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满法

修行百颂

  • 作者: 顶果钦哲法王
  • 文章来源: 网络
  • 点击数: 4431
  • 分享到:

51
在空性的状态中,挥舞纯然明觉之矛,
听瑞的人们啊,
这种见地是不受一切所困的。

你的见地应该如同天空般崇高浩瀚。纯然明觉一旦在心的空性中显现,就不会再被负面的烦恼遮蔽;负面的烦恼反而会成为纯然明觉的庄严宝饰。对见地的了悟是一种不变的状态,没有所谓的生起、停驻或止灭;在这种状态之中,纯然明觉观察起心动念,如同一个平静的老人观看嬉戏的孩童。迷妄的念头不再能够影响纯然的明觉,如同一把剑无法穿刺天空。

佩达布(Lady Peldarbum)对密勒日巴尊者说:

当我观修海洋的时候,
我的心非常自在。
当我观修波浪的时候,
我的心纷扰不安。
请教导我观修波浪!
伟大的瑜珈士密勒日巴回答:
波浪是海洋的活动。
让波浪在海洋的浩瀚中自行平静下来。

念头是纯然明觉的戏耍。念头在纯然明觉中生起,然后又消融于纯然明觉之中。去认清纯然明觉是念头的来处,即是去认清你的念头从来没有所谓的生起、停驻或止灭。到了那个时候,念头就无法再扰动你的心。

当你去追逐念头的时候,你就像一只追逐一根木棒的狗;每当木棒被丢出去,你就追着跑。但是相反的,如果你检视念头的来处,你将会了解,每一个念头都在明觉的虚空中生起消融,没有引动其他的念头。你要像一头狮子——不去追逐木棒,而是转身面对那个丢掷木棒的人。你只能对着一头狮子丢掷一次木棒。

为了攻下心性这座非造作的城堡,你必须追本溯源,认清念头的来处。否则,一个念头会生起第二个念头,然后生起第三个念头等等。很快的,你将被缅怀过去和计划未来所困,而当下的纯然明觉就完全被遮蔽。

有一个故事是关于一个修行者,在户外用供奉在佛堂上的米粒喂养鸽子的时候,突然想起在他虔诚投入佛法之前,曾经拥有无数的敌人。这个念头在他心中生起:“现在我的门前有如此多的鸽子;如果我当时拥有那么多的士兵,我就能够轻而易举地歼灭敌人。”他深深陷入了这个想法之中,使他无法再控制敌意。他离开隐居的处所,募集了一群佣兵,前去征讨先前的敌人。他从此所造作的恶业,全都起始于一个单纯的妄念。

如果你认清念头的空性,而不去巩固强化你的念头,那么每一个念头的生起落下,都将使你对空性有更明晰、更深刻的了悟。

52
在没有念头的状态下,毫不散漫地舍弃观者,
听瑞的人们啊,
这样的禅修是离于昏沉或掉举的。

当你的心安住在纯然明觉之中,不思及过去或未来,没有被外境吸引或被心之造作占据的时候,你的心将安住在本然离戏的状态之中。在那样的状态中,你不需要刻意地加强戒备来制伏你的念头。如一句话所说的:“成佛是心的本然离戏。”

一旦你觉知了这种离戏,让你的心毫不费力地处于当下,便能够保持这种觉知。然后你将体验到一种内在的自由;在这种自由之中,你不需要去阻挡念头的生起,或担忧害怕念头将破坏你的禅修。

53
在自然自生的状态下,训练自己离于任何执着,
听瑞的人们啊,
没有什么是要舍弃或执取的。

保有那种离戏的状态。当你遭遇到快乐、成功及其他顺缘时,把它们视为梦幻。不要执着于它们。当你面临了疾病、诽谤或其他身心的艰苦试炼时,不要让自己灰心丧志。你应该祈愿,希望藉由你所承受的痛苦,来尽除一切众生的痛苦,进而再度燃起你的悲心。不论你遭遇什么样的情境,不要洋洋得意,也不要心灰意冷,要自由自在地安住在沉着宁静之中。

54
不可分割的四身,皆圆满成就于你的心中,
听瑞的人们啊,
这样的成果是超越所有的希望和疑虑的。

成佛似乎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但事实上,心的本质——空性,即是“法身”。心的自然显现——明晰,即是“报身”。从心所散发出来的遍在慈悲,即是“化身”。这三身的合一,即是“自性身”。这佛之四身或四个面向一直存在于你的心中。只因为你不知道它们就在那里,所以你认为它们是遥不可及的外在事物。

“我的禅修做得正确吗?”你不安地纳闷,“我究竟要到什么时候才会有一些进步?我绝对无法证得等同于我的上师的果位。”你被希望和恐惧折磨,你的心从来无法获得平静。

随着你的情绪起伏,你在某一天密集地修行,隔天则什么也不做。当你获得心灵的平静而产生愉悦的觉受时,你执着于这样的觉受。但是当你无法减缓如洪水般的念头时,你则想要放弃禅修。这不是从事禅修的方法。

无论你发现自己处于什么样的心理状态,你都要日复一日、持之以恒地修行,观察念头的活动,并追随念头回到它们的来处。你不能期望从一开始,就能够日日夜夜保持专注。

当你开始观修心的本质的时候,每一座的修持时间最好短暂且次数频繁。如果你坚持不懈地修行,你将日益认清并了悟心的本质,而这样的了悟也将变得愈来愈稳固坚定。到了那个时候,念头将失去扰乱你和奴役你的力量。

55
轮回与涅槃的根源都存在于你的心中,
听瑞的人们啊,
心是离于任何真实存在的。

是我们自己的心,带领我们陷入轮回之中。我们无视于心的真实本质,反而把焦点放在念头之上;事实上,这些念头纯粹是心之本质的化现。我们执着于念头,结果使纯然明觉“冻结”起来,转变成为“自我”和“他人”、“可爱的”和“可恶的”等坚实的概念。这即是我们创造轮回的方式。

如果我们能够遵循上师的教导,来融化这些执着之冰,那么纯然明觉就会重新回复到本然的流动状态。换句话说,如果你从树根砍断一棵树,那么树干、树枝和树叶会一起倒下。同样的,如果你从念头的根源来斩断念头,那么所有轮回的迷妄都将瓦解消融。

我们体验到的每一件事物——所有轮回与涅槃的现象——都像彩虹一般生动明晰地显现,然而它们也如彩虹一般,不具有任何真实的存在。一旦你认清现象的本质——既明晰又虚空——你的心将远离迷妄的专横。

了悟心的究竟本质,即是证悟成佛;无法了悟心的究竟本质,即会陷入无明。不论是哪一种情况,它都是你的心。你的心既可以让你获得解脱,也可以让你深陷轮回。

然而,这不表示心是一个可以被操作的实体,如同一块陶土可以被陶工捏塑成任何形状。当上师教导弟子心的本质时,他指的不是一个实体。当弟子寻找并发现心的本质时,他不是在执取一个可以被执取的实体。了悟心的本质,即是了悟心的空性。就是如此。这种了悟是一种直接的觉受,无法形诸于文字。

如果你期待这样的了悟会带来神通、神力及其他超凡的体验,那么你就是在自欺欺人。你只要把全副心力投注在了悟心的空性之上!

56
贪爱和嗔恨会显现,
但它们应该如同鸟飞过一般不留痕迹,
听瑞的人们啊,
禅修的时候,不要执着于任何觉受。

一般来说,我们执着于家人、财产和地位,憎恨任何伤害或威胁我们的人。试着转移你的注意力,不要把焦点放在诸如此类的外境之上,并检视那个把外境认定为可爱或可恨的心。你的贪爱和嗔恨是否具有任何形状、颜色、实体或位置?如果它们没有形状、颜色、实体或位置,你为什么会如此轻易地被这种情绪的力量所击败?

之所以会如此,乃是因为你不知道如何释放这些情绪。如果你让念头或感觉自行生起或消融,它们会穿过你的心,如同一只鸟飞过天际,不留下任何痕迹。这个道理不仅适用于贪执和嗔恨,也适用于禅修时生起的觉受——大乐、明晰和无念。这些觉受是精进修持的结果,是心本俱创造力的展现。这些觉受如同阳光照在雨幕上所形成的彩虹一般显现。而执着于这些觉受,将如同追逐一道彩虹,希望能够把彩虹穿在身上一般徒劳无益。只要让你的念头和觉受自由来去,不要执着于它们。

57
未来的究竟身(unborn absolute body)如同太阳的核心,
听瑞的人们啊,
它的光耀明性是没有盈亏的。

法身,究竟的面向,万事万物的究竟本质,即是空性。然而,它不是空无一物。它具有认知和光耀的明性,了知所有的现象,并且是自然而然地显现。法身不是因缘聚合所生成的事物;它是心本然呈现的本质。

了悟心的本质,如同智慧之阳生起,穿透无明之暗夜。黑暗在一刹那之间消散,阴影无所遁形。法身的明性不会像月亮有所盈亏;它如同太阳中心不变的光辉。

58
念头像闯入一座空宅的小偷般来去,
听瑞的人们啊,
没有所谓的得失。

我们相信有个称为“我”的实体,以及这个实体所产生的念头全都是真实的,并按照这些念头和情绪来行事,造作了善的或恶的业果。事实上,念头如同闯入一座空宅的小偷,小偷一无所获,屋主也一无所失。了悟念头从来都不真实地存在,因此也就没有停留,没有结束,就足以使念头无害。当念头生起时,如此释放念头,就不会造成影响,也不会带来业果。如此,我们将不会对负面的念头有所畏惧,也不会对正面的念头有所希冀。

59
感官知觉如同在水上作画,不会留下痕迹,
听瑞的人们啊,
不要沉溺于迷妄的外相。

我们执着于舒适和欢悦,为身心承受的痛苦感到烦恼不安,乃人之常情。这些天性促使我们去寻求、保有和努力扩增赋予我们欢悦的事物——舒适的衣物、美味的佳肴、宜人的处所,以及感官的愉悦——同时去避免或摧毁我们认为是讨厌或痛苦的事物。

这些感官觉知时时刻刻都在改变,不具有任何真实的本质。它们仰赖身体与心灵的短暂连结,因此执着于感官觉知是毫无用处的。不要被你的认知牵着鼻子走,落入它们的圈套,而是要让它们一形成就消融,如同用手指在水面上写字,字迹随着你的笔划消失。

60
执着和憎恨的念头如同天上的彩虹,
听瑞的人们啊,
它们没有什么是可以被执取或捕捉的。

人们可以相当程度地被自己的贪爱或嗔恨支配,甚至愿意失去生命来满足贪爱或嗔恨,战争就是说明这个情况的悲惨例子。贪爱或嗔恨的念头和情绪,或许看起来非常坚实且具有说服力,但如果你仔细检视它们,你将发现它们像彩虹一样不具实体。终其一生地去满足这种冲动的念头,去渴求权势、欢乐和财富,就像一个想要抓住彩虹的孩子一般天真。

在修行的时候,每当你的心中生起强烈的贪爱,或爆发嗔恨的烈焰,你要仔细地检视念头,认清它们的根本空性。如果你能够任其消融,念头和感觉将自行消融。当你能够用相同的方法来对治随后生起的念头,念头将无法控制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