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注入修行的生命力

《系列四.祖师心髓1-法海奇珍》 ︱ 益西彭措堪布 讲授 ︱

注入修行的生命力

释说爱著言辞善巧者,论义未现教授诸大师,

饮此圣师口诀精华时,修持要诀体力何不增。

那些爱著释解谈说以及美妙言辞,且已得到善巧智者名称的人,以及一切佛语圣言没有现为教授,但也被一致公认的诸大师们,当他们饮服了这部圣者上师的口诀精华时,也会因此而增长实修要诀的体力。

此颂讲到本论对于那些学者、大师们的帮助。有一类人特别喜欢口头谈说,作很多文字上的修饰,他们自我感觉口才极佳、能说会道。同时别人也认定他是一位非常善巧的智者。因此他拥有很高的身价,跻身于“智者”的行列。这类人有一种习气——喜欢推敲词句,语言表达得很优雅,不断地耽著文字,实际根本不了解怎么修持。

还有一类人,有关佛法的各类经论教典都会演讲。他们了解不少经论,看过、学过的教典不计其数,甚至还讲过很多。他们得到了大师级别的待遇,受到人们一致的尊称。但实际上,一切佛的圣言并没有在他心中现为修心的教授。

佛法重在实践,没有真修实证就没有资格为别人指点。如果光靠自己阅读或者做一些知识研究,其实连一些初步的修行要诀都无法掌握。修行一定需要善知识的直传,这非常关键。上述两类人如果没有学好本论,充其量是洋洋自得一辈子,实际却是在空虚中度过一生。

当今时代,有很多所谓的佛教学者、佛教智者,还有很多喜欢讲经说法,或擅长写书、做理论体系,自以为了不得的人,实际对于修行一窍不通。举例来说,过去有个人禅诗写得非常不错,于是,有居士向他请教。他只好说:“我老实跟你说,我根本不懂禅。”可见,文章写得好的人,只是他过去世有深厚的文字习气,并不代表真正懂得佛法。

此时应当严加辨别说者和行者是两码事。有的人在很多方面都说得头头是道,其实内在没有一点实证经验,根本不可能真正指点行人怎么入道、修心——因为自己从未修过;有的人一辈子都钻在教典里。譬如一些研究法相的学者,他们认为,只有读破了《大藏经》才能“思”与“修”。此前连思的资格都不具备,更不用说修了。其实他们已经落入颠倒见。一辈子都在进行学术研究,却也被封为大师之名。

这部论则是真正能给上述两类人物注入修行生命力的精华口诀,它是实证经验的直接传授。谈到实证的经验,其实也并不复杂。无论哪行哪业,真正得精髓的只是几个要点。譬如学医,凭借自己在图书馆里翻阅医书,或者到处听一些学者的演讲,几十年下来,可能一点真传也得不到。甚至他可以写很厚的书,理论可以讲得很漂亮、很诱人,不知就里的人还误以为是行家,其实根本没有把握到精髓。同样,尚未得到具证上师的指点前,自己的修行始终不得要领。

如果上师造诣很高,有实修的证量,就能直接把握命要。上师会直接用口诀传,至于弟子能不能意会,则须观待自己的信心、恭敬、福慧资粮等方方面面的条件。由此可知,真正得法其实很简单,依其原则进行即可。不然,真正到达实修的地步时,还要把汗牛充栋的书拿来不断地翻阅才知道怎么修的话,就很荒唐。又好比养护幼儿,从事育儿教育的人即使能撰写很厚的书,但他没养过孩子,那些错综复杂的理论可能丝毫都说不到关键。其实只是几句话,母女之间传递一下就可以,得到传递之后,养育幼儿就很容易。

所以,我们没必要在歧途里面绕弯。一味地耽著言说,不可能使我们得到实修的精要法味。外在言说上的各种修饰、装潢,或者学术讨论,只是整天在知识、名相、各种观点的罗列中穿梭,会令人丧失修行的生命力。

如果能饮服这部圣者上师口诀的精华,马上就会感受到力量在增长。如同速效口服液能直接充实机体,激活内在能量,让各方面的运行更加顺畅;同样,如果安插修行的程序,就是新造了一个内在修道之身,不断地注入这一整套实修的心要,它的力量就会不断增长,直至具足整全实修关要。这就需要非常用心地把这一部要诀一分一分持在心中。修法机体以吸收、受用精华的缘故,将变得非常充实,犹如唐朝的力士雕塑般,雄健并具足一种爆发的生命力。

如果不愿去饮服前行修法口诀的精华液,不免像是宋朝的雕塑,缺乏一种力度。或者如同看起来壮硕,实际只是虚胖的人,在竞技场上毫无用处,也根本不经捶打。同样,如果没有口诀的指点,光是死读书的人,即使读到头发花白,也仍然难以进行真正的修法。

在此奉劝大家,应该把这部法看成重中之重,而不只是对学知识感兴趣。把宝贵的实修法甩在一边,既不思维反省,也不实际修持,甚至连讨论都没有,就不免本末倒置。重视前行实修法,才能很快充实内在修道的机体,从此成为一名娴熟修心的人,使自己把握整个修道要点的力量也逐渐随着修学而增长。

从前没学好《普贤上师口授》的人,在修道上则会非常幼稚,甚至根本不了解。例如有些人跟我反映:过去自己不知道暇满,后来学了一些经论,才能数八暇十满是什么了。但具体如何修?不知道!如何运用?不知道!到底有什么作用?不知道!这就说明尚在门外。真正学好前行法,就不难发现,仅仅两三年时间,自己已经进步到迥然不同,已经明白了该如何修行,每天的生活都是实修。无论遇到什么、做什么事,渐渐都能运用上佛法了。由此,学法一旦进入良性循环,把握的力量也会越来越大。

该论并不仅是片断、局部的法。由于传授者的证量极高,他不可能像一般人的一辈子,充其量只在小小的领域、片段当中转来转去,除了积累少许的所谓经验,根本无法教授全面的实修法。但是,依于这部法,从外前行、内前行一路修上去,确实能够把握整个道的关要,很大程度地节约了时间。

所以,千万不要一辈子钻故纸堆,好像自己不需要参师问道而只需要自学。要知道,离开口诀的经论,难以使我们吸收到精华;口诀则是恰恰指出要点的所在,以及如何修心,如何使一切圣言现为教授等。若非经过一番口诀的指导,岂能具有这种能力?!

真正学透一部论并且运用于心,实际上单凭自力非常困难。有些人多年学法,但能不能通达一部论都值得怀疑。比如一部论典,一周学一次,这跟过去连续学习、昼夜精进的状态相比,连十分之一的效率都没有。甚至可能本周才刚学完的,下周就全忘光了。一年学下来,会不会只记得几个名词?即使全部记得,但真正修得起来吗?我们是很低劣的凡夫,与经论中深广的道相,相差太远,缺少了前行的指导,如何跟实修挂钩?严格来说,这也是一种学法的歧途。

因此,最初就需要趣入一种高证量圣者上师口诀心要的引导法。对于一个地球的凡夫而言,该论正是完全透彻、直接地传授在修道方面,需要具足哪些要点,以及该如何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