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满法

一无所有就是知足少欲吗?

  • 作者: 达真堪布
  • 文章来源: 大圆满法网站
  • 点击数: 27
  • 分享到:

修行,首先要安立佛性,有佛性才能成佛,否则不可能。就像沙子榨不出油,芝麻才能榨出油一样。同理,众生有佛性就可以成佛。安立佛性的标准也是观待的,佛第一转法轮的所化众生,即小乘修行者,他们安立佛性时讲求知足少欲的心态。什么叫非知足少欲?即以自我为中心。若是以此为前提,无论享用的东西多与寡,都是欲望炽盛的本质,这是毫无疑问的。这是我所讲的窍诀,很多书里没有这样讲。

若有“我执”,谋求自利,都不是知足少欲。有人虽然起早贪黑、不择手段地奔波忙碌,但若是没有福报,就会毫无收获,为求自利如此疲于经营,即使所获无几,仍然是不知足少欲的心态。也许拥有的屈指可数、微乎其微,没车没房,一无所有,但那也不是知足少欲,只是没有福报、没有能力而已。

知足少欲时就没有了“我”,放下了“我执”就不执着“我”了,这时虽然也在起早贪黑、百般努力、万分付出,都无可厚非,因为不是为自己。火点上了,灰自然就有,也许会硕果累累、满载而归,但这不能说明他的内心不知足少欲,他仍然是无欲无求、恬淡知足的。这些操劳都不是为自己,不是以“我”为中心,不是由“我执”引发和推动的。

佛性的标准不尽相同,小乘的标准是自我解脱,自己摆脱痛苦、不入轮回就“万事大吉”了。他们的果位有缺憾,堕入了涅槃边。苦集灭道四圣谛,他们入灭定后就一直不出来,享受禅悦。他们无法融入社会,更不能与大宇宙融为一体。无法融入社会的人,怎么能融入大宇宙呢?

从大乘的角度讲,小乘行人从轮回的笼子里出来后,又钻入了涅槃的笼子,所以不究竟,不要追求小乘果位。众生的根基千差万别,有些人根基薄弱,只求自我解脱,能成为阿罗汉就心满意足了。这是堕入涅槃边,修行是为自利。

如果有“我执”,自然就会排斥很多东西,进而难以与外界相融。凡夫很多时候对与自己的观点、习惯一致,志同道合、意气相投的人,可能会接受,但即使三观一致有时也难免会排斥,因为有“我执”。小乘行人虽然把“我执”破除了,但趋入了涅槃边,不愿意面对这些人际矛盾和冲突。他们远离红尘,不想看到也不愿意接触凡夫,所以堕入了寂灭边。

现在我们虽然口口声声说在修大乘佛法,但很多人都是小乘的心态,不愿意接触其他人:“事太多了,我就不接触了……”“烦恼太多了,我不接触了……”把自己关起来,与世隔绝。以小乘的心态学大乘佛法,最终只能成为阿罗汉,不会有别的结果。

——摘自《禅宗与如来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