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满法

中善经义篇第十三品:如法受持

  • 作者: 索达吉堪布
  • 文章来源: 网络
  • 点击数: 2396
  • 分享到:
第十三品如法受持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
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有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
「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金刚经》里处处是宝,可随意取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
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
此时,须菩提问佛:「世尊,这部经取什么名字?我们应如何信受奉持?」
佛说:「此经叫《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以此名称与文字,你们可了知其本义,并如理奉持。」
在具体分析之前,再次提醒大家注意:学经典不同于学论典,论典一次只讲一个问题,但经典有自己的特点,它的内容就像珍宝仓库一样没有次第,有时候看到金子,有时候看到银子,有时候看到珊瑚……各种各样的珍宝全部堆在一起,可以随意选取。(后来大德们在造论时,必须将其归纳总结。)同样,佛陀在讲《金刚经》时,有时候讲听闻此经的功德,有时候讲恭敬此经的功德,有时候开始抉择空性。后来弟子在结集时,完全忠于现场记录,将佛陀和须菩提的一问一答汇录成文,并没有考虑顺序排列。
当然,每个问题都有甚深的密意,譬如对执著身体的人,佛就问「须弥山般的身体大不大」,进而将身体抉择为空性;对世界有实执的人,佛陀问「世界是不是很广大」,打破其实有执著。所以,这些并不是无的放矢。
前面已讲了该经的功德非常大,所以,须菩提就问佛此经叫什么名字,以后依靠什么样的名字来研究、学习、修持?佛陀在回答时,每一个字都有不共的意义,不是随便信口开河。
在世间,我们凡夫说话大多肆无忌惮;小乘阿罗汉在出定时,偶尔也有不如法的言语,甚至还会哈哈大笑。而佛陀不是这样,他的字字句句皆有密意,完全相合于听者的根基。
佛陀是怎么回答的呢?「这部经叫《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你们以后书写也好、读诵也好,都可以用这个名字。」
所谓「金刚」,是指能毁一切,而不为一切所坏。「般若」是智慧,《六祖坛经》说:「般若者,唐言智慧也。」至于「波罗蜜」,《六祖坛经》说:「此是西国语(梵语),唐言到彼岸。」
「般若波罗蜜多」,译为智慧到彼岸。这有两种解释方法:1、从道智慧而言,指我们正在趋往佛陀的智慧;2、从果智慧来讲,指已经真正获得了佛陀的智慧。
般若的种类,在《现观庄严论释》中,分为文字般若、自性般若、道般若、果般若四种;而萨迦派果仁巴大师,根据陈那论师的「智慧即无二,道文亦立名」,将般若分为文字般若、道般若、果般若三种。最究竟的彼岸,就是果般若,也即佛陀的智慧,《金刚经》主要宣说的就是这个。因此,以后大家讽诵、书写、如理作意等时,都应按这种意思来观想。
空性,并不是什么都没有
「所有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
「为什么呢?须菩提你应该知道,佛所说的般若波罗蜜,并不是实有的般若波罗。」
三世诸佛在经中都讲到了「般若波罗蜜」,但佛经中的「般若波罗蜜」,只能暂时引导众生。如世界上的邪门外道及不信佛教之人,根本不愿听般若法门;有一部分内道徒虽有缘听闻,但对空性有极大的恐惧心;还有些人尽管在修般若空性,但由于善根没有成熟,无法体悟其意境。为了帮助这部分众生,佛陀才在很多经典中大篇幅讲般若波罗蜜。
然而,这只是在迷乱众生面前的显现,若真正来衡量,般若波罗蜜也是空性,无有任何法相,如,《华严经》云:「本性清净,无染无乱。」在胜义当中,般若波罗蜜非般若波罗蜜,根本没有「到达彼岸」与「未到达彼岸」的分别。但在名言中,缘起显现不灭,故可叫般若波罗蜜。
佛对一切法都是这样讲的,这有什么必要呢?就是让所有众生证悟空性,获得般若波罗蜜的境界。当然,空性并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现空无二的。即使佛陀在成道以后,也不是什么都不做,仍要显示转法轮、涅槃等行为。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
佛问:「须菩提,你是怎么认为的?如来有没有所说之法?」
须菩提答言:「世尊,如来从来未说过任何法。」
前面已经分析过如来无有所说之法,但此处再次提出来,是因为这里正在讲般若空性,与佛的第二转无相法轮关系密切。既然万法都是空性,那么揭示空性的第二转法轮是否也不存在呢?
对此,须菩提完全通达了佛的密意,知道名言中虽然显现转法轮,但在胜义实相中,如来从成佛至涅槃,没有说过一字一句。如经云:「我已成如来,未说一字法。」
因此,从实相而言,如来所说的法,没有任何相状,也没有任何所缘,若去妄加执著,则非究竟。但为了引导不同根基的众生,佛陀可以应机施教,开设不同的法门,这在名言中是承认的。
什么时候相违之法能共存
佛又以微尘和世界之间的差别,来抉择诸法空性;
「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
佛问:「须菩提,你是怎么想的?三千大千世界的微尘是不是很多?」
须菩提说:「非常多,世尊。」
「须菩提,你应该知道,如来已经说过,所有微尘不是真正的微尘,不是微尘就是微尘。」
不懂胜义谛和名言谛的人,可能觉得这里有点难懂:「佛到底在说什么?不是微尘就是微尘,这不自相矛盾吗?」就像有些人不明白「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样中,他们觉得两个相违的事物不可能共存。但若如实通达了缘起法,这些就不成问题了。
大家都知道,名言中可以承认一个泥团有无数微尘,三千大千世界的微尘,更是多得不可计数。这里须菩提显得有点笨,好像不明白佛的密意,竟然说特别特别多,似乎对微尘特别执著。佛陀看他对微尘的执著非常严重,便开始抉择微尘为空性,当时佛是这样说的:「尽管显现上微尘特别多,但从胜义上观察,这些微尘并不是微尘。」
为什么这样讲呢?我们学《入行论.智慧品》时也观察过,无论是无分微尘、有分微尘,都非实有。
若是无分微尘,它在组成粗尘时,若有东方的方所,必然有东方的一分,无分微尘如果有分,又怎么是无有任何方分的极微呢?《四百论》云:「微若有东方,必有东方分,极微若有分中,如何是极微?」而若是有分微尘,则可继续分割下去,不可能成立为实有不变。这样一观察,认为佛像上有灰尘、衣服上很脏,胜义中都是不成立的。
如果微尘实有存在,那再怎么观察,都会破不了,但这是不可能的。尽管在众生的迷乱显现面前,微尘是有,它落入我们眼里,还是很麻烦,但真正剖析下去,这些微尘不是微尘。
这个世界也是如梦如幻
「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如来说所所谓的世界,也不是真正的世界,不是世界就是世界。」
《华严经》中讲过,三千大千世界是以迷乱因缘而形成的,如果详细观察,怎么会有一个成实的世界?《普贤行愿品》也说:「一尘中有尘数刹。」试想,假如不可计数的世界真实存在,怎么可能全部聚集在一个小小的徽尘上?
当然,在迷乱的众生面前,可以显现为:这个世界上有七十多亿人口,甚至再广一点,还有外星世界的存在,但从胜义来观察,这些世界是不成立的。
因此,这部《金刚经》的涵义深不可测,每个问题都要有两方面的对比:名言显现中是无欺存在,而胜义观察时,却如梦幻般丝毫无有。大家务必要弄懂这一点!
心清净之人,见什么都是佛;心不清净者,只见各种丑相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佛问须菩提:「你是怎么想的,能否以三十二相见到真正的如来?」
须菩提答道:「不能,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见到如来。为什么呢?因为如来所说的三十二相,以胜义理来观察时,并不是如来的真相,只是名称上叫如来的三十二相。」
众生由于无始以来的习气熏染,现见的对境各不相同。一般而言,凡夫只能看到不清净的五蕴,而菩萨所见,则是清净的圣者法相。所以,有些人对如来身相有一定的执著,他认为轮回是不清净的,而如来的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三十二相、八十随好等具足功德,理应值得希求。(佛的「三十二相」,《大智度论》《现观庄严论》《中观宝鬘论》中讲得非常清楚。「十力」,《入中论》解释得比较详细。「十八不共法」,《智者入门》中讲得很广泛。)
这种想法,在名言清净量面前,也是合理的,名言中确实有清净与不清净的差别。比如外道本师见释迦牟尼佛具足十八种丑相,而迦叶尊者见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因此,在名言中,心清净的人,见佛相圆满;心不清净者,只能见到各种丑相。(佛陀多生累劫中修积福德,感得肉髻、白毫等殊胜身相,丑相在佛身上完全没有。)
现在很多人认为:「佛的相好庄严最了义,没有比这更殊胜的了,三十二相永远也不会空。」这种执著是不究竟的。从胜义的角度说,迪种清净量并不应理,为了破除此种观点,佛问须菩提,能不能以相好圆满的色身见到如来本体?须菩提不是一般的根基,他已证悟了佛和众生的本性,所以回答说:以相好见佛不合理。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三十二相是色身的功德(色身分为报身、化身,释迦牟尼佛是殊胜化身),以三十二相无法见如来,三十二相只是在菩萨和凡夫面前显现的一种梦幻,了义佛经中并不承认实有。究竟的色身即是法身,法身没有任何相好。如《华严经》中说:「诸佛法身不思议,无色无形无影像。」
总之,在名言上,诸佛菩萨具足三十二相,但在胜义当中,色身的本性就是法身,根本没有什么相。而有些讲义中,把法身与色身分开来讲,这样不太合理!
一心念诵《金刚经》,就能破我执、断妄想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须菩提,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数的身体作布施,功德肯定非常大,但若有人受持《金刚经》,哪怕只有四句偈,并为他人解说,此功德较前更为殊胜。」
前面两次提过「以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作布施」,这里是说「以恒河沙数的身体作布施」。前者是财布施,后者是极大布施(布施身体),其功德都是无法想象,但与法布施比起来却望尘莫及。这一方面说明了法布施的殊胜,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受持《金刚经》的功德。
《贤愚经》中记载,往昔世尊转生为月光国王时乐善好施,一婆罗门闻名而至,告诉他:「布施外物的功德不是最大,极大布施才会令功德圆满,你应将身体布施给我。」后来月光菩萨在鹿野苑的树下施身时说:「我之身体于此树下已布施过九百九十九次,加今此一回,正好一千。」可见,菩萨为了利益众生,在漫长的岁月中,历经苦行圆满布施度。
本来,布施身体的功德极大,但佛陀在此说,即使布施恒河沙子那么多的身体,也不及受持《金刚经》四句偈的功德大。
当然,受持有形象上的受持、真实受持两种。形象上的受持,是表面拿着经文念「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心里却胡思乱想、怀疑重重。这与别人千百万劫中布施身体的行为相比,功德超胜是不可能的事情。而只有真实受持,即通达最甚深了义的经义,然后再给别人宣讲,应该才有这么大的功德。
六祖也说:「一心念诵《金刚经》,能断除我执、断除妄想。」只有专心致志念《金刚经》,并对经义产生定解,方可断除人我执和法我执,以及各种各样的妄想,言下成佛。如此念诵《金刚经》,才比舍弃身体的功德大。
世尊之所以这样讲,只是为了引发众生意乐,使其趋入《金刚经》。若是一点都不了解佛法的人,为了印证他的根基,可跟他说读一遍《金刚经》有如是大的功德;等他稍微有所了解,再进一步说心散乱不行,应当精通经义、如理作意、不能马马虎虎念一遍《金刚经》就完事了。
【受持】
「受」是完全领悟经的意义,「持」是经常忆念其中内容。光是口头上念念,功德不是很大,我们必须要究竟通达经义。
在藏文中,此外是「受持、通达、缮写、如理作意」。其中,尤其如理作意十分重要。现在,念《金刚经》的人很多,如理作意的却相当少。倘若自己连意思都不懂,怎么谈得上受持呢?《金刚经》的功德非常大,但若只是有口无心地念,而没有明白其中内涵,不一定获得如是功德。因此,大家要依教理通达它的本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