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讲记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讲记》 ︱ 智圆法师 讲授 ︱

接下来解释“诸深总持”的涵义:

“总持”,梵语陀罗尼,意思即总一切法、持无量义。“诸”,是种种之意,比如大致划分,有法、义、咒、忍四种陀罗尼,广说有无量无数的陀罗尼门。一、法陀罗尼,对佛的教法听闻之后,受持不忘;二、义陀罗尼,对诸法的义理总持而不忘;三、咒陀罗尼,对密咒总持而不忘;四、忍陀罗尼,这里心住于诸法实相叫做忍,安忍于法性而不失去,叫做忍陀罗尼。

前两种闻持法义方面的陀罗尼,又有报得、习得、修得三种。“报得”,是指由前世修集了成就陀罗尼的善根,比如前世在佛法方面修集书写、供养、受持、读诵等的善根,以善根的力量所感,今生不论听什么法,只听上一遍就能记住文句和义理,丝毫不忘失;“习得”,就是今生在很多善知识前对圣法串习多闻,由此对所闻教法的文句和义理总持不忘;“修得”,就是由修习空、无相、无愿等的三摩地,之后对所闻之法只听上一遍就能铭记不忘。

所谓“深”,是指在很多种类的陀罗尼当中,境界深妙的陀罗尼。比如,在上面讲的报得、习得、修得这三种当中,以修得陀罗尼为深。而修得陀罗尼按照地道又分成三类:下品,登地前凡夫修三摩地所生的陀罗尼;中品,登地后一到七地所得的陀罗尼;上品,八、九、十这三地所得的陀罗尼。总之,“诸深总持”,就是指种种深妙的陀罗尼。

以下再讲获得无生法忍和陀罗尼的利益:

一、以无生忍力,能在五浊恶世救度苦难众生。

我们没有无生法忍的力量,身处在五浊恶世当中,到处是染污境缘,会导致内心时时处处都起实有的执著,生贪嗔烦恼。这样连救自己都做不到,怎么能救众生?而得到了无生法忍之后,见到世间的万法都只是幻化一样,这样就从对世间的贪、惧二边中解脱出来。所谓“贪、惧二边”,就是我们有实执的人,在世间当中,接触到快乐的事,就免不了生贪著;而接触到苦受的事,就免不了生恐惧。但是见到了诸法像幻化一样都是虚妄不实的,就无贪、无惧。就像在梦里,一旦知道了这只是梦,不管好的、坏的,都是假的,就不起贪心和恐惧心。这样就能像白莲花处淤泥而不染一样,身处世间而不受染污,因此就能非常自在地度众生。

二、以陀罗尼,能不忘失无量佛法,在大众中无所畏惧,恒时自在为人说法。

也就是得到陀罗尼之后,就能把无量佛法的句义受持在心而不忘失,在大众当中无所畏惧,能恒时自由自在地为众生演说佛法。当然,这是讲了“闻持句义陀罗尼”的作用,其它种种甚深的陀罗尼还有种种神妙不可思议的作用,这里就不一一解释。

总之,靠自力修行要获得无生法忍和陀罗尼,是相当不容易的。阿弥陀佛悲心广大,发愿说:我成佛之后,十方无量不可思议的诸佛世界里,一切种类的众生,只要闻信我的名字,就能获得菩萨的无生法忍和种种甚深的陀罗尼。可见,佛的名号确实是无上的如意宝。今生我们遇到了,应当珍视它,欢喜信乐,好好执持在心。

第三十五 信乐永离女身愿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其有女人,闻我名字,欢喜信乐,发菩提心,厌恶女身,寿终之后,复为女像者,不取正觉。】

法藏菩萨发愿说:我成佛之后,十方无量不可思议的诸佛世界当中,任何女人只要闻到我的名字,欢喜信乐,发菩提心,厌恶女身,寿终之后,就能转女成男,如果不能这样,我就不取正觉。

这条大愿要思维两个方面:

第一、如果希求快速成就一切种智的佛果,就需要以具足功德之身作为修道的所依。身的条件圆满了,修道的速度就很快。这其中,有一项条件就是具足丈夫性,也就是得到男身。为什么要具足丈夫性呢?因为在修行大乘佛道、成办广大的自他二利时,需要有广大的智慧和心力。这时得男身就非常重要,因为得男身就成为一切殊胜功德之器、一切事业之器、思择所知之器,而且在大众当中心里没有畏惧,行动没有障碍,不会遭到讥嫌。

因为缘起的规律是,一旦由业力形成了某种根身之后,就自然会受到这种根身的影响。如果得到男身,一个功德就是欲乐勤勇,也就是在意乐上很勇悍,有进取的力量,由此就能成办一切事业;另一个功德就是智慧广博,即智慧很开阔,有能力思维抉择一切所知;同时,和有情一起交谈、行动或者独处,都没有妨碍。以上是根据《瑜伽师地论》讲了能修一切种智的殊胜所依身需要具足丈夫性的理由。

第二、女转男身非常难。比如,释迦佛因地行菩萨道时,经历一个阿僧祇劫的勤修才脱离女身。

最初看到这里时,会觉得难以理解,为什么经过一个阿僧祇劫勤修才脱离女身呢?仔细观察,心里会一惊,会觉察到业习的可怕。女转男身为什么这么困难?就是一生中做女人的时候,没认识到这个女身的过患,不知道哪样习气是不好的、需要纠正,没有这种自觉的发愿和行动,就一辈子都耽溺在做女人的习气当中,由此来世就还是做女人。

记得宋朝有个画家,叫李伯时,他善于画马,在意地里,念念都是想马。圆通秀禅师就提醒他:你心里这样念念想马,以后会堕在马腹里做马。从这句话就明白,人的心就像一个画家,身就是由心画出来的。心里念念串习女人的心理状态,就是念念在心里描摹女相,自然形随心变、来世又转成女身,仍然习惯于女人的一套心态、行为和姿态。这就是等流作用非常可怕的地方。以这种深重的业习,多劫也难以脱离女身。

法藏菩萨以大智慧洞察到了上面这些现象,深深地怜悯世间女众的困难,因此就立下誓言,要以自己成佛的力量加持世间女子,让她们能在一期业报身穷尽之后,就立即转女成男,心识勇猛、智慧广博、无所畏惧、行动自在,快速成就。

所以,女众要深体佛的悲心,感戴佛的大恩大德。自己方面要努力做到对于阿弥陀佛的名号欢喜、信乐,执持在心,而且要发菩提心和自觉地厌恶女身,这样就能得佛力加被,让多劫难转的女身一生就转变为大丈夫身。

“发菩提心”,就是发起为救度尽虚空界的众生而誓愿成佛的决心。为了快速成佛,因此就希求具足丈夫性,成为殊胜功德之器、事业之器、抉择所知之器,能修行广大自利利他的功德。

“厌恶女身”,这就要知道这个女身的过患,才会厌恶它、发愿舍弃它。女众要切实地反省自己。比如,女身烦恼多,嫉妒心强、欲念重,喜欢打扮、装饰自己的身体;坐在一起,谈论的就是什么食品好吃、什么衣服好看,要不就是“张家长、李家短”,是是非非一大堆。而且喜欢积蓄,贪求无厌;胆子小,魄力不够;器量狭小,碰到一点事,好多天想不开……像这样,按照《大爱道比丘尼经》所讲的女人八十四态作观察,就会知道自己这个身可厌、可虑。所谓可虑,就是要有忧患的心,会想到:如果一再这样串习,怎么得了!来世还会有这样的障碍,让自己不能得道。因此就发起猛利的厌离心,发愿脱离女身。这样才理解这里所讲的“厌恶女身”的内容。这个问题不是呵斥,每一个人都是依靠母亲生而成长的。但是,阿弥陀佛发愿时说,“发菩提心,厌恶女身”,就是说要成就佛道,女身的过患很大。

而且,女身苦痛深重,如紫柏老人所说:“女人之苦,比男子苦更大。如果要次第剖析女人的苦,即使以大地为舌、虚空为口,也述说不尽。所以,女人不首先知道苦,痛拔苦根,那枝枝叶叶长到何时才会枯萎呢?”所以自己要以反省的方式多作观察,发愿舍去女身。

总之,愿文说的两个条件非常关键,只有发菩提心,才能拓开自己的心量;只有厌恶女身,才能转女成男。不然,自己还爱乐女身,要转就难了。就像一个人贪著自己的家,就难以从家中出离;而厌离家就会从家中走出。这个身就是心待的地方。你厌这个身,才会脱离这个身。

下面是一个例子:

中国隋朝有个姓独孤的女人,是隋文帝的皇后。她身处在皇宫当中,尊荣富贵,却深深地厌恶女身,常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每当念佛时,总是先换上洁净衣服,嚼沉水香漱口。在她去世的这一天,屋子里充满异香,一切音乐自然响起。隋文帝问高僧阇提斯那:“这是什么祥瑞?”阇提斯那回答:“皇后专修净业,往生极乐世界,因此有这种瑞相。”

所以,由阿弥陀佛的本愿力,称佛名号,正当命终时,就转女身成为男子,坐在宝莲花上,随佛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