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满法



第四章圆成二资粮的献曼达三、评注

  • 作者: 塔汤仁波切
  • 文章来源: 网络
  • 点击数: 3960
  • 分享到:


真正的大手印观想,永远都要积聚二资粮和祛除障碍。除非你从前已经积聚过二资粮,否则你将不会经验到真正的观想。

很少人真正积聚过二资粮;很少人是善业携带者。(即,很少人有行善人倾向。)

每一个开始修佛法,并且对佛法产生若干信心的人,一定有行善的根器。不过,就像火花不能变成火焰一样(如果你不花时间准备燃料的话),此种根器也不能在一瞬间就被唤醒。在它们被唤醒或转化成善行之前,你将经验不到证悟。即使你经验到一点证悟,它也不会成长。但假如你能从事以下善行的话,就会产生唤醒善根的适当环境。一旦你的善根被唤醒了,你将经验到强有力的证悟感觉。

资粮

三资粮和十度

龙树在他的[菩萨十地论]中说,我们必须求取三资粮(25)。三资粮包括十度(26)。布施度、方便度和愿度构成福德。持戒度、忍辱度和精进度构成戒德。禅定度、慧度、力度和般若度构成智德。

二资粮和六度

经上说有二资粮。二资粮包括六度。布施度和持戒度构成福德。般若度构成智德。忍辱度精进度和禅定度既是福德,也是智德。

一个人行善而不发菩提心,并不能导致解脱,只会轮回到人天。行善而又能发菩提心,则可导致解脱和成佛。

如果我们能行善而无三轮相,则能成就清净无垢的资粮。积聚这种资粮是开悟的主要方法。

六度

(一)布施度有三行:

[1][财布施]——尽你所能地施舍食物、衣服、器具、甚至墨水和纸张。至少也要布施食物给乞丐,不要让他们空手回去。想想将来你拥有一个轮王的世界时,你要如何布施你的身体和财富。

[2][无畏施]——替人治病、保护别人免于灾难、引导他们走出陷炕、护送他们离开险境、消除妨碍他们获得成就和持戒的障碍。说真的,你要尽可能地行无畏施。保护别人免于[四种伤害]:法律处罚、敌人、窍盗和野兽。然后,祈求你有能力解救他们免于下三途的灾难。

[3][法布施]——如果你有能力的话,你要经常为别人讲解你觉得自己会讲并能对他们有益的佛法。讲解佛法时,你不可以心存傲慢或冀求名闻。如果你的能力不够,你也要大声念经,希望所有众生(包括人与非人)藉此能听闻说法。

(二)持戒度有三行:

[1][摄律仪戒]——不作本来就不可恕的十恶业,并且无条件地严守三愿(小乘、大乘、密乘)。违此三愿,佛制不可恕。

[2][摄善法戒]——不以做一桩善行而满足;运用善行于最广泛的意义;祈求你将完成任何你尚未做过的善行。

[3][饶益有情戒]——发菩提心,尽你所能地帮助别人。热诚祈求你将完成任何尚未做过的饶益有情的行为。只是自己不做坏事,是不够的。

(三)忍辱度有三行:

[1][耐怨害忍]——忍受别人的辱骂、鞭打、抢劫或谋杀。

[2][安受苦忍]——安贫乐道,虽有疾病、痛苦、饥饿、口渴、疲倦或劳累,仍能一心修持。

[3][谛察法忍](27)——明智而无畏地接受密乘的甚深善巧法门、佛菩萨的伟大行为、[不落言诠的空义]。

你要以忍辱度修观!

(四)精进度有三行:

[1][披甲精进]——乐于行善而毫不畏缩。不以善小功德少而不为,不以善大难实现而不为。

[2][摄善精进]——坚持完成善行,绝不松懈。

[3][利乐精进]——一旦你开始修行,即使[温暖的征象](28)和其他瑞应没有立刻产生,也不要气馁,应该更精进地修行,直到成功为止。

你要以精进度修行!

(五)禅定度有三行:

[1][安在静虑]——严格控制你的身心行为,此生常保快乐。

[2][引发静虑]——获得圣人为善的能力,如神通、幻化诸佛形相等。

[3][辨事静虑]——以三摩地饶益众生。

为了修持这三种禅定,你必须先达到一心不乱的境界(29)。一心不乱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是获得所有德性的能力。

为了达到一心不乱的境界,心必须先求宁静。心的宁静来自于身的宁静。身的宁静来自于寡欲知足,不贪食、衣、住,把你的目标和活动尽量减少。总之,一心不乱和所有德性都是来自[1]寡欲[2]知足。

(六)般若度有三行:

[1][无相智]——证悟万法空性,照了究竟本体。

[2][受用法乐智]——彻知因果缘起不能免,照了相对本体。

[3][成熟有情智]——行四摄法(30),了知如何利他。

此外,般若度也可以分为三种:[1]闻慧,[2]思慧,[3]修慧(31)。

你要竭尽所能修得这些智慧!

修六度得二资粮的结果

二资粮可以产生无限的、喜悦的人天福报。完整而圆满地获得二资粮和六度,最后将可使人成就无所不知的佛果。

功德的积聚:七支行愿

不要认为,你因为没有财富就无法积聚二资粮。一个人只要有信心和智慧,就有令人难以置信的能力可以积聚功德。你只要以菩提心供养七支行愿,你的一切障碍将可以消除,你所积聚的功德将如虚空广大无际。

一个人只要礼敬诸佛就可获得十种利益:

[1]面貌姣好。[2]气色红润。[3]言谈雄健。[4]同事慑服。[5]天神垂爱。

[6]圣人为伴。[7]健康长寿。[8]富甲一方。[9]转生高贵。[10]解脱自在。

一个人只要以大恭敬心礼敬诸佛,将多次转生为金轮王,其次数之多如五体投地时所覆盖自地面以至金地之尘沙数。

一个人只要向三宝合掌,就可获得十种利益,包括貌美和侍从众多。

无数此类功德,在诸经中都有详细的说明。

噶当派的大喇嘛,并不作其他修法,只是精进不懈地修持七支行愿。这是大噶举巴(包括罔波巴在内)的修法法门。但今天似乎已消失殆尽了。

今天,我们根本不想随分积聚二资粮以至于圆满。即使我们修七支行愿到某个程度,我们因太缺少信心和恒心,心致从未积得二资粮。我们让我们的佛像、经书和佛塔蒙上灰尘。有些粗心大意的人,甚至把它们放在肮脏的破布下,我们把熏得黑漆漆的酥油灯,放在献供用的钵中或佛坛上,却对自己的仪容表现出过分关心。我们从来不以开放和慈悲的精神献一朵花给三宝。从来不念七支行愿祈请文的人,是累积不了什么功德。功德从何而来?它只从二资粮之获得而来!

如果我们有一粒米,在能够吃的时候,我们会吃掉这一粒米;等到这粒米不能够吃的时候,才会想到要把这粒米供献出来!我们有些人不乏金、银、丝、马、牛之类的贵重物品,然而却对三宝说:[我们功德薄,没有更好的东西献供。]只供养一盏小油灯或一小片食物,就傲慢自得。因此,我们是在供养谎言给三宝。你想,这样的供养,能够积聚功德吗?所以,应该依你自己财富的多少而献供。

在一切经典和密续之中,以七支行愿最能积聚二资粮。七支行愿所能产生的功德,逐步增加,,一支比一支多。广修供养的功德大于礼敬诸佛;忏悔业障的功德又大于广修供养。随喜功德的功德又大于忏悔业障,……。

不管你是选择[七支行愿]的长文短文念,最重要的是你要思考其意义,光是念,即成笑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