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品庄严净土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燃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
「不也,世尊。如来在燃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
「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
「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
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以上讲了四圣者都要断除对果位的执著,接着讲往昔佛陀的授记、器世界、有情世界三方面也无实有。
这三者的次第关系是:在名言中,佛陀先得到授记(授记),然后将来住持清净刹土(器世界),度化无量众生(有情世界)。
获得法是一种分别念,理应舍弃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燃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
「不也,世尊。如来在燃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
佛告诉须菩提:「你是怎么想的?如来往昔在燃灯佛前,是否得到过授记,是否真实有所得之法?」
须菩提说:「名言中虽可如是承认,但依胜义谛观察,如来在燃灯佛前并未得到任何法。」
看来须菩提什么都说「不」,就是最好的答案了。当然,胜义中须菩提说得非常对,但名言中释迦牟尼佛也曾得过法。《贤劫经》中记载,在九十一劫前,释迦牟尼佛是法云童子时,在燃灯佛面前得无生法忍,获得了八地菩萨的果位。然后燃灯佛给他授记:「在九十一劫后的贤劫,你将于娑婆世界成佛(第四佛),号释迦牟尼。」所以,名言中释迦牟尼佛确实得过授记,并在燃灯佛面前得过法,获得无生法忍。
但胜义中,这一切是不存在的,没有所得之法,没有能得之人,也没有获得之相,能所本来就是大空性。世亲论师说:「获得法是一种分别念,理应值得舍弃。」其他经典中讲:「菩萨若有已得授记的念头,这不是真正的授记,而是魔的授记。」法王如意宝也常告诫我们:「假如认为得到本尊授记,从此不用精进也肯定会成就。有了这样傲慢和执著,就不是真正授记。」
六祖大师则认为,佛法广大无边,犹如太阳光般周遍一切,没有能得所得,故无有任何可得。六祖的解释跟前面的略有不同,但究竟意义没什么差别。
总之,从胜义上讲,释迦牟尼佛在燃灯佛前没得过授记和法,但名言中必须要承认得过,不然,许多经典中的公案讲不通。因此,学《金刚经》一定要分清胜义谛和世俗谛。
除了心清净,世上没净土
「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
「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须菩提,你是怎么想的?菩萨有没有真实庄严刹土?」
「没有,世尊。什么缘故呢?因为所谓的庄严佛土,并非胜义中的庄严,而是名言中的庄严。」
一地到十地菩萨,都要建立庄严自己的刹土。比如释迦牟尼佛因地时发下五百大愿,将来要住持娑婆世界;阿弥陀佛当法藏比丘时发过四十八愿,将来住持极乐世界;药师佛也曾发了十二大愿,将来住持琉璃世界。依《现观庄严论》的观点,清净三地(八至十地)时,专门要修持清净刹土。故从名言来说,菩萨必须要庄严自己的刹土。
现在有些修行人也是如此,一边在佛学院求学,一边联系外面的居士和大和尚,希望自己以后有个道场,不然回去没有弘法利生的地方。同样,菩萨将来成佛时,也需要有一个刹土,否则,度化众生的誓愿不一定实现。因此,名言中这一切都成立。
但须菩提的回答,是从胜义来讲的。因为菩萨庄严刹土,从实相上而言,能庄严的没有,所庄严的也没有,庄严的形象也不存在。如果真实存在,必定是以微尘的方式或器世界的方式,但这样的器世界或这样的微尘,用胜义智慧来观察,是根本找不到的。
所以,显宗了义经典《维摩诘经》中说:「心净则国土净。」名言中只要心清净同,一切的显现必清净,在具髻梵天的眼里,娑婆世界也全是清净刹土。但若进一步观察,胜义中刹土并没有一个实有的微尘,都是自性清净而现前的。
禅宗也有这么一句话:「心的本性是清净道场,除了心清净以外,并没有其他的净土。」
总之,了义经典中的究竟意趣,就是心清净则刹土清净,此外不存在一个实有的琉璃世界、娑婆世界、极乐世界……这些世界在名言中虽可成立,但实相中庄严刹土则是不存在的。这就是「即非庄严」的涵义。
那么,「是名庄严」是什么意思呢?从名言来说,这些刹土应该是有的。比如在梦境中,自己去一个花园里享受快乐,这是可以承认的。因此,名言中庄严刹土,是梦幻般的存在——菩萨以如幻的发心,庄严如幻的刹土,最后现前如幻的果位,度化如幻的众生,这都是合理的。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佛说:「所以,须菩提,发了菩提心的大乘菩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要被世间的贪嗔痴所转,不要执著色、声、香、味、触、法,应无所执著而生清净心。」
六祖证悟的,就是后面几个字——「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以前五祖让大家唯一念修《金刚经》,若实在念不来,只念「摩诃般若波罗蜜」,也可以代表《金刚经》。因为这句话的意思是智慧到彼岸或智慧度,智慧度包括了所有的《般若经》,而《般若经》又统摄在一句「摩诃般若波罗蜜」中。所以,现在汉传佛教仍有这样的传统,如果一些老年人不识字,净土宗的就念「阿弥陀佛」,禅宗的就念「摩诃般若波罗蜜」。
大菩萨应当发清净心,不要对外境的色法生心,分别「这是白色、红色」「那是长方形、三角形」,因为这些全部属于执著。同样,对声香味触法生心也是执著,理当一并断除,要无所住而生其心,就像《现观庄严论》中所说,远离一切所缘和能缘。
以前六祖大师依此而证悟,因为这句话涵摄了中观最殊胜的要义。按照我自己的理解,「应无所住]是讲空性方面,万法没有能缘所缘,跟虚空无有差别,故应对其断除实执;「而生其心」是讲空性的同时显现不灭,智慧可以在空性中产生。
《入中论》中说诸法都是空性,但空性中却可以有显现。所以,此处抉择了中观最究竟的密要——现空无二。空性方面来讲,与龙猛菩萨的《中观六论》观点一致;显现方面来讲,与弥勒菩萨《宝性论》的道理无别。心的本体虽然是空性,但智慧的妙用不灭,这就是究竟实相。
因此,按照我的理解,「应无所住」是大空性,「而生其心」是大光明;用大圆满来解释,「就无所住」是本来清净,「而生其心」是任运自成;就显宗而言,「应无所住」是第二转法轮的密意,「而生其心」是第三转法轮的密意。这样的一句话,完全能让人证悟心的本性。
六祖开悟之后,五祖在印证时曾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如此殊胜的金刚语,大家应该好好体会。尤其是对,《金刚经》有大信心的人,通过学习,若能精通其甚深涵义,或许就有证悟的机会。
有智慧的人,绝不贪恋梦中的身体
「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
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佛问:「须菩提,你是怎么认为的?若一个人的身体犹如须弥山(分析有情世界时,「人」只不过是一种代表),这样的身体大不磊?」
「非常大,世尊。为什么呢?因为胜义中诸法皆空,没有身体就是最大的身体。」
须菩提答得很好!众生的身体依靠蕴聚而成,乃至蝼蚁以上,每个众生都有不同的身体。假使有的身体像须弥山那样大(按《俱舍论》的观点,须弥山高十六万由旬,相当于1068800公里),比如阿修罗王罗睺,身体正好与须弥山大小相同。这种身体在名言中虽然大,但在胜义中一切诸法皆是空性,根本没有大小的差别。
佛陀之所以这样提问,主要是为了破除外道的实执。有些外道认为,整个器情世界的创造者是一位大尊主,他的身体极为庞大,且坚固不变,永恒存在。在名言中,若真有人的身体是这样,那确实很大,但在胜义中,实际上身体是一种色蕴,仔细去观察,所谓的「大」是没有的。
须菩提说「佛说非身,是名大身」没有固定的形体,才是真正的大身。《入行论》也抉择身体为空性,胜义中连一个微尘也没有,最后得出结论:「是故聪智者,谁贪如梦身?」真正有智慧的人,绝不贪恋梦幻般的身体,毕竟梦中的身体再高大,也不过是迷乱的显现。
伏藏大师列绕朗巴在色达佛塔那里,曾见过三四层楼那么高的圣尊,但就实相而言,这只是如梦的身体,并不是真实的身体。因为因缘所生的一发法,均无有真实,同样,身体也是因缘所生,故必定是空性。
佛陀最究竟的观点,就是身体无有大小,在胜义中都是空性。世亲论师也说:「依靠名言谛,如梦的身体是承认的,但依靠胜义谛,身体连微尘许也不存在。」
因此,大家学《金刚经》时,务必要分开二谛。我们没有观察时,身体也有,刹土也有,好像什么都有,但真正通过观察,万法完全是无实空性。若分析一个人的身体不存在,就能推出轮回中所有众生的身体都不存在。身体不存在的话,依靠身体而产生的种种行为又哪里在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