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
作者: 索达吉堪布译讲
-
文章来源: 网络
-
点击数:
609
-
前面讲了所希求的果是遍智,遍智是以道智为因而得,二者分别为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的对境。
其后,他们又会继续思维:虽然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要修学一切三乘之道,但我自己却只能将究竟之大乘作为追寻目标,并通过如理了达高低之道的差别,从而避免误入低劣之道。
修学大乘佛法者都有两大目标:一是获得佛果,一是利益众生,而它们的关系是,要利益众生必须获得佛果。学大乘佛法不能离此目标,这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以大悲缘众生,以智慧缘佛果。
有些大德说:发心后不知护持,容易舍众生,也容易舍佛果。
什么是舍弃众生?本来,在诸佛菩萨前我们已发愿利益天边无际一切众生,但在修行中遇到可恨的对境——杀父仇敌或有种种矛盾的怨敌,此时你发愿杀掉他,或者永远也不行饶益,心生如是恶念,愿菩提心当下失坏。比如用绳索紧束的很多木棒,只要抽出一根,其他的也就松了,不再是原来的状态。同样,尽管未舍三界其他众生,但只要对一个众生生嗔恨而舍弃,愿菩提心已经毁坏,因为已经不再是利益一切众生的心了。所以,作为大乘修行人,发了菩提心就不能舍弃任何众生。如果与别人吵架、打架,未过夜前一定要忏悔以恢复戒体。
怎么算舍弃佛果?未登一地的凡夫行者,包括资粮道、加行道,很容易生起退心:“得佛果太难!你看佛陀在因地漫长时日中布施头目脑髓,以无边苦行利益无量众生,最终才获得佛果,而像我这样的人根本无法承办,不如求声闻缘觉或世间仙人果位吧……”内心生起这种抛弃佛果的念头,就是舍弃佛果。这也是舍菩提心。
所以,我们要经常观察自相续:有没有舍弃众生?有没有舍弃佛果?未舍此二者,即使没有总是在想“我要度众生!我要度众生”,而只有一次在上师或三宝所依前发过“我从现在开始为利一切众生而求无上佛果,乃至成佛之后亦不舍众生”的愿,也成了菩萨。而只要未生起可怕的违品——我再也不度众生、再也不求佛果,就没有违犯菩萨根本戒。
有了求遍智佛果、度无量众生的目标,就必须修学声闻、缘觉、菩萨之三乘道。修学三乘道,但我自己并不希求声缘果位,唯一希求大乘的目标。而正是为了得到此境界,才必须如实了知道与道的差别:何为声缘的人无我?何为菩萨的法无我?乃至遍智佛果如何无勤利益众生……了达了道的高低、差别,就不会堕入希求自利涅槃安乐的声缘道,更不会堕入只求现世吃穿或后世快乐的凡夫道,而会舍弃这些低劣之道。
如此思维之后,就在不离大悲方便的境界中,以远离对蕴、界、处的三十二种增益而修持真如法性之义。这样一来,在其相续生起胜义菩提心也就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了。
此处主要讲基智。了知三乘差别后,在不离大悲方便的境界中,遣除对蕴、界、处的三十二种增益,修持大悲空性双运的大乘道。这样修持下去,胜义菩提心很容易生起。
遍智是愿心所缘,道智是行心所缘,而基智主要讲修学大乘的违品,也就是生起胜义菩提心的障碍。所以,在修行菩萨智慧的过程中,希求声缘的自利心是一种歧途,应当放弃,而希求不住二边的智慧,这就是基智。所舍基智是所应抛弃的歧途,而菩萨基智主要是从菩萨证悟的人无我角度安立。
由此可见,三智也依次是先后的因果关系。
所求的目标——遍智是果;所依靠的道智为因;而获得道智,唯有遣除其违品——基智,这就是三智之间的因果关系。
在通过闻思来了知(三智)以及将其作为发心对境的时候,因为首先应当对所获得的究竟之果产生希求的缘故,所以首先宣讲了遍智。
在以闻思了知三智并将其作为发心对境的过程中,因先要对遍智佛果生希求心,所以先讲遍智。先遍智、再道智、再基智,这就是前三品的次第,也是一种因果:先讲目标、再讲顺缘和逆缘。
而从与补特伽罗相续次第生起的修持相结合的角度而言,则因为首先是令自相续现证一切万法无我[基智],在相续中生起超胜于(小乘)劣道的不共大悲之心[道智],继而以针对三种种性的所调化者分别应机施教的方式来圆满、成熟和修炼,从而现前一切种智[遍智]之果位的,所以就要与该次第相结合。
这是从修行人相续中生起的角度来抉择。就如《中观庄严论释》所谓先证空性后生菩提心、先生菩提心后证空性有不同根基一样,三智的生起,利根者虽有同时现前的情况,但此处从钝根者次第生起的角度,首先在自相续生起一切万法无我的基智;接着又生起超越声闻缘觉的菩萨道智;有了菩萨道智,对声闻、缘觉、菩萨三种不同种性应机施教,以此来圆满、成熟和修炼,最后现前遍智果位。
前面的次第,先讲目标,再讲为了目标修道智、遣除基智,是这样一种因果次第。而这里从相续中生起三智的角度来讲,先基智、再道智、最后遍智,与顶礼句说三智的次第一致。
印藏大德们对《现观庄严论》的辩论很激烈,甚至一个字也会辩几天。而这次讲解是结合修行次第简单解释,似乎无有可辩之处,所以应该好懂。如果结合教证理证的辩论,可能很多人会云里雾里。所以,以后因缘成熟时,我们再深入研究各派的不同观点。
(而在《现观庄严论》第三品三智宣讲完毕的)结尾处所说的“如是此及此,又此三段文,当知即显示,此三品圆满”也是先对基智进行归纳的。
这是华智仁波切的观点:颂词前三个“此”,第一个指基智,第二个指道智,第三个指遍智,以前三品结尾这一颂说明这三品的文字已圆满显示三智。《般若八千颂释》的解释也是如此;但《般若二万颂释》中说:第一个“此”是遍智,第二个是道智,第三个是基智;而全知麦彭仁波切和哦巴活佛的解释也不同,所以,大家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
实际上,智者们的观点都有道理。基智在先,说明相续中先生基智,再起道智、遍智;而先讲遍智,则是先确定目标,之后分析实现目标的顺缘和违品。所以,两者不会有矛盾。
为了无误地以闻思来抉择这三者[三智]的法相,并进而以其为发心对境,当以六种现观来总摄时,就称之为“法相”;当以三种现观来总摄时,就称之为“三种对境”。
对遍智、道智、基智,当我们以无误闻思来抉择时,以其为发心对境又可安立两种不同名称——法相和对境。
《现观庄严论》以八现观、六现观、三现观都可归摄。喜欢广的讲八现观:三智、四加行和法身。喜欢不广不略的讲六现观:三智合为一“相”,再加四加行和法身。如本论倒数第二颂云:“相及彼加行……”其中的“相”指法相,也就是三智作为发心对境的一个名称。喜欢略的对他讲三现观:三智合为一“境”,四加行合为一,再加法身。如本论最后一颂云:“初境有三种……”就是把三智称为对境,这是第二个名称。
其实说对境、说法相都有道理。就像遍智,或以因法表示,或以对境表示;而三智作为发心对境,或以法相表示,或以对境表示,都不矛盾。
也就是说,当以闻思来抉择诸法时,无论是以对境表示有境,还是以有境表示对境,这一切都只不过是一切种智所量之法。
一切种智所衡量的法,有些用对境表示,有些用有境表示,下面以教证说明。
如云:“此等法亦为遍智之对境,非但如此,(彼等)亦为诸大菩萨道智之对境;此外,彼等非但为前二者[遍智与道智]之对境,亦为声闻与缘觉基智之对境。”能够通达这一点,就能够断除对轮、涅、道三者所摄的一切万法之法相的增益。
佛经中有这样的教证,因此我们应该知道,三智既可以有境来表示对境,也可以对境来表示有境。总之,它们都是如来智慧所衡量的对境。因此如果能通达这一点,就能断除对轮回、涅槃和道的所有增益。
当以其作为发心对境时,则仅仅是以对境来表示有境,所以,在了知某种对境以及相应之理以后,若思维并发誓要在自己的相续中生起三乘以及四种补特伽罗的一切证悟境界,就可以成为真正的大乘发心。
以三智为发心对境是以对境表示有境,了知对境及发心等道理后,发心者想:发心对成佛如是重要,所以,为利众生我发愿成佛,而要利益无边众生,自相续必须通达三乘和四种补特伽罗——声闻、缘觉、菩萨、佛陀的境界。发了这样的心,才是真正的大乘发心,否则就不算大乘修行人。
各位道友都发过菩提心,但对照上面的道理看一看:你的发心是否仅为自己快乐?如果是为了众生,那也看一看:为度众生你是否发愿精通所有三乘之道?如果是这样,那你是否想得佛果?因为只有获得佛果,才会圆满四圣者的所有证悟境界,而以此也才能真正利益一切众生。否则就无法给众生带来真实利益。比如,如果我想帮助所有色达县人,就要有最高权力,成为色达县最高领导,只当局长、科长,就没有管理整个色达的权力。所以,要对这里的安定和发展全面管理,就要有最高地位。同样的道理,如果我要救度三界轮回所有众生,一定要获得佛果,因为声闻的能力有限,菩萨的能力也有限,而世间非圣者果位更不用说了,最多只是提供部分、暂时的帮助而已。
因此在修学的过程中,虽然学修多年,但我觉得很多人的发心恐怕错了。以前有个人修了几个月房子,最后一看,地基没打好,不得不拆掉重盖。所以,尽管学佛多年,但如果基础不牢,也只能重来。有些人口口声声“修大乘、得大成就……”其实他的相续中没有大乘发心,不要说大乘发心,从世间求解脱的心都没有。所以,我们的发心纯不纯,要对照着反复观察。什么时候,当我们日日夜夜为度众生希求佛果时,说明已生起纯正的菩提心。
正如《经庄严论》中所云:“乘与智遍行,智者方具备。”也就是说,首先承许乘遍行与智遍行之义,就是最殊胜的承许。
乘遍行,是精通小乘、大乘一切乘;智遍行,是具足声闻、缘觉、菩萨以及佛的智慧,欲利益众生者,一定要圆满具足这些。不圆满具足,就无法利益一切众生,因为如果是声闻,他不能救度菩萨;是菩萨,也无法救度所有众生;而凡夫,他自顾无暇,如何救人?
所以我们要反复地问自己:我到底想不想得佛果?有些人迷迷糊糊,有顿饭吃就可以,之外什么都不想。这就是没有理想的人,世间当中也是最糟糕的人。什么理想都没有,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一天天就这么过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发大愿。
当此三者[三智]与发心相结合的时候,如同前面所说,则必定是愿菩提心、行菩提心以及胜义菩提心三者之因,
三智是三发心之因。当有了希求佛果之心,就是缘遍智生起愿菩提心;而要行持菩萨道,也就会缘道智生起行菩提心;在遣除低劣道之后,以精进会生起胜义菩提心。
或者是希求、意乐以及殊胜意乐三者之因,因为依照次第首先会生起对所获遍智的希求之情,然后依靠作为其因法的道智而生起利他的向往之意乐,并修学断除劣道歧途从而不住于二边之理,因这种心念远离自利之心而极为殊胜,所以是殊胜意乐。
所谓希求,就是对遍智的希求心,就像一个人希求财富或目标之心;而依靠遍智之因——道智,可以生起利益众生的意乐;大乘菩萨的修行虽不执三有,但自私自利心最可怕,而以远离自利心不住轮涅二边,才成为殊胜意乐。所以,有些窍诀书把修学过程中的自利心叫厉魔。其实厉魔也只能窃人寿命、饮食,而自利心却恒时障碍我们修成菩提正果,所以对大乘行人来说,最可怕的是自利心。
简单讲,依遍智引发希求,依道智生起利他意乐,而依基智产生远离自利心不住二边的殊胜意乐。所以,所有大乘窍诀源于三智。平时我们放生、念经,做任何善法时,是否围绕这几个要点?世人读书,目的是一种美好生活,为此他寻求好工作,维护自己的家庭。而作为修行人,我们要经常思维:我是否希求佛果?我是否有利益众生的意乐?我能否遣除自利违品?这些都是关键问题!
以这样的次第,就可以趋入加行发心等等了。了知这一点,是轻而易举的。
了知了上面的道理,就可以趋入发心以及下面四加行等法,这一点容易了解。
我们是大乘修行人,要有大乘目标,但很多人不清楚这一点。出家人、在家人,他们为自己修学,而实际修的也是小乘以下的法。也就是说,其实很多人在修人天乘,声闻行者都很少,因为声闻乘有无伪的出离心,视三界轮回如火宅。而修大乘的人还贪执轮回,自利心强烈,怎么会寻求佛果?怎么会以利益众生为要事?我们可以去问一问:“你修什么法?”“我身体不太好,所以我念佛。”“你为什么念佛?”“我想往生极乐世界。”“你为什么要往生?”“因为极乐世界没有痛苦、很快乐……家里人老跟我吵架,心里烦,所以我一定要往生……”这样的心是不是大乘?大家应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