相 二、恭敬三宝之利益

巳一、对佛法僧所依 应学之相分四:一、恭敬佛像之学处 二、恭敬经书之学处 三、恭敬僧相之学处 四、摄义

午一、恭敬佛像之学处分三:一、真实义二、以公案说明不敬佛像之果报 三、应学恭敬

未一、真实义

三种修行应学者,谓于佛像若塑若画,随好随丑,不应讥毁、置尘险处及押当等,不敬轻毁,皆当断除,应当执为是可敬田,犹如大师。

《皈依六支论》所说三种应当修行的学处,分别是应学恭敬佛像、应学恭敬经书、应学恭敬僧相。其中第一种应学,就是对于佛菩萨的塑像或画像,不论形相美观或不美观,一律不应讥毁,不应将佛像放在有尘土、不干净或不安稳的地方,也不能以佛像作为抵押典当等,一切不恭敬、轻视讥毁的意乐与身语行为都应当断除。应将一切佛像都执为可恭敬的福田,如同对待大师的真身一般。朴穹瓦尊者说:“我有一种对佛像的看法,我是心想这是我的无上皈依处来看待的。”如尊者这样对待佛像,极为关要。

《亲友书》云:“随工巧拙木造等,智者应供善逝像。”

《亲友书》说:“佛像不论作工精巧或拙劣,塑造是泥塑或木造等,智者都应当以恭敬心平等供养。”

《观佛三昧经》说:佛在世时,优阗王因为思念世尊而造了一尊黄金佛像,他听说世尊将要从宝阶下来,就用大象乘载金像前去迎接世尊。当时金像从大象背上下来,犹如真佛一般,又在虚空中行走,足下雨花,放射光明迎接世尊,而且合掌叉手顶礼佛陀,佛陀也向金像长跪合掌,虚空之中有千百尊化佛也都同时向佛像合掌长跪。当时世尊对佛像说:“你于来世,将大作佛事,我灭度之后,我的弟子们都付嘱与你。”空中化佛异口同声说:“若有众生在佛灭度后,造立佛的形像,持用供养,此人来世必定获得念佛清净三昧。”

此公案中,释迦佛与百千化佛同对金像长跪合掌,示现恭敬佛像的行为,而且世尊亲自将后世弟子付嘱给佛像,可见佛像是后世众生的所依。我们处在佛已灭度的末法时代,佛陀色身不再住持世间,佛身的代表就是佛像,身为佛弟子应将佛像执为可敬田,如敬大师般地恭敬佛像。释迦佛都对佛像合掌长跪,何况是我们下劣凡夫,更应恭敬佛像。

以上所说,就是对待佛像应如对待真佛一般,执为可敬田,断除轻毁不敬。换句话说,我们是以何种态度与行为对待真佛,对待佛像也应如此。我们不可能让佛陀坐在肮脏、不舒适的地方,不可能讥毁佛陀,也不可能以佛陀作为抵押、作为商品出卖,对待佛像也不能如此。总之,敬佛像如敬真佛,这是第一条学处。

未二、以公案说明不敬佛像之果报

《分辨阿笈摩》说:劫毗罗摩纳婆由于学无学僧众,说十八种异类恶语,谓云:“汝等象头,岂能了知是法非法。”等,感有十八异类头形摩羯陀鱼,自迦叶大师时乃至释迦法王,住旁生中。

《律经》中说:有一位劫毗罗摩纳婆因为对有学、无学僧众,讥说了十八种不同类的恶语,比如说:“你们这些象头怎能了知法与非法。”等诸如此类的恶语,后来以此讥毁恶业所感,转生为长有十八个不同种类头形的摩羯陀鱼,从迦叶佛时代开始,一直到释迦法王期间,都感生在旁生中而不得解脱。

此公案与《贤愚经》所载稍有不同,《贤愚经》中记载:

有一次,世尊与比丘们从摩竭国的竹园中出发,行往毗舍离,到了梨越河时,河边有五百位牧牛人与五百位捕鱼人。当时渔夫网得一条大鱼,但五百人竭尽全力也不能将大鱼拉出水面,于是又叫来牧牛人相助,合千人之力才拉出大鱼。此鱼身上长有一百个不同种类的头,有驴头、马头、骆驼头、虎头、狼头、猪头、狗头、猨猴头、狐狸头等。人们深感怪异,都争相观看。这时,世尊问阿难:“那边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人们围聚一处,你去看看。”阿难受教之后前去观察,见到一条身上长有百头的大鱼,于是回来告诉佛陀,世尊便与比丘们一起前去观看。

世尊问大鱼:“你是迦毗梨吗?”大鱼回答:“是!”世尊连问三次,大鱼都回答是。世尊又问:“你现在何处?”它回答:“堕在阿鼻地狱中。”当时阿难与大众不知大鱼是以何种因缘招感此报,便请问世尊:“世尊,您为何叫百头鱼为迦毗梨?愿您哀愍,为我们开示。”佛说:“好好谛听,我来为你们说。往昔迦叶佛时代,有位婆罗门生下一个男孩,名叫迦毗梨,他聪明博学,通达许多世间学问,在他们的种姓之中,可以说是多闻第一,但唯独比不上沙门。迦毗梨的父亲临终前,殷重教诫他说:‘你千万别和迦叶佛的沙门辩论,沙门的智慧很深,你肯定比不过。’

父亲死后,母亲问他:‘你一向高人一等,现在是否还有人能胜过你?’迦毗梨回答:‘沙门能胜过我。’母亲又问:‘为什么沙门超胜?’他说:‘我有疑问之处若去请问沙门,所得到的答案能令人心开意解。如果沙门问我,我却无法回答,所以我自知不如沙门。’母亲又说:‘你为什么不去学习沙门的法?’他回答:‘学他们的法就要作沙门,而我是白衣,怎么能学呢?’母亲说:‘你可以佯装沙门,通达所学之后再回家。’

迦毗梨依照母亲所说的方法,佯装成沙门,不久便能读诵三藏,审达义理。母亲问他:‘现在你已经胜过其他沙门了吗?’迦毗梨说:‘若论学问,我最殊胜,但不如坐禅者高明。因为我问坐禅者,他们都能分别,而坐禅者问我,我却不能了知,所以我不如他们。’母亲又说:‘以后谈论时,你如果比不上,就辱骂他们。’迦毗梨说:‘出家沙门没有过失,怎能辱骂他们?’母亲说:‘你尽管骂,就能得胜。’迦毗梨不忍心违逆母亲,后来在谈论当中,一旦理上短屈,他就出口辱骂:‘你们这么无知,比旁生还愚痴,你们这些马头懂得什么?’象这样,辱骂时百兽的头都被用来比喻,而且不止一次,数数讥毁,以此讥毁恶业所感,迦毗梨现在感受鱼身,而且身上长了一百个头。”

听到这里,阿难问佛:“他何时才能解脱鱼身?”佛告诉阿难:“在此贤劫,千佛次第出世之后,他仍然不能解脱鱼身。”阿难与众人听后,都怅然不乐地说:“身口意行为,不可不谨慎。”

上述公案是宣说对有学、无学僧伽讥毁的果报,为何在讲述“不恭敬佛像之果报”时宣说此公案呢?此处引用这个公案的目的,是要教诫学人类比推知讥毁佛像的果报:讥毁僧伽是牛头、马头等,将感得生有多头而受苦的身相,贤劫千佛出世都无法救度,业报极其严重。同样,若对严厉对境的佛陀身像,以不恭敬心轻易讥毁等,果报亦极为严重。

《杂事》中说:“拘留孙大师般涅槃后,端妙大王令建大塔,有一工人曾经二次作是讥云:‘今令树其如是大塔,不知何日乃得完竣?’后善成已,深生忧悔,将其工价造一金铃,挂于塔上,其后感生容颜丑恶、身形倭小、声音和美,名曰善和。”

《律经杂事》中说:“拘留孙佛涅槃以后,有一位端妙大王命令工匠建造佛陀遗塔,当时有一位工人曾经两次讥毁说:‘现在让我们建造这么巨大的佛塔,不知道哪一天才能完工。’后来佛塔建成之后,这位工人心中深生忧悔,就用工钱打造了一个金铃,挂在佛塔顶上,因此后世感生容貌丑陋、身体矮小,但声音非常和美,名叫善和。”

对此公案,《贤愚经》中记载:

有一次,波斯匿王带兵亲自讨伐指鬘,路经祇洹精舍时,有一位比丘正在精舍中放声高唱梵呗,声音非常和雅流畅,士兵们都侧耳倾听,连象马都停下脚步,竖起双耳,不肯前进。波斯匿王就问马夫:“这是怎么回事?”马夫回答:“因为听到梵呗声,象马都停下脚步而倾听。”国王说:“连畜生都爱乐听法,我们人类为何不闻?”于是就与众人来到祇洹精舍,波斯匿王下了大象之后,直接进去见佛,这时比丘的梵呗声已停。国王首先说道:“刚才我听见梵呗声清妙和畅,心生愉悦,非常钦慕,所以想见识这位比丘,供养他十万钱。”佛说:“你先作供养,然后才可以见面,若先见面,你将连供养一文钱的心都不会有。”供养之后,波斯匿王见到比丘身材矮小、相貌丑陋,简直令人不忍目睹,于是心中再无供养一文钱之念。国王就问佛说:“这位比丘的身相极为矮小丑陋,而音声却如此深远透彻,他过去生中究竟造下何业,而感得这种果报?”

佛说:“过去,迦叶佛圆寂后,有位大王收集了佛陀舍利,想建造一座佛塔。当时四大龙王化为人形前来拜见国王,他们问国王:‘您想用宝物或是用土来建造佛塔?’大王回答:‘我想建造大塔,计划此塔规模是方圆五里,高二十五里,高大壮观。但因宝物不多,所以想用土来建造。’龙王说:‘我们不是人类,而是龙王,因为听说大王要建佛塔,就特意前来询问,如果您要用宝物,我们可以相助。’大王欢喜地说:‘倘若如此,我十分高兴。’龙王又说:‘在四个城门外有四大泉水,将城东的泉水取来作堑,可以变成绀琉璃;将城南的泉水取来作堑,可以变成黄金;将城西与城北的泉水取来作堑,分别会变成白银与白玉。’

大王听了更加欢喜踊跃,立刻任命四位监工,各自负责一处。其中三位监工的工程即将完成,而另外一位监工却懈怠迟缓,无法完成任务。大王视察之后责备他说:‘你太不用心了,应当惩罚。’这位监工心中有怨气,就对大王说:‘这么大的佛塔,何时才能完工?’后来,他叫工人日夜不停地建塔,工程终于完成。这位监工目睹佛塔高大壮观,众多宝物光彩照耀,心中非常欢喜,于是忏悔以往讥毁佛塔的过失,而且将一金铃挂于塔顶,并发愿:‘愿我来世声音美妙,一切众生都喜爱听闻。将来释迦牟尼佛出世时,愿我见佛,度脱生死。’

当时作工迟缓而且抱怨佛塔太大的监工,就是这位比丘的前世。因为他抱怨佛塔太大,导致五百世中受身矮小丑陋。又因他后来以欢喜心供养金铃,愿求妙音以及发愿见我,所以五百世中声音和美,今日又见到我而获得解脱。”

此公案中的监工因为延缓造塔工程,而且抱怨形量高广、材质殊胜的佛塔,导致五百世中矮小丑陋。同理,若讥毁或遮止形量广大、质地善妙的佛像,也会有类似的果报。相反,监工因为供养佛塔金铃,而且在佛塔前发愿,以对境殊胜的缘故,导致五百世中感得和美音声。同理,若以香花等供养佛像,或对佛像礼拜赞叹,也将获得相好、妙音等善果。

故于佛像不应说言:此如此类。于他所造诸佛像等,若因善妙,若量广大,不应讥毁及遮止等。

因此对佛像不应妄加评论:这个象什么,那个象什么。对于他人所造的佛像等,如果原料很好,或形量广大,都不应当讥毁与遮止等。“等”字包括其他不恭敬佛像的行为。

以下再引公案说明:

康熙初年,檀香特别昂贵,苏郡有一家制香的香铺,早年以三金请了一尊檀香的观音菩萨像,香铺家的人私下商量说:“如果将这尊观音像制成檀条出售,可得十六金。”于是要毁坏佛像,趁着檀香涨价攒一笔钱,但佣人害怕造罪,就劝阻他们。当时,香铺家的女婿准备接妻子回家而住在岳父家中,他对佣人说:“你是佣人,此事与你无关,你只要依言行事就可以了。”当晚,香铺家的女儿因为肚子不适,不能返回夫家,就在娘家逗留了三天,但是仍未好转。第二天,街上有个六岁的小孩忽然指着香铺问父亲:“那家的房屋为什么用红条封住呢?”父亲以为小孩看错了,就叫他不要乱说。这天晚上,香铺确实发生了火灾,香铺全家都葬身火海,大火却未烧及邻家。当时香铺家的女婿想从楼上房屋的孔中钻出,但是被一物拦住而死于大火之中。那位劝阻的佣人,当天早上被另外一家香铺强拉去作两天工,所以只有他逃脱这场灾难。

由此公案可知,佛像是非常严厉的对境,因此香铺家以佛像作为营利的商品,很快就遭到了报应。香铺家的女婿与佣人因为发心迥异,所以果报适反:女婿本要返家,却死于大火之中;佣人不想去他处,却被人强行雇佣而幸免此难。所以,将无上尊贵的佛陀身相作为营利商品,果报极其严重。因果丝毫不会错乱,对此应谨慎取舍。

未三、应学恭敬

大瑜伽师奉曼殊像于觉沃前,请观视云:“此善丑何似?若善妙者,可将绒巴迦格瓦所供之四钱金授予购取。”觉沃答云:“至尊妙音之身无所不善,师工中等。”说已置顶,于一切像悉如是行。

一次,大瑜伽师请阿底峡尊者鉴赏一尊文殊菩萨像,他说:“这尊像的形相胜劣如何?如果形相殊妙,我可以用绒巴迦格瓦供养的四钱金子来购买。”尊者回答:“至尊文殊菩萨的身像没有不善妙的,若论作工,应属中等。”说完之后,尊者就将佛像放在头顶上,祈求加持。尊者对所有佛像都是这样恭敬顶戴。

午二、恭敬经书之学处分三:一、真实义二、以公案说明不敬经书之过患 三、以古德传记与语录说明

未一、真实义

虽于正法四句以上应离不敬,又应断除一切不敬,谓抵押经卷,贸为货物,置秃土地 灰尘险处,鞋袜并持及跨越等。应起恭敬,等如法宝。

对于正法,即使是四句以上的句义,都应当远离不恭敬,而且对于正法的所依——经书,应当断除一切不恭敬的行为,譬如,以经书作抵押、作为商品出卖,将经书放在地上或有灰尘、不安稳的地方,将经书与鞋袜一起持拿,以及跨越经书等。应对正法的句义与经书发起恭敬,如同对待法宝一般。 “等如法宝”:以教法而言,听闻佛经的句义、读诵经典等,必须如同世尊现前为我们说法一般,极为恭敬。从证法来说,当我们耳闻、目睹文字所组成的教法时,应当要象对待教法所诠示的道谛与灭谛的圣境界一般,内心极为恭敬。

大恩上师宣讲《心性休息大车疏》时,着重强调恭敬经书。佛在世时,可以由佛亲自开示取舍及解脱之道。佛涅槃后,色身隐没,只有佛像与经书留存在世间,所以末世唯有依靠记录佛语的经书来为我们开示取舍、解脱之道。若无经书,我们就如盲人一样,不可能认识寂静的利益、断惑的方法。具体而言,依靠佛经,我们才知道生命不只是现前一世,还有无始的过去,无终的未来,而且生死流转唯一是以业力推动,以善业将获得安乐,以恶业将感得痛苦,只有行持十善,才能获得后世增上生的安乐。若无佛经开示业果与三世,我们凡愚的眼光极为短浅,仅知今生而不知尚有无量生世,那么此生就会如同旁生一般,只是为追求现世八法而虚度人生,造集无量罪业,完全是无意义的人生,所以佛经对我们恩德极大。

通过佛经,我们才能明了四谛十二缘起、世间与出世间的因果规律,由此方能发起出离心,如理取舍世出世间的因果,进而遮止生死之因——我执,断除生死轮回。否则,若无佛经指导,我们决定将系缚在轮回中,或以天道为究竟,或者虽想出离,却不知从何处断除生死的根源,而仍然在我执当中,无法解脱。

又因见闻大乘经典,我们才知道要发菩提心、行持六度四摄,由闻思串习空性的教法而解脱我执与法执。若无大乘经典引导,凡夫的心量极为狭小,完全是以自私自利为主,不可能发起为利有情而誓愿成佛的大菩提心,不可能趣入六度四摄的菩萨行,更不可能远离三轮二取的执着,所以大乘经典对我们恩德极大,远远胜过世间父母师长之恩德。而且大乘了义经典开示法界如来藏,使我们了知衣里明珠本来具足,只是被客尘所遮蔽;人天六道本来不是自家,唯有法界才是归宿。若无佛语指示,我们虽然本具如来藏也不会认识,仍会无端地枉受轮回诸苦。

因此,如来之教典是真正出离苦海的慈航,照破黑暗的明灯,养育婴儿的乳母。《金刚经》说:“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若尊重弟子。”又说:“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即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佛也曾说:在末法时代,我将化作文字相来救度众生。所以,佛经是三世如来的法身舍利,恭敬佛经应当如同恭敬佛陀一般。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佛法很难得以听闻,佛在无量劫以前,为了寻求乃至一句一偈的佛法而舍弃身命、王位妻儿,历尽百般苦行。所以佛经中的字字句句,都饱含了世尊无量劫来求法苦行所付出的心血,因此我们如果对经书轻慢、不恭敬,就会造下深重罪业。

或者从比喻上来说,我们都会很恭敬地对待世间具有功德的人,会请他坐在高处、坐在舒适干净的地方,不可能让他坐在低处,或不安稳之处,而且不可能从他的身上跨越,也不会以不洁净之物擦拭他的身体,更不会将他作为商品出卖。如今的经书正是佛陀化现的文字相,是如来的法身舍利,极为尊贵,所以若以经书作抵押、买卖,或者将它放在不干净、不安稳的地方,或者跨越等,决定不合情理,而且会造下轻慢法宝的弥天重罪。因此皈依法之后,想要获得佛法的实益,首先必须从恭敬法宝作起,否则在法上不可能得到任何实益。

未二、以公案说明不敬经书之过患

武功县西边有一座寺庙,寺中有毁坏废弃的大藏经,康对山年少时,曾经和五位同学在寺内读书,当时正值隆冬天寒,四人用废经烧火取暖,一人用以烧洗脸水,康对山心中虽然责怪他们不敬经书的行为,但却不敢说出来。当天晚上,康对山梦见三位官员开堂,怒斥责烧书之人,判烧经取暖的四人全家灭尽,判烧水洗脸的人考试不中,又指责康对山说:“你为何不劝阻他们?”康说:“我心知他们做法不对,但我年幼不敢说。”官员说:“一句话劝解,可免去五人的罪孽,现在姑且不追究你的过失。”康对山醒后,就将此事记在书本后面,不到几年,烧经取暧的四人全家得瘟疫而死,以经书烧水洗脸的书生多次考试不中,最后以教童生而告终。

佛经远远胜过世间一切书籍,能给予众生福德智慧,佛经中的一字一句,都具有极大的功德利益。一切离苦得乐的方便、轮涅万法的实相、修因证果的次第,都明文记载于佛经当中。公案中的人不但未对佛经恭敬顶戴,反而用佛经来烧火取暖、烧水洗脸,如此将会导致永世堕落地狱,在无量时中受苦。全家灭尽、穷困潦倒只不过是现世的果报,后世还须感受极为漫长痛苦的异熟果。

《感应篇注疏》中记载:

颖上的高天佑与两位考生一同前往江宁应考,因为听说鸡鸣山的守源禅师极赋修持,他们就一起去拜访。禅师说:“二位能考中,只有高君因为以《楞严经》作枕头而考不中。”高天佑听了很惊讶,良久才想起自己的行装中有《楞严经》,睡觉时没有取出而垫作枕头。发榜时,高天佑果然没有考中。

佛经是如来的大法,一切天龙八部都要领受奉行,与普通书籍根本不同,就如皇帝的敕命与普通文牒不同。所以对经书亵渎不敬,就会迅速消耗福报,后果极为严重,高天佑就是因为枕经折福而失去了名位。

未三、以古德传记与语录说明

传说慬哦瓦善知识,凡见有持经典来者,合掌起立,后不能起,殷勤合掌。

传说善知识金厄瓦,凡是见到有人手持经典过来,都要合掌起立,后来尊者年迈不能起身的时候,就恭敬殷勤地合掌。在金厄瓦尊者心中,经典并不是白纸黑字的普通书本,而是如来的化现,是开启智慧的导师、养育慧命的母亲,所以尊者见到有持经典来的人,就自然恭敬合掌。

又说觉沃至哦日时,有一咒师不从闻法。大依怙尊见一记录,以齿污秽沾其经书,深生不忍,说云:“可愍,不可不可。”咒师生信,遂从闻法。

又传说阿底峡尊者到阿里时,有一位咒师不依从尊者闻法。有一次,阿底峡尊者看见一位记录员用牙齿的污秽沾染经书,尊者于心不忍,就赶紧对他说:“可怜可怜,不可以!不可以!”咒师因此对尊者生起了信心,而依止尊者闻法。

霞惹嚩亦云:“我等于法任何玩耍,无所不作,然不敬法及法师者,是坏慧因,现在愚蒙如此已足,莫更作集愚痴之因,若愚过此,更有何能?”

霞惹瓦尊者也说:“我们对法的戏耍真是无所不作 ,但是不恭敬法与法师,正是毁坏智慧的原因。现在我们这样愚痴蒙昧已经足够了,不要再造作集聚愚痴的业因,如果再增上愚痴,那还能有什么作为呢?”

午三、恭敬僧相之学处分三:一、真实义二、以公案说明不敬僧人与僧相之果报 三、以古德传记说明

未一、真实义

若于僧伽或出家众持沙门相,及于其相不骂不毁。又一切种不应分党、视如怨敌,云:“汝等,我等。”应当敬重,犹如僧宝。

对僧伽或是持沙门相 的出家人,以及对沙门相等都不能轻毁辱骂。而且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当分别党派,不应彼此互相仇视,如同对待怨敌一样地说:“你们,我们。”而应当敬重僧众,如同对待僧宝一样。

此段说明皈依三宝者必须远离毁骂与分党,敬重僧众犹如僧宝。所应远离毁骂的对象有两种,即僧人以及他们所现的僧相。僧人就是僧伽或是持沙门相的出家人,沙门相并不是特指汉传或者藏传佛教僧人的沙门相,凡是当时当地人们所承认的僧相,都是沙门相,一概不能毁骂。噶当派有一种传统说法,即四位出家人中必定有一位菩萨,所以对一切僧众都应平等观想清净,因为凡夫以分别心无法了知僧人之中谁是菩萨,倘若不慎辱骂讥毁菩萨,就会造下严重罪业。

“一切种不应分党、视如怨敌”: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分别党派,若将十方僧众分成很多派别,认为这一方是我应当供养的僧伽,另一方是应当舍弃的僧伽,这样偏执自他二方,就连皈依戒都不能获得。我们皈依僧,是平等皈依十方一切僧众,凡是释迦佛教法下的僧伽,不论是哪一种宗派、修学何种法门,我们均应平等持为修行的助伴。如果只是皈依藏传佛教的喇嘛、觉母,而不想皈依汉传、南传佛教的僧伽,或只皈依汉传佛教的僧伽,而舍弃其他传承的僧伽,都将失坏皈依戒。因此,对一切佛教的僧众,不论是藏传、汉传或南传的僧伽,都应当持为道友而平等皈依。全世界佛教徒都是菩提道上的兄弟姐妹,理当互助、和合共处,必须以这样的心作皈依,才是具相的三宝弟子。

或许有些居士疑问:为何必须恭敬不持戒修行的僧人?

以下引一段精辟的对话来解除疑惑:

有一次,唐太宗问玄奘大师:“我想供僧,但听说许多僧人无有修行,应当如何?”大师开示说:“昆山有玉,但是混杂泥沙;丽水产金,岂能没有瓦砾?土木雕成的罗汉,敬奉就能培福;铜铁铸成的佛像,毁坏则会造罪;泥龙虽不能降雨,但祈雨必须祈祷泥龙;凡僧虽不能降福,但修福必须恭敬凡僧。”唐太宗听后恍然大悟说:“我从今以后即使见到小沙弥,也应如同见佛一般。”

以下,再引经论佛语说明不能轻毁出家僧众与沙门相:

佛曾经说:任何众生如果对身披袈裟的比丘产生恶心,因为是对三世诸佛、缘觉阿罗汉、三世圣者产生恶心的缘故,将会成熟无量恶业果报。经中说:“纵有持戒破戒,若长若幼,皆须深敬,不得轻慢,若违斯旨,必获重罪。”纵然有持戒而破戒的出家人,不论他是年长还是年幼,都必须恭敬,不能轻慢,否则必定会造下严重的罪业。

《地藏十轮经》说:“当观如是过去罗刹,虽受无暇饿鬼趣身,吸人精气,饮血啖肉,恶心炽盛,无有慈悲,而见无戒剃除须发,以片袈裟挂于其颈者,即便右绕尊重顶礼,恭敬赞颂,无损害心。(罗刹虽然曾受生过无暇的饿鬼身,吸人的精气,以血肉为食,恶心炽盛,没有慈愍,但是他们见到没有戒律、剃除须发、以一片袈裟挂在颈上的人,就会右绕、尊重顶礼、恭敬赞颂,而没有损害之心。)然未来世,有刹帝利、旃荼罗王、宰官、居士、长者、沙门、婆罗门等旃荼罗人,心怀毒恶,无有慈愍,造罪过于药叉罗刹,愚疑傲慢,断灭善根。于皈我法而出家者,若是法器、若非法器,剃除须发、披服袈裟诸弟子所,不生恭敬,恼乱呵骂,或以鞭杖楚挞其身,若闭牢狱,乃至断命。(但是末法时代的宰官、居士等人,心中怀有毒恶,没有慈悲,造罪比药叉、罗刹鬼还要深重,他们愚痴、怀疑、傲慢、断灭善根,对皈依我的教法而出家之僧人,或者是法器,或者是非法器,剃除须发、身穿袈裟的出家弟子,他们不产生恭敬,反而恼乱、呵斥、辱骂,或者以鞭杖等抽打,或者关闭在牢狱当中乃至断命。)此于一切过去未来现在诸佛,犯诸大罪,断灭善根,焚烧相续,一切智者之所远离,决定当生无间地狱。(这样毁辱僧众,是对三世诸佛犯极大罪业,断灭自己的善根,焚烧自相续,为一切智者所远离,决定将会转生无间地狱。)

未二、以公案说明不敬僧人与僧相之果报

迦叶佛时代,有一位施主的女儿相貌庄严,长大后她对佛陀生起极大信心,就在佛陀教法下出家,而且精通三学,具足梵行,清净戒律,成为传法上师,得到许多衣食等供养。比丘尼心想:“我一个人受用这么多的供养,没有多大意义,应当发心供养僧众。”于是,她每次都将所得财物供养僧众,以维持僧众的生活。

有一次,比丘尼遇到急事,请求僧众帮助,但僧众都说:“我们现在忙于诵经,不能中断善法。”比丘尼因此生起了很大的嗔恨心,就辱骂僧众说:“我平时供养你们财物,事事关照你们,现在我有急事,你们却都不肯相助,没有一点良心,就象母狗一样。”她因为辱骂僧众是母狗,而造下严重的恶业。僧众问她说:“你是什么人?我们是什么人?”比丘尼说:“你们是出家人,我也是出家人。”僧众告诉她说:“你我虽然都是出家人,但是我辈当中有证果的圣者,而你毕竟只是凡夫,这样辱骂僧众已经造下严重罪业,将会使你在轮回中饱受痛苦,所以你应当猛利忏悔。”比丘尼觉得僧众言之有理,就在后半生中精进持戒,常求忏悔,临终时发愿:愿我恶口辱骂僧众的业果不要成熟。比丘尼虽然这样发愿,但是以恶业力所感,她还是在五百世中转生为母狗。

《百业经》中记载了以下两则公案:

在见义如来出世时,有一位僧团的管家到处化缘,僧众劝阻他时,他恶口辱骂说:“你们这些出家人,每天就象哥玛达鸟一样,只会叽叽喳喳地说废话,什么事都不考虑,哪里象比丘?”后来这位管家虽然作了忏悔,但以辱骂僧众的恶业,从见义如来出世一直到释迦佛的时代,都堕在旁生界中。

在迦叶佛时代,有一位大居士广闻多学,十分了不起,人们对他恭敬供养,就象对待上师一般。迦叶佛到鹿野苑传法时,大居士率领许多信众在佛前闻法,后来迦叶佛前往其他地方转*轮,大居士仍然为众人传法,而且将信众供养他的五百嘎夏巴,全数拿到寺院供僧。当大居士再度来到这座寺院时,恰逢僧众诵戒,因为佛制居士不能听出家人诵戒,管家就将大居士与其他在家人都赶出经堂。有在家人对大居士说:“我们今天被赶出经堂也不要紧,但您是这座寺院的大功德主,却也被人赶出来,实在不合理!”于是大居士就嗔骂僧众说:“你们象跛子一样坐在法座上,我经常供养你们,而你们今天竟然将我赶出经堂……。”僧众知道他以恶口骂僧造了重罪,就劝他忏悔,虽然他已励力忏悔,但还是以恶业力而在五百世中受生为跛子。

以下一则公案出自《法苑珠林》:

唐朝贞观五年,梁州有一名妇女,家境很贫穷,她的儿子依止安养寺的慧光法师出家。有一次,妇女因为缺少内衣,就将儿子的旧袈裟取来做衣服,衣服刚穿到身上,忽然觉得脚下很热,渐渐热至腰间。过了一会儿,空中有炸雷震响,将站在一旁的邻家妇女震出百步之外,尘土塞住两耳,昏迷了一天。而亵渎袈裟的妇女竟然已被震死,身体被雷火烧焦卷缩,而且在她的背上题有一行字:“用法衣不如法!”儿子将她收葬之后,尸体又再次被雷震出,尸骨暴露在林下,任之销散。

袈裟叫作解脱服,又叫福田衣,即使是梵天、帝释也不敢接受披袈裟者的礼拜。龙王救护群龙时,若得到一缕袈裟,金翅鸟王就不能危害。猕猴在游戏时披袈裟,失足而亡之后,立即转生天道,可见袈裟的利益无穷。佛制规定,已亡故的比丘所遗留的袈裟应当挂在树上高处 ,一切有情遇到它,均能灭罪生福。相反,亵渎袈裟的罪过也极为严重,如公案中的妇女,因不敬袈裟的罪业而立即招感现报。

未三、以古德传记说明

《劝发增上意乐会》云:“希乐功德住林薮,不应观察他过失,不应起心作是念:我是超胜、我第一。”

《劝发增上意乐会》说:“希求上上功德而安住在山林中的比丘,不应观察别人的过失,不应生起这样的念头:我是超胜,我最为第一。”

“此骄是诸放逸本,永不应轻劣苾刍,一劫不能得解脱,此是此教正次第。”

为什么不应缘我而高举呢?因为这个骄慢就是三门放逸的根本,功德殊胜的比丘永远不应轻视功德下劣的比丘,轻视劣比丘的果报,是在一劫中不能获得解脱。劣比丘并非决定不得解脱,劣比丘若按次第实修菩提道,最终也必定能获证菩提,这是内道佛教真实的次第。

因此在僧团中,功德稍胜之比丘不能轻视劣比丘,因为劣比丘只要精进修学,最终亦决定证果,比如周利槃特等,最后也证得了圣果。

敦巴仁波卿与大瑜伽师见碎黄布在行路中,皆不轻越,抖置净处,如是行持,应随修学。

敦巴仁波切与大瑜伽师若看见路上有破碎的黄布,都不会轻易地跨越,而是将它抖过之后,放在洁净的地方。象这样的行持,我们每一位后学者都应当随学。

午四、摄义

华智仁波切说:“皈依佛后,对佛宝的身像,乃至零碎的片段以上也应当恭敬供养,以头顶戴,放置于净地,对它生起真实佛宝之想,生起信心并观清净心;皈依法后,对只言片语乃至一字的佛经也应生起恭敬心,顶戴供养,生起真实法宝之想;皈依僧后,对僧宝所依乃至(僧衣上的)红黄补丁以上也应生起真实僧宝之想,恭敬供养顶戴,置于净处,生起信心并观清净心。”

巳二、恭敬三宝之利益

自能如何恭敬三宝,则诸众生亦能如是恭敬自故,如《三摩地王经》云:“作集如何业,当得如是果。”

此句宣说恭敬三宝能获得他人恭敬的利益。

因为自己能如何地恭敬三宝,众生也就能这样恭敬自己,所以对三宝应当随学恭敬的行为,如《三摩地王经》说:“造集何种业,将会获得这种同类的果报。”比如,见到高僧大德恭敬三宝,我们自然也会对他们生起极大的信心与恭敬心。同理,自己想要获得众生的恭敬,就必须至诚恭敬具有无上功德与恩德的三宝,自己恭敬供养三宝,就会受到人天的顶戴,此即因果无欺的规律。

卯二、共学分六:一、以随念三宝的差别与功德而皈依 二、以随念大恩而恒勤供养 三、以大悲将众生安置于皈依 四、舍弃其余世间方便 五、由了知胜劣昼三夜三勤修皈依 六、乃至命缘应当守护不舍三宝

辰一、以随念三宝的差别与功德而皈依

共学分六,初者随念三宝功德、差别,数数归依者,谓数思惟如前所说,内外差别,及三宝中互相差别,并其功德。

《道炬论自释》所说的共同学处有六种:第一、随念三宝的差别与功德而数数皈依,就是数数思惟前文所说内外道的差别、三宝相互之间的差别,以及三宝各自的功德。

“内外差别”即前文所说内道与外道在大师、教法以及僧伽方面的胜劣差别。“互相差别”即前文所说三宝在相、业、信解、修行、随念、生福等方面的差别。“其功德”即前文所说佛法僧三宝的种种功德。

理证:

必须恒时随念三宝的功德与差别而皈依,因为若不恒时随念功德、差别而皈依,皈依心就不会增长的缘故。

辰二、以随念大恩而恒勤供养分十一:一、《菩萨地》中出 二、时间差别 三、稍用功力即可圆满资粮 四、不清净之供养相 五、于最胜福田当殷重供养之理 六、舍弃低劣而精进供养 七、依靠殊胜福田增长慧力之窍诀 八、供养之大小等观待发心差别之理 九、随学古德次第修习供养 十、于供养不应喜足 十一、其余供养之相

第二随念大恩恒勤供养,嚼噉之先亦当供养者,如《三摩地王经》云:“由佛福德获饮食,愚夫不知报佛恩。”此是以获饮食为喻,随自所有一切乐善,悉应了知是三宝恩,由报恩德意乐供养。

第二条共同学处——随念大恩而恒时精进供养,乃至饮食之前也应供养:即如同《三摩地王经》所说:“我们因为佛陀的福德力而获得饮食,但是愚痴之人却不知道要报答佛陀的恩德。”这是以获得饮食作为例喻,实际上对于自己所有一切的安乐与善根,都应当了知是三宝的恩德所赐,而以回报恩德之意乐精勤供养三宝。

《宝性论》说:“总之宣说尽世间,天及地住安乐因,此等无余皆依靠,普世遍现佛圆音。”在整个世间中,不论是四禅、四无色定或欲界的安乐,都是依靠佛陀宣说正法而得,所以一切安乐之源泉就是三宝,我们应当感恩戴德,以报恩之心精勤供养三宝。《普贤上师言教》说:“如果幸福欢乐,应当了知是三宝的悲悯所致,如佛在经典当中所说,此世间的安乐与善事,乃至在烈日酷暑时的习习微风拂面以上,都是佛的悲悯和加持。同样,心生起一刹那的善分别也是佛陀不可思议的加持力所致。”

以下宣说一则公案:

明末四大师之一的紫柏大师,平日吃饭之前必先礼佛。一日,有客人来访,大师很欢喜,无意中先吃了一口,他发觉后就对知事说:“今天有犯戒的人,我让你痛责他三十棒,如果责打轻微,就须加倍。”知事听后大惊,不知道是谁。片刻,大师将木杖交给他,自己匍伏在佛像前,受了三十棒,大腿被打成了黑色,大师说:“众生无始以来的习气深厚,如油入面,牢不可破,若折情不痛,就不易调伏啊!”

大师饭前必先礼佛,此即不忘佛陀恩德,他严以律己,认为一念忘失念恩,就是犯戒,所以严厉责罚自己,以对治习气。学人应以大师为榜样,恒时以忆念佛恩的意乐精勤供养三宝。

巳一、《菩萨地》中出分二:一、供养事 二、供养意乐

此中复二,谓供养事及供养意乐。

“以随念大恩而恒勤供养”又分二:一、供养事,二、供养意乐。

午一、供养事分二:一、分说十种供养 二、摄义

未一、分说十种供养

初中有十,供养身者,谓亲供养真佛色身。

供养事有十种 ,即供养身、供养塔、现前供养、不现前供养、自作供养、教他供养、财敬供养、广大供养、非染污供养、正行供养。其中,第一、供养身,就是佛在世时,亲自供养真实的诸佛色身。

供养塔者,谓供为佛所建塔等。

第二、供养塔,就是为佛而供养所建造的佛塔等。

“为佛”是指动机,可从三个方面来解释,即为敬佛而供养,为学佛而供养,为成佛而供养。

现前供养者,谓前二事,现自根前而设供养。

第三、现前供养,就是前述的佛身与佛塔,显现在自己的眼根前面而陈设供养。这是唯供现前的佛身与佛塔。

不现前供养者,谓佛、佛塔非现在前,普为一切佛、佛塔故而设供养。又若于佛般涅槃后,为供佛故造像及塔,若一数等,亦非现供。

第四、不现前供养,就是佛身与佛塔不现在眼根前,而自己对此不现前的一切诸佛与佛塔作如来想,普遍为三世一切诸佛与十方一切佛塔而施设供养。这是唯供不现前的佛与佛塔。如果在佛陀涅槃后,为了供养佛陀的缘故,而造立佛像与佛塔,数量是一种或是众多,也属于非现前供养。

若供此二随一之时,作如是念而供养者,谓此一法性,即是一切法性,是故现前供养此二,亦即供养其余三世一切诸佛,及供十方无边佛塔,此是俱供现不现前。

此段宣说“俱供现不现前”:

如果在供养现前的佛身或佛塔时,这样作意而供养,也就是心中思惟:一法的法性,就是一切法的法性,一佛的法性,就是过去、未来、现在一切诸佛的法性,因此供养现前的佛身,就是供养其余三世一切诸佛。一座佛塔的法性,就是十方无边一切世界所有佛塔的法性,因此供养现前的佛塔,就是供养十方无边一切世界的佛塔,这是“俱供现不现前”。

因为在供养现前的佛身或佛塔时,心中作意法性无二无别,则不现前的诸佛或佛塔,也都含摄在内而普遍作了供养,所以是“俱供现不现前”。

以下宣说上述三种供养所获福果的差别:

论说初者获广大福,第二较前获大大福,第三较前获最大福。故于一佛或佛像等修供养时,应忆法性无所差别,先当遣意供养一切,极为切要。

《瑜伽师地论》说:初者“现前供养”获得广大福果,第二者“不现前供养”与前者现前供养相比,获大大福果,第三者“俱供现不现前”与前者相比,获最大福果。所以对一尊佛或者佛像等修习供养的时候,应当忆念诸法的法性没有差别,应当首先以意识观想供养一切,此极为切要。《普贤行愿品》说:“我以广大胜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悉以普贤行愿力,普遍供养诸如来。”

自作供养者,谓非由于懈怠、懒惰、放逸增上而令他作,惟自手作。

第五、自作供养,就是菩萨想供养佛陀或佛塔时,不是因为懈怠、懒惰、放逸而让亲友、佣人等去作,唯一是自己亲自去作。

教他供养者,谓念自己略有少物,然诸有情贫苦薄福,无力供养,若教此供,当获安乐。由悲愍心,惟教他供。

第六、教他供养,就是菩萨心想:“我现在略有少许可以供养的财物,但是贫苦少福的有情却没有财力可作供养,如果我布施财物给他,并且教导他以此财物供养佛与佛塔,将来他会多受安乐。”菩萨如是以悲悯心而教导他人供养,自己没有所供的财物,这是菩萨唯一教他施设供养。

又亦劝他共供养者,谓自他俱共同供养。

亦劝他共供养,就是自他共同供养,即在劝导他人供养之后,自己和他一起共同作供养。具体来说,菩萨想对佛陀或佛塔施设供养,但不仅是自己作,同时也劝导父母妻儿、亲友仆从,或国王王子、大臣长者、居士,或多财的商主,下至一切男女老少、贫乏痛苦之人,以及一切内道同梵行者、外道等众,随分随力供养佛陀或佛塔,此即“自他俱共同供养”。

此三福果,大小如前。

唯一“自作供养”获得广大福果,唯一“教他供养”能获大大福果,“自他俱共同供养”获得最大福果。为何这三种供养的果报会有如是胜劣差别?因为“自作供养”只是为了自己获得安乐而供养;“教他供养”则纯粹是以悲悯心想使众生获得安乐,自己舍弃资财而教他人供养,以大悲利他的缘故,福德超过自作供养。“自他俱共同供养”不仅仅是教导他人供养,而且菩萨以身作则,为了饶益有情而亲自以爱语、同事等摄受法,带动有情趣入供养的修行,所以福德最大。由以上比较可知,以大悲心完全投入利他,才能获得最大福德。

财敬供养者,谓供种种衣服、饮食、卧具、坐具、病缘医药,供身什物,薰香、末香、涂香、华鬘、伎乐及诸灯烛,敬问礼拜,奉迎合掌,唱种种赞,五支遍礼,右旋围绕。

第七、财敬供养,即财物供养与恭敬供养。

财物供养,就是供养种种衣服、饮食、卧具、坐具、治病的医药等资身的日常用品,或供养薰香、末香、涂香、花鬘、伎乐与灯烛等。

恭敬供养,就是恭敬陈白、礼拜、迎请、合掌、唱各种赞、五支遍礼 、右旋围绕等。譬如汉地丛林早晚功课中,皆须礼佛、赞佛、念佛、绕佛、合掌,这就是对佛陀作恭敬供养。《入行论》中说:“我以海潮音,赞佛功德海,愿妙赞歌云,飘临彼等前。化身微尘数,匍伏我顶礼,三世一切佛,正法最胜僧。”这也是对三宝作恭敬供养。

又供田等无尽奉施,又供摩尼、耳环、臂钏诸庄严具,下至供养诸小鸣铃,散诸珍奇,缠宝缕线,供养诸佛或佛塔庙。

此段也是“财物供养”,就是供养田地等无尽的奉施,或供养摩尼宝、耳环、臂钏等庄严饰具,下至供养各种小的鸣铃,或散各种金银、钱币等奇珍,在宝物上缠绕彩线,用来供养诸佛或佛的塔庙。

广大供养者,谓以如是利养恭敬常时供养。此复有七,谓所供物众多、微妙、现非现前、自作教他、至心欢喜猛利胜解而为供养,复将此善回向无上正等菩提。

第八、广大供养,就是在佛像或佛塔等供养境前,以上述的利养、恭敬等常时施设供养。“常时”是指时间上的广大,并不是在短期供养之后就停止供养,而是每日坚持不断,积小成大,所以说是广大。

广大供养不是前面各种供养之外的另一种供养,而是以上财敬供养等达到广大的供养相,也就是在时间、供物、供养境、供养方式、供养心、供养回向等方面,达到广大的供养相,包括七种广大:

1、供物众多:供物的数量并非微小或少许,而是如前所说那样,以众多供具供养。

2、供物微妙:供物并非下劣、残缺、腐坏、粗糙以及不可受用的物品,而是颜色、形状、香味圆满、贵重优质之物。

3、供养境现前。

4、供养境不现前。

5、自作供养。

6、教他供养。

7、以至心欢喜、猛利胜解而作供养。并且将供养所种的善根,唯一回向一切有情获证无上菩提,而不回向人天安乐与小乘菩提,此即“回向广大”。或者以回向无上菩提,使供养的点滴善根增长无尽而成广大。

七种广大中,前面两种是从供养物而说广大,“众多”是数量广大,“微妙”是品质殊胜,以如是财物供养三宝就成为广大供养。第三、第四是从供养境而言广大,供养现前的无量诸佛等,或以意识缘取不现前的无量诸佛等而供养,以所缘境广大而成为广大供养。第五、自作广大,即自己亲自供养,而且在供养物、供养时、供养境、供养心、供养回向等方面并非狭小,而是极为广大。第六、教他广大,即以大悲心教导众生供养,而且所作的供养方面极为广大。第七、从恭敬供养来说,因供养时具足至心欢喜、猛利胜解,所以即便是供养一文钱,也会成为广大供养,对此可以一则公案来说明:

《杂宝藏经》记载:

往昔有一位恶生王,他在园堂看见一只金色猫从东北角钻入西南角,就派人挖掘,结果掘得一个铜盆,铜盆的容量有三斛 ,盆内盛满了金钱,再继续往深处挖掘时,又得到一个铜盆,这样次第掘得了三盆金钱。恶生王又叫人往旁边挖掘,结果连续五里路,每一步都挖到盛满金钱的铜盆。恶生王虽然获得了众多金钱,却因惧怕而不敢使用,于是就去请问迦旃延尊者。尊者说:“这是以你宿业所招感的福报,你尽管用,没有妨碍。”恶生王就询问宿世因缘,尊者告诉他说:“过去九十一劫前毗婆尸佛涅槃后,在佛的遗法中,有一位比丘在十字街头,将钵置于路边,教化人们说:‘谁能将财物投入这个坚牢藏中,一切国王、盗贼、水火都不能夺走。’当时有一个穷人见到比丘教化,心生欢喜,就将卖柴所得三文钱放入钵中,发愿后离去。在回家的五里路上,他步步心生欢喜,临入家门时,他又遥向比丘至心顶礼,发愿后才入家门。当时的穷人就是大王你的前身。因为往昔你以三文钱欢喜供僧,所以生生世世身分尊贵,常常获得如是盛满金钱的三重铜盆。因五里之中步步欢喜,而感得五里金钱之报。”

公案中的穷人所供物只有三文钱,本非广大,但是因为供养心淳净,以至心欢喜与猛利的胜解摄持,而使三文钱的供养成为广大供养。穷人听到比丘的教言后,信受欢喜,将仅有的三文钱全都作了供养,而且供养之后,在五里路上步步发欢喜心,临入家门之前,还恭恭敬敬地向比丘顶礼、发愿。以此种对供养的至心欢喜,极能滋润相续中的善根,使它辗转增上广大,由此成熟的果报亦极为广大,生生世世受身尊贵,常获五里金钱的福报。因此,对三宝作任何一种供养时,皆应至心欢喜,施前、施时、施后三时都欢喜,以自作随喜的滋润,善根就会广大,学人应将这种殊胜窍诀融入自己的修行。比如自己今天供养僧众,在供养之前,应当善加思惟供养的利益,引发欢喜,供养时也应至心欢喜,供养之后,还应对自己所作的善根自作随喜,并且猛利地发愿,愿供养的正行日日增上等。若能如此行持,则任作何种供养,都将成为广大供养。

非染污供养者,谓不由轻蔑、放逸、懈怠而教他供,自手供养,殷重供养,不散漫心而设供养,不以贪等杂染供养,不于信佛国王等所为得利敬而为供养,以随顺物而设供养。

第九、非染污供养,就是远离染污的供养,这也不是前述财敬供养等之外的另一种供养,而只是从财敬等供养远离种种染污的角度,安立为非染污的供养相。

非染污供养,包括以下六种情况:

一、不是因为轻蔑、放逸、懈怠而令他人供养,而是自己亲手供养;

二、殷重供养;

三、以不散漫心而陈设供养;

四、不是杂染贪爱等烦恼而供养;

五、不是在信佛的国王等处,为了获得利养恭敬而作供养;

六、以随顺物而陈设供养。

前五种是从供养心远离染污的角度来说,第六种是从供养物远离染污来说。

非染污供养的反面,即六种染污供养:

一、因为轻蔑、放逸、懈怠而令他人供养,不是自己亲手供养,即供养三宝的心不恭敬,理应亲自去作,却因心怀轻慢等而叫他人代作,自己未能尽心,此即具有染污的供养;

二、不殷重供养:不按照取舍之处如实地行持;

三、以散漫心供养:供养时行为随便;

四、有杂染供养:供养时自相续杂染贪、嗔、嫉妒等烦恼,心不清净;

五、为获利养恭敬而供养:动机不纯正,在信佛的达官贵人面前,为了获得利养、恭敬而虚伪地施设供养,实际上是谄诳供养;

六、以不净物供养:“不净物”在下文有具体解释。

总之,在供养时远离上述种种染污的心态、行为、动机、供物,就是非染污供养。

以下解释“随顺物”:

随顺物者,谓诸净物,远离不净,雌黄所涂、酥所灌洗、局啒罗薰、遏迦花等及诸所余非清净物。

随顺物,就是远离不清净的各种清净物。对于不清净,论中例举了以下几种情况:

一、雌黄所涂:雌黄是一种药用矿石,味道苦辛,用雌黄涂佛的身体等,就是不清净;

二、酥所灌洗:以酥油灌洗佛像也是不清净,应当用净水浴佛,不能用酥油;

三、局啒罗薰:局啒罗就是黑香,又叫安息香,是一种药物,以局啒罗作薰香也是不清净;

四、遏迦花:即白艾花,这种花带有毒刺,不能用来供佛。

“所余非清净物”:除了以上四种之外的其余不清净物品。

总之,佛陀是无上尊贵、具有大恩德之对境,所以供养时应当用清净的随顺物,若以不清净、不合适、有毒等物品供佛,即成为染污供养。

下文宣说在没有财物可作广大无染的财供养时,应当勤修两种供养,即广大随喜与无主所摄供养,首先说“广大随喜供养”:

又若如是财物供养,自无所集,无从他求,应于一切世界之中,所有如来诸供养具,以欢喜俱及于广大胜解俱心,周遍思惟一切随喜。少用功力而修无量广大供养,摄集菩提广大资粮,恒常于此以真善心,起欢喜心,当勤修学。

如果自己没有所聚集的财物可作上述的财物供养,又无法从他处求得财物时,应对一切世界之中所有供养如来的资具,以具足欢喜以及对于广大供养具足胜解的心,周遍思惟而随喜一切供养。这样稍微用一点功力修习无量广大的供养,就能摄集成就菩提的广大资粮。菩萨应当恒常对广大随喜供养,以真实的善心、发起欢喜心而精勤修学。

“自无所集,无从他求”指应当勤修随喜的时机,是自己无财,又无法求得财物时,就应着重勤修随喜。

“一切世界之中,所有如来诸供养具”指随喜之对境,是所有南赡部洲、四大部洲、小千世界、中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乃至十方无边诸世界中,供养如来的一切下中上品供具。

“欢喜俱及于广大胜解俱心”指随喜的心态,是具足欢喜以及对于广大供养具足胜解的心。

“周遍思惟”是以自心普遍缘想一切供养具。比如,以自心普遍缘想四川省一切美好的资具,而没有缺漏,不仅仅是缘想一部分,此即周遍思惟。

“少用功力而修无量广大供养”:周遍思惟一切供养具后,从内心深处随喜一切供养,而以此供养三宝。这是赞叹随喜的善巧之相:因为不必费力寻求财物,只需以心缘想,所以是“少用功力”。又因心中所缘的是一切世界的所有供养具,以所缘境无量广大的缘故,而成为“修习无量广大供养”。

“摄集菩提广大资粮”指随喜的作用,是以广大随喜之意乐,就能摄集成就菩提的广大资粮。

“恒常于此以真善心,起欢喜心,当勤修学”是劝导我们应当勤修广大随喜供养,因为这种供养极为善巧、利益宏大,所以应对此广大随喜的法门,恒常不断以真实的善心、发起欢喜心而精勤修学。《因果经》说:“若有贫穷人,无财可布施,见他修施时,而生随喜心,随喜之福报,与施等无异。”

下文宣说“无主所摄供养”:

又如《宝云经》及《建立三三昧耶经》所说:无主摄持诸华果树及珍宝等,亦当供养。

又如《宝云经》、《建立三三昧耶经》所说:没有主人摄持的鲜花、果树、珍宝等,也应当用来供养三宝。华智仁波切在《普贤上师言教》中说:“遇到悦意的外境也应当供养三宝,比如美丽的花园、清澈的河流、美妙的宫殿、悦意的树林、广大的财产、富饶的受用、以装饰品严饰的俊男美女等。无论看见任何自己喜爱或贪执的事物,都应当诚心意念供养三宝。”

我们应将此处所说的供养方法,随时运用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供养殊胜福田的三宝而积累广大福德。譬如,生活在现代社会中,若见到美丽的都市夜景,雄伟壮观的高层建筑,四通八达的立交桥、高速公路、地铁、隧道,或见到幽静的园林、豪华的住宅、各种便利的科技产品,都可以心缘取来供养三宝。由此推广开来,就如寂天菩萨所说:“浩瀚虚空界,一切无主物,意缘敬奉献,牟尼诸佛子,祈请胜福田,悲愍纳吾供。”

第十、正行供养,就是平常所说的“法供养”,是最殊胜的供养,所以放在最后。

正行供养者,谓于下至抅牛乳顷,精勤修习四无量心、四种法集、随念三宝、波罗蜜多,及能胜解甚深空性无分别住,于净尸罗起防护心,于菩提分六度四摄精勤修学。

正行供养,就是下至在挤牛奶的短暂时间中,精勤修习慈等四无量心、四法印、随念佛法僧三宝与布施等波罗蜜多,以及能够胜解甚深空性而无分别安住,对清净的戒律生起防护之心,对三十七菩提分、六度四摄等法类精勤修学,此即菩萨正行供养。即便是在如挤牛奶的短暂时间中如理修行,就已经属于正行供养,何况长期修持正法,更是极为殊胜的供养。

“抅牛乳顷”指时间的下限,《瑜伽师地论》说:“少时少时,须臾须臾,下至如抅牛乳顷。”“修习四无量心”,是普遍对一切有情修习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修习四种法集”即修习“四法印”,也就是修习诸行无常、有漏皆苦、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能胜解甚深空性”,是能够信解远离言诠的法性真如。“无分别住”即发起无分别无相心住。“于净尸罗起防护心”,即对自己所受的尸罗律仪,发起守护之心。

一切供养之中,以正行供养最为第一,《瑜伽师地论》赞叹说:“如是供养,为最第一,最上最胜,最妙无上。如是供养,过前所说具一切种财敬供养,百倍千倍,乃至邬波尼杀昙倍。”如是正行供养,最为第一,是最上等、最殊胜、最微妙、无上的供养。这样的供养与具足一切种类的财敬供养相比,超胜一百倍、一千倍,乃至邬波尼杀昙倍。《普贤行愿品》说:“善男子,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善男子,如前供养无量功德,比法供养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罗分、算分、喻分、优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广大财物供养的无量功德,与仅仅一念法供养的功德相比,一百分不及一分,一千分不及一分,乃至优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金刚经》说:“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又有经中说:“某人在相当于天界一千年的时间当中,恒时供养三宝所需的一切资具,另外有人仅仅在一弹指顷,用心观察忆念一切法苦、空、无常、无我,后者超过前者无数倍。”《宝性论》也说:何人信解佛陀的不可思议境界,对于四金刚处生起欢喜的善根,就已经映蔽了一切没有与彼相应的其余财物供养等所有福德聚。以上教证皆充分说明:唯有正行供养是无上供养,远远胜过其他供养。为何正行供养最为殊胜呢?《普贤行愿品》说:“以诸如来供养法故,以如说修行出生诸佛故,若诸菩萨行法供养,则得成就供养如来,如是修行是真供养故。”因为三世如来都供养法的缘故,因为如法修行出生诸佛的缘故,如果菩萨作法供养,就能成就供养如来,因为这样修行是真实供养的缘故。

通过以上所说正行供养之相与校量功德,我们就能了知正行供养是最上等、最根本、最主要的供养。皈依三宝后,主要是须按照佛陀的教法如理修行,若能如理修行,就是对三宝作最大、最微妙的供养。当今时代,虽然人们生活日益繁忙,但每天还是要抽出一定的时间致力于修行。比如,每天用二十分钟修习四无量心、思惟空性、随念三宝功德,或观修四法印等,如在上班等车、坐车等零星时间中观修,也能成就殊胜的上品供养。如前所说,即便是在挤牛奶的片刻当中令心与正法相应,就已属于正行供养。若身处红尘俗世之中,就应以尘劳作佛事,将自己的生活环境作为修行道场。若能在家庭、工作单位中,以大悲心利益众生、摄受众生、代众生受苦、不舍菩萨业、不离菩提心,这就是不离现实生活而作正行供养。

未二、摄义

若能由此十种供养供养三宝,应知是名圆满供养。

如果能够以上述这十种供养来供养三宝,应当了知这就叫作“圆满供养”。

如理辨别十种供养事,究竟有何作用呢?

通过如理辨别供养之事,就能通达种种供养的方法与差别,而生起了知世俗谛种种差别的广大智慧。具体来说,了知各种供养的方法,开拓见识,就不会局限在狭小的范围中,而能灵活善巧地运用。比如在没有财物的情况下,就可以善巧变通作随喜供养、意幻供养、正行供养等。而如理辨别供养的胜劣差别、染净差别与大小差别等,就可以如理取舍,舍弃下劣供养,趣入殊胜供养;舍弃染污供养,趣入无染污供养;舍弃狭小供养,趣入广大供养。这些都是如理辨别供养之事所能生起的作用。

午二、供养意乐

由如是等兴供养时,有六意乐,能于三宝随一之所少分思惟,而生无量广大果利。

以这十种供养事作供养时,有六种增上意乐,对三宝任何一处作少分思惟而供养,就能产生无量广大的福果利益。

以任何一种供养事供养时,都应当缘三宝发起六种增上意乐。为何特别强调增上意乐呢?佛陀曾说:“诸法依缘生,住于意乐上。”意乐是决定果报大小的根本因素,以增上意乐对三宝作少分思惟而供养,就能获得无量广大的功德果报。若能多分深入地思惟,力用就更是巨大。所以应当在供养时,缘三宝发起六种意乐。

一者无上大功德田,二者无上有大恩德,三者一切有情中尊,四者犹如邬昙妙华极难值遇,五者三千大千世界独一出现,六者一切世出世间圆满根本,作是思惟而设供养。

此段宣说以六种意乐供养三宝。所谓意乐,窥基大师在《略纂》中解释说:“意乐者,以信欲胜解为体。”此处学人必须掌握窍诀:意乐也是缘起法,不是凭空现前的,发起意乐的方法,就是按照以下六个方面善加思惟。人心不可能象盤石一样不动,当我们逐步思惟时,自心就会转变,随着信欲和胜解的生起,内心就会现前真正的意乐。这确实是培就善心的要诀,希望学人深入体会,通晓如何善用佛法、如何以法转心。

六种意乐分别是:

一、“无上大功德田”增上意乐:因为对三宝发起随念行,就能出生无上广大功德,所以三宝是无上大功德田。通过思惟如来是无上大功德田而发起的增上意乐,就是无上大功德田增上意乐。对于以下五种增上意乐也应如是类推而了知;

二、“无上有大恩德”增上意乐:因为三宝为我们开示三乘正道,使我们获得一切义利,所以是无上有大恩德;

三、“一切有情中尊”增上意乐:如来是一切无足、二足、多足等有情中之最殊胜者;

四、“犹如邬昙妙花极难值遇”增上意乐:三宝犹如稀有殊胜的邬昙妙华,很难遭遇。《涅槃经》说:昙花不是随处出生,只有在无热恼海的北方山上有昙花园。昙花也不是随时出生,只有佛陀出世时,昙花才出生。佛转*轮时,昙花才盛开,佛示现涅槃时,昙花就会枯萎凋谢。《毗卢现觉续》说:“诸佛于世间,犹如优昙花,偶尔时一现,非为再再生。”《法华经?寿量品》说:“比丘当中,诸佛出世,难可值遇。所以者何?诸薄德人,过无量百千万亿劫,或有见佛,或不见者。以此事故,我作是言:诸比丘,如来难可得见。”福德浅薄的人,在经过无量百千万亿劫后,才有见佛的机缘,或者仍不能见佛,所以佛陀极难值遇;

五、“三千大千世界独一出现”增上意乐:在同一三千大千世界中,不可能同时出现别别相续的两尊佛。诸佛化身虽有无量,但在同一教期,不会有两尊示现八相 成道的殊胜化身;

六、“一切世出世间圆满根本”增上意乐:三宝是产生一切世间与出世间圆满功德的所依,出世间三种菩提及世间人天的圆满,都是从三宝产生,所以三宝是出生一切圆满之根本。就象如意树的根茎枝叶是由种子所产生,同理,佛之圆满功德是由菩提心与供养三宝所生,其他圆满也应当这样理解。

“作是思惟而设供养”:供养三宝时,首先必须依照这六种意乐而作正思惟,然后再施设供养。因为供养的意乐更为紧要,所以供养前决定必须先“作是思惟”,而不应仅以身语作供养。

《阿阇世王受决经》中说:

有一次,阿阇世王请佛应供,饭后佛陀返回祇洹精舍,阿阇世王就与耆婆商议说:“佛陀已经享用了饮食,我应当再作何种供养?”耆婆说:“应当点灯供养佛陀,作广大灯供。”于是阿阇世王就下令准备一百斛麻油膏,从宫门一直点到祇洹精舍。当时有一位贫穷的老妇人,见到阿阇世王作此功德,深有感触,就用乞讨所得的两文钱,去油家买油膏。店主问:“老人家你如此贫穷,为何不将讨来的两文钱用来买米粮,以维持生活,买此油膏有何用呢?”老妇说:“我听说佛陀出世万劫难逢,今生我竟然如此幸运能够值遇佛陀,但却不曾作过任何供养。今天我见阿阇世王作如此广大的功德,心生羡慕,我虽然贫穷,但却很想点一盏油灯供养佛陀,作为后世安乐的资粮。”店主赞赏她的诚心,又特地赠送她三盒油膏。老妇人亲自将所得的五盒油膏供于佛前燃灯,而且心想:“以此少许的油膏点灯,不到半夜就会息灭。”于是发誓:“若我后世成道如同佛陀,油灯应当通霄光明不灭。”就这样顶礼而去。

阿阇世王所供的油灯或灭或尽,而老妇人所供的油灯格外明亮,超胜余灯,且灯光通霄不灭,油膏也不穷尽。次日清晨,佛陀告诉目犍连:“天亮了,你可以去息油灯。”目犍连遵照佛的吩咐,次第息灯。其他油灯都息灭了,唯独老妇人所供的油灯连息三次不灭。目犍连就举起袈裟来扇油灯,但是灯光反而更加明亮,于是他又以神通引来随岚风 吹油灯,但灯光反而愈发炽盛,光明向上彻照梵天,旁照三千大千世界,处处可见此灯的光明。佛告诉目犍连:“停住!这是未来佛的光明功德,不是以你的神力所能息灭的。这位老妇过去世曾供养一百八十亿位佛陀,已从过去佛那里得到了授记,但是因为她专门致力于经法,没有时间修习布施,所以感得今生贫穷。往后三十劫时,她将作佛,佛号是须弥灯光如来,佛刹中没有日月,人民身中皆具大光明,光明相照,如忉利天。”老妇听了十分欢喜,顶礼佛陀后离去。

阿阇世王问耆婆:“这位老妇人只是供养了一盏灯,就得到佛的授记,为何我作如是巍巍功德,佛陀却不为我授记呢?”耆婆说:“大王所作的供养虽多,但是用心不专一,不象老妇人一心专注于佛。”阿阇世王听受了耆婆的开示,后来也以至诚心供佛而得到授记。

公案中的老妇人虽然只是供养了一盏灯,但她所得到的功德却已远远胜过阿阇世王所作广大灯供的功德,这其中的根本原因,就是老妇人供养时具有增上意乐:老妇思惟值遇佛陀出世,极为难得,万劫难遇一次,如是以希有想所引发的意乐,就是“犹如昙花极难值遇之增上意乐”;老妇思惟佛是无上大功德田,阿阇世王能对无上的佛陀福田作大功德,实在是令人羡慕,自己虽然贫穷,但一定要珍惜机缘,种大福报,以如是思惟所引生的意乐,就是“无上大功德田之增上意乐”;老妇又想:以供佛所种下的善根决定能成为后世安乐的资粮,以如是思惟所引发的意乐,就是“一切世出世间圆满根本之增上意乐”。因为老妇是由思惟之后发起增上意乐而供养,所以感得油灯长明,福德超胜阿阇世王。若想要如同老妇一样获得殊胜功德,就必须按照此处所说的六种意乐反复思惟。学习一则公案时,必须以公案中的人事策励自己,而不应如同听故事一样听完便罢。随学的方法,就是缘着六个方面而思惟,比如供养饮食的时候,就应思惟:大千世界中独一无二、极难值遇的无上功德田——佛陀,我现在能够值遇,又能至心敬供一碗饭,是如何地希有难得,而且如此供养将获得无尽安乐的果报,又是何等地殊胜。若能象这样发起增上意乐,恭敬行持,这才是真正修学佛法。

以下标出上述供养事与供养意乐的出处:

此等是如《菩萨地》说而正摘录。

这些都是按照《瑜伽师地论?菩萨地》所说的内容而摘录撰写。

巳二、时间差别

恒常时中,于如是等随应而行,若遇佳节及大时会,当随力能修妙供养。

一切时中,应当相应上述的十种供养事与供养意乐而行持。如果逢遇佳节或盛大法会,应随自己的能力修持微妙供养。

“佳节”即诸佛菩萨诞生、成道、涅槃、转*轮等吉祥时日,譬如神变月、萨迦月、转*轮日、天降日,或观音菩萨圣诞、阿弥陀佛圣诞等。在法会佳节期间广修供养,功德将成倍增长,而且这样行持能使自心愉悦,又能成办事业,所以应当励力修持。

巳三、稍用功力即可圆满资粮

复次恒须受饮食故,尔时若能首先供养无间缺者,少用功力而能圆满众多资粮,故随受用净水以上,应以先首至心供养。

另外,因为我们恒时需要受用饮食,所以每次进餐时,如果能首先供养三宝而不间缺,那么只要稍微用一些功力,就能圆满许多资粮,因此任随受用净水以上的饮食,都应首先以至诚心供养三宝。

比如,汉地丛林历来有良好的规矩,即早斋午斋之前,都要先念诵仪轨供养三宝。供斋仪轨中,最初为供养赞,大众念诵:“供养清净法身毘卢遮那佛,圆满报身卢舍那佛,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当来下生弥勒尊佛,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这是普遍供养十方三世所摄的法报化三身佛宝,供养境极为广大。继而念诵:“大智文殊师利菩萨,大行普贤菩萨,大悲观世音菩萨,大愿地藏王菩萨,诸尊菩萨摩诃萨。”这是普遍供养以具足智悲行愿四德之四大菩萨为代表的十方尽虚空遍法界一切僧宝。又念:“摩诃般若波罗蜜”,至心供养法宝——大般若波罗蜜多。接着献供:“三德六味,供佛及僧,法界有情,普同供养。”再发愿:“若饭食时,当愿众生,禅悦为食,法喜充满。”最后出食、结斋回向。这些仪轨十分殊胜,能体现出古德的智慧,若能按此仪轨每天如法观修供养不间断,则以三宝大悲加持,饭食之间便能积聚广大福德,稍用功力就能圆满众多资粮。

往昔佛化家庭都有良好的佛教行为,每饭必定不忘报答佛恩,进餐之前必先燃香供佛,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天供养三次,一年就能积累一千多次的供养。如果一生供养五十年,就有五万多次,确实是“少用功力而能圆满众多资粮”,暇满人身在饭食之间即已摄取实义。

理证:因为三宝大悲加持恒时不断的缘故,恒时供养决定能圆满众多资粮。

巳四、不清净之供养相

此复非以糕之瘀处、菜叶黄处,是须择其妙者而供。又供茶时,现一切人,如洒扬尘,惟弹少许,不成供养,是霞惹瓦语录中出。

此外,不应用糕饼的霉烂处、菜叶的发黄处供养三宝,必须选择新鲜、精妙的食物来供养。而且现在的人们在供茶时,就象洒水压尘一样,仅以手指沾一点茶水后弹向空中,实际上这只是一种表示而已,不能成为真实的供养。此段教言出自霞惹瓦的语录。

对供养三宝的要求,若以四字来概括,即“尽心尽力”,如果能这样行持,就能远离以上的过失。

巳五、于最胜福田当殷重供养之理

对于此理,下面以比喻结合意义来说明,先说比喻,再说意义:

譬如有一极肥沃田,至下种时而不下种,任其荒芜,如是废止,实生不忍。

比如有一块极为肥沃的良田,到了播种的时节却不播种,而任由它荒废,这样浪费不耕作确实令人心生不忍。

如是能生若现若后一切善乐最胜福田,于其四季一切时中,常恒无间堪种一切善乐种子,复应于此如经说云:“当以信犁,耕耘福田。”若未能作,至极堪惜。

同理,能出生今生、后世一切安乐的最殊胜福田,在一年四季的所有时间中,恒常堪能种植一切善乐的种子,而无任何时间限制,对此最胜福田,应当按照经中所说:“当以信心之犁来耕耘福田。”如果不能这样行持,则极其可惜。

故如《赞应赞》云:“如尊之福田,三世间非有,施处尊第一,是净令座净。犹如虚空界,横竖无边际,于尊为利害,异熟无尽际。”

因此就如《赞应赞》所说:“象世尊这样的大福田,三世间 绝无仅有,一切供养处当中,以世尊最为第一,因为首座世尊是清净的缘故,而使所有在座的弟子也得以清净。如同虚空界纵横没有边际一般,同样,对世尊作利益或损害的异熟果也没有穷尽、没有边际。” “是净令座净”:应供时,世尊坐在首席,以世尊之大福德力,能使其余在座的弟子们都获得清净,不会染上受用信财的罪障。

“于尊为利害,异熟无边际”:因为佛陀是最深重的对境,故对其稍作供养,所获福报便无有边际,相反,若稍作毁谤,所获罪业也是无有边际。比如《贤愚经》记载,有位穷人以两文钱供养佛陀与僧众,感得九十一劫财宝随意而得。又有金天夫妇以一枚金钱、一瓶水、一面明镜供养僧众,而感得九十一劫中世世相貌端正,身体金色,美妙无比。因此对三宝稍作供养,将获无边无际、难以衡量的善妙异熟果报。相反,比如善星比丘、提婆达多等轻毁佛陀,导致堕落恶趣,感受无边苦果。这种异熟果没有限量、没有尽头,所以被比喻为“犹如虚空界,横竖无边际。”《十诵律》说:“若人不敬佛,及佛弟子众,现世人呵骂,后世堕恶趣。若人知敬佛,及佛弟子众,现世人赞叹,后世生天上。”

巳六、舍弃低劣而精进供养

于最胜田,尚不见如庸俗之田,此是我等无贤善相,故一切时,当勤精进供养三宝。

对于最殊胜的福田,我们尚且没有看作象庸俗的田地那样而精进耕耘,这是我们没有贤善之相,所以在一切时候,都应精进供养三宝。

以下比较庸俗之田与最胜三宝福田:

庸俗田地只能种植少数种类的庄稼,比如一块田地若播种小麦,就只能种小麦种子,而三宝福田,则堪能种植一切世出世间无量善乐的种子,所以最为殊胜;庸俗田地只有在春秋两季的少许时间中,才堪能播种,而三宝福田在一切时中,都堪能种植善乐种子,任何时间皆可种植,所以最为殊胜;耕耘庸俗田地仅能获得少许衣食等受用,利益极小,而耕耘三宝福田却能出生一切现前与当来的无量利乐,所以最为殊胜。

“庸俗之田”代表一切世间谋生、求财、致富之所依,比如自己的公司、行业、职业等等。世人日夜辛勤耕耘庸俗之田,而将最殊胜的三宝福田抛到万里之外,不问不顾,毫不留意,此即无贤善之相,也就是没有善根、没有智慧。智者决定会舍弃庸俗之田,而以信心之犁日夜耕耘最殊胜的三宝福田。因为智者见大而弃小,见胜而弃劣,见真而弃伪,以三宝大威神力加被,暇满人身能实现无量广大义利,所以能获广大功德。而世人愚昧,终其一生亦不知唯有三宝才是最殊胜的福田。我们身在佛家,三宝田中福好种,一想到自己竟有这样大的福报,能够日夜耕耘三宝福田,确实是百千万劫希有难逢的妙事,所以应当欢喜、精进。

巳七、依靠殊胜福田增长慧力之窍诀

若如是行,由于胜田种善根力,于诸道次,慧力增长。故于听闻不能持文,思惟不能解义,修习相续不生,慧力至极微劣之时,依福田力,是要教授。

如果能这样精进地供养三宝,通过对殊胜福田种植善根的势力,将使对菩提道次第闻思修的智慧力日益增长。所以在听闻而不能忆持文句、思惟而不能理解法义、虽修习而心相续不生功德等智慧力极其微弱下劣的时候,依止福田的力量是极为关键的窍诀。

以下引吉祥敬母的教言来证明:

如是亦如吉祥敬母云:“作诗大善根,我慧依尊故,如夏季江河,虽小极增长。”

这也如同吉祥敬母所说:“我具足作诗的大善缘,我的智慧因为依仗世尊加持的缘故,如同夏季的江河之水一般,虽然浅小,但在一夜暴雨之后,迅速增长广大。”

以下引公案说明“依福田力增长智慧力”的道理:

《杂譬喻经》记载:往昔舍卫城郊外有一妇女,具足戒行,佛亲自来到她家门前乞食,妇女将饭盛入钵中,后退顶礼。佛说:“种一生十,种十生百,种百生千,种千生万,种万生亿,而能现见真谛之道。”妇女的丈夫悄悄地在后面听佛咒愿,他心中不信,就说:“施一钵饭就能获得这样大的福德,而且还能现见真谛之道,瞿昙沙门所说岂不夸张!”佛说:“你从何处来?”他回答:“从城里来。”佛说:“你看见尼拘陀树有多高?”他说:“高达四五里左右,每年下数万斛的果实。”佛又问:“树的种子有多大?”他回答:“只有芥子许大。”佛说:“你所说的太夸张,哪有一粒如芥子许大的种子,能够长成高达四五里的大树,每年下数十万果子?”他答:“确实如此,这是人们现量所见。”佛说:“地是无情法,成熟果报的力量尚且如此巨大,何况人是有情,若能以欢喜心供养佛陀一钵饭,福报将不可称量。”夫妇二人听后,都心开意解,当时即证初果。

依止无情大地之力,尚且能由一生万,何况佛陀福田,远非大地可比,故以福田力决定能成就巨大福德。通过供养三宝,能使福德日益深厚,福至心灵,自然开慧而现见真谛之道。《宝性论》说:“如是众生诸善根,依止佛地得生起,佛陀无有分别心,亦令增固及成就。”又说:“有情烦恼果皮内,具有正觉之胚芽,如是彼彼善缘力,见法次第渐增长。”按照了义如来藏的观点,在有情的烦恼果皮中,本来具足圆满正等觉的胚芽,只需借助福慧资粮的善缘力,便能显露智慧而现见法界。这样就能成立:我们缘殊胜三宝福田种植善根,将使智慧力渐次增长。所以智慧微劣时,首先应重在三宝福田中培植福德,以福田力作为消业障、增智慧的助缘,这是极为重要的窍诀。

因此,我们平日即须重视积累福德,在得到新的衣食资具或悦意的物品等时,应于受用之前,在一日当中供养三宝。比如,添置新衣时,应先将新衣供养三宝,一日之后心里观想:三宝将此衣恩赐给我,我受用此衣后,必定用来增上戒定慧三学,或更精进地利益众生。或者置办了上好的饮食,首先须供养三宝,然后观想三宝将饮食赐予我,我受用后,将此饮食的能量转为利生的无尽能量。若能如此,便是一种在心里种植善根的方便。

汉地丛林历来有一极好的规矩,即最初出家的三年中,必须为僧众作务以培植福报。在毗尼中,佛要求修行人以修持戒定慧三学为主,若因业障重而不堪能,就应讲经说法教化众生,以培植福德。若因不能理解经义而不堪能,则须供事僧众,作僧执事以培福德。比如佛在世时,周利槃特的智慧低劣,佛就叫他为僧众扫地,此后周利槃特的福德渐深而开智慧。这个开慧的窍诀,就是依靠福田之力。

古代有位名叫辩才的僧人,依止法师学习《华严经》,许久都未开悟,因此他发起大勇猛心,住在净室中受持《华严经》。三年后的一晚,他梦见普贤菩萨现身指点,醒来后通达所学,心中了然,如照明镜一般。此即依仗法宝之力,力极功深而开发智慧。

我们本具的如来藏是自性住种性,所以若能以三宝作为清净障垢的助缘,依靠对殊胜福田种植善根之力,决定能令智慧渐次增长。

巳八、供养大小等观待发心差别之理

又如说云:“供养亦复不赖其物,是在自信。”若有信心,用曼陀罗及诸净水,并无主摄诸供具等,皆可供养,无余财物,应如是行。如现实有而不能舍,作是念云:“我无福德极贫穷,诸余供财我悉无。”等同博朵瓦云:“于一秽螺杯中,略掷少许香草,念云:‘旃檀、冰片、妙香水。’是诸生盲欺明眼者。”

又比如有一种说法:“供养也不是依赖供养物,而是在于自己的信心。”如果有信心,用曼陀罗与净水(供养曼茶),以及无主人所摄持的各种供养具等,都可以供养,在没有其余财物时,应当这样行持。但如果自己现在实有财物却不能施舍,反而引用《入行论》的语句说:“我无福德极贫穷,诸余供财我悉无。”这就如同博朵瓦尊者所说:“在一个肮脏的螺碗中,稍微放入一点香草,口中却说:‘栴檀、冰片、妙香水。’此即生盲欺骗明眼人,过患极大。”十方常住三宝能无障碍地照见众生内心,如果自己明明有财物,但因悭吝而不能施舍,口中却说没有供财,此即欺骗三宝,犹如生盲欺骗明眼人一般。

以下引公案说明“供养大小观待发心”之理:

昔日有位女居士到寺院作供养时,将仅有的两文钱捐给寺院,当时方丈亲自出来为她忏悔。后来这位女施主被选入宫中,成为皇帝的妃子,一次,她携数千两黄金前来供养寺院,但方丈只让徒弟为她回向。女居士便问:“以前我供养两文钱,师父亲自为我忏悔,现在供养数千两黄金,师父却不来为我回向,这是何缘故?”方丈告诉她:“以前供物虽然微薄,但你的供养心十分真诚,若非老僧亲自为你忏悔,则不足以报答。现在供物虽然厚重,但供养心不如以前,所以叫人代为忏悔就已足够。”

由此公案可知,供养大小不是随外在的形相,而是随供养心的差别,所以本论说:“供养亦复不赖其物,是在自信。若有信心,用曼陀罗及诸净水,并无主摄诸供具等,皆可供养。”阿底峡尊者曾经教导弟子,西藏的水清净甘美,举世无比,哪怕只是以此水供养三宝,也能积累巨大资粮。《贤愚经?宝天因缘品》记载:毗婆尸佛时,有位穷人在没有钱财的情况下,以少许如珍珠一般的白石供养僧众,因为具足信心与恭敬心,而感得九十一劫中,享受无量福报。因此,只要具有信心与恭敬心,则以曼陀罗、净水、无主物等都可以供养。但是如果自己的资财具足,则应以众多、精美的供品供养三宝,才是如法。否则,仅仅希求自己的受用广大善妙,而以微少、下劣之物供养大恩三宝,尚且不如世间人请客送礼大方,此即内在无贤善之相,并非真诚的供养。

《大智度论》中有一则公案:

昔日大月氏弗迦罗城有位画师,前往东方多刹施罗国,他客居外国以作画谋生,十二年中挣得三十两黄金,当他携带酬金返回故乡弗迦罗城时,听到击鼓作大会的声音,便前去观看。当他见到僧众时,生起了清净的信心,就问维那:“需要多少钱才能为僧众供斋?”维那说:“三十两金子就足够了。”画家便将仅有的三十两金子交给维那说:“帮我供斋一日,我明天再来。”于是空着手回家。妻子问他:“你出门十二年,有多少收入?”他说:“我挣得三十两黄金。”妻又问:“黄金现在何处?”画师答:“全都变成了福田的种子。”妻问:“什么福田?”他答:“供养了僧众。”妻子气愤而捆缚丈夫,将他送往官府治罪。断事的官员问:“你有何事?”妻说:“我丈夫失心狂乱,不怜惜妻儿,将十二年作画所得三十两黄金全部送人,我按照法律将他绑来,请求处理。”大官问画家:“你为何不将酬金供养, 妻, 儿,反而送给他人?”画家说:“我因前世不修功德,导致今生贫穷,感受诸多辛苦。今生有幸值遇福田,如果再不种福,来世仍然贫穷,贫贫相续,没有解脱贫苦的时候。我现在想彻底顿舍贫穷,所以将黄金悉数供僧。”大官本来是优婆塞,信佛清净,闻言之后赞叹:“真不容易!将辛苦所得少许财物全数供僧,你真是善人。”大官说完就脱下所佩戴的璎珞和所乘的骏马,连同一聚落,都赐给穷人。

与有钱不能施舍而欺骗三宝的人相比,公案中的画家深信因果,对僧宝的供养心非常猛利,将十二年的积蓄尽供僧众,这样难舍能舍,获福最多。

巳九、随学古德次第修习供养

又如朴穹瓦云:“我于最初供养香草,其气辛辣。次有四合长香供养,其气甘美。现在供养,若沉水香、嘟噜迦等,其气香馥。”若于微供轻而弗供,则永生中终是惟尔。若纵微少,发起殷重,渐得上妙,应如此师行持修学。传说此师每配一次,须用二十二两金之香。

又如朴穷瓦所说:“我在最开始的时候只能供养香草,它的气味辛辣;后来有四种香和合的长香可以供养,它的香气甘美;现在我用沉水香、安春香等供养,香气芬芳浓郁。”如果轻视微小的供物而不供养,那么一生中也只是如此。相反,纵然供物微小,但如果发起殷重心而供养,就能逐渐增上福报而得到上妙的供物,应按照朴穷瓦大师的行持来修学。据说大师每次配制香,需使用价值二十二两黄金的上等香。

这一段语录启发我们,凡事皆以积累而成功,积小成大,由近至远,犹如栽培树苗,积年累月,不知不觉便长成参天大树,积功累德也是如此:最初虽以微小的供物作供养,但只要以殷重心虔诚供养,日日耕耘,逐渐增上福报,最终就能成满大福德。相反,若轻视微小供养,不从小处认真作起,没有深厚的基础,永世也只能是一薄福之人。

《譬喻经》说:昔日有两位比丘皆证到初果。其中一位时常教化乞丐,以钱财供养僧众斋饭作福德,另一位只是坐禅自守,不喜积福。一次,坐禅者对修福者说:“你为何不坐禅,空自勤苦?”修福者回答:“佛常教诫比丘,应当修行布施。”后来二人死后转生在一长者家中,修福者转生为长者之子,有奴仆承事供给,衣食自然,非常快乐。坐禅者转生为婢女之子,独自坐在地上,常因饥渴而啼哭。长者子长大后,骑马出外游观,众多奴婢在旁侍奉,后来二人皆求出家,而且都证得阿罗汉果。长者子常常端坐,人们竟相供施衣食给他,而婢女之子在外乞讨,却无人施食,常受饥渴逼迫。

由此公案可知,修道除了持戒、坐禅、念诵之外,还应上供下施作诸福德,否则若轻视供养,将永生贫困。因果无欺,若不精勤供施,富贵也不可能凭空获得。《贤愚经?华天因缘品》说:往昔毗婆尸佛时,有一次,僧人们游行至一聚落,许多富人都纷纷供养僧众。有一穷人目睹僧众之后心生欢喜,憾恨自己无钱财可供养,就到野外采集很多野花,十分恭敬地供养僧众,至心顶礼后离去。这位穷人以无主所摄的野花供僧时,因为具足信心和恭敬心,而感得九十一劫中身相端正,饮食卧具等随意而得,并且缘此福报,自然得道。佛陀宣讲此公案时教诫说:“一切众生不应轻视微小供养,认为没有福德,如同华天通过供养而自然获福。”当初华天如果轻视微小供养,又无财力可作大供养,则永远无法脱贫,但是他安于本位,至心行持自己力所能及的小供养,而从穷人变成九十一劫随欲满愿的大福之人。因此,首先应从低处、从小事殷重实行,渐积渐广,这是极为重要的教言。

巳十、于供养不应喜足

若诸已得资具自在大菩萨众,尚化其身为多俱胝,于一一身复各化现百千等手,往一切刹,经无量劫供养诸佛。诸由少许相似功德便生喜足,云我不于此上希菩提者,是于正法极少知解,造次乱言。

已经获得资具随意自在的登地大菩萨们,尚且要化一身为众多俱胝身,一一身又分别化现百千等手,往赴一切佛刹,经过无量劫数而供养诸佛。有些人却因自己作了少许相似的功德就心生满足,而说我不在供养上希求菩提,这是对正法极度缺乏了解而轻率乱说。

《瑜伽师地论》说:已经获得资具自在的菩萨,化现或一或二或众多的化身,乃至化作百千俱胝等数的一切身,皆在诸佛、佛塔前恭敬礼拜,而且从每一化身中化出多手,或百手或千手或超过此数,一切手皆持无量超胜诸天的上妙花香、殊胜可爱的种种珍宝,奉献于诸佛、佛塔前。又从如是一切化身中化现出无量上妙音声,歌赞如来广大甚深真实功德,复从如是一切化身中化现无量最上、最妙的环钏璩印、宝庄严具、幢盖旙灯等各种供养具,以供养诸佛佛塔。即然登地的大菩萨都要行持如是广大无量的殊胜供养,我们凡夫稍作供养,有少许相似功德不应满足,若认为供养只是初学者的事,境界高者不必于此上希求菩提,那么,请问登地大菩萨是否下劣?为何他们仍然行持殊胜供养?所以,对供养不应有喜足心,应发起无厌足意乐:乃至恒河沙数大劫之中,一刹那亦不间断供养,也不生起我现在供养已经足够之念;虽于一佛二佛、百佛千佛,乃至一切三世诸佛一一供养,但我亦不生起满足之心;我虽以尽虚空界无量七宝诸供养具,乃至无量戒定慧、波罗蜜、三摩地、陀罗尼、总持辩才等供养诸佛,但我亦永无满足之心。应具足如是意乐,才能相应普贤广大无尽的供养愿王。普贤菩萨发愿:“此广大最胜供养,虚空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供乃尽。而虚空界乃至烦恼不可尽故,我此供养亦无有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我们尽未来际都应如是随学广大供养。

巳十一、其余供养之相

以是应如《宝云经》中所说而行,如云:“应当听闻诸契经中,所有如是广大供养、广大承事,由其最胜真实善心增上意乐,回向诸佛及诸菩萨。”

所以应按照《宝云经》所说而行持,比如《宝云经》说:“应当听闻各契经中有关广大供养、广大承事的所有教言,以由衷发起的最殊胜真实善心增上意乐,回向诸佛和诸菩萨。”

辰三、以大悲将众生安置于皈依

第三随念悲故,亦应安立诸众生于是道理者,谓由悲愍,随能安立诸余有情令受归依。

第三条共同学处——因随念大悲的缘故,也应将众生安立于皈依之相,即由于悲愍有情之故,而随自己的能力将其余有情安立于皈依之中。

《优婆塞戒经》说:“如佛先说,有来乞者,当先教令受三皈依,然后施者。”按照佛陀所说,如果有前来乞讨的人,应当首先教他受三皈依,然后再布施给他。《杂阿含经》说:若有女人怀孕,应为胎儿受三皈依,胎儿出生之后,具足正知见,还须教其三皈依。若有仆人、客人怀孕生子,也应这样教她。若买奴婢,能誓受三皈五戒者才能买下,不能皈依的就不买,乃至借钱,须令其受三皈依后才可借他。经中所说和我们的生活极为切近,这是启发我们,欲将众生安立于皈依,首先应从身边之人作起,即帮助子女、亲友、佣人、学生等皈依三宝。佛陀已传下最殊胜的胎教,怀孕的女性应至心皈敬三宝,而且为胎儿受三皈依,如是利益极大,因为胎儿一旦诞生,就会成为敬信三宝、具大善根的人。历代大德之父母大多是笃信三宝的佛弟子,故能生下对佛教有大贡献的高僧大德。孩子出生之后,自己还须以礼敬三宝的行为教育孩子,在其幼小心灵中种下善根,比如,憨山大师的母亲敬奉观音菩萨,而感得大师降生。大师十一岁时,一日,数位行脚僧人向大师的母亲问讯化斋,母亲延请僧人们入座之后,就赶紧去烧茶、准备斋饭,态度极为恭敬。饭后僧人们起身担起行装,正要单手作礼时,母亲急忙回避说:“不必谢。”僧人们便径自离去。憨山大师就问母亲:“僧人为何如此无礼,吃完饭也不言谢。”母亲说:“他们倘若言谢,我们就不能得福。”大师当时因此明白了僧伽之崇高,故而发起出家的志向。此即以自己恭敬三宝的行为,使孩子种下敬信三宝的善根。对孩子从小即须教其恭敬诸佛菩萨、恭敬经书、恭敬僧众,令受三皈依,持念佛号、心咒,阅读、讽诵佛经,应如是将其安立于皈依之中。

从大的方面来说,在历代大师的教化下,西藏成为全民诚信三宝的佛土,汉地佛教兴盛时,民间也曾出现家家观世音、户户阿弥陀的普遍信仰,这些都是大菩萨以大悲将众生安立于皈依的成果。比如唐代净土宗二祖善导大师,教化力量极大,他的传记中说“三年之后,长安城已被念佛者充满。”所以当时无数的长安城民众,都被大师以大悲之手安立于三宝的信仰中。又如,憨山大师的自叙年谱中记载:憨山大师因为触犯帝怒,而被下诏逮捕,大师得知后,对众人说:“佛为一众生而不舍三涂,东海本来是蔑戾车地,向来不闻三宝之名,我教化了十二年,现在连三岁小孩也知道念佛,至于改邪归正的人,比乡比户 皆是。我已满愿,死有何憾!”大师离开即墨时,城中人民不分老小全都倾城而出,流泪送别。由上述公案可知,佛教之所以能绵延至今,三宝种性之所以始终不断,即是依靠历代诸菩萨以大悲心将众生安立于皈依,如是代代延续,而使佛教的命脉不绝。如今世界各地不论都市或乡村,佛教徒仍然比比皆是,释迦佛遗教中的弟子仍在修持、弘扬佛法,这些都是安立皈依的成果。我们作为皈依三宝、已得三宝加被的佛弟子,应有责任以大悲心对未来具有善根之众生讲述皈依的道理、利益和学处,这样才能令此世界未来的三宝种性兴盛不绝。

阿底峡尊者最初来到藏地时,唯一讲解皈依与业果,有位西藏的修行者认为此大德远道而来,所说的佛法必定与众不同,便前去闻法,但尊者每日都开示皈依与业果,这位行者十分不满,就给尊者取名为“皈依喇嘛”、“业果喇嘛”。 阿底峡尊者得知后,非常欢喜,说道:“缘起极善,决定能饶益众生,理当如此。”从尊者的言语之间,我们也能了知皈依和业果是学佛最重要的基础,唯有从此处着重教化,才能培养出具有真实信仰的佛弟子。接引根机未成熟的众生,首先不是教授高深的教法,而应将其真实安立于皈依之中,使其进入真实佛教徒的行列。所谓安立,即令众生对三宝发起真正的信仰,这样才是在众生的相续中培植三宝种性。所以学佛不应只是流于表面形式,最重要的,是要按照《广论》所说,为众生一层一层如理开示皈依的因、境、道理、学处,先令众生明了皈依的道理,在心中树立定解之后趣入皈依。如是便能造就具真实信仰的佛弟子,而不是造就仅仅于文字上研究佛学的人,也不是造就徒具形相的佛弟子,此即绍隆三宝种性。唯有如此行持,才能从起始就将众生真正引入佛门,使其趣入以佛为导师、以法为道路、以僧为助伴的安乐之道。因此,我(益西彭措堪布)在此殷勤合掌劝请诸位,有能力、有因缘时,一定要发大心,尽力将如母有情安立于真实皈依中,此即真实饶益众生,使他们生生世世都得到三宝的摄受与救度,此远非财布施所能相比,可说是真正从暂时乃至究竟都作了饶益,相比救其一命的利益要大无数倍。如果一生都能这样利益众生,则诚如憨山大师所说:死而无憾。

如前所说,自作供养获广大福,教他供养获大大福,自他俱共同供养获最大福,如果对应此处内容,则应将“供养”换成“皈依”,这样我们便能了知:以大悲心推动而将众生安立于皈依,如是自他共同皈依三宝,决定获最大福。所以这条学处很重要,每个佛教徒皆应发大心精勤修学。

辰四、舍弃其余世间方便

第四随作何事,有何所须,皆当供养启白三宝,弃舍世间诸余方便者,谓随作为何种所作,随见何等紧要重事,应依三宝及兴随顺三宝供养,于一切种,不应依止不顺三宝邪道等仪,一切时中应当至心归凭三宝。

第四条共同学处——随作何事、有何需求都应供养启白三宝,舍弃世间诸余方便,即不论作何种所作,不论见何等紧要的大事,都应依仗三宝以及作随顺三宝的供养,在一切情况下,皆不应依止不随顺三宝的邪道等仪轨,一切时都应至心皈依凭仗三宝。

“随作何事、有何所须”,即包括我们人生中的一切事、一切需求。“皆当供养启白三宝”,指佛弟子成办所作和所求的方便,都是供养祈祷三宝,因为三宝是我们内心唯一的依凭之故。“弃舍世间诸余方便”,即在助缘上,唯有外支三宝圆满,具足无量智悲力,所以应当弃舍世间其余下劣、欺诳的方便,也就是不应依止不随顺三宝的邪道等仪式。

若能发起供养意乐中的一切世出世间圆满根本增上意乐,就会肯定一切安乐与事业的源泉,唯一是三宝,从成就今生衣食受用等圆满、后世增上生的圆满,乃至成就出世间三种菩提的圆满,皆须以三宝为依处才能出生。《宝性论》说:“如是世间出世间,众生一切之圆满,乃为彼等所依处,是故犹如大地般。”《大乘庄严经论》也说:“诸灾及恶趣,身见亦小乘,如是诸众生,一切皆救护。佛为胜归处,无比故无上,如前种种畏,无不令脱者。”因此,不论是天灾人祸、恶趣的痛苦、外道的身见或小乘的自利发心,对这一切怖畏,三宝都有能力救护,令得解脱。所以我们不论何时何地遭遇何事、有何种如法的希求,应唯一祈祷上师三宝,以上师三宝作为依靠,这是内道弟子相续中必须建立的基本信念。

《普贤上师言教》说:“无论出现病痛、苦痛、魔障等任何违缘障碍,除了祈祷三宝之外,不依靠其他解除病痛魔障的方法,假如需要采取医疗术、禳解术等,也应了知这些都是三宝的事业,然后接受治疗等,应知一切显现都是三宝的游舞。对此生起诚信并观清净心。自己为了办事等前往异地他乡时,也应当先顶礼所去方向的如来或顶礼三宝后,再开始前往。”

人类生存在这个世间,衣食住行等生活都离不开世间各种技术,应知这些都是三宝的事业。若对佛陀千百亿化身的境界有所认识,就能以理决定此点,因为佛陀从法身中任运流现殊胜化身、种种化身、工巧化身,一切世间种种明处的源头就是佛宝,以佛陀的传授,诸大菩萨为了利生,而以各种化身的方式传授世间明处——工巧明、医方明、声明、因明,所以一切世间技艺都是三宝的事业相,一切显现都是三宝的游舞。对此应当诚信并且观清净心。

应如何观想清净呢?比如接受医疗手术的过程中,应观想医生、护士、种种医疗器械,都是药师佛大悲事业的化现,手术室中一切显现都是三宝的游舞,护士是白衣观音的化现,药物是三宝大悲的化现。此外,对于飞机、航船、地铁、商场、餐馆、宾馆、电话、电视等等,都要观想是三宝事业的游舞。如是观想清净的利益,即处处都能忆念三宝、感恩三宝、皈敬三宝,进而增上信心和恭敬心。

而且,外出之时,应先顶礼皈敬所去之处的三宝,虽然三宝之相横遍十方,竖穷三际,只不过是随着不同因缘而有不同显现,但我们是平等皈依十方一切佛法僧三宝,所以每到一处,都应顶礼归敬此方的佛像、佛塔、教证二法与僧伽。这是佛弟子应有的行为,不同于其余世间不依止三宝的行为,比如我们去泰国,就应顶礼泰国的佛像、佛塔、教法、证法和僧伽,因为这些都是一体三宝事业的游舞。

因此,佛弟子无论置身何处,心中唯应归敬三宝,而非重视吃喝玩乐等庸俗之事。世人每到一新城市,唯一关心吃喝玩乐,但佛弟子不应如此,因为佛弟子心中最深的皈依处是三宝,自心有此坚固的信仰,以此甚深信心所显现的行为,即清净贤善的行为相,所以内具虔诚、清净的皈依心,自然与一般世俗心态所展现的行为截然不同。因此皈依三宝后,自己的行为方式、观想方式必须要有全新的变化,应将信仰渗入生活中的每一细节。比如,藏民在生活中的各个层面,都围绕归敬上师三宝此一核心而转动,就如一位具有虔诚信仰的藏族阿妈,她的所思所想、一举一动,都不离开皈依上师三宝,整个生命唯一归投于三宝,此即对三宝的信仰完全融入生命的楷模,是我们随学的榜样。

从整个菩提道次第的修行来说,三乘菩提的成就唯一是依仗上师三宝。修习轨理中六种加行的第六种加行——向皈依境献曼陀罗并祈祷三事:祈祷在整个菩提道的修行中,生起无颠倒心,遣除颠倒心,消除一切内外障难。在每一修行环节上,都必须在正行之前唯一向三宝供养、猛利祈祷这三件事,而不是依止其余方便,不是祈祷外道的天神等。这也是说明,想要成办一切修法之所求,唯有归凭三宝,舍弃其余方便。

所以,在我们的一切生世中,不论是希求增上生的暂时圆满,或是希求决定胜的究竟解脱,都应至心归凭三宝,不应依止其余世间方便。

辰五、由了知胜劣昼三夜三勤修皈依分四:一、总说 二、《摄分》所出利益 三、教授所出利益 四、结说学处

巳一、总说

第五、由知胜利,昼三夜三勤修归依分二:摄分所出胜利,教授所出胜利。

第五条共同学处——通过了知皈依的利益,而白天三次、夜晚三次精勤修持皈依。

此处重点是要把握“了知胜利”与“勤修”的关系。如果事情不具大利益,我们未必肯投入精力、时间,然而一旦真正了知事情所具的深远意义,能源源不断地产生利益安乐,就能引发行持的动力。所以,由了知胜利能使自心趣入昼夜勤修皈依之中,即由了知胜利而发起猛利的信心、欲乐,以欲乐推动而自然发起精进。因此“了知胜利”是引生精勤极要的方便。

所谓勤修,即昼三夜三每日六次修习皈依。初步皈依之后,为使皈依心不退并辗转增上,日日勤修皈依不可或缺,若能持续修习皈依,皈依心便会辗转增上,如是由外支三宝已圆满成就,内支又不断完善,因缘聚合,功德决定日益增上。所以若能坚持深入皈依,下文所说的无量皈依利益将逐一实现,这是深具大利之事。若无大义,阿底峡尊者也不必教诫学人每日坚持修习六次皈依,由此贯穿一生乃至无量生的一切时间,最终刹那也不离皈依心,从而实证自性三宝的境界。

所以,此处的因果关系是:了知胜利为因,勤修皈依是果,又以勤修皈依为因,逐一现前皈依利益,即逐渐现前获广大福、获大欢喜等功德。皈依利益并非仅仅滞留在书中,也不是看着书本数他人财宝,而是可以通过勤修皈依,在自相续中真正现前,一一领受。如此修习皈依,可谓真正实现人生的大义,即便此生不再修学他法,唯一如法行持皈依,确实可以获得广大利益,而未空耗人身。

《木槵子经》记載一则公案:

往昔有位波金璃国王请问佛陀:“如来法藏深广无比,极难掌握要领而修习,唯愿世尊哀愍,为我开示。”佛说:“若想灭除烦恼,应当以线贯穿木槵子一百零八颗,手不离念珠,心无散乱,诚心称念南无佛陀、南无达摩、南无僧伽,如是渐次数木槵子,乃至满足百万,即可断除一百零八结业烦恼,获证无上果位。”国王欢喜承诺:“佛陀慈悲开示,我会依教奉行。”佛陀又激励国王:“曾经有位莎斗比丘,诚心念诵三宝名号,随念三宝功德,经历十年而无有间断,于是证得二果,因为努力修持,现在于普香世界作辟支佛。”国王闻言后,信心倍增而精进修持。

由此公案便可了知,长期不断修持皈依,具有极大利益。莎斗比丘以十年光阴修持皈依,最终证得二果。波金璃国王闻佛开示而了知皈依利益,由此发起精进。同样,如果能认识到以下皈依的胜利,一定可以令心趣入勤修皈依之中。

巳二、《摄分》所出利益分二:一、第一四聚 二、第二四聚

初中有二四聚。

《摄抉择分》中所说的皈依胜利有两个四聚,第一四聚,即获广大福、获大欢喜、获三摩地与获大清净。

午一、第一四聚

初四聚中,一获广大福者,如《无死鼓音陀罗尼》云:“佛世尊难思,正法亦难思,圣僧不思议,诸信不思议,异熟亦难思。”《摄波罗蜜多论》亦云:“归依福有色,三界器犹狭,如大海水藏,非握能测量。”

第一四聚中的第一种利益——获广大福,即如《无死鼓音陀罗尼经》所说:“佛陀功德不可思议,正法功德不可思议,圣僧功德不可思议,对这些不可思议处生起信心,其异熟果也是不可思议。”《摄波罗蜜多论》也说:“皈依的福德如果有色相,三界的容器尚且狭小而无法容纳,如同大海水藏不是以手握可以测量。”佛陀、正法、圣僧具有不可思议的功德,如果能对这些不可思议处生信,则由内支、外支聚合所现前的异熟果也是不可思议,此异熟功德如果有体相,三界也无法容纳。

以下引经证明皈依能获广大福聚:

《善生经》说:“若人受三自归 ,所得果报,不可穷尽。如四大宝藏,举国人民七年之中,运出不尽。受三归者,其福过彼,不可胜计。”《希有校量功德经》如是宣说皈依功德:

一次,阿难问佛:“如果有人说:‘我现在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此人能获得多少功德?”佛陀告诉阿难:“如果有充满南赡部洲的初果罗汉,有人在百年之中,手持世间一切娱乐资具供养他们,又以衣、食、卧具、汤药四事供养,乃至这些初果罗汉涅槃后,收藏他们的舍利建造七宝塔,如前面一样地供养。阿难,你是怎么想的?如此所获福德多吗?”阿难对佛说:“很多!世尊。”佛说:“但这尚且不如有人以淳净心如是承诺:‘我现在皈依佛法僧。’后者所获功德远胜前者百倍、千倍、乃至不可计数、无法比喻的倍数。”

佛又告诉阿难:“如果有充满西牛货洲的二果罗汉,有人在两百年中如前那样供养,也比不上三皈依的功德;如果有充满东胜身洲的三果罗汉,有人在三百年中如前供养,也无法相比;如果有充满北俱卢洲的四果罗汉,有人在四百年中如前供养,也无法相比;如果有充满四天下的辟支佛,有人在一万年中如前供养,也无法相比;如果有充满三千大千世界的诸佛如来,有人在两万年中如前供养,虽能获得无量无边不可计数的广大福德,但仍然不如有人以淳净心这样承诺:‘我现在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后者所获功德远胜前者百倍、千倍、万倍,乃至不可计数、不可言说倍。”

由以上校量功德可以知道,三皈依的功德极为广大,难以衡量。真正以淳净心立誓皈依三宝,功德远胜一般财物供养。我们应该诚信佛语,因为皈依境三宝是能够生起福德的殊胜之田,三宝的作用不是以分别心所能测度,信心的作用也无法衡量,因此以淳净心皈依,所生暂时以及究竟的功德,确实无法计量、无法比喻。所以学人应对佛语生起信解,以此信解至诚皈依一次,也能产生无量功德。全知无垢光尊者在《心性休息》中说:“皈依功德若有形,超胜虚空无量倍。”全知麦彭仁波切在《释迦佛广传》中说:“对佛陀生信的善根果报受用不尽,如以比喻说明,则象一滴水汇入大海,从而变成与无尽汪洋一体般。”

二、获大欢喜者,如《念集》中云:“若诸日夜中,能随念诸佛,正归依佛者,此是人所得。”于余二宝亦如是说,我今获得依止如是三宝归宿,是为善得,作意思惟,增长欢喜。

第二种利益——获大欢喜,即如《念集经》中所说:“如果能在日日夜夜中随念诸佛,如理皈依佛陀,这是作人得到实义。”对其余法宝、僧宝,经中也如此宣说,即“若诸日夜中,能随念正法,正皈依法者,此是人所得。若诸日夜中,能随念僧伽,正皈依僧者,此是人所得。”所以应这样作意思惟:如今我得以依止如此殊胜的三宝归宿,真是善妙难得。这样思惟便能增长欢喜。

皈依后由思惟皈依利益,自然会增长欢喜,因为庆幸从现在起,生命得到真正圆满的依处。《印光大师文钞》说:“如遇救登船,安坐到岸,曩时凶险已过,现在得庆更生。”就如同在急流中遇到救护,登上舟船后,安稳抵达彼岸,从前所遇到的种种凶险都已过去,现在获得了新生,从此趣入光明安乐的大道,累世难题终于有了解决的方法,真是令人庆慰。《正法念处经》说:夜摩天王对诸天宣说一偈颂:“若人心念佛,是名善命人,不离念佛故,是为命中命。若人心念法,是名善命人,不离念法故,是为命中命。若人心念僧,是名善命人,不离念僧故,是为命中命。”所以我们皈依、忆念三宝,便是好命之人,因为日夜不离念佛、念法、念僧的缘故,是为命中命,就是命中最好的命运。这样作意思惟,就能获得极大欢喜。

世人获得财富便心生欢喜,但获财并非善妙难得。每日获得百万美金,实在不如皈敬三宝的义利,不如以皈依心一合掌、一礼拜、一随念所生功德。由思惟皈依利益所生的欢喜,远胜获得名利的欢喜,所以决定是获得大欢喜。

三、获三摩地,四、获大清净,谓由等持及以慧学而得解脱。

第三种利益——获得三摩地与第四种利益——获得大清净,即由等持与慧学而获得解脱。

午二、第二四聚

第二四聚中,一、具大守护者,至下当说。

第二个四聚中的第一种利益——具大守护,将在教授所出的第六种胜利——“人与非人不能为难”中宣说。

二、于一切种邪胜解障,皆得轻微或永灭尽者,谓由信解归依恶师、恶法、恶友增上力故,造诸恶业,皆得轻微,当得清净。

第二种利益——所有邪恶信解的障碍都得以轻微或者永远灭尽,即以信解皈依恶师、恶法、恶友之力所造作的种种恶业,通过皈依而得以轻微乃至将得以清净。

如果内在具有烦恼种子,外在又有恶师、恶法、恶友的助缘力,便会造作众多恶业,而皈依具有反染为净、反邪归正的作用,即以修持皈依而远离恶师、恶法、恶友,依止能对治恶业的大师、正法与僧伽,以往所造的恶业将转为轻微乃至永尽,这是因为内支成立、外支圆满,必能对治恶业的缘故。

三、得堕入正行正至善士数中。

第三种利益——获得堕入正行正至善士数中,即由皈依而得以趣入正行正至的善士行列。《瑜伽师地论》说:“于诸有情远离邪行,行无倒行,故名正行。已趣各别烦恼寂静,故名正至。”皈依三宝后,因对有情远离伤害等邪行,行持无倒利他的行为,所以叫作正行。皈依三宝后,因随学寂静的正法,趣入各别烦恼寂静之境界,所以叫作正至。皈依后只要如理修学,决定会远离邪行邪至,逐渐转变为正行正至的善士。我们阅读佛经、传记时,常常见到过去修学外道、造恶业、烦恼深重的众生,在至心皈依三宝之后,都能改邪归正,彻底转变为具有智悲的善士,这就是皈依三宝的作用。比如大迦叶、舍利弗、目犍连等尊者都曾经是外道,指鬘是残暴的杀人狂,奔公甲曾是一名大盗,难陀是个爱欲深重的人,但是他们皈依三宝后,在三宝的教导下,行为彻底转变,成为正行正至的善士。

四、为其大师、同梵行者,及于圣教净信诸天爱念欢喜者,谓得趣入善士数中,为大师等之所喜乐。

第四种利益——为大师、同梵行者以及净信圣教的诸天人所爱念欢喜,即皈依后得以趣入善士的行列中,由此获得大师、同梵行者以及净信圣教诸天的喜爱。

以下解释诸天如何欢喜:

诸天如何欢喜者,谓彼欢喜唱如是言:“我等由其成就归依,从彼处没来生此间,是诸人等今既成就多住归依,亦当来我众同分中。”

诸天如何欢喜,即天人们欢喜地唱道:“我们因为成就三皈依,所以从彼处死后转生天界,这些人现在既然多安住于皈依之中,将来也会转生在我们的同类中。”

《立世阿毗昙论》说:四大天王在善法堂上,向帝释天汇报人间的善恶。如果人间受持五戒、八戒,恭敬父母、沙门、师长,布施修福之人众多,帝释天便会心生欢喜,认为生天者将多,生阿修罗者将少,否则帝释天就会忧愁不乐。《施宝童子请问经》说:“此外喜白法之诸天尊护持,诸善根亦增上。”诸天人都喜欢白法,所以如果有人皈依三宝,进入善士的行列,诸天人自然爱念欢喜而护持此人,令其善根得以增上。

因此,至心皈依三宝后,以淳净之心,自然能够得到法界一切善力的护持爱念,不仅是少数世人,而是十方无量诸佛菩萨、十方无量修行人、十方无量诸天,都会爱念欢喜我, 们,时时以大悲加持,护持我们的修行与事业。

巳三、教授所出利益

教授所出胜利分八:一、得入内道佛弟子者,总有多种建立内外差别道理,然共称许觉沃与寂静师,以有归依而为判别,谓得归依乃至未舍。是故最初入佛弟子者,须由至心于三宝所受为大师等,此若无者,任作何善皆不能入佛弟子数。

从教授所出的皈依殊胜利益分八:

第一种利益——得入内道佛弟子的行列,总的来说,有许多种成立内外道差别的道理,但是共同承许按照阿底峡尊者与寂静论师所说,以有无皈依作为判别内外道的标准,即获得皈依乃至没有舍弃之间,成为内道佛弟子。所以,最初趣入佛弟子者,必须以至诚心将佛陀视为大师等。如果没有誓受皈依,则无论作何种善法,都不能趣入佛弟子的行列。

所谓“多种建立内外差别道理”,比如,以见解而言,佛教共许四法印的见解,而外道相反。以行为而言,佛教是对佛制定所应遮止与行持的学处如理取舍,而外道则依止享乐与受苦的二边行。诸如此类,有众多可以成立内外道差别的道理。但如果仅从判别内外道而言,是以有无皈依作为界限。倘若今天皈依三宝,应该知道自己已经进入佛门,是大师佛陀的弟子,无比幸运,这比加入世间任何组织的意义都要重大,因为我们成为正式的佛弟子,修学无上的教法,依止最贤善的助伴。

二、成一切律仪所依处者,《俱舍释》云:“受归依者,是受一切律仪之门。”《归依七十论》亦云:“近事归三宝,此是八律本。”此中意趣,谓由归依而能坚固涅槃意乐,从此意乐律仪发生。

第二种利益——成为一切律仪所依之处,《俱舍论自释》说:“受皈依者,是最初受持一切律仪之门。”《皈依七十论》也说:“居士皈依三宝,此为八种律仪的 所依。”此处的密意,即通过皈依能坚固希求涅槃的意乐,以此希求涅槃的意乐能发生一切律仪。

换句话说,皈依三宝后,由听闻佛所开示的涅槃法、如理作意涅槃法、以僧众作为助伴共同修学涅槃法,自己希求证得涅槃的意乐就会逐渐坚固,以此涅槃意乐为等起,便会逐渐产生别解脱律仪、菩萨律仪与三昧耶律仪。

三、先集业障轻微灭尽者,《集学论》中显示归依能净罪时说云:“此中应以生猪因缘,而为譬喻。”谓有天子当生猪中,由归依故,即未生彼,是由归依能净当生恶趣因故,“若有归依佛,彼不往恶趣,舍弃人身已,彼当得天身。”于法及僧亦如是说。故先集罪,有者轻微,有者罄尽。

第三种利益——以往所造的罪业或转为轻微或彻底灭尽,如《集学论》中在显示皈依能清净罪障时说:“此处应当以生猪因缘作为比喻。”亦即经中说:曾经有位天子将投生为猪,但由皈依的缘故,而未转为猪身,这是因为以皈依能净除应当感生恶趣的业因。

这部经中说:往昔有位三十三天天子,见到自己现前花冠枯萎等五种衰相,知道自己即将死亡,就以神通观察,发现自己将投胎为猪,于是十分忧愁。帝释天得知后对他说:“现在已别无他法,你唯有诚心皈依三宝!”天子依言虔诚皈依三宝,死后转生在兜率天,帝释天以神通观察天子的去处,三十三天以下都无法觅见,便前去请问佛陀,佛说:“此天子已转生在兜率天。”帝释天惊叹不已,便说了一偈:“若有皈依佛,彼不往恶趣,舍弃人身已,彼当得天身。”对法与僧也如是说道:“若有皈依法,彼不往恶趣,舍弃人身已,彼当得天身。若有皈依僧,彼不往恶趣,舍弃人身已,彼当得天身。”因此,由皈依三宝,以往所集罪业有些变得轻微,有些彻底灭尽。

《普贤上师言教》说:“如果内心深处以强烈的信心和恭敬心皈依三宝,那么往昔所造的恶业也将会减轻或消尽。从此以后,自相续也会得到三宝大悲心的加持,一切行为都会成为善法,也不会造恶业。”道宣律祖于《四分律随机羯磨疏》中说:“又如阇王造逆入狱,以归深信,阿鼻罪灭,转在黑绳,如在人中,七日受尽。又调达虽在阿鼻,以本归心,受苦亦微,有时暂息,故知三宝所归无虚。”譬如,阿阇世王因为囚杀父母而造下两种无间罪,本来应该在阿鼻地狱受苦一劫,但因为后来在佛前忏悔誓受皈依,而转生于黑绳地狱,在相当于人间七天的时间内就受尽了苦报。又如提婆达多虽然堕在阿鼻地狱,但因为他在地狱中对佛语生信,并且至心皈依佛陀,以皈依佛陀的力量而使痛苦轻微。当时佛命阿难去地狱问候提婆达多,提婆达多说:“我在这里获得三禅的安乐。”

佛经中说:“念佛一声能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观无量寿经》中宣说“下品下生”时说:临终时地狱相已经显现,但若能念佛,便可灭地狱相而往生极乐。比如唐代的张善和,平生以杀牛为业,临终时见到群牛说人话,前来索命,他心中极其恐怖,急忙唤来妻子说:“快请僧人来为我忏悔。”僧人请来后,为他开示道:“《观无量寿经》中说,临终地狱相现前,至心念佛即能往生。”张善和说:“地狱即将现前,已经没有时间取香炉!”便右手举火,左手拈香,面向西方恳切念佛,尚未念满十声就说:“佛来接我!”当即往生。

积广大福者,如前所说。

第四种利益——积聚广大福德,如前文所说一般。

五、不堕恶趣,由前应知。

第五种利益——不堕恶趣,由前文应当了知。

《涅槃经》说:“若人皈依三宝,必能解脱诸怖畏。”《法句喻经》记载:往昔有位帝释天五种衰相现前,当他得知自己命终后,将投胎作驴时,内心忧愁万分,他想:“三界之中,唯有佛陀能救度苦厄。”便急忙前去拜见佛陀,稽首作礼,并且匍伏在地上至心皈命三宝,尚未起身时,神识便已出窍,投入驴腹中。此时,母驴因为踩坏主人的坯器,被主人鞭打而伤了驴胎,于是帝释天的神识又回到原来的身体中,重新成为天帝。佛陀赞叹说:“善哉天帝,能于丧命之际归命三宝,罪报已毕,不再勤苦。”

六、人与非人不能为难者,如经云:“诸遭怖畏人,多归依山林,及归诸园囿,归所供树木,其归非尊胜,其归非第一,虽依其依处,不能脱众苦。”

第六种利益——人与非人不能作障难。以三宝与戒律为根本的圣道是我们的依处,其余邪道不是依处,佛陀在神变月见到有外道皈依大山、树林、园囿、树神等,佛陀便对外道说:“遭到怖畏的人们,多数皈依山林、园囿以及所供的树神等,这种皈依不是尊重、不是第一,虽然皈依这些皈依处,但也不能解脱众苦。”

“若时有归依,佛法及僧伽,由知苦苦集,正超越诸苦。八支圣道乐,当趣般涅槃,以智慧观见,诸四圣谛理。”

“如果某时有人皈依佛法僧三宝,通过了知苦与苦集,即能超越诸苦。以安乐的八支圣道,将趣入大般涅槃,以智慧观见四圣谛之理。”

“此归为尊胜,此归是第一,由归此归处,能解脱众苦。”

“这种皈依是尊胜,这种皈依是第一,通过皈依此皈依处,便能解脱众苦。”

此处,也许有人怀疑:宗大师引用这段公案,怎么能说明“人与非人不能为难”的利益呢?

所谓“人与非人为难”,实际是指种种痛苦,包括以死魔、蕴魔、烦恼魔、天魔所显现的痛苦。世人遭遇这些痛苦时,都想寻求依处,但三宝以外的山林、园囿、神鬼、天仙等并不能开示解脱痛苦的方法,所以无法彻底解脱人与非人的障难。相反,皈依三宝后能现见四谛之理,由知苦断集、修道证灭,最终趣入涅槃,由此降伏一切诸魔,所以说:人与非人不能为难。

此中应以成就风索外道等缘,而为譬喻。

此处应以成就风索法术的外道等因缘作为比喻。

往昔,有位外道修持大自在天,而成就风索法术,能以此法术致人于死地,整个地方的人们都被他摄伏。一次,他向一童子施此风索法,却未能见效,外道怀疑风索法失灵,就以狗试验,狗儿当场毙命,外道便问童子:“你究竟有何法术?”童子说:“我皈依三宝。”外道因此舍弃所学而皈敬佛陀。

由此公案可以知道,邪魔外道不能侵犯具足清净皈依的人。依仗三宝威神加被,又有龙天护法护持,外魔便不能为难,如《七佛经》说:“受三皈依之人有九神护卫。”《灌顶经》说:“受三皈依后,有三十六部鬼神护卫。”《日藏经》说:“有情谁人皈依佛,俱胝魔众不能害。”《十往生经》说:“若有众生念阿弥陀佛、愿求往生者,彼佛即遣二十五位菩萨拥护行者。若行若坐,若住若卧,若昼若夜,一切时、一切处,不令恶鬼恶神得其便也。”此外,念佛之人有四十里光明照身,诸魔不能侵犯。由以上教证便可了知,皈依后即已具足大守护。

以下再以公案说明:

《普贤上师言教》中有这样一则公案:

以前,有个盗贼被主人擒获,主人边念皈依偈边以木棒打他,比如念一句皈依佛,便责打一下,念完后就放了他。盗贼的心中一直回响着皈依偈的声音,似与疼痛无二无别。后来他躺在桥下时,桥上来了很多鬼魔,他们说:“此处有皈依三宝之人。”于是鬼魔都不敢过桥伤害他,便吵嚷着逃走。

大恩上师年轻时曾经外出参学。一次,在深山老林中,遇到一伙强盗,他们拿刀持枪恐吓上师,要上师留下身上的钱财,而且要杀上师。当时上师镇定地说:“你们慈悲宽限我五分钟,我办些小事,到时再杀我也不迟。”强盗不许。上师又说:“我真有点小事,只要给我三分钟,财物都可以给你们,反正你们已掌控我的性命。”于是强盗勉强答应,上师立即恭敬合掌,虔诚祈祷阿弥陀佛,以三宝的护佑,众强盗身不由己地走入森林,上师面对远去的背影祈祷祝福。

民国时,四川显真法师曾对弘一大师谈起自己亲身往事:

显真法师在家时曾作县长,杀过很多土匪。出家不久后,在宁波五磊寺,每晚都梦见很多土匪血肉狼籍、表情愤怒,持枪前来索命。他因此生起极大怖畏,便发勇猛心专念阿弥陀佛,日夜不断,乃至梦中也能持念。以后再梦见土匪时,便劝化他们念佛号,从此梦中土匪也渐渐温和,几个月后,就不再梦见土匪。

此公案也说明至心皈依佛陀,冤鬼也不能侵扰。

《萨婆多论》也以比喻说明此理:譬如,有人在某国犯罪,投靠他国寻求救护,彼国国王对他说:“你想解脱怖畏而归投于我,只要你不出我国境,不违犯我的教言,必定能获得救护。”众生也是如此,未皈依三宝时,都被四魔所系缚,有生死过患。如果不离皈敬三宝,不违背佛陀言教,以佛法僧的威力,诸魔亦不能障难。

七、随一切想悉当成办者,随行何等如法所作,若先供养、归依三宝祈祷成办,则易成就。

第七种利益——随一切想悉当成办,即不论行持何种如法所作,如果首先供养、皈依三宝而祈祷成办,便极易成就。

以下以公案说明:

后周张元,他十六岁时,祖父双目失明。三年中,张元昼夜礼佛,祈祷祖父康复。一天,他读诵《药师经》,见到经中盲者得视的语句,就请来七位僧人,点燃七盏明灯,七天七夜念诵《药师经》,边拜边哭:“佛陀!张元为孙不孝,使祖父双目失明,现在张元点灯普施法界,愿张元代祖父受黑暗之苦,令祖父双目复明。”如是殷勤礼拜,七天之后,张元梦见一位老翁,以金鎞刮祖父双目,而且安慰他:“你不要忧虑,三日后就会康复。”张元在梦中欢喜踊跃,醒后将梦境告诉全家,三天后,祖父果然双目复明。

宋朝名臣吕蒙正,是皈依三宝的大居士,日日清晨礼佛祈祷:“不信佛者勿生我家,唯愿子孙世代以宰官身护持三宝。”后来,吕蒙正的侄子夷简被封为申国公,每逢初一拜完家庙后,就去亲近广慧禅师。夷简之子公着也被封为申国公,常常亲近天衣禅师。吕蒙正之子左丞常常亲近圆照禅师。左丞之子用中常常亲近佛照禅师。吕蒙正世代显贵、信奉佛教,他的愿望以三宝的加被都得以实现。

一九九零年十月二日,青年佛教徒冯锦标、黄昌华、林婉明到厦门联系工作后,乘机返回广州。飞机起飞后不久,乘务人员宣布飞机被劫,但绝对保证乘客人身安全。此时冯锦标对二位同伴说:“快念观世音菩萨,一定能消灾免难。”于是三人至诚称念观世音菩萨圣号。冯锦标称念圣号时,见到眼前一片光明,观世音菩萨现身于光中。飞机在空中盘旋一个多小时后,因燃料耗尽而迫降于广州白云机场。飞机着地后,全体乘客都露出笑容、纷纷鼓掌,但一瞬间,飞机忽然急转弯,撞到另一架飞机后,又猛地拉起,机尾又撞到另一架准备起飞的上海飞机,一声爆炸巨响,飞机顿时断成两截,截断处正好在冯锦标三人的前排座位。三人从折断处飞奔出来,机头向前翻了两翻,燃起熊熊烈火,几秒钟后,飞机响起断断续续的爆炸声,须臾间机场浓烟滚滚,一片火海。此次事故有百余人死亡,重伤断臂缺腿者十余人,唯独冯锦标三人仅受皮外轻伤。清理机场时,其余行李都化为灰烬,而冯锦标的几本佛书却完好无损,人们发现这一奇迹时,都称道佛法不可思议。

由以上公案就可确信“三宝门中,有求必应”,求妻得妻,求子得子,求平安得平安,求三昧得三昧,求长寿得长寿,乃至求大涅槃得大涅槃,任何如法之事,如果能事先供养祈祷三宝,就极易成办。

八、速能成佛者,如《师子请问经》云:“由信断无暇。”谓由获得殊胜闲暇,遇归依处,学殊胜道,由此不久当得成佛。

第八种利益——速能成佛,如同《师子请问经》所说:“由信心断除无暇。”即由于获得殊胜闲暇,值遇皈依处三宝,修学殊胜之道,因此不久将会成佛。

“由信断无暇”:分别而言,即由于对三宝生起胜解信,所以舍弃三恶趣;由于对三宝生起欲乐信,所以舍弃邪见与受生长寿天;由于对三宝生起清净信,所以舍弃其余三种无暇。

《涅槃经》说:“皈依三宝者,速得佛果位。”《集学论》说:“若彼常于三宝中,恭敬供养无疲厌,则能超出四魔 境,速成无上佛菩提。”《处胎经》说:“佛告弥勒偈云:汝所三会人,是吾先所化,九十六亿人,受吾五戒者,次是三归人,九十二亿者,一称南无佛,皆得成佛道。”

《萨婆多论》云:“三归五戒乃至别脱,由佛出故开立此法,但轮王梵王说世间法惠利众生,故十善四弘 ,劫初便有,未能清升,超越世境。法王出世,不为世善,要断烦恼,远出界系,故明戒善,令依具修定慧等行。”三归五戒乃至别解脱戒,由于佛陀出世之故建立此法,轮王与梵天宣说世间法饶益众生,轮王是人主,以十善教化世人,梵王是天主,以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教化世人,所以劫初时,就有十善与四无量心,但以此不能超越世间境界。法王佛陀出世,目的不是为了世间善法,而是要让众生断除烦恼,远离三界系缚,所以阐明戒善,令众生依止而修持禅定与智慧等修行。因此,由皈依三宝而修学出世间大乘佛道,就能速疾成就佛果。

巳四、结说学处

如是忆念诸胜利故,于日日中, ,昼三夜三,勤修归依。

如是忆念从《摄抉择分》与教授中所出的皈依种种胜利之故,每日当中,白昼三次、夜晚三次勤修皈依。

《僧护经》云:“皈依佛者,得大吉利,昼夜心中,不离念佛。皈依法者,得大吉利,昼夜心中,不离念法。皈依僧者,得大吉利,昼夜心中,不离念僧。”因皈依佛法僧三宝,将获得以上胜利所摄的大吉利,所以应昼夜不离念佛、念法、念僧,应当昼三夜三勤修皈依。

辰六、乃至命缘应当守护不舍三宝第六、下至戏笑乃至命缘,应当守护不舍三宝者,身命受用定当舍离,若为此故,弃舍三宝,则一切生辗转受苦,故任至何事,不舍归依。作是念已,数起誓愿:虽为戏笑亦不应说舍归依语。

第六条共同学处——下至戏笑乃至命难应当守护不舍三宝,即临命终时,决定会舍离身、命、受用,如果为了暂时的身命受用而舍弃三宝,则一切生中皆当辗转受苦,所以不论遭遇任何事,都不应舍离皈依。这样忆念后,数数发起誓愿:即便在玩耍戏笑时,也不应当说舍弃皈依的话语。

“作是念已,数起誓愿”:要求学人按论中所说这样思惟,由如理思惟数数引发誓愿。所谓思惟,即思惟身命受用终须舍离,如果因此而舍弃三宝,就会累劫受苦,相反,如果宁死也不舍三宝,则一切生中都将获得安乐。如是思惟利害后,心中数数发誓:即使是戏笑也不说舍弃皈依。如此立誓表示极为殷重护持皈依的决心,唯恐戏言舍弃三宝,相续中熏入不良习气。如果能立下如是坚固誓愿,决定能得三宝护念摄受,否则,极可能遭遇违缘而舍弃三宝。

我等大恩上师便是此中楷模:

在藏地佛教遭受严重违缘期间,大恩上师也是宁舍生命而不舍三宝。一次,有位官员不满上师,伺机陷害上师。一天,他到洛若寺对上师说:“晋美彭措,你还挺有本事,居然没受皮肉之苦,不要过早得意,今天你必须清楚声明‘佛教是迷信,我舍弃三宝。’不然将施你以颜色。”上师说:“让我说这句话,比登天还难,佛教全是正信,我不可能舍弃三宝。”官员大声吼道:“你敢如此说,不要命了。”上师平静而威严答道:“即使舍弃生命,我也决不舍弃三宝。”官员暴跳如雷,指着上师骂道:“你死到临头,还执迷不悟,三天后再见分晓,看你是坐在监狱中,还是坐在此处。”

这位官员在返回色达的途中,酒瘾大发,坐下一杯接一杯狂饮,因为饮酒过量,以致口吐鲜血而暴毙。

还有一次,孜穹的批斗大会快结束时,有位领导说:“这几天工作很有成效,许多出家人都改变立场。明天会上,晋美彭措必须当众发言,公开指责出家人的过失,假如言词不当,那就等着瞧!”当时情况非常紧张,上师回到住处后心想:“如果不按他们的意思,将危及生命。但是即便舍弃生命,也绝不作损害三宝之事,不说污侮三宝的语言。”于是上师作食子,祈祷护法神,到后半夜时,上师感觉脸开始肿起。早上便唤来一人,此人见到上师,大惊失色。上师问道:“我脸肿得如何?”他说:“肿得厉害,眼睛成了一条缝,简直认不出是您。”上师说:“很好,你去叫领导来。”有位干部走入上师房间,见上师此等情形,目瞪口呆,只是说:“赶快派人送他回家乡。”

诚如此般,在那非常时期,皈依三宝也有很多外在违缘,但上师内心有坚定的誓愿,纵遇命难,也从未有过舍弃三宝之念,更不会说一句毁谤三宝的话。相反,当时也有佛教徒,因为誓愿不坚定,为保全身命受用而舍弃三宝、毁谤三宝。因此,平时修习第六条学处极其重要,关键时刻能否守护相续,与平时是否串习关系密切。平时若按《广论》所说如理思惟后,数数引发誓愿,一旦值遇违缘,以誓愿力就能不失坏皈依。

朴穹瓦尊者曾说:“我现在修习皈依已经纯熟,病中疼痛时,不禁呼出三宝代替呻吟,不料佛尊等也随呼声而来。”朴穹瓦尊者因为修学皈依极为纯熟,皈依心已经深入相续,所以病痛时,自然祈祷三宝,以如是至心皈依,佛尊等也会当即显现。

寅三、遣除不清净分五:一、补充一条学处 二、诸学处出处 三、遣除有关亏损与弃舍皈依的迷乱 四、真实宣说弃舍之相 五、教诫以殷重爱惜

卯一、补充一条学处

诸先觉等说一学处,谓随往何方,于彼如来应学归依,未见根据。

古德们曾经宣说过一条学处,即不论前往何方,对此处的如来,都应修学皈依。不论去往任何城市、国家,我们都必须皈依当地的佛陀。虽然未曾明显见到此学处有出自何经论的根据,但对此也应持为皈依学处。

卯二、诸学处之出处

如是六种共同学处,是如《道炬释论》中说。各别学处等三种者,契经中说,后三种者,出于《归依六支论》中,如彼说云:“应于形像颂,及诸碎黄布,信解为大师,亲口说诸法,不谤应顶戴,净未净诸人,应观为善士。”

这六种共同学处是按《道炬论自释》而宣说。各别学处的前三种(即应遮学处),是按《涅槃经》而宣说,各别学处的后三种(即应行学处),是出自大阿阇黎布玛莫札的《皈依六支论》。如《皈依六支论》说:“应将佛陀的形象信解为大师,将经中偈颂信解为佛陀亲口宣说之法,不应毁谤而应顶戴,而且对持沙门相者,不论是清净的圣者,或不清净的凡夫,下至僧衣的碎黄片,都应观为僧宝。”

《摄抉择》中所说此等,迦摩跋云:“此诸学处,内邬苏跋想亦宣说,我二同从阿兰若师所闻。”此语出于此师所传垄跋嚩道次第中。

《摄抉择分》中所说八种学处,迦摩跋说:“此等学处,想必内邬苏跋也会宣说,我二人一起从阿兰若师处听受。”此话出自迦摩跋所传垄跋嚩的道次第当中。

卯三、遣除有关亏损与弃舍皈依的迷乱

若有违犯此诸学处,当成亏损及弃舍之理者,有说违犯六种成舍,谓初三种各别学处,及恒修归依、为命不舍、供养三宝。有说由其九种成舍,谓加违后三种各别学处,其余仅是亏损之因。

关于违犯诸学处将成为亏损与弃舍三宝的道理,有人说违犯六种学处成为弃舍皈依,即最初三种应遮的各别学处,加上恒修皈依、为命不舍、供养三宝三种;又有人说以违犯九种学处成为弃舍皈依,即前六种,加上违犯后三种应学的各别学处。此外,其余情况仅仅是亏损皈依之因。

以下宣说宗大师的观点:

卯四、真实宣说弃舍之相

然作是思:若与“为命亦不弃舍”有违犯者,实舍归依,如是虽未弃舍三宝,然俱爱执三宝异品大师等三,亦违“不言有余大师”,心未诚归,故亦成舍,若未犯此,仅违学处,非是舍因。

然而我(宗喀巴大师)认为:若违犯“为命亦不弃舍”此条学处,就是真实弃舍皈依,如是虽未弃舍三宝,但同时又爱执与三宝不同品的大师、教法、徒众三者,也有违“不言有余大师”此条,由于内心未真诚皈依,所以也成为弃舍,如果未违犯此二条,仅是违犯某些学处,则不是弃舍三宝之因。

所以按宗大师的观点,违犯“为命亦不弃舍”,或爱执与三宝不同品的大师、教法与徒众,都成为舍弃皈依。此外,其余违犯仅是亏损皈依而已。

舍弃皈依的过患极大,全知无垢光尊者在《心性休息大车疏》中引用众多比喻描述:如果失坏皈依戒,则如败落的王族,不能趣入内道;又如受到护送者欺骗的商人,所作所为都有畏惧;又如残墙断壁上的图像,容易失坏一切戒律;又如远离亲友的百姓,容易遭受损害;又如违犯法律之人,因为破戒而堕落恶趣等,所以失坏皈依具有无量过患。学人了知这道理后,应当励力防护,如果有失坏或亏损之事,应当及时忏悔,而且发誓以后不再违犯,如此便可恢复。

卯五、教诫殷重爱惜分三:一、忆念趣入佛门等三种差别而修学 二、教诫真实皈依法宝,解脱依赖于自己如法勤修 三、教诫须按业果实修,以不学修则不得救护之故

辰一、忆念趣入佛门等三种差别而修学

“三种差别”即一、趣入佛门;二、内外障缘不能违害;三、功德易生难退、倍转增长。

是故归依是于佛教能入大门,若有归依,非惟虚言,则是依止最殊胜力,内外障缘不能违害,功德差别易生难退,倍转增长。故如前说,由于怖畏及由忆念功德等门受持归依,励力不违归依学处,是极扼要。

因此,皈依是能趣入佛教的大门,如果相续中有皈依而不仅是口中虚言,则是依止最殊胜之力,一切内外障缘都不能违害,种种不同的功德极易生起而极难退失,而且加倍辗转增长。所以应如前文所说,由于怖畏恶趣痛苦以及由忆念三宝功德等门,而受持皈依,并且努力不违犯皈依学处,是极为关要。

“由于怖畏及由忆念功德等”是说皈依之因,以下士道而言,是由思惟三恶趣的痛苦而生起怖畏心,由忆念三宝功德而产生信心,以这两个皈依的重要之因而受持皈依。“等”包括大悲心等因素。总之,此段要求学人认识皈依的利益,然后由皈依的正因而受持皈依,而且皈依后,必须励力防护,不违犯皈依学处。也就是为能发起真实皈依,必须励力修集皈依之因——怖畏心与信心。皈依之后,为护持并且增上皈依,须励力防护,不违犯应遮学处而不退失,不违犯应学学处而增上皈依,这是总的教诫。

辰二、教诫真实皈依法宝,解脱依赖于自己如法勤修

对此论中先设问,然后解答。

设作是念:如是念死及思死后当生恶趣而起怖畏,能从其中救拔归处,是为三宝,若归三宝不违学处,然其归处,如何救拔?

假若这样想:如是忆念速疾死亡以及思惟死后将转生恶趣而发起怖畏心,现在能从恶趣中救拔自己的皈依处,唯一是三宝,如果我皈依三宝而不违犯皈依学处,则此皈依处究竟以何种方式能救拔?

以下两段解答此问:

如《集法句》云:“能断有苦道 ,我教示尔等,如来是大师,尔等应须行。”佛是归依大师,僧是归依正行助伴,故正归依是为法宝,若能得此,解脱畏故。

如《集法经》所说:“我教授开示你们能断除三有痛苦的道谛,以及以道所获的灭谛,如来是具足圆满智悲力的大师,所以你们应按我所开示的教法修行。”佛陀是所皈依的大师,僧伽是所皈依的修行助伴,所以正皈依即是法宝,因为若能获得法宝便能解脱怖畏的缘故。

真实法宝者,是能断除三有的道谛以及由道所现证的灭谛。“正皈依”的“正”字,不是相对于虚假的真实,而是直接之义。为何正皈依处是法宝?因为直接由法宝就能解脱怖畏的缘故。以三士道而言,由思惟皈依与业果,便能从三恶趣中直接得到救护;在此基础上,进而思惟四谛,便能从轮回中直接得到救护;再进而修持大悲空性,便能从有寂二边中直接得到救护,所以直接皈依处就是法宝。

究竟 法宝,亦是由其初修业时,远一分过,修一分德,断证二事,倍转胜进而为安立,非离此外,忽从他来。

究竟的法宝,也是由最初修习时,远离一分过失,修集一分功德,如是逐渐断过证德,辗转增进而安立,并不是离开修法之外,忽然从他处无因无缘而降临。

究竟的法宝,即断尽烦恼障与所知障的灭谛与法身智慧,也就是法宝是道谛与灭谛,究竟之道谛是法身智慧,究竟之灭谛是断尽二障的寂灭,此二者就是究竟的法宝。

以上两段解答“皈依处如何救拔”的问题。概而言之,我们以佛为大师,以僧为助伴后,真实要皈依佛陀所开示的法宝。由如法修行,逐分断除过失、现证功德,如是就能解脱粗细的怖畏,这就是皈依处救拔我们的方式。佛陀曾说:“我为汝等宣说解脱道,当知解脱依赖于自己。”所以,不是远离自己修学正法之外,而从外在忽然得到解脱,以三宝他力为助缘后,仍须以内在如法的修行救拔自己,这就是皈依处救拔的方式。

既然已经知道救拔依赖于自己修法,如此在下士道中能够救拔恶趣的修法是何者?

辰三、教诫须按业果实修,以不学修则不得救护之故

故于此时,是须善巧善不善业及果差别,如理取舍而修正行,是为修法。若不久思二业及果,如理取舍,则不能遮诸恶趣因,纵畏恶趣,然亦不能脱此畏故。是故救拔果位恶趣,须于因时,纠治其意随不善转,此复依赖于诸业果得深忍信。

此段也是皈依与业果的连接文。

因此,在此处修习下士道时,必须善巧善业、不善业以及彼等果报的差别,并且对此如理取舍而修行,就是修法。如果不长久思惟善恶二业以及彼等果报而如理取舍,则不能遮止诸恶趣之因,纵然怖畏恶趣也不能解脱恶趣怖畏。所以救拔恶趣苦果,必须在因位时,对治随顺不善业而转的心念,这又须依赖对业果获得深忍信。所以皈依之后,必须遵循业果实修。

此段依理推出后世安乐之根本,是对业果发起深忍信,教诫学人应当实修业果,如此就要转入下士道业果的修法。此推理方式即由果推因:

要救拔果位恶趣,必须在因位遮止恶趣之因,即必须对治心随不善业转。

要对治心随不善业转,必须依赖内心对业果发生深忍信,以深忍信之力才能遮止心随恶业转动。

要对业果发生深忍信,必须依赖思惟善恶业的差别以及二者果报差别而获得善巧。

在下士道中,由思惟无常与恶趣痛苦,发起希求后世安乐的意乐,又以皈依堪能救护的三宝而从恶趣中得到救度。由皈依进入佛门后,以佛为导师、以僧为助伴,真正内在皈依者就是法宝。通过修法,在因上断除过失、修证功德,才能得到救度。在下士道中,所修之法是指业果。所谓修,即长久思惟业果差别,发起对业果的深忍信,由此如理取舍三门作业。所修最低的成就,即解脱恶趣,获得增上生的人天安乐。

丑五、总结分四:一、皈依之因 二、皈依之境 三、皈依方式 四、皈依学处

认识皈依的因与境后,必须如理观察修,才能真实产生皈依的动机。明了皈依方式之后,才能如理如法地皈依。皈依之后行持皈依学处,才能不退失皈依,而且辗转增上。

寅一、皈依之因

皈依之因很多,以下士道而言,主要是怖畏心与信心,即由思惟无常与三恶趣痛苦而生起怖畏心,以怖畏心推动,心中迫切寻求皈依处,再由思惟三宝功德,而对三宝具有救护的能力生起胜解信。如果具足这两种心,就能发起真实的皈依心。否则,如果相续没有改变,皈依容易流为口头虚言。修这两种心的方式,主要是观察修,即运用心的缘起发起无颠倒心,息灭颠倒心。因为人心本来具有离苦得乐的愿望,但是不知道痛苦,就无法激发想求离苦的出离心。反之,如果由思惟无常了知现法不能久住,又由思惟业果了知自己黑业极重、白业微弱,将速疾随黑业堕落恶趣,而且恶趣痛苦极为漫长难忍,这样思惟便能发起怖畏心,由此怖畏心,内心自然急欲解脱恶趣而寻求皈依处。如是环环相扣,由思惟发起无颠倒心。而信心之因就是思惟三宝功德,依佛语及四种道理等方式遣除疑惑,在相续中引生胜解而自然生起信心。

寅二、皈依之境

此段重点是首先以理成立佛陀是究竟皈依处,如果对此能够引生定解,则自然会皈依佛陀所说的正法以及持法僧伽。

“以理成立”就是以四种因相成立,如果按因相如理推断,就能真正遣除疑惑,建立定解,所以如理思惟极其重要。要生起此信心,或者是前世已修集的深厚善根,今生自然也有俱生信心,或者由如理思惟,以教理遣除疑惑,在相续中建立稳固的信心,所以对信根不足者而言,运用思惟以理抉择而产生胜解信,非常重要。

以理成立佛是大师,是以具足四相成立大师之相,相反,不具四相就不是大师。现在以佛陀具足四相,其余大自在天等不具,就可以理成立佛是大师,无有不成立或不决定之处。四种因相:一、证得无畏果位;二、具足救他方便;三、具足慈悲;四、具足大平等性。前二者说明佛陀具足救度一切众生的能力;后二者说明佛陀具足救度一切众生之意乐,这样成立佛陀是能平等救度众生的怙主。反之,如果不具前二者,则不具足救度一切众生的能力;如果不具后二者,则不具救度一切众生之意乐,这样就可以决定其余大自在天等不是具救护能力的怙主。

再次,由佛是圆满的大师,便可决定其教法圆满,以及持法的僧伽圆满。又由大师、教法以及助伴圆满,可以决定外支已成,这样就知道能否获得救度的内因,唯是自己的信心。这样抉择便能明确解脱的关键,是自己必须发起信心,主动归向三宝。

此外,必须知道皈依境是全分,而不是一分。所谓皈依佛,是皈依十方一切诸佛,而且是皈依诸佛法报化三身,并非仅皈依一尊佛而舍弃其余佛;所谓皈依法,是皈依九乘所摄一切正法,包括声闻乘法、缘觉乘法、菩萨乘法,包括波罗蜜多乘法与金刚乘法,而金刚乘法中包括从事部、行部、瑜伽部乃至无上瑜伽部的一切法,都必须平等至心皈依,并非仅皈依无量法门中的一分,而舍弃余法。所以不论汉传、藏传、南传佛法,或任何教派所弘教法,不论禅宗、净土宗、密宗,都必须平等皈依;所谓皈依僧,是皈依十方一切贤圣僧,下至凡夫小乘僧,上到十地大菩萨,无论是依小乘十八部任何仪轨受戒的僧伽,或者任何果位的僧伽,或者修持密宗、禅宗、净土宗等任何法门的僧伽,都必须平等皈依,而不是仅皈依修学某宗派的僧伽,也不是仅皈依某地域的僧伽,也不是仅皈依某修行果位的僧伽。

这样才知道皈依境本来广大无量,周遍十方三世一切佛法僧。但是现今很多人不明此理,以邪分别执无限深广的皈依境为狭隘局限之境,仅皈依三宝中的一分,而舍弃余分,如是怎能具足圆满之皈依?怎能获得以无限广大皈依境所引生的无量功德?怎能令心量完全相应无尽的三宝?

寅三、皈依方式分二:一、略述 二、详说

卯一、略述

了解皈依的因与境之后,就必须通达第三个重点——皈依的方式或方法。我们成办任何事情,都必须依靠方式方法,否则实行时,要么不知如何行持,要么盲目错乱而行,无法把握要点。相反,如果方法已了然于心,行持时就具足针对性与善巧,如此必定能行之有效。诸法都是缘起法,如果能善巧如理运用此缘起,则决定能如理如量生起皈依。由此可见皈依方式的重要性,是否了知皈依方式,直接影响皈依的效果。

皈依方式分四种:一由了知功德而皈依;二由了知差别而皈依;三由自己誓愿受持而皈依;四由排除不同品,以不言有余而皈依。名言中的修行,要求取舍不能颠倒错乱,否则无法入道,所以生起无误了知差别而取舍的世间智慧,对我们来说,相当重要。比如,如果不知道三宝功德,信心就无法强大;或者不知道三宝在相、业、信解等差别,就会昧于皈依的行持,不知道对佛法僧应如何别别相应而修行;或者不知道得受皈依主要是在心中生起决定的誓愿,就不会在此点上引发皈依。如此不懂方法,诚如无有技术却想建造摩天大厦,又怎能造就。相反,如果精通方法,只要善巧运用,自心立即可以随之而转,即首先从多方面具体深入思惟三宝功德,发起信心与皈依的动力。进一步如理分析三宝相互间的差别,了知如何对三宝分别随顺相应。此二者一旦具全,就可以如理发起誓愿,因为对三宝具足信心,自然有欲乐皈依,又以了解三宝的差别,就可以随顺差别而相应发起三誓愿。再从遮止异品的角度决定所发誓愿,就是不言有余而皈依。如果能通达此四者,自然会善巧世俗中由仪轨如何作皈依。

卯二、详说分四:一、由了知功德而皈依 二、由了知差别而皈依 三、由自己誓愿受持而皈依 四、由遣除不同品,以不言有余而皈依

辰一、由了知功德而皈依

由了知功德而皈依,其修的内涵就是观察修,此处应从很多不同方面观察三宝功德,而且必须恒常数数忆念,这样信心就能日渐增强而持续。如果第六意识恒常观察三宝功德,久而久之内心决定会有所改变。串习力量一旦强大,就不必勉力就能时时转入念佛、念法、念僧,最终达到心心念念不离信念三宝,生生世世随此而转,即便在病中、梦中或死亡等时,也不会被他缘所夺。这样内心以强大势力,而无余归向三宝,决定会恒时转向清净的涅槃。

以观察三宝功德的次第来说,首先思惟佛功德,其次思惟法与僧的功德。决定此次第也有一定依据,就是了知佛陀功德之后,比较容易体会到佛之因——正法的功德;了知正法功德后,也会认定持法者——僧伽的功德。

以本论而言,佛身的功德主要宣说佛陀色身相好的功德,即三十二相功德,其每一相都是以无量福德所成就,均具有利他之用,所以能亲见佛身、观想佛身,都有极大利益;佛语的功德,具足六十种妙音支分,由于佛陀法身平等周遍,所以佛陀的圆音普摄一切音,刹那之间回答一切所问,从作用而言,佛语句句具足对治众生烦恼的功德;佛意的功德,以智悲而言,智是无碍而转一切所知的遍智,悲是恒时不舍一切有情;佛业的功德有二,一、以任运与相续不断的方式饶益有情,二、佛业决定令所化会遇圆满、远离衰损。

此处应当了知佛陀具有二利究竟的功德,佛的身语意业圆满具足利他的功德,所以我们皈依佛、见佛色身、闻佛法音、观想佛像,或祈祷、礼拜、合掌、赞颂、供养佛陀,念佛名号心咒,思惟佛陀功德等,都具有广大无量的功德,都是成佛的因。以佛陀为所依境而修习,确实如同滴水融入大海,福德恒时无有穷尽。佛说:“对佛生起最微小之信心,其善根也恒无耗尽,对佛生起最短暂之信心,其善根也决定成为成佛之因,犹如上钩之鱼,身体虽然暂时停在水中,然而不久便会钓离水面,对佛生信之众生也是如此。”佛又说:“供佛功德永无穷尽,观佛后,于前虚空中或佛像前供养一朵花,此功德若以如来智慧衡量,不可测尽,无法言说。”《法华经》也说:“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对此,众道友当至心发起胜解。

由了知佛陀功德,以果推因,就可以比量了知正法功德。以果位的佛陀具足无量功德,说明其因——正法功德不可思议,因为如此无量功德无有一分不是从正法出生,决无可能无因或非因产生佛果丝毫功德。比如,以计算机所具巨大、神奇之能力,就可以从果推因得知计算机理论的巨大作用。佛陀具足最究竟圆满的菩提功德与事业,下至佛陀一毛孔功德,即便合聚全世界电脑在无量劫中记算,也不能测出一分,而如是功德都是从正法而生,可见正法功德无量无限、不可思议。正法并不象色法般,有一种色相,然而缘起极为奥妙,我们依止正法所获利益确实不可思议,如《辨中边论》所说:于法行持十法行,将产生无量无边福德聚。下至一偈,听闻、演说、披读、讽诵等,如是所生福德已超胜一切世间善根。对此,学人应当深信佛菩萨的谛实语,发起胜解信。

由正法功德如何推知僧伽的功德?由持法此点就可以显示僧伽的功德。因为正法极其不可思议,而僧伽心缘正法,三门昼夜宣说正法、受持正法、思惟正法,以正法为行境,昼夜趣向涅槃法,行持白净善法,由此可见僧伽功德不可思议。比如有两种人,一为贤圣僧,一是世间行持非法的凡夫,圣者毎日恒时持法、如理修行,但凡夫二十四小时都缘非法而起邪念,造作邪行,如是合聚百万凡夫的功德也不如一位圣僧的功德。所以从正法的角度,一者依止法,一者远离法,相比之下,就知道持法僧伽的功德巨大。如果不从法上观察,仅就外在形相,未必能明辨二者功德的差别。

因此,了知功德而皈依的方法,是首先思惟佛陀功德,然后思惟正法功德与僧伽功德,此次第具有一定善巧,依此次第思惟,学人容易生起定解。

辰二、由了知差别而皈依

此处的差别是指名言中佛法僧三者相互的差别。如果没有明辨此差别,在于名言中,就会错乱对应三宝的别别修行,所以了知此差别也很重要。此差别即佛法僧在相、业、信解、修行、随念、生福,此六方面的差别。对此六者的认识也有先后的次第,首先必须了知三宝在相与业上的差别,然后了知三宝在信解、修行、随念上的差别,最后了知在果——生福上的差别。

在相方面,佛宝具有自然觉悟相,现前正等菩提;法宝具有觉悟果相,它是自觉成佛后的必然结果;僧宝是由他教授如理修行之相。

在业方面,觉悟的佛所作是善转教业,唯一是行持转正*轮的事业;正法唯一是作为断除烦恼与痛苦的所缘,所以法宝的作用是作为断除苦惑的所缘;僧宝之业是勇猛修习,而令功德不断增长。

在信解与修行方面,对已经觉悟而转*轮的佛陀,应在树立亲近承事的信解后,修习亲近承事之正行,如是行持就可以相应导师;对佛陀所传断除苦惑所缘的正法,应在树立希求证得的信解后,修习瑜伽方便之正行,如是行持就可以相应正法;对如理修行、勇猛增长的僧伽,应在树立和合同一法性共住的信解后,修习共受财法之正行,如是行持就可以相应僧伽。

在随念方面,也是相应三宝各自体相、作业而忆念三宝功德。如是信解、修行、随念的成果,能产生最大的福德,也就是依靠佛陀一位有情产生最大福,依靠正法产生最大福,依靠僧伽多位有情产生最大福,可见佛陀一个有情、僧伽多个有情以及正法,各自具有能生最大福的势力,如果别别相应而行持,都可以产生最大的福德。

辰三、由自己誓愿受持皈依

了知三宝功德与差别后,自相续清晰认识皈依处三宝,然后由衷誓受皈依,就能真正生起圆满的皈依戒。因为前面已经数数思惟皈依处的功德,生起猛利恒常相续的信心,而且已经如理辨别三宝相互的差别,所以能在内心深处真实引起无谬的三种誓愿,即立誓皈依佛为自己的导师,皈依法为自己的所修,皈依僧为自己的助伴。而且从遮止违品的角度,决定唯一皈依内道大师、教法与僧伽,不说还有其余大师、教法与僧伽。如是层层如理修习,最后决定能在相续中建立誓言,获得皈依。

辰四、由遣除不同品,以不言有余而皈依

达到“不言有余而皈依”的方法是以观察智慧如理辨别内外道的胜劣差别,心中如果能对此种差别生起决定信解,就可以由此生起“不言有余而皈依”的誓愿。简而言之,大师的差别:在断证上,内道大师断证圆满,其余大师不具断证功德;教法的差别:从体性而言,内教真实,外教欺罔,内教是安乐之道,外教不是安乐之道,从作用而言,依止内教能够获得清净,依止外教则徒增染污;僧伽的差别:在修行上,内道僧伽如理修行,外道徒众非理邪行。如是明辨差别后,就会遮止皈依下劣宗师、教法与徒众。

以上四者已经完整宣说如何皈依的内容。

寅四、皈依学处分三:一、略说 二、摄分所出学处 三、教授所出学处

卯一、略说

皈依之后,进而修学皈依学处有二个目的:一、令皈依心不退失,二、令皈依心辗转增上。学处包括《摄抉择分》中所出的八种学处,教授所出的六种共学与六种别学,共二十种。

皈依的种类分世俗得与法性得。由自己的语言承诺以及堪布阿阇黎念诵仪轨的声音等表示所获的皈依,是世俗得的粗皈依。一地时,因为现量证悟法性之故,所获的皈依即法性得的细皈依,永远不会退失。但此处下士道的皈依是世俗得的粗皈依,随着不同的顺逆因缘而有增上、亏损、失坏等变化。此处修学二十种学处之理,以一言概之,就是净除令皈依心亏损、退失的违缘,修集令皈依心稳固、增上的顺缘。自己三门如果能依二十种学处如理遮止与行持,决定能令皈依心不退失而辗转增上,乃至究竟圆满,以缘起不空耗之故。

卯二、摄分所出学处

《摄分》包括两个四聚:

第一四聚即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此四者是皈依三宝的随顺行,对应“知差别中的修行差别”。亲近善士是对佛宝亲近承事正行的随顺行;听闻正法与如理作意是对法宝瑜伽方便正行的随顺行;法随法行是对僧宝共受财法正行的随顺行。

无佛在世时,善知识就是佛陀的化身,是一切功德之依处,所以皈依佛后,随顺亲近承事佛宝的修行是亲近善知识。瑜伽方便正行,可以含摄在听闻正法与如理作意二者中,实际就是闻思修所摄的种种正行,展之即无量法行。为何以听闻正法与如理作意作为代表?因为我们皈依法后,必须现证教证二法,它的方便就是听闻正法与如理作意,也就是由听闻正法而通达教法,由如理作意令相续现前证法,所以此二者是皈依法的随顺行。共受财法正行中,主要是共受法,即法随法行——与僧伽共同随顺涅槃法而如理修行。

第二四聚是诸根不掉、受学学处、悲愍有情与勤修供养,前三者都是皈依法的学处。皈依之目的,是为解脱恶趣、生死乃至自他一切怖畏,此目的并非无因无缘而能成办,必须在皈依法后,由如理修行逐渐除过引德才能成办,即必须由诸根不掉、受学学处、悲愍有情,才能逐渐调伏自心而获得解脱。

卯三、教授所出学处

六种别学中,《涅槃经》所出应遮学处有三种,即不皈依余天、舍离损害有情、不与外道共住。因为皈依余天相违皈依大师佛陀,损害有情相违皈依寂静的圣教法,与外道共住相违皈依如理修行的僧伽,所以都必须遮止,否则都会损坏皈依。

大阿阇黎布玛莫扎的《皈依六支论》中,三条应学的学处,实际就是要恭敬三宝的所依,如同真实的三宝:恭敬佛像如真实的佛宝,恭敬经书如真实的法宝,恭敬沙门相如真实的僧伽。

六种共学出自阿底峡尊者《道炬论自释》:

第一条学处,随念三宝功德差别而数数皈依:“数数皈依”四字说明皈依并非一次就足够,而必须不断受持。“数数皈依”之前必须先随念三宝功德的差别,也就是由随念三宝功德,增上皈依信心而数数皈依;由随念三宝相互差别,不错乱而数数皈依;由随念内外胜劣差别,增上不言有余皈依的决心而数数皈依。

第二条学处,随念大恩而恒勤供养:“恒勤供养”之前必须先随念大恩,由念恩心推动,自然会以报恩的意乐而恒勤供养,因为三宝对自己有无上的大恩德,不可不报答三宝大恩,所以应当尽未来际恒时精勤供养。为阐述“恒勤供养”的内涵,本论引用经论与古德教言,广大抉择从供养事、供养意乐、供养时间、供养物、供养次第、供养作用等。

第三条学处,随念悲故,安立有情于皈依:沉溺于生死苦海的有情,如果不皈依三宝,根本不可能趣入解脱正道,得不到三宝的救度,所以对有情的未来生生世世而言,皈依三宝具有极大义利。如果能如理皈依,就可以得到三宝的救度,可以产生无量功德利益,相反,如果不皈依,就会永远沉沦在生死苦海中。所以我们皈依后,应当发起悲心,将有情如理如法安立在皈依中,令彼等一切世中都有真正圆满的归宿。

第四条学处,随作何事,有何所须,皆当供养启白三宝,弃舍世间其余方便:因为皈依之后,三宝是自己唯一的信仰,所以不论有什么希求,或成办何种事业,都应供养启白三宝,以三宝威神力作为外支助缘。然而,现今众生在此方面的信仰极差,因为他们皈依后,稍遇违缘困难时,往往不以供养三宝、祈祷三宝加被,遣除障缘,而是首先寻求世间其余方便,如求助凡夫、有神通的外道、天神灵鬼等,这就体现出对三宝信心不坚定。

第五条学处,即由知胜利昼三夜三勤修皈依:此处的“胜利”唯一是指皈依的胜利,即皈依誓言之利益。“由知胜利”是前行方便,“昼三夜三勤修皈依”是由了知胜利而引发的结果。如果不了知胜利或者一知半解,则无法推动精进心,所以应将引发精进的重点放在“了知皈依胜利”之上。“皈依”的誓言具有大利益,能够令学人恒时不离三宝、正道,恒受到三宝的加被,渐次经历下士道、中士道与上士道,成就一切增上生与决定胜的利乐,其利益无法以分别心衡量。对此就依本论所引十六条皈依利益,具体一一思惟了知。“昼三夜三勤修皈依”是要求学人在了知皈依胜利而发起勇悍心之后,每天坚持修习六次皈依,不要间断。这样持续勤修,一定能令皈依心不断稳固增上。在汉地丛林功课中,早晚必须受一次皈依,也与此处一致。

第六条学处——下至戏笑乃至命缘,应当守护不舍三宝:修习此一学处,要求学人应恒时反复发起如是誓愿,而不是仅止于文字上。总之,一旦立下皈依誓愿,就不能反悔舍弃。皈依之路,只能进取,不能退却,对此必须具有坚定的信念。否则,一旦舍弃皈依,永世都得不到救护。

就本论观点,决定舍弃皈依之情况有二种,即违犯“乃至命缘亦不弃舍”,或者“爱执与三宝异品的大师等三”。

归摄皈依的内容,就是《摄颂》所说:“能除众怖作依怙,真实不虚无他方,虔皈三宝受学处,总别遵行求加持。”

先做一个连结。为什么皈依三宝之后,接着要讲深信业果呢?我们唯是为离苦得乐而皈依三宝的,皈依佛是皈依开示离苦得乐方法的导师,皈依僧是皈依修持离苦得乐圣法的助伴,对自己而言,直接皈依的便是离苦得乐的圣法,因为除自己如法修行之外,不可能再有获得安乐的途径。

圣法是如何使我们决定出离痛苦,获得安乐呢?方法就是无误显示业与果的关系。了知安乐之因后,摄取乐因,必能获得安乐;了知痛苦之因后,舍弃苦因,必会远离痛苦。否则自己不取乐因,安乐岂会从天而降?自己不去苦因,痛苦又怎能自动消失?所以,皈依法后,最重要的是自己要依佛语如理地取舍业果。佛说:“我为汝说解脱道,当知解脱靠自己。”

平常自心无力趣入善法,原因是对业果的道理并未真心信受过。譬如商人见某方面投资可以发财,立即就会去追求,或者了知吃生豆角会引起中毒时,绝不肯吃。同样,如果深信业果,对于能获得大安乐的善业,会不求取吗?对于会毁灭自己的恶业,还肯去作吗?决定不会。所以对业果发起胜解信非常关键,这是引发一切无苦利乐的根本,是一切三乘佛教修行的基础。没有这个,一切修行都成了空中楼阁。

未能如理辨别黑白业果差别时,实际上,我们对业果的道理,或者是无知,或者只是很模糊、很粗略的了解,虽然也会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但心中并无一种不可夺的胜解,因此身口意并未被胜解所摄持。在许多时候,我们实际处在一种邪见状态之中,比如常常认为:这样做无关紧要吧,不会有后果吧,或者认为人人都这样做,为什么我不能做?或者全不考虑,只是任性地放纵身体、语言和意识,管它后世、报应,这些都不在乎,这些心态反映什么呢?反映出心中有深重的业果愚痴。

令人深忧的是,这种业果愚的状态普遍存在于现代人的内心之中,几乎成为全民问题,大多数人对于业果的认识几乎是零。人们心中没有因果观念,对于遍及一切时空、一切行为之中的业果相,茫然不知,并且以邪见的蒙蔽,认为三世因果是禁锢人性的宗教思想,清规戒律是压抑人性,使人性不能自由伸展,只有把因果报应的学说彻底推翻,才能解除精神上的禁锢,获得自由和幸福。正是由于丧失因果正见,现代人三门随意放纵,导致道德沦丧、人心日下,整个世界从有情身心到自然界,从个人到社会,都将走向自我毁灭的绝路。所以应知,一切恶趣痛苦之源是业果愚,相反,一切善乐的根本是对业果的胜解信,或者说,一切道德、一切世间伦常、一切三乘戒律的基础,就是对业果的胜解信。这样便知,如果推翻因果这个根本观念,人类将因此疯狂地趋入恶业之中,导致全人类的灾难,相反,如果因果观念能在人心中建立,人类将以此得以拯救,并获得安乐。所以,引发一切善乐的根本是对业果的胜解信。如果此处能建立起来,对个人乃至世界总体的帮助,将不只是一点。以个人来说,对业果真正生起胜解信,身口意的行为从此就会自觉地趣入白法之中,一切成圣成贤的根基由此奠定;以世界来说,人人信因果,和平安定会自然现前。安士先生说“人人都信因果,是大治之道也;人人不信因果,是大乱之道也。”所以,思惟业果不只是下士道的修法,实际上业果之理是佛教的大纲要,能在此处产生信解,一切人天道、一切声缘道、一切菩萨道的根基就能奠定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