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总略宣说修持轨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二》 ︱ 宗喀巴大师.造 ︱ 法尊法师.译 ︱ 益西彭措堪布.讲述

衣缽业者,谓若受用及其受持三衣 [1] 及缽。

“衣缽业”,指受用以及受持三衣和缽。

乞食业者,谓饮食等。

乞食业,即喝水、吃饭等。这里的“饮”和“食”都是动词。

以上五种行动业,主要是去城市中的行为。在做这些行动时,都要以正知观照,所以这五种行动业就是正知所行之事。

譬如,去成都办事一个月,期间我们时时要以正知观照五个地方(以正知所行之事):

一、身体的行动,比如在大街上往返行走时,必须保持正知。

二、眼根的行动,即要时时注意眼睛正在观看些什么法。

三、支节的屈伸,即身体各支节的动作。

四、五、衣食方面,即受用、受持衣缽以及在饭店内吃喝等,都要保持正知。

丑二、五种受用业

寺内五种受用业中,身事业者:若行谓往经行 [2] 处,或往同法 [3] 者所,或为法故行经于道。若住谓住行处,同法亲教、轨范、尊重、似尊等前。若坐谓于床等上结跏趺坐。

在寺院内的五种受用业中,“身事业”有行、住、坐三个方面:“行”是指前往经行的地方,或者去同法道友那里,或者为了法的缘故而在路上行走;“住”是指在行走的地方站立,或在同法的亲教师、轨范师、上师以及像上师那样具有功德者等面前站立;“坐”是指在蒲团、小座或床座等上面结跏趺坐。

语事业者,谓:若请受曾所未受十二分教 [4] ,分别了解。诸已受者,或自诵读,或为他说,或为引发正精进故,与他议论。所有言说。

“语事业”,即:请受以前未曾得受的十二分教,分别了解;对于已经得受的教法,自己读诵或为别人宣说,或为引发正精进的缘故,而与别人讨论。这一切言说,都叫做“语事业”。

意事业者,谓诸默然,若于中夜 [5] 而正眠卧,若赴静处思所闻义,若以九心 [6] 修三摩地 [7] ,若正勤修毘缽舍那,或于热季极疲倦时,于非时中起睡眠欲,略为消遣。

“意事业”,就是在身语静止不作时的诸默然,包括五种情况:一、在中夜时睡眠;二、在静处思惟自己听闻过的法义;三、以九住心修持三摩地;四、勤修胜观;五、热天很疲倦时,在不应睡眠的时间生起睡眠欲,为了遣除昏睡而稍作睡眠(但不应久睡),此即“略为消遣”。

昼夜二业者,谓于永日及初后夜不应睡眠,此亦显示身语二业。言睡眠者,显示唯是夜间之业,及是意业。

“昼夜二业”,是指在白天、初夜、后夜不应睡眠,这也显示了昼夜二业是身业和语业。前面所说的睡眠,显示唯一是夜间的业而且是意业。

以上五种都是受用法的身语意业,所以称为“受用业”。论中“寺内”二字,似乎应作广义理解。譬如:虽然住在城市里,空闲时也应闻思修行,所以和闻思修相关的各种作业,也应是受用业。总之,在作这些受用业时,都要安住正知,所以这些受用业也是正知所行之事。

《瑜伽师地论》说:“云何正知而住?谓彼如是常勤修习悎寤瑜伽已,若往若来,正知而住;若睹若瞻,正知而住;若屈若伸,正知而住;持僧伽胝,及以衣缽,正知而住;若食若饮,若噉若尝,正知而住;若行若住,若坐若卧,正知而住;于悎寤时,正知而住;若语若默,正知而住;若解劳睡时,正知而住。如是名为正知而住。”

子二、于彼所行事行正知分二:一、略说 二、广说

丑一、略说

于此十事正知行者,谓随发起若行动业或受用业,即于此业先应住念,不放逸行。由彼二种所摄持故,应以何相而正观察,如何方便而正观察,即以是相、如是方便观察正知。

所谓对以上十事正知而行,就是在发起行动业或受用业的同时,首先即应对这种业安住正念,不放逸而作。由于安住正念、不放逸行二者所摄持的缘故,应以何种相而观察,应以何种方便而观察,就以这种相、这种方便观察正知。

丑二、广说分三:一、别别宣说 二、摄义 三、利益

寅一、别别宣说分四:一、正知依处 二、正知方所 三、正知时分 四、正知事业

卯一、正知依处

此中复有四种行相。初谓于其身事业等十种依处,应以何相如何观察,即于是处,以是行相如是观察。譬如于其往返事业,如律所说往返行仪,正了知已,即于其时正知现前,行如是事。

正知而行当中,又有四种行相。其中,首先对身事业等十种依处(五种行动业和五种受用业),应以何种相如何观察,就对这些地方,以这种行相如是观察。譬如,对于身往返事业,首先按照戒律所说,正确了知往返行走的威仪之后,就在往返行走时,让正知现前,按照这样行持。

卯二、正知方所

二谓于其何种方所,应以何相如何观察,即于是方,以是行相如是观察。譬如行时,应先了知沽酒等处五非应行,除此所余是可行处,于彼彼时安住正知。

第二,对于何种处所,应以何种相如何观察,就于这个地方,以这种行相这样观察。譬如行走时,首先应了知五种不应去的地方(唱伶家、妓院、酒肆、王宫与屠户),除此之外,其它地方可以去,而且去那些地方时,应当安住正知。

卯三、正知时分

三谓于其何等时分,应以何相如何观察,即于是时,以如是相如是观察。譬如午前可赴聚落,午后不可,既了知已,即如是行,尔时亦应安住正知。

第三,对于何等时分,应以何种相如何观察,就对这些时分,以这种相这样观察。譬如,中午之前可以去城市,中午以后不可以去,对此了知后,就这样去做,而且做的时候也应安住正知。

卯四、正知事业

四于所有此诸事业,应以何相如何观察,即应于其尔所事业,以如是相如是观察。譬如宣说行时,应当极善防护而入他家,所有此等行走学处,悉当忆念。

第四,对于所有十种事业(五行动业与五受用业),应以何种相如何观察,就应对这些事业,以这种相这样观察。譬如,宣说行走时,应当善加防护进入别人家中,所有这些行走的学处,在行走时都要忆念。

[1] 三衣:祖衣、七衣、五衣。

[2] 经行:在一定场所中,往复回旋地行走。通常在饭后疲倦或坐禅昏沉瞌睡时,即起身经行,是一种调节身心的安静散步。

[3] 同法:共内道法。

[4] 十二分教:佛经的十二部类,如契经、重颂、孤起颂、因缘等。

[5] 中夜:印度的夜间区分为初中后三个时段,初夜即午后八时顷,中夜为子夜十二时顷,后夜为晨四时顷。

[6] 九心:内住、续住、安住、近住、调伏、寂静、最极寂静、专注一趣、平等性等九种住心。将在奢摩他一章中详述,此处不再赘述。

[7] 三摩地:为梵语,汉译等持,谓众生心行,能修此定,心则端直,安住一境而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