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满法

第十六课

  • 作者: 索达吉堪布
  • 文章来源: 网络
  • 点击数: 4216
  • 分享到: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下面继续讲《般若摄颂》中的回向。它分为胜义回向和世俗回向,胜义回向分为所遮有缘之回向和所行无缘之回向,今天讲所行无缘之回向,也就是说在胜义境界中我们要行持的是无缘回向。
卯二、所行无缘之回向:
如是此法即灭尽,回向之处彼亦尽,
知不以法回向法,彻知此理乃回向。
前面已经讲了,在胜义中有缘的回向应该遮止、遣除,即只要有三轮的执著就不合理。而这里讲,与之相反的无缘回向极为合理。大家都清楚,所回向的善法、能回向的心和回向的对境三者,在世俗中皆是刹那灭尽的本性。也就是说,用世俗理来观察的时候,它们的本体毫无实质、根本不能成立,因为全部都是刹那泯灭的本性。同样,回向之处的菩提,即愿一切众生获得圆满菩提的究竟目标,也非与前面的回向同时产生,它也会灭尽或者不复存在。而胜义中,能回向、所回向及回向三者,既不成立刹那、也不成立微尘,是本来无生、了不可得的自性。如果我们完全通达这些全部是空性,那就是真正的般若。《现观庄严论》云:“非此岸彼岸,不住其中间,知三世平等,故名般若度。”同样的道理,我将善根回向给众生,愿他们获得菩提妙果,这样的三轮也完全是空性。所以在胜义中,以一个法来回向,以达到另一法的目标,就完全不合理。如果我们通达这样的道理,并以之作摄持,这样的回向就是最殊胜的回向。
《中般若经》云:“当以诸法如梦如幻、善根亦如梦如幻之方式而作回向。”所以,虽然在胜义中万法皆远离戏论,也即是不生不灭、不常不断的本体,但在世俗中,善根、众生、佛果皆应以如梦如幻的方式摄持而作回向。当然,这也是很多大德所行持的真实回向。
但有些人这样想:既然一切万法都是空性,那我就不回向,因为回向和不回向完全一样。在《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第八品发菩提心中,对这方面的问题有专门辩论,大家可以参阅。其实这种想法完全不对,虽然胜义中万法皆远离戏论,但世俗中我们将自己所作的善根,以如梦如幻的方式来作回向也非常有必要。如果认为这根本不需要,而没有作回向,那就成了断见派,这种见解非常可怕!
很多人就是因为没有好好闻思,才导致在修行时所作所为都不如法。所以,如果我们不了解佛陀的甚深密意,只是凭自己的分别念来臆造,就不合理。在世间法方面,有智慧的人所抉择的事情非常合理;佛法也是同样,有智慧的法师和修行人所作的善法,不但有非常大的功德,而且这样的境界讲述给别人后,对他人也会带来无穷的利益。所以大家一定要好好闻思。
寅二、宣说彼二之摄义及比喻:
执相彼非真回向,无相菩提真回向,
如吃杂毒上等食,佛说缘白法亦尔。
本颂对以上两个科判的内容作归摄,并以比喻来说明。
学院中有一位修经堂的老板,他平时说话不多。有一次我给他们开会,大概开了一个小时左右,当时我也狠狠地批评了他。然后我说:你来说。但他只讲了“三个必须”就讲完了,即:“从今天开始你们必须给我做好,从今天开始你们必须给我按时完成,从今天开始你们必须给我按质按量地完成。”我们回向也一样,正因为世俗中能回向、所回向及回向三者皆现而无实,所以也必须以如梦如幻的方式来作回向。当然这在前面也讲过。
这里是说,在胜义中,如果对上面所讲的三法有执著相,这样的回向就不是真正的回向。现在世间很多人对善根特别执著,比如念了一亿遍观音心咒,他不但永远记住,还认为是常恒、实有的。藏地有些老乡,表面上看来特别精进,一直念诵、行持善法,可是他们始终认为善根和佛果是实有的。当然,这主要因为他们没有学过中观或般若的道理,所以才不懂以如梦如幻或空性的境界来摄持。
严格地讲,这只能称为世间法,不能称为出世间的波罗蜜多。月称论师云:“若彼三轮有可得,名世间波罗蜜多,三著皆空乃出世。”由此可见,是世间的波罗蜜多还是出世间的波罗蜜多,其主要差别在于是否能以三轮体空的智慧来摄持。若能摄持,那所作的回向或善根,就变成了乃至菩提果也不毁灭的善根。颂词也说:一旦无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或三轮的执著全都没有,这样的回向就是为菩提而作的真实回向。
《金刚经》云:“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所以,大家在作布施、回向等时,若自己的境界跟得上,就应以无缘、无执的境界来摄持。
在《大智度论》中,也讲了因戒律而分的三种境界,即:“下人破戒,中人著戒,上人不著戒。”意思是说,烦恼、业力深重的下等人,因为没有正知正念,所以会破戒律、无恶不作;而中等人,他会守持清净的戒律,但仍会执著戒;上等人则没有这样的执著。佛在《宝积经》中也说:“又大迦叶,四种破戒比丘似善持戒。何谓为四?有一比丘具足持戒,大小罪中心常怖畏,所闻戒法皆能履行,身业清净、口业清净、意业清净、正命清净,而是比丘说有我论,是初破戒,似善持戒……复次迦叶,有一比丘具足修行,十二头陀见有所得,是名第四破戒比丘,似善持戒。”所以从严格来讲,不管是持戒还是回向等,有执著就不是佛陀的究竟密意。
颂词说,若在美味佳肴中杂有毒药,那美食已被毒所侵害,吃后就会对人带来危害。同样的道理,从究竟胜义的角度来讲,若布施、回向等善法被实有的执著所染污,那就跟杂毒的食物一样。这样的道理,佛陀在有关大乘经典中讲得非常清楚,所以在行持善法时,即使白法也不能缘。
在上师如意宝于尼泊尔唱的有关金刚橛的道歌,和无垢光尊者的《实相宝藏论》中都这样讲过:不管是金子或毛制成的绳索,都可以捆绑人;同样的道理,善法也可以束缚我们,恶法也可以束缚我们。所以在究竟的观点上,善和恶皆不超离轮回的范畴。《六祖坛经》亦说:“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这里的“明上座”,是对慧明这个人的尊称。意思是说,在不思善、不思恶的时候,那个就是你的本来面目。按照密法来讲,那种了然、清然的境界,就是我们的本性。那在这样的本性中有没有善恶,有没有极乐世界和无间地狱呢?没有。但众生还没有趣入这样的境界时,在迷乱显现面前就上有天堂、下有地狱。但无论如何,护持这样的境界非常有必要。
当然,不学佛的人应首先学习佛教的基础知识,这非常重要。现代人有许许多多痛苦,但这些根本没办法用世间的金钱、财富、地位来解决,而一旦在心灵深处浇灌佛法的甘露,它们就会顿然消失,从而获得快乐。而学佛以后,也不能经常处于基础的境界。以前我去泰国时这种感觉特别明显,自己老在心中想:哎哟!他们为什么不学大乘佛法的般若空性和密法的最高境界?实在可惜!当然,供僧、顶礼等善法也非常难得,因为这也能种下善根。但真正要了脱生死,这还不足够。就像读书,对从未读过书的人来说,先应该读幼儿园或小学,但始终呆在小学的层面上也不行,还应更上一层楼。所以在座的法师、居士,如果自己只愿行持有缘的善法,一听到般若空性就捂着耳朵,或不愿希求,那就不合理。
作为佛教徒,如果我们在行持信心、出离心、菩提心等善法外,经常安住于般若空性或大圆满密法的觉性中,那无可言说的很多境界就会纷至沓来。这时你就会觉得外面的花园并没什么好看,即使原来觉得特别好看的电视连续剧,诸如《西游记》等,也会毫无兴趣。所以,心的奥秘一旦开发,对虚幻不实的境界就会兴趣索然。故大家一定要达到这样的境界,这很有必要。
尤其是得过很多灌顶、学过很多大乘妙法的道友,我希望不要仅仅行持一点有缘的善法,诸如念“嗡玛呢巴美吽”,或“南无阿弥陀佛”。当然这样也非常好,但还应尽量安住于般若空性的境界中,因为诸佛菩萨皆依般若妙理获得了超越世间的诸多境界。
六祖在要离开世间时也说:“汝等好住,吾灭度后,莫作世情悲泣雨泪,受人吊问。身著孝服,非吾弟子,亦非正法。但识自本心,见自本性,无动无静,无生无灭,无去无来,无是无非,无住无往。”确实,境界高的人的弟子,在威仪、传统、行持等方面皆与众不同。接着六祖还苦口婆心地说:“恐汝等心迷,不会吾意,今再嘱汝,令汝见性。吾灭度后,依此修行,如吾在日。若违吾教,纵吾在世,亦无有益。复说偈曰:‘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著。’”在说完这个偈颂后,六祖端坐至三更,忽然对门人说:我走了,便安然示现圆寂。这个偈颂的意思是说:不要执著善,也不要造恶,就是见闻引起的执著也要放下,而安住于无著之心的本来面目。
其实这样的境界,只要有信心、有窍诀,每个人都可以得到,因为包括禅宗和密宗的行者在内的诸多高僧大德,都获得了这样的境界。而它与种姓、长相并无关系,所以大家一定不要自卑。在修行过程中,有些人很自卑,他们认为:像我这样的人肯定不行,上师对我也特别冷淡,道友对我态度也不好。尤其是女众,经常要看哪个上师对她冷淡,哪个上师对她热情,在冷热中一直找不到中道。其实不管是任何人,上师对你怎么样、道友对你怎么样,这都不重要。关键是自己要有信心,还要经常观心的本来面目。
现在大家都遇到了极近的殊胜传承,若能将传承的加持融入自心,就可以认识本性。而认识本性后,对种种外境,诸如言论、分别等,就会像在老人面前孩童的玩耍品一样,可以说无取无舍。因此大家一定要经常祈祷上师三宝,这样相续中除了分别念以外的无实、无缘、无生、无灭的境界就能产生。自古以来,无数成就者就是因为获得了这样的境界才超越了轮回。虽然现在不可能像果法期那样,几百位成就者腾空而去,但这样的传承和修行境界一直没有间断。所以大家一定要有信心,还应长期安住般若空性来寻找心的本来面目。
丑二、世俗中随学佛陀之回向:
故当如是学回向,依佛洞悉善行相,
如此出生如此相,随喜如此普回向。
这里所讲的科判是说,在世俗中我们应随学佛陀而回向。在大乘佛教中,回向是非常殊胜的方便方法,它就像开车时方向盘不可缺少一样。也就是说,我们作任何一件善法,能获得什么样的功德,这完全取决于回向。所以大家皆应随学佛陀而回向。
前面我们已经作了分析:有一种回向是真回向,如理如实行持有很大的功德;有一种回向不是真回向,如果你去这样执著就不得功德。在知道了这样的情况后,我们就要修学或者行持有意义、有功德的回向。
这里讲:故我们应当如是修学回向,即依照佛陀所洞悉或通达的回向这一善法的行相而作回向。其行相为:在世俗中作任何回向,它的果都会无欺出现;而胜义中,能回向、所回向及回向皆不可得。总而言之,我们应该这样想:通达二谛无二、具有如所有智和尽所有智的佛陀怎么样随喜和回向,我也这般随喜并如此普皆回向。
即使因为能力有限,或自己是凡夫人,对世俗和胜义的回向都不能如理如实地行持,心中也要观想:释迦牟尼佛如何随喜、回向善根,我也如是随喜、回向。这一点,相信大家都能观得出来。所以,在讲完课念《普贤行愿品》时,大家皆应想:以前的诸佛菩萨、高僧大德怎么样随喜、回向,我也如此随喜、回向。若能这样做,那也是很圆满的回向。《普贤行愿品》亦云:“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就像这样,三世诸佛以及文殊、普贤为主的八大菩萨怎么样回向,我也如是回向。我觉得这一点并不难,所以大家平时在作任何善法后,皆应如是回向。
当然,极个别人因为学了很多大乘佛法,自己有一定境界,那就应安住于三轮体空的境界中作如梦如幻的回向;而有中观或大圆满见解的人,也应以见解摄持而作如梦如幻的回向。但大多数的人恐怕很难做到这样,那每一次作回向时就要想:所有圣者和上师如何对众生回向,我也如是回向。若能以这样的心态摄持而作回向,也能获得诸佛菩萨所回向的善根。
其实这样的修行非常重要,但它并不难,关键看自己是否具有正知正念。若能经常反观,相信大家都能做到。对上等人来讲,他不但能观察自己,还能始终安住在这样的境界中,也即成为终生的修行;对中等人来讲,他会经常行持;而下等人想都不会想;再下等人连回向文也不会念,就无所谓的。当然,这也体现修行人的层次有迥然不同的差别。
子二(如是回向之功德)分二:一、真实功德;二、以比喻广说。
丑一、真实功德:
福德回向大菩提,无毒成佛依佛说,
如是回向之勇士,胜世有缘诸菩萨。
这里讲真实回向的功德非常大!
我们前面已经讲了,哪怕作任何一个善根,比如念一句观音心咒、放一条生命、甚至一天当中看书等,即使再微不足道,也要好好回向。若能为菩提回向,那作为因的回向就没有掺杂毒物,依此必定能获得佛果,这是依照佛陀宣讲的大乘佛法而作的宣说。而能如是回向的勇士,也远远超过世间所有有执著的菩萨。为什么呢?因为这样回向能摄持一切善法,使善法永远也不毁坏,并且自己想实现的愿望皆能实现。《文殊刹土功德庄严经》云:“诸法依缘生,住于意乐上,何人发何愿,如是而实现。”(1)所以大家在作完善根后,一定要好好发愿回向。
藏地很多老乡都是这样,转神山、拜见上师等时,他们都会好好发愿回向。今天我家中来了一位藏族老乡,他拿出一元钱说:愿我家中所有的人暂时获得快乐、究竟获得佛果,请您赐予加持并帮助回向;然后又拿出一元钱说:我年轻时造了很多恶业,内心也产生了很多烦恼,我今天发愿将它们全部清净,您一定要加持让我的业障得以清净……在朝山时,他们也把罪业说出来,以求忏悔。记得读中学时我去转神山,有一个老头子喝了一点酒,话都说不清楚。他说:我杀了牦牛,牦牛杀了我。当时我们一直笑他。实际上他的意思是说:愿我杀牦牛的罪业得以清净。就像这样,他们在朝山、拜佛、拜寺等时,自己所作的善根也会说出来,还发愿回向让它们成熟什么样的果报;自己所作的罪业也会说出来,以让它们全部得以清净。
但是,所有善根皆应为了利益众生而回向。《入行论》云:“如是诸观行,所积一切善,以彼愿消除,有情一切苦。”意思是说,以所有善根回向众生,愿他们遣除一切痛苦。如果回向时其他观修很困难,就要这样想:愿我今天所作的善根,遣除无量无边众生的痛苦,让他们获得快乐,这也是完全正确的回向。所以,即使其他观想不会也不要紧,但一定要这样回向。
丑二(以比喻广说)分二:一、得遍智果之理;二、得清净道般若之理。
寅一(得遍智果之理)分二:一、以导盲者之比喻说明将其余度引至遍智之理;二、以未点睛之喻说明虽具足其余度然不得遍智之理。
卯一、以导盲者之比喻说明将其余度引至遍智之理:
无导天盲千万亿,不晓道岂入城市?
无慧无目此五度,无导不能证菩提。
如果没有向导,即使双目失明的千万亿天盲集聚在一起想前往大城市,也不可能到达目的地。为什么呢?因为他们连基本的道路、方向都不可能了知。虽然现在很多大城市都有盲人道,但没有向导的盲人,也不可能到达预想的目标。同样的道理,即使布施、持戒、安忍等五度样样具足,若没有以通达一切万法为空性的智慧波罗蜜多摄持,那无目般的五度因为没有如向导般的智慧带领,也不可能趣至究竟解脱的佛地。
《入中论》亦云:“如有目者能引导,无量盲人到止境,如是智慧能摄取,无眼功德趣圣果。”意思是说,如同有眼目者能引导无数盲人到达目的地一样,如是以智慧波罗蜜多摄持,布施、持戒等无眼功德也可趣入真正的佛果。《大智度论》亦云:“五波罗蜜如盲,般若波罗蜜如眼。”的确,其他五度就像盲人一样不知取舍,若不知空性,即使作了很多善法,也不可能成为解脱的因。可见,在学习佛法的过程中,般若不可缺少。通过这次《般若摄颂》的学习,大家也应明白闻思修行般若的重要性。
听说有些法师这样讲:只要作福德就可以,不要学复杂的空性法。当然造福德很好,这个我们并不排斥,但也不能制止闻思修行般若,因为谁制止,谁就障碍佛道,这非常可怕。有些人因为从来没有接受过正规、系统的佛教教育,所以自相续也不可能感受到不可思议的般若境界,自然引导众生就会产生种种过失。当然,有密意就另当别论,我们也赞同;若没有密意,那就不太好。在世间,本来很好做的生意失去机会,自己也会觉得特别可惜。那在短暂的一生中,以种种因缘与极难值遇的大乘佛法擦肩而过,就更可惜。所以大家千万不要错过机会。
在1986年的一天早上,在法王如意宝的境界中,出现五台山的文殊菩萨和布玛莫札大师亲自来迎请,当时上师正在为大家灌顶。刚要灌顶时,上师评价很好的一位道孚喇嘛,在上师面前请求说:有一位在家人想参加灌顶,不知上师是否能开许?当时上师没有同意。后来上师对他说:如果你觉得有密意,就可以让他进来。后来他说:没有密意、没有密意,不要听、不要听。所以,大家也应观察他人的说法是否有密意。
《佛子行》云:“若无智慧以五度,不得圆满菩提果,故以方便三轮空,修持智慧佛子行。”的确,没有般若,其他五度也不可能成为解脱之因,只能获得暂时的快乐;所以要获得圆满佛果,般若波罗蜜多就不可缺少。在知道般若的重要性后,大家都要对般若生起信心,还应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中尽量行持,至少每天也要念一遍《心经》。很多人都说我是大忙人,没有念诵的时间,其实无论你再怎样忙,念《心经》的时间都应该有。
卯二、以未点睛之喻说明虽具足其余度然不得遍智之理:
何时以慧尽摄持,尔时得目获此名,
如画竣工无眼目,未点睛前不得资。
前面我们通过比喻了知了般若波罗蜜多非常重要,这里也以比喻让大家进一步了知般若的重要性。
任何一件善法,比如布施、持戒、安忍等,什么时候以智慧度摄持,此时它就获得了明目而成为解脱之因,也得到了此波罗蜜多的名称。我们经常说六度,其实“度”就是波罗蜜多,也就是到彼岸的意思。所以,若没有以智慧度摄持,其余五度都不算真正的度,也不可能渡越轮回而到达解脱的彼岸。
比如一位画师,他画了很长时间的佛像或动物像,其他部分全都栩栩如生地画完了,但还没有画眼睛,也即没有点睛,那也不可能得到报酬。大家经常说画龙点睛,意思是说龙身画完了后,还需要画眼睛,若没有点睛,其他也起不了什么作用。又比如画师为别人画释迦牟尼佛的像,虽然除了眼睛之外其他部分全都画完了,但看起来也不庄严,所以主人也不会给他报酬或工钱。为什么呢?因为最关键的一环还没有画完。所以其他部分全部完成了也不起作用。
同样的道理,在行持善法时,其他任何一个阶段全部都圆满了,但唯一没有以智慧波罗蜜多来摄持,那这样的善法也不能成为真正解脱的因。当然,不想获得解脱就没有什么说的,暂时行持有缘善法也可以,只要种下善根就行,而这也有很大的功德。但若希求得到解脱,就一定要以般若空性来摄持。龙猛菩萨在《大智度论》中,讲了很多般若重要性的道理,其中一偈是这样说的:“诸佛及菩萨,声闻辟支佛,解脱涅槃道,皆从般若得。”既然一切圣者解脱或涅槃的道,皆从般若空性得来,那没有般若空性,也就不可能有出世间的种种境界。
以前我很想将《大智度论》译成藏文,因为藏地没有,但要花很长时间,所以一直未能满愿。的确,里面很多教言很殊胜,方便时大家应好好看看。鸠摩罗什大师当时翻译这部大论花了三年时间,译完后就请净土宗的慧远大师写序,他说:我们这里的法师互相推让一直不愿意,但是这么大的巨著,我现在已经翻译出来,你最好能写一个序。慧远大师也很谦虚,他说:《大智度论》这么深奥,像我这样的人承担不起,而且我身体也不好,法务也很繁忙。看慧远大师的传记,当时他很不愿意写。其实他们两位经常写信,互相鼓励,都很谦虚。从他们的传记来看,这两位对佛教作出巨大贡献的高僧大德,互相写信时就像两位小沙弥写信那样。
但现在很多人写信并不是这样,有些居士给我写信说:我已经见到了什么……有些甚至对我批评,说:你这样讲不对、那样讲不对。但我觉得他们并不知道佛法是什么,只是自己随便乱说而已。今天我收到一封信,他说他对因明的贡献是什么,他对因明的观点是什么……但我感觉他根本没有搞明白,还是糊里糊涂。
相比古大德,现代人在经论上下的功夫太少了。唐代有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吉藏法师,他一生致力于弘扬三论:《百论》、《十二门论》、《中论》,为三论宗的开宗祖师。在汉传佛教中,他在中观或般若方面很有特色。据史料记载,到他七十五岁圆寂为止,他一生抄写《法华经》两千部,讲三论一百多遍,讲《法华经》三百多遍,讲《大品般若经》、《大智度论》、《维摩诘经》等数十遍,还著有很多传世之作。大家想一想,在这样短暂的一生中,大师为佛法做出了什么样的贡献。当然,这也与从小的教育有关系,否则也不可能将全部时间都用在佛法上。
以前汉地很多高僧都是从小出家,一直在寺院里面接受良好的教育,最后才为佛法做贡献。但现在,很多人都先上小学、中学、大学,什么样的染污都染在了阿赖耶上,到了二十多岁乃至四五十岁时,因遇到一些挫折才到寺院里剃个光头,那想为佛法做大的贡献也不太可能。当然,我并不敢诽谤出家人,只是想说明从小的串习对一生有重大影响。
的确,从小的教育非常关键。若从小就接受无神论的教育,那长大后想转过来也很困难。我没上学时信心非常稳固,但后来在初中学地理也差点生邪见,因为佛说的世界和教科书所讲的世界并不相同,但后来我还是转过来了。可见,若从小就接受纯洁的佛教教育,长大后在见解上就不会受染污,乃至还会一心一意为弘扬佛法做贡献。
就是因为缺乏佛教教育,现在很多人对闻思不感兴趣,自然也不可能有真正的修行。比如在上师面前听一堂课,古人会觉得非常荣幸、非常开心,但现代人就好像在中学老师前听一堂物理课一样。那天有一个人说:虽然你给我讲了一堂《般若摄颂》的课,但我还不满足,你可不可以给我传个法?我说:《般若摄颂》不是法是什么?可见他根本不懂。不管学任何法,如果我们对它有一种难得、珍贵的信心,从中就能获得很大的利益。比如一位上师,他可能有过失的一面,也会有功德的一面。若我们长期观他的功德,从他身上就会得到很多利益。如果不观功德,只观过失,就会染上邪见,从他身上也不可能得到任何利益。对法也是这样,如果你相信《般若摄颂》是三世诸佛的智慧醍醐,见闻到它皆能获得解脱,在这种虔诚恭敬心的基础上再经常拜读,那这个法本肯定能让你的相续有大的转变。如果把它当作世间的报纸或垃圾书籍那样来对待,也不可能对你带来任何利益。所以大家应经常观察、分析自己的观念和习惯,还要以恭敬心来依止这样的三宝所依。
好,今天讲到这里!
回向偈: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齐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
(1)另译为:《文殊根本续》云:“诸法依缘生,住于意乐上,何者发何愿,将获如是果。”
思考题
1.为什么胜义中要行持无缘回向?既然如此,在世俗中我们应如何回向?是否可以不回向?
2.为什么执相的回向不是真回向,而无相的回向才是真回向?在世俗中,我们应如何随学佛陀而作回向?
3.“如是回向”之功德是什么?导盲者之喻与未点睛之喻所表达的意义是什么?既然如此,我们应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般若?在古今对比中,你有何感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