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佛陀转法轮时,来了很多天界的众生。无色界的天人没有色身,所以不能前来听法;能来听法的主要是色界的天人,还有欲界的天人——四大天王、三十三天等等。
天人的福报比人大,无论是相貌、福报,人都无法与天人相比。他们还有一些神通,身体能放光,所以自然心生傲慢。
佛陀经过观察,发现天人因形貌端严,兼具光明等而自视甚高,内心极不调柔,烦恼此起彼伏,以这样的状态听法肯定不会受益,也不可能在相续中产生道之智慧。为了调伏天人,于是佛陀示现神通,发出耀眼夺目的智慧光芒。
天人身上的光是业力所生,属于异熟果;佛的光是自性的光,是智慧之光。相比之下,天人之光如同放置于上品纯金旁边的赭石一般黯然失色。
无论是佛自性的智慧光芒,还是佛本具的功德,天人再有神通和福报也不可能与佛相提并论,所以他们惭愧不已,消除了傲慢和其他粗大的烦恼,变成了道智之法器,同时也遣除了他们修道的违缘障碍。这时佛陀才给他们传法。
如果心怀烦恼,无论是傲慢还是嗔恨,在烦恼现前的状态下,都不可能产生功德,也不可能产生道之智。闻法时若掺杂有傲慢等烦恼,如同向有毒药的容器里盛装食物,再美味也不能享用,否则会丧失生命。
同样,如果相续中有现前的烦恼——傲慢、嗔恨心等,即使听闻的法再殊胜、再究竟,也会丧失自己的慧命。这样不但没有功德,反而还有过患,所以要先放下烦恼。想除掉烦恼的根很难,需要经过漫长的修行。因此我们经常讲,无论是求法还是闻法,都要有恭敬之心。
——摘自《现观庄严论》讲记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