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满法

第十五课

  • 作者: 索达吉堪布译讲
  • 文章来源: 网络
  • 点击数: 617
  • 分享到:
前面讲了三智和四加行的基本修法,现在讲最后一个现观,也就是果——法身和事业。
从论中的内容可以知道,以殊胜的发心与加行而修持道法的结果,就是法身以及事业。
从本论可以了知,发菩提心要缘于三智。愿菩提心缘的对境是遍智;行菩提心缘的是道智,是菩萨利他的心;胜义菩提心缘的是基智,遣除了小乘的自利心。而行为以发心为目标,修持正等加行和次第加行。总之,发心是为利益众生而寻求三智;而行持的时候,入定修远离一切戏论的般若波罗蜜多,出定时一切行为围绕利益众生而修。
以发心与加行修持道法的结果,就是法身和事业。这在《现观庄严论》最后一品讲得非常清楚。所以我们要知道,我们的目标是法身,但法身也不离利益众生之事业。
这既是一般的佛子们将其作为首要动机的追求目标,也是最后的结果,因此,在乃至轮回未空之间,以恒常、周遍、大自成的方式行持众生之利的利他行为,就是菩萨道的真正所修。
利益众生应是一切佛子的首要动机,我们传任何法、修任何法之前,都要先皈依并发无上菩提心。最初,我们发心利益众生并让其得佛果;最后得了法身果位,也还是要利益众生。
这是个很深奥的窍诀。一些名称上的高僧大德,即使一辈子弘法,但对于求佛果的目的以及修行人活在世间的目的是利益众生,却不一定知道;也有些虔诚居士,虽然修持很好,但他的目的确实是为自己。由于最初的缘起错了,乃至终其一生也不会把利益众生放在首位。
因此,我们应该发愿利益众生。最初这样发愿,乃至获得佛果,也要于轮回未空之间以恒常、周遍、大自成的方式利益众生。恒常,即佛的事业不间断;周遍,不是遍于此而不遍于彼;大自成,即任运自成,不需勤作。以这种方式利益众生,是菩萨道的真正所修。所以,发了菩提心的各位菩萨,我们的相续千万不可离开菩提心,否则,表面再轰轰烈烈,也还是未趋入大乘修行。
作为其所依,就是法身。而在法身所分成的断证两方面当中,行持利他事业的真正增上缘,就是证悟智慧的法身,因此,在该论(《现观庄严论•序品》)中才会有“法身并事业”,以及《摄品》中的“法身事业果”之说。
利益众生的所依是法身。法身有断方面的离系法身和证方面的智慧法身,其中利生事业的增上缘是智慧法身。法身不离事业,而利生事业要依靠法身,所以,法身与事业合讲。其实法身就包含事业,所以,事业就是修菩萨道的目标。
我们在修行之初,一定要有发心。就像早起后的念诵“为利一切众生,我发无上菩提心……”我们做任何善事之前,要为利益众生而发心;乃至成了佛,利益众生的事业也永不间断。所以,《现观庄严论》从头到尾的核心内容,就是利益众生。
由此可见,虽然现前一切种智,是指断除二障及习气的成就,但小乘道也承许声缘阿罗汉所趋入的无余涅槃,也是以无依的方式断除了二障,所以,论典中才会就此说道:大小乘果位之间的差别,是不能以所断来加以区分的,而只能以所证的智慧法身与事业来加以区分。
现前一切种智,有两方面功德:第一、断除烦恼障、所知障以及细微习气,成就断德;第二、具足圆满证德。其中第一点并非我们的究竟所求。
为什么呢?因为小乘也承许阿罗汉趋入无余涅槃时,以无依方式断除二障。《俱舍论》未明说所知障,但代替它的词叫非染污无明。在阿罗汉趋入无余涅槃时,烦恼障已尽除;所知障——非染污无明不是以抉择灭方式而断,但因灭尽了五蕴,它以无所依的方式被断除。这是小乘自宗的承许。虽然从大乘来看这种说法不尽合理,但作为大乘,如果把断障作为究竟所求,还是难免同于小乘。
很多人想断除贪、嗔、痴等一切烦恼,并以此为学佛的目标。但仅断了这些也说明不了问题,因为没有二障的东西很多,像石头、柱子,还有这朵鲜花,也都没有烦恼障和所知障。所以,这一点并不是我们的所求。
那我们应该希求什么呢?就是法身智慧果。因为法身智慧具足圆满功德,可以饶益无边众生。有人见释迦牟尼佛庄严,也想成为那样,“我若成了佛,很多人会喜欢我,所以我要作佛……”但这不是目的,目的应该是饶益无边有情。因此,大小乘果位的差别,不以所断,而是以所证来区分。而所证方面,所证的空性智慧虽有差别,但主要还在事业。发小乘心的人,自己急于入涅槃,并未利益众生;而有了菩提心的人却不愿独自安住,见到可怜的众生沉溺而无助,只会选择行持饶益。所以,大小乘的主要差别是从法身和事业上分。
为了无错谬地认知大乘发心的最初动机,前面已经阐述了“大乘道的追寻目标,并不是断除二障之佛果”的道理,但从令他相续成就的角度而言,(将断除二障的佛果)说成是(大乘道的)究竟追寻目标或结果也并不与此相违,
为了让人无误明了大乘发心的最初动机是利益众生,华智仁波切阐述了大乘的最终目标不是自己获得寂灭之佛果。但从令别人获得圆满功德的角度而言,说断除二障之佛果是大乘的究竟目标,也不相违。
一方面,我们发愿让一切众生得佛果,但佛果必定断除了二障,所以从他相续的角度,说让他获得断除二障的佛果是大乘的最终目标,这和利益众生的道理不相违。另一方面,即使最终目标是自相续获得佛果,但只要佛果包括了利他之事业,也不相违。《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讲了三种发心,而发心中不离利益众生是关要。离开了利益众生,那么如国王、舟子、牧童般,自己在前、中、后成佛的发心都不合理;但只要是为众生,自己先成佛也可以,后成佛也可以,一起成佛也可以。所以,想让众生迅速获得佛果,我们才寻求断除二障的佛果,这是不相违的。
虽然我们有时会分别提到佛陀与遍智二者,但它们之间的意思却是毫无差异的。
本论第一品讲遍智,第八品提到佛陀——法身,好像两者是分开的,但它们的意思毫无差异。也就是说,法身就是遍智,遍智就是法身。只不过遍智是从所求目标的角度而言;而法身则是从果,也就是在众生界示现事业的角度而讲的。
如果将八现观以基道果的方式进行安立,则在《现观庄严论•摄品》“初境有三种,因四加行性”中所谓的“因”,可以有向上结合与向下结合的两种宣说方式,但其内在含义却都是一样的。
《现观庄严论》的八现观,如果归纳于基道果三现观当中,那么本论最后一颂“初境有三种,因四加行性”里面的“因”,就可以有两种解释:一种向上,与前面的“三种”——三智相结合,也就是说成佛的因是三智;另一种向下,与下面的“四加行”结合解释,说明行持四加行是成佛之因。
但不管怎样解释,意思是一致的。将四加行解释为成佛之因,是说四加行的利他行持不离菩提心,所以是成佛之因;而以三智来解释,则是说缘于三智的利他发心就是菩提心,所以也是成佛之因。虽然印藏的注疏对此有不同解释,但总体来讲不矛盾。
在通过闻思来抉择基法三智以后,以修习四加行之道法作为修持过程,其结果,就是现前法身。
八现观对应基道果,首先通过闻思方式抉择基法三智,即三智作为基,而修持四加行是道,现前法身是果。
也可以按照本文所宣说的方式,从发心与加行的角度,将基道果分为两种:其一,为了令果——一切种智现前,依靠对诸大菩萨一切道的了知,于修学利他行为之前,以远离对基——蕴界处之一切万法的三十二种增益的方式而证达;
为了现前遍智佛果这一目标,需要现前菩萨道智以发起大乘菩提心,而要通达道智,则要对蕴界处一切万法远离三十二种增益——所断基智,也即远离小乘的自私自利心或对蕴界处的实有耽著。所断基智是获得道智的违缘,只有遣除违缘之后,才可以现前菩萨的智慧、修学利他行为。
所以,从发心的角度,我们为求遍智、为修学道智,一定要证悟空性。不证悟空性,就不可能断除我执并真实饶益众生。以布施波罗蜜多为例,它有两种违品:一是对事物的实执,另一个是悭吝心。不断除实执、不对治悭吝就不可能断除自私自利心、并清净布施度,因此,我们一定要先证悟空性。
其二,以三无生摄持基法三智所摄的一切万法,以正等加行修持空性,并将依靠正等加行而在自相续中生起的,作为道的所有证悟智慧,以次第加行而加以稳固,其暂时的果,是顶加行与刹那加行二者;其究竟之果,则是现前法身与事业。
对于三智所摄的一切万法,以三无生摄持,依正等加行修持空性。在依正等加行的两种加行(不住加行和不行加行)修持并生起道相,也即令三智之相获得自在之后,再修持次第加行令证悟境界稳固,其暂时的果是顶加行和刹那加行,而究竟之果则是现前法身与事业。
《现观庄严论》的整个框架就是如此:前面讲三菩提心的对境,中间讲修法,最后讲利益众生。
通过这次学习,我们最主要的收获,应该是明白了利益众生的重要性。许多年以前,我在上师如意宝面前听受了这部法,当时的很多内容已经忘了,但始终忘不了的,就是获得法身并非究竟目标,必须要有弘法利生的事业,所以修行人绝不能希求没有事业的法身佛果。而直到现在我都认为,这是最根本的问题。
以上我们讲了《总义》的内容。就像一栋建筑,主体结构完成了,就可以进入内部装修,花纹、电路……一步步进入这些细节。同样,我们先学《总义》,总的知道了三智、四加行和法身,之后就可以进一步研究具体内容了。而最初没有定下框架,直接从细节入手,那就很难从全论的角度进行理解。所以,在讲《现观庄严论》颂词之前,我们先讲了《总义》。
有些人没学过《现观庄严论》,觉得先讲颂词再讲《总义》会好理解。但我想,在《现观庄严论》这部著名论典当中,弥勒菩萨以几百颂词概括了《般若经》的所有教言,如果先讲细节,恐怕很多人不能通达具体意义,所以先讲《总义》为大家建立一个框架。我们可以略略作个回顾:讲三智时,说明三智是愿菩提心、行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的对境;讲四加行时,又宣说了在胜义与世俗中如何修三智之相;而最后讲法身果时,则说明不离利益众生之事业。因此,我们以一部《总义》,就能对般若法门有个大略的了解。
因此,在乃至轮回未空之前,利他的广大事业也会以无有间断、远离勤作、任运自成的方式而实现。
轮回不会空,如果轮回空了,佛陀就没有事业了。所以乃至轮回未空之前,利益众生的广大事业都以无有间断、远离勤作、任运自成的方式实现。到那时,我们也不用天天忙,也都会以远离勤作的方式展开利生事业。这不就是每个大乘修行人的最终目标吗?
追随精确无谬而宣说,
依照极难测度佛母意,
无与伦比阐说之圣论,
大智者之密意而撰著。
“无与伦比阐说之圣论”指圣解脱军论师的论典,“大智者”指宗喀巴大师。对于极难测度的般若佛母意趣,圣解脱军论师以无与伦比之殊胜论典作了精确无谬地阐释;根据圣解脱军论师结合《般若二万五千颂》所作的这部《现观庄严论释》,宗喀巴大师作了《现观庄严论金鬘疏》并融入密意。而华智仁波切就是追随宗喀巴大师的密意,撰著了这部《总义》。
在此世间,《现观庄严论》的最主要解释者有两位,一位是狮子贤论师,一位是圣解脱军论师。就像学中观者都承认龙猛菩萨和月称论师的观点一样,凡是学《现观庄严论》者都承认他们两位的观点。所以我们要知道,佛陀的般若教义由《现观庄严论》开显以后,并非人人都懂,而圣解脱军论师完全通达其意趣并撰著的圣论,也只有宗喀巴大师才能完全通达。
除了这部修行次第的《总义》之外,华智仁波切还有一部《现观庄严论总义》,近似于宗喀巴大师的《金鬘疏》,应该是宁玛派自宗关于《现观庄严论》的一部殊胜论典。以前我想翻译这部论典,但因时间紧没有译成。不过那的确是一部非常好的论典。八六年法王如意宝讲过一次,当时法王说以后还要讲,但以后再也没有讲。其实还有很多法,当时在上师面前也感觉不到,但后来才知道,这是上师的第一次传讲,也是最后一次。所以,你们在法师面前听的法很可能也是如此,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一定要珍惜啊!
纵有稍许他释未宣义,
然于众智者之善说中,
已经间接宣说且符合,
慈氏余论之义而撰著。
《总义》里的确有些内容是其他著疏未提及的,比如三智是三种菩提心的对境;利益众生较得佛果更重要……或许是我孤陋寡闻,但这样直接宣说的,我在印藏其他论典中未曾见过。当然,华智仁波切说:这些“未宣之义”还是被众智者的论典间接讲到了,而且也都极为符合弥勒菩萨《宝性论》、《辨中边论》等论典的意趣。
甚深大乘此法乃厉境,
吾见经云若有于圣法,
非分僭越臆造罪极重,
故若有过诚心发露忏。
甚深的大乘佛法是严厉对境,华智仁波切说,我在经典中见有记载:如果对殊胜的般若法门有非分、不符正理、僭越之臆造,罪过极重。
的确如此,对般若空性,有些孤陋寡闻或浅慧者以分别念臆造的方式解释,罪业非常严重。如《般若经》里讲过:有人虽已承事过无量佛陀,但因智慧浅薄,闻般若法门而舍弃,那么那些佛陀也无法拯救他,最终堕入无间地狱。所以,般若是非常严厉的对境。
当然,也正因为是严厉对境,所以我们以虔诚信心供养,功德也极大。如《般若经》又讲:帝释天问佛:于恒河沙数世界遍满佛舍利,应供养舍利还是供养《般若经》?佛说:不必供养舍利,而要供养《般若经》。帝释天问:为什么?佛说:因为佛陀从般若中出生,而佛涅槃以后才有舍利,所以舍利虽是宝物,但源于般若。还有一个比喻:比如,虽然从宝箧中取走了如意宝,但人们还会供养这个宝箧,这是因为如意宝的功德而使宝箧也变得珍贵。同样,因为如来的舍利是般若智慧的住处,所以,人们由尊贵般若波罗蜜多功德的缘故,而于如来灭后供养舍利。
因此,不论我们住在家里还是出门在外,携带般若的经函非常重要。最近我在翻译《般若摄颂》的过程中,就从内心生起了极大信心,因为这部经典的功德确实太大了,和如意宝无别。我也有个打算,以后会要求你们随身带着《般若摄颂》。如果要求念诵,很多人不一定能念,因为人比较懒惰,欠的“债”也多。但是《般若摄颂》不离身体,这个应该做得到。所以,我准备作一些法本,让你们不管到哪里都带着。
偈颂当中华智仁波切还说:因为般若法门是严厉对境,所以如果我的解释有过失,就在诸佛菩萨面前诚心忏悔。
华智仁波切是寂天菩萨的化身,所以不可能解释不了《现观庄严论》,但这样示现,其实是为了让后人小心谨慎,有过失也应发露忏悔。不然的话,讲错了过失就很大。当然,如果不是故意乱讲,虽说有过失,但念一些忏悔文也可以清净。
然于胜乘甚深此妙道,
至诚信奉且于众经论,
稍有谙习修炼之缘故,
定于其义之要未违背。
华智仁波切又说:也不用害怕!其实不仅今世,生生世世以来我对大乘空性妙法都很有信心,也不仅有信心,而且对《般若经》等千经万论有一定的修炼和通达。所以,我的这部《总义》绝不会有上下错乱或违背佛法之处。
就像无著菩萨在《佛子行》后面的谦虚偈,华智仁波切也说了一句:般若是特别严厉之境,如果我有过失,我要在诸佛菩萨面前忏悔。但老人家随后又说:开个玩笑,你们不用担心,其实我对甚深法门极有信心且极为精通,所以意义上不会有过失。当然,意义上无过失,词句上更不会有问题。因为华智仁波切的文采跟妙音天女无别,自从他的《莲苑歌舞》问世以来,藏地各大教派的高僧大德们都齐声给予赞叹。所以,我们更不必担忧本论在词句上有上下不连贯等的问题。总之,这是一部非常完美的论典。
很多高僧大德都会这样,因为对自己的境界有把握,所以在谦虚的姿态里,偶尔也会在我们面前稍稍显露其无上的境界。
愿以此等无量之福德,
令诸众生永不复受生,
三恶道及非天诸恶处,
其后往生弥勒佛足前。
华智仁波切作回向:愿以此功德令一切众生永远不再转生于三恶道及非天等恶处,之后往生到弥勒佛莲足前,在他面前听受如海法藏后现前成就,利益无边众生。
遵照至尊宗喀巴大师所解释的,在阐释《现观庄严论》密意方面,于大地上无可比肩,堪称南瞻部洲日月之圣解脱军的意趣,在此对其总义略作表述。
在《现观庄严论》的注释方面,就像月称菩萨解释龙猛菩萨的观点一样,圣解脱军在整个大地之上无与伦比如日月一般。对圣解脱军论师的意趣,宗喀巴大师以《金鬘疏》作了解释,而华智仁波切又依靠宗大师的观点,以修行窍诀方式作了一个简略《总义》。
因认为自己视如心髓般疼爱之部分同门有此需要,而且似乎也符合胜妙之依怙——大恩上师的心意,
为什么造这部《总义》?因为华智仁波切所极疼爱的部分道友有此需要。当然也不仅是当时的道友和弟子们需要,现在的后学者们也都需要。而且华智仁波切还觉得,造这部《总义》也符合他的根本上师——如来芽尊者的心意。
其实这部《总义》是修行的窍诀。学《现观庄严论》如果全是理论的思辨,可能我们会晕头转向。以前我也看过一些大的注疏,里面有很多藏地各大教派间的激烈辩论,但辩论到最后,似乎连自宗都找不到了。所以,不管智者们如何众说纷纭,华智仁波切在《总义》中清楚地提醒我们:《现观庄严论》的要点就是最初发菩提心、中间行持菩提心、最后成佛利益众生。
老狗阿沃故于几座间撰毕于纳琼静处。愿善妙吉祥!善哉!善哉!善哉!
华智仁波切非常谦虚地自称“老狗”,为什么叫“老狗”,钦则益西多吉的传记里讲了。“纳琼静处”就在法王如意宝的降生处。以前我们去法王如意宝的降生处朝拜,旁边有一处极好的森林,华智仁波切就曾在那里住了一段时间。据说那就是“纳琼静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