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略宣说修持轨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二》 ︱ 宗喀巴大师.造 ︱ 法尊法师.译 ︱ 益西彭措堪布.讲述
【 何所防护者,谓六种根。 】
什么是“所防护”呢?以正念所防护的就是六根,即眼根乃至意根。
【 从何防护者,谓从可爱及非可爱六种境界。 】
应从何处作防护呢?即从悦意和不悦意的六种境界中作防护。
子四、如何防护分三:一、守护诸根 二、以六根而防护 三、细择守护诸根
【 如何防护,其中有二:守护根者,谓根境合起六识后,意识便于六可爱境、六非爱境发生贪嗔,应当励力从彼诸境护令不生。 】
如何防护的方法有两个方面:
一、守护诸根,即根境和合生起六识之后,第六意识就对六种悦意的境界生起贪心,或对六种不悦意的境界生起嗔心,自己觉察之后,应当努力依靠对治力,从那些境界中守护诸根,不让烦恼生起。
《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三》说:“云何名为念防护意,谓眼色为缘生眼识,眼识无间生分别意识,由此分别意识于可爱色色将生染著,于不可爱色色将生憎恶,即由如是念增上力,能防护此非理分别起烦恼意,令其不生所有烦恼,如是耳鼻舌身广说,当知亦尔。意法为缘生意识,即此意识,有与非理分别俱行能起烦恼,由此意识于可爱色法将生染著,于不可爱色法将生憎恚,亦由如是念增上力,能防护此非理分别起烦恼意,令其不生所有烦恼,如是名为念防护意。”
【 即以六根而防护者,若于何境由瞻视等能起烦恼,即于此境不纵诸根而正止息。 】
二、以六根而防护,即:如果对某种境界,通过眼根观看等能让人生起烦恼,那么一开始就不放纵诸根和这种境界接触,使烦恼无从生起。譬如:观看不清净的影片能引生贪欲,那么最初就应禁止眼根观看,这样可使贪欲无从生起。
以上二者的差别:
“守护诸根”,是六根缘六尘即将或已经引生贪嗔时,无间以对治力防护,这是在根境接触之后作防护;“以六根而防护”,是指从一开始就不让六根接触能引生烦恼的境界,而使贪嗔等烦恼无从生起,这是在根境接触之前作防护。对此,传承上师们曾教诫说:“对初学者来说,首先应重视后者,也就是一开始就要守护好根门,不让六根接触不清净的境界。”
【 其守护根者,是于六境,不取行相,不取随好。若由忘念烦恼炽盛起罪恶心,亦由防护而能止息。 】
守护诸根的方法,是对六境不取行相与随好。如果因为忘失正念和烦恼炽盛而生起罪恶心,也能通过防护诸根而止息恶心。
下文宣说“取行相”与“取随好”二者的差别。
【 取行相者,谓于非应观视色等,正为境界,或现在前,即便作意彼等行相,现前往观。 】
“取行相”有两种情况:一、“正为境界”是对不应观看的色等境界,特意去观看等(特意执取行相);二、“现在前”是指色等境界现前时,即以眼识等作意彼等行相,现前观看(在见境等同时取行相)。
《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三》说:“言‘取相’者,谓于眼识所行色中,由眼识故取所行相,是名于眼所识色中执取其相。若能远离如是眼识所行境相,是名于眼所识色中,不取其相。如于其眼所识色中,如是于耳鼻舌身意所识法中,当知亦尔。”
【 取随好者,谓于六识起后,能引贪嗔痴三之境,意识执持,或其境界虽未现前,由从他闻分别彼等。 】
“取随好”也有两种情况,即:六根缘六境发起六识的无间,对能引发贪嗔痴的对境,以第六分别意识执著。或者,对境虽然不在根识前显现,但因为听到别人说“美丽动听”等,第六意识随之分别而起贪心等。譬如虽然没有听到别人骂我,但经由他人告知,我即以第六意识缘恶语起分别而生烦恼。
《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三》说:“取‘随好’者,谓即于眼所识色中,眼识无间俱生分别意识,执取所行境相,或能起贪,或能起嗔,或能起痴,是名于眼所识色中执取随好。若能远离此所行相,于此所缘不生意识,是名于所识色中不取随好。如于其眼所识色中,如是于耳鼻舌身意所识法中,当知亦尔。”
【 防护为何者,谓从杂染守护其意,令住善性或无记性。此中所住无覆无记者,谓威仪等时,非是持心住善缘时。 】
什么是防护呢?即六根接触六境时,从烦恼中守护自己的心,让心安住于善性或无记性中。这里所应安住的无记性,是无覆无记 [1] ,这是指行住坐卧四威仪等时,必须安住无记性,而不是摄心安住善所缘境的时候。所以,应从烦恼中守护好自己的心,也就是:在行住坐卧时,要让心安住无记性;其余能摄心安住善所缘时,应当让心安住于善性。
癸二、正知而行分二:一、何为正知所行之事 二、于彼所行事行正知
【 正知而行者有二:何为所行事,于彼行正知。 】
“正知而行”有两个方面:一、什么是以正知所行之事;二、对彼所行之事行正知。前者是说明哪些为正知所应安住的地方,后者是讲应对这些地方安住正知。
【 初中有二,谓五行动业及五受用业。 】
以正知所行之事有两类,即五种行动业和五种受用业。
“五行动业”,是指身事业、眼事业、一切支节业、衣缽业与乞食业。这五种主要是出门前往城市等的行动,所以称为“行动业”。
【 其中初五之身事业者,谓若往赴所余聚落、余寺院等,若从彼还。 】
五种行动业中的“身事业”,是指前往其它村落、寺院等地,再从那里返回,也就是身体来去往返的行动业。
【 眼事业者:一若略睹,谓无意为先,见种种境;二若详瞻,谓动意为先,而有所见。 】
“眼事业”有两种:一为略睹,二是详瞻。“略睹”,就是无意之中看见种种境界;“详瞻”,则是首先动念想看,然后仔细去观看种种境界。所以,略睹是无意中见到,详瞻则是有意去看,二者有此差别。这里以略睹和详瞻归摄了一切眼根的行动。
【 一切支节业者,谓诸支节,若屈若伸。 】
“一切支节业”,即身体各支节的弯曲或伸直。身体的四肢称为“支”,支的分支叫做“节”。
[1] 无覆无记:对解脱不形成障碍的非善非恶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