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满法

第十一课

  • 作者: 索达吉堪布
  • 文章来源: 网络
  • 点击数: 4211
  • 分享到: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下面继续学习一切诸佛的智慧源泉——佛母般若法。“当摄集依彼之福德”分自受持等功德与为他讲说等功德两个科判,第一个科判分为不受损害与摄集福德,其中第一部分已经讲完了,现在讲第二部分。
癸二(摄集福德)分二:一、供养之功德;二、修学之功德。
子一、供养之功德:
有者于佛灭度已,建七宝塔供养之,
佛塔数等恒河沙,遍满佛土千俱胝。
设若无边俱胝刹,尽其所住众有情,
唯以天花香涂香,三时劫或过彼供。
于生导师之十力,佛母经函谁缮写,
系带供奉花涂香,造塔供养福不及。
这里以假设句说明,对般若法本供养、承事、携带等的功德无量无边。
在佛灭度后,有人建造七宝(1)做成的佛塔来作供养,而且塔中装有佛陀舍利,这样恒河沙数的佛塔遍满千俱胝佛刹;在无边俱胝的刹土中,尽其所居住的所有众生,历经数劫或超过劫数,每一昼夜三时不断,唯以天花、妙香、涂香等精美供品精勤供养。当然其功德不可思议。
其实,真正舍利塔的功德与一般佛塔的功德还是有很大差别。以前上师如意宝在藏地雪域建造许许多多佛塔时说:最好佛塔里有迦叶佛、释迦牟尼佛以及其他诸佛菩萨的舍利;若有舍利装藏,这样的佛塔跟佛身没有差别,功德相当大。如果一个地方有一座佛塔,那么该地就能遣除邪魔外道的干扰,它也成为一切人天众生的应供处,等等,有许多殊胜功德。
平时大家都说:造一座佛塔,或在一座佛塔前供一盏灯、一支香,或作一次顶礼膜拜,其功德无量无边。那造遍满无数世界的恒河沙数佛塔,无边刹土的所有众生皆舍弃所有琐事,在无量时日中白天晚上都不间断地以上妙供品精勤供养,其功德利益就更不可言说。
当然有人会怀疑:这样的现象不可能有吧!的确,这样的功德一般凡夫人想都想不到。为什么呢?因为凡夫人的心量特别小,所以大的时空范围内的现象在他的头脑中根本装不下,就像所有山沟里的万事万物,在小小蚂蚁的脑袋中不可能装下或思维一样,他们只能接受短暂时间与有限数量范围内的事物。虽然这里是用假设的语言,但这样的情况也并非不存在,即凡夫人无法用言语和分别念来衡量的这样一种功德可以具有。
虽然这个功德无量无边,但若有人在得到出生一切诸佛菩萨的般若佛母经函后,仅仅在偶尔的时间中,或者缮写,或带在身边,或安放在佛台上用花、涂香、灯盏等悦意的供品来作供养,其功德也千倍万倍超过前面造塔供养的功德。所以有智慧的人皆应了解,对般若经作供养的功德非常大。
在翻译《般若摄颂释》的过程中,我在看到佛陀亲口所说的这些功德后,就生起了极大的恭敬心和欢喜心,所以我才要求大家或劝大家将本经经函每天都带在包里面。大家也清楚,在《大藏经》中,《般若摄颂》乃佛陀亲口宣说,所以务必珍重!在藏传佛教中,很多噶当派的大德都把一座佛塔、一尊释迦牟尼佛像和一本《般若摄颂》作为三宝所依。认为这三样东西在何处存在,这个地方就变成了经堂,所以大家一定要随身携带此经。当然,作为不信因果的人,他会置之一旁,即以无所谓的态度来对待。如果是对释迦牟尼佛的金刚语完全有信心的人,他对这些有意义、有价值的语言就不会置之不理。所以大家首先应相信,这样做有无量无边的功德。
的确,将《般若摄颂》作为供养的对境,平时作身口意的供养,或者顶礼膜拜,或者随身携带,这并不是很困难,而且功德也相当大。若能如此行持,那获得人身也非常有意义。有些消极的人经常认为:我得人身没有什么意义,背也背不了、修也修不了、烦恼也很深重,所以不如早一点离开世间,甚至还想买一点安眠药结束此生。但我非常希望大家能长住世间!虽然我们跟一些好的修行人,或了不起的高僧大德的功德和行为比较起来非常惭愧:自己相续中的烦恼自己明白,自己所作的恶行自己也清楚;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我们现在已转生到佛法兴盛之处,有幸拜见诸多具有菩提心的善知识,也有能力和机会供奉、携带《般若摄颂》,就是临死时将它放在枕旁,获得人身也很有意义,因为这样的功德远远超过建塔的功德。
平时我们都讲建塔、建寺的功德非常大,但心里或行为上的极个别功德也远远超过它。《四百论》云:“若有建宝塔,高与世间等,调伏使发心,说福胜于彼。”意思是说,如果有人建造七宝做成的佛塔,其高度等于世间色究竟天,而有人为了调伏一个众生而让他发菩提心,佛说此功德也远远超胜于前者。原因是什么呢?因为发菩提心的功德非常大。前几年我在讲《四百论》的时候也翻了很多讲义,很多上师都讲这个发心指的是世俗菩提心。既然世俗菩提心都有这么大的功德,那缘《般若摄颂》作的一切功德就更不可思议了。为什么呢?因为诸佛菩萨皆来源于此,也即没有般若法门,诸佛菩萨就不可能出现。《金刚经》亦云:“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般若经》中还说:“三世诸佛皆从般若生,三世诸佛皆从般若空性而现正等觉。”因此,我们若能读诵《金刚经》、《心经》和《般若摄颂》,其功德就不可思议。
以前也说过,上师如意宝一辈子都念《般若摄颂》,在晚年时他老人家完全能背诵此经。在藏传佛教中,很多大德都终生背诵或受持此经。前段时间有个很好的缘起,我得到了上师老人家天天念的那个经文,也用它给学院中的诸位道友作过加持。其照片我已放入最近印的藏汉文对照的《般若摄颂》中,到时候大家都能看得到。在传讲《般若摄颂》前,我也做过得到上师传承等比较善妙的梦,但为了遮止一些不如法的传承,也即分别念的幻相,我也很认真地在德巴堪布和其他上师前重新受过传承,然后再给大家传讲。
这次我并不要求每个人都背诵,也不要求大家每天都念,因为很多人的压力比较大,比如每人都有自己的日课,还有很多事情。我的要求既简单又容易,只要有正知正念谁都能做得到。那这是什么呢?就是将经函放在包里随身带着。我看到有些道友,将《般若摄颂》用一个东西捆着,天天都像戴系解脱一样戴着,这当然很好。但我并没这样要求,只是要求大家出门时随身带着,住在旅店或别的地方时,要将它放在干净的地方,有时间、有机会也应在经书前作一些供养、顶礼。这样的话,我想很多人都愿意行持,因为非常方便。当然,没有正知正念的人也很难做到,若是这样,那诸佛菩萨的妙手也没办法救度你。所以希望大家再三观察此处所讲的功德,当然本经下文还有很多《般若摄颂》的功德,若能了知,相信大家皆能欢喜信受。
子二(修学之功德)分三:一、修学般若而生有寂安乐之理;二、修学般若舍利得供养等之理;三、修学般若成为超越其余善根波罗蜜多之理。
丑一(修学般若而生有寂安乐之理)分二:一、宣说意义;二、诠说其比喻。
寅一(宣说意义)分二:一、产生寂灭安乐;二、产生有寂安乐之理。
卯一、(产生寂灭安乐)分二:一、产生一般寂灭安乐之理;二、产生寂灭果位三世佛之理。
辰一、产生一般寂灭安乐之理:
佛此般若大明咒,能灭有情众忧苦。
佛陀这个般若波罗蜜多法门,实际上是大明咒。(所谓“明咒”,印度梵语叫“曼札”,引申出来有两层意思,一个是明、一个是知。)以此则能遣除或息灭众生相续中的各种忧苦,从而获得救护。
可能大家也清楚,只要对般若空性法门有所了解,或有所感悟,心里许许多多忧愁、苦恼、伤心就会遣除。在世间,很多人就是因为对般若法门了解得特别少,所以天天都很伤心、痛苦,种种烦恼不断产生。若他们能对大乘空性法门有所了悟,种种痛苦就不会存在,即使身体有重病缠身,心也不会痛苦。所以般若是名副其实的大明咒。《般若心经》亦云:“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的确,佛陀是大医王,他能无余遣除众生的烦恼疾患。在《杂阿含经》中,佛陀就以世间良医治病的四个阶段宣讲了苦集灭道四谛,大家若深解其义,则能坚信四谛*轮无比合理,也会坚信佛陀就是大医王。首先,佛陀以自己的智慧第一个发现所有众生皆被痛苦所缠,这叫善知病,是第一个阶段。在了知众生的痛苦病后,还要知道病的根源,而这唯有佛陀知道,这是第二个阶段,叫善知病源。其实这就像好的医生,在知道病后他能确诊病的来源。第三个阶段是善知病对治,即佛陀完全清楚遣除痛苦的方法。第四个阶段是“善知治病已,当来更不动发”,即众生饮用甘露妙药后,能将病根彻底铲除,从此之后再也不会复发。这四个法门,任何世间仙人、婆罗门及种种外道导师皆不能了知。首先他们不知一切众生皆被痛苦缠绕,其次不知苦的来源,再次不知除苦的方法,最后也无法完全断除众生的痛苦。可见,若不是佛陀,众生虽然很苦,也无力摆脱痛苦的折磨与纠缠。
在这里大家务必清楚,在所有遣除痛苦的方法中,空性法门最可靠、最彻底。也即依靠这样的空性法门,众生身心中各种各样的痛苦皆能遣除。我想这一点并不需要详细阐述,只要对空性法门稍微有所了解的人就会明白。比如说,我们以前没有学习空性时,家中亲人或亲戚死了,就会伤心得不得了。但在学修一段时间空性后,自己就会想:他也不存在、我也不存在,这样大声地哭有什么用呢?所以一般来讲,证悟空性的人不会大声地哭,也不会特别伤心。在现实生活中大家也看得出来,有些人在亲人死了、钱包丢了、房子被人撬了等不顺情况下,因为他对空性法门有所证悟,所以从来不会伤心、痛苦;而这方面没有境界的人,心情就没办法调整过来。所以大家皆应通过长期修学实践,来领悟或体会空性法门不可思议的威力。同时也应坚信,众生相续中我和我所产生的痛苦,唯有空性法门才能彻底断除,除此之外根本不可能。
辰二(产生寂灭果位三世佛之理)分二:一、成为过去现在佛母之理;二、成为未来佛母之理。
巳一、成为过去现在佛母之理:
过去十方世间怙,学此明咒成药王。
过去十方世间中的怙主佛陀,现在十方世间住世的佛陀,他们皆依修学此般若波罗蜜多法才获得了无上药王的果位。虽然以前他们在显现上也是凡夫,但学修了这样的空性法门之后,最终完全能断除种种世间疾病和痛苦,而成为无上药王。
在有关经论中,佛是大药王的相关教证非常多。《大智度论》云:“佛如医王,法如良药,僧如瞻病人,戒如服药禁忌。”意思是说,佛陀是医王,佛法是良药,僧众是护理病人的护士,戒律是服药时的禁忌。现在很多人对前两条比较重视,但对后两条却不那么注意。有些人说不用皈依僧宝,但不依靠僧众的帮助,我们的修行就不能成功,也即在僧众的团体中居住,我们的病才有机会痊愈,离开僧众单独治疗则有一定的困难。还有人认为:“不准吃肉、不许杀生、不能结婚……这个不准、那个不准,各种各样的戒好麻烦啰!其实什么约束都不需要。”可见他们根本不懂佛法。如果病人病得很厉害,医生告诉他有些东西不能吃,他一概不听的话,那病永远也好不了。因此大家务必依靠佛法僧三宝,且要严持戒律,这就是龙猛菩萨甚深智慧中流露出来的殊胜教言。
《八十华严经》(2)亦云:“以智慧手,安慰众生,为大医王,善疗众病。”意思是说,佛陀能以智慧妙手安慰所有众生,他是世间唯一的大医王,能以善巧方便治疗众生异常严重的贪嗔痴病。现在世间上有很多非常可怜的人,有些学气功,有些学特异功能,有些学外道,他们想以各种方法离开轮回苦海,其实都不现实。因为世间再了不起的人士,他们自己尚未出离苦海,所以也不可能将我们带到解脱的彼岸。因此,我们所依止的本师释迦牟尼佛的教法千万不能舍弃;若舍弃,就是非常大的过错。有时候人的分别念非常复杂,再加上很多人都没有取舍能力,若今天听到广告说这个如何如何好、那个如何如何妙,就跟着它而抛弃原来真正有解脱道的佛道的话,就非常可惜!现在这个社会,人际关系错综复杂,各种文化互相冲击,很多人都迷失了方向。虽然人们都在追求快乐,但真正的快乐除了极个别有正见的人以外,谁都没有获得,这非常遗憾!
佛陀在《佛遗教经》中也说:“我如良医,知病说药,服与不服,非医咎也。”意思是说,我相当于良医,而我所宣说的妙法则相当于知病根源的医生所开出的药,但服不服,就看你自己了。若不服而导致病不能好,那就不是医生的过失;同样,若不认真依法修行,而不能获得解脱,也不能怪我佛陀。的确,虽然佛陀的教法中已经开示了解脱妙道,但解脱完全依赖于自己。即使佛陀像父母对待幼儿园的孩子一样——天天牵着我们的手,若心不如法,也不可能得到解脱。因此,要想获得解脱就必须认真闻思修行佛法。所以大家千万不要依靠其他方法来获得解脱,而应自始至终依靠佛法。
有些道友认为:上师天天都对我笑,所以我能获得解脱。虽然上师微笑很好,(不然,若像我这样愁眉苦脸,天天都批评别人,那谁也不敢接近。)但上师的微笑总有一天会示现无常,所以正法最重要。如果没有得到正法,即使上师在吃穿等方面非常关心我们,想获得解脱也很困难。在实际生活中,有些人已经在很多年中依止上师,但在正法方面却从未下过功夫。然而,我们依止善知识的目的就是依其获得佛法,然后自己再精勤修持。若这些都没有,那就没有实在的意义。所以,如果一点都不精进,天天都吊儿郎当,甚至还搞破坏,那即生中的解脱就没办法成办。而现在没有谨慎取舍因果、好好修持,即生中有没有再次的机会也很难说;再加上听闻以及思维般若法门的机会相当难得,所以大家再不要搞一些形象上的事,而应认真闻思修行。否则,即使表面上看来自己非常了不起,而相续中一点空性与菩提心方面的境界都没有,那也只是一种假象。但这样的自欺欺人毫无意义,所以希望大家能早一点反省,这非常有必要。
巳二、成为未来佛母之理:
行利心怀慈悲行,学此明咒智证觉。
意思是说,对于一切众生在行为上予以利益、心里怀着慈悲,这样行持的智者菩萨——未来佛,也不可能依靠花钱搞关系等其他方式来获得佛果;他们唯一依靠积累资粮、修学佛法,尤其是般若空性的妙道,才能获得真正的觉悟。即一切众生未来获证佛的菩提,都要依赖般若法门这一大明咒;所以大家皆应了知般若空性的重要性。
若人能对空性有所了解,利益众生自然而然就能成办。《菩提心释》云:“如是瑜伽士,若修习空性,内心喜利他,决定无困难。”可见,真正有空性境界的瑜伽士或修行人,其内心自然而然会欢喜利益众生,这对他们来讲并不是很困难。如果内心没有空性的境界,可能一个月当中为众生做事情也累得不行,最后肯定会写辞职报告。或者说:“不行,我现在太累了!”“已经一个月了,可以了!若这一个月我去挣钱,一定能赚不少钱!”如果真正有空性的境界,不要说一个月,就是几十年,甚至几万年,都会心甘情愿住在最痛苦的角落去帮助众生。
另外,在对众生生起大悲方面,《华严经》讲了十种观察方法。第一、观察众生,无依无怙,而起大悲。即菩萨观察众生没有善知识的引导,就像盲人漂泊在旷野中一样可怜,从而对他们生起大悲。第二、观察众生,性不调顺,而起大悲。菩萨观察众生贪心、嗔心等烦恼此起彼伏,每天都折磨得不开心,从而对他们生起大悲心。第三、观察众生,贫无善根,而起大悲。菩萨观察到众生的善根非常贫乏,即出离心、菩提心等善法方面的习气极其薄弱,从而对他们生起大悲。可能大家也了知,很多众生在恶行方面很有能力,但在善法方面一天让他磕一百五十个头都很困难。现在外面很多人都反映:“实在不行了,前行的压力太大了!”我说:“压力怎么大啊?”他们说:“每天要磕一百五十个头,一个礼拜还要听一两堂课,这样折磨人,会吓死人的!”真的,善根太微弱了!如果是世间法,甚至是造恶业,即使天天都做,甚至还熬夜,一点也不觉得累。但在行持善法方面,仅仅磕一百多个头,也累得满头大汗、直喘气。
第四、观察众生,长夜睡眠,而起大悲。即菩萨观察到众生每天都睡懒觉,从而对众生生起大悲。的确,除了极个别高僧大德以外,很多众生都很懒惰,根本没有早起晚睡的好习惯。第五、观察众生,行不善法,而起大悲。菩萨观察到众生历来都对十不善业很有缘分,行持杀盗淫妄等特别自然,所以对他们生起大悲心。第六、观察众生,欲缚所缚,而起大悲。即菩萨观察到众生被欲望的绳索一直束缚着身心,在贪欲海中始终拔不出来,从而对他们生起大悲。第七、观察众生,没生死海,而起大悲。菩萨观察到众生沉没在生死轮回大海中始终不能出离,从而对他们生起大悲心。第八、观察众生,长婴疾苦,而起大悲。即菩萨观察到众生长期遭受种种痛苦,从而对他们生起大悲。的确,就是人类,其身心遭受的痛苦也接连不断。第九、观察众生,无善法欲,而起大悲。菩萨观察到众生没有善法方面的欲望或意乐,从而对他们生起大悲心。第十、观察众生,失诸佛法,而起大悲。即菩萨观察到众生失去了很多行持佛法的机缘,从而对他们生起大悲心。所以,大家皆应以这十种客观存在的情况作观察,从而对众生生起大悲心,因为没有大悲就不可能成就佛果。《涅槃经》云:“三世诸世尊,大悲为根本……若无大悲者,是则不名佛。”
但在这里大家一定要了知,若有空性境界,对众生的大悲就会油然而生。所以在找一些发心人时,包括菩提学会当中,我都经常讲:对空性法门有所认识的人能不能找得到?若能找到,他们应该能做负责人或发心人。真的,我以前也讲过,认识空性与利益众生这两者是同时生起来的。虽然《中观庄严论释》等论典讲:由于众生根机不同,空性和大悲的生起有先后次第差别;但大多数上师的窍诀都讲:一旦有真正的大悲心,就有般若空性的了悟,有般若空性的领悟,利益众生的行为自然而然就会出现,即这两者不可分割。所以,有般若境界而不愿利益众生,这样的菩萨也不会有;而大悲心特别强,但对空性法门一点都不了知,这样的菩萨也不会存在。
既然一切诸佛菩萨的来源就是般若法门,而有了般若空性的境界,利益众生的事业自然而然就会出现,那成佛的究竟目的除了利益众生以外就不会有。就像《现观庄严论总义》中所讲那样:需求成佛并不是为了自己获得快乐,而是为了利益众生。现在很多贪污分子,他们之所以想当领导,就是为了搞钱。而我们发愿获得像释迦牟尼佛一样的佛果,并不是为了到时天天都修行,或天天都有一些好的享受,而是为了更方便的利益众生。的确,佛陀利益众生是无勤当中任运自成。而我们现在利益众生很累,因为完全要依靠身心的勤作来实现,所以空性的境界不可缺少。如果有人认为不修空性也没事,只要行持善法就可以,那我们就要告诉他:这只是一般的世俗善根,并不是真正的解脱法。
卯二、生有寂安乐之理:
当知有为无为乐,一切安乐由此生。
总而言之,这个空性法门是世出世间一切安乐的根本,也即它们皆由此而生。我们知道,有为的轮回中有种种快乐,世间很多人都希求获得,其实这些都是暂时现而不实的有漏之乐;至于无为解脱之乐,则指声缘、菩萨、佛陀所获得的安乐。而它们的来源就是般若空性,也即唯依这样的般若法门才能获得。
《般若心经》亦云:“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可见,只要我们真能通达五蕴是空性,一切痛苦皆会消除,这个时候就获得了究竟的身心安乐。智者大师在《法华经文句》中说:“身无危险故安,心无忧恼故乐。”可见安从身上讲,乐从心上讲。即身体没有危险、痛苦,这就叫安;心里离开恐慌、忧愁、烦恼,这就叫乐。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说我好安逸、我好快乐,其实这并非究竟安乐。只有各种身心痛苦皆依般若空性的威力而遣除,才能获得真正的安乐。
寅二(诠说其比喻)分二:一、以地比喻说明产生一切功德之理;二、以转轮王比喻说明一切功德随行于此。
卯一、以地比喻说明产生一切功德之理:
种播于地将出生,得以聚合生众色。
五度菩提诸功德,此等皆由般若生。
既然菩提道果的一切功德皆依般若而生,那我们应以什么样的比喻来了知这个道理呢?本经讲了两种比喻,第一种比喻讲般若空性相当于大地。比如说,将种子播种在大地上,将会出现苗芽乃至开花结果,也即只有在土壤、水分、肥料等因缘聚合下,才会生长出这样众多的色法。同样的道理,布施、持戒、安忍、精进、禅定五种波罗蜜多的道功德,还有佛的四无畏、十八不共法、十力等果功德,它们的来源皆是般若波罗蜜多。的确,有了大地,庄稼才有生长的机会,而有了般若波罗蜜多,其他五度等道果功德才能成熟。
所以,每一波罗蜜皆应以般若来摄持,若能摄持则成为解脱的正道,否则只成为世间善法。学过《入中论》的人都知道,如果布施没有以般若空性来摄持,只是世间的布施;如果持戒没有以般若空性来摄持,也只成为世间的持戒……但世间的持戒、布施等能不能成为解脱之因呢?不能。所以三轮体空的般若跟佛果确实有无则不生的关系,也即有了般若空性的真正体悟,了知一切万法的智慧才能出现。《大明度经》云:“明度如地,五度如种,从中生成。”意思是说,作为明度的般若度如大地,其他布施等五种波罗蜜多如种子,就像种子必须依靠大地才能生成一样,五度要得以真正成熟,就必须以般若波罗蜜多摄持,否则不成解脱之因。永明延寿大师也说:“若万善无般若,空成有漏因,不契无为果。”意思是说,一切善法皆应以般若空性摄持,若没有摄持,则只成为世间有漏之因,也即以此善根只能转生在轮回中,而不会趣入真正的解脱道,更不可能契入大解脱的无为果。
现在世间,有些人对胜义空性法门极为排斥,这非常不好。虽然上师们在智慧及所学法门方面有差别,比如有些法师对般若空性很专业,就像我们学院里的部分法师,他们在三四年中天天都讲般若,那在般若空性方面肯定有很高的造诣;而有些法师天天都讲《俱舍论》,那在《俱舍论》方面他的水平肯定比较高。但讲《俱舍论》的论师能不能说“般若法门不重要,所以我唯一讲《俱舍论》”呢?不能说,因为这毁坏众生的善根。
在世间,一个人的知识比较全面,他就是难得的人才;或者说,若某人德智体都能全面发展,那他在社会中必将成为有用之才。作为学修佛法的法师、辅导员和修行人,他能不能说我只对这个法门有信心,其他法门都不想了解呢?不能。前一段时间我遇到一个人,他已经听了五年因明。我说:你应该多听一些般若空性和密法,这么殊胜的法一点都不听太可惜!因为在死的时候你不可能跟人辩论,而那时般若或密法的善根在相续中有所成熟则非常好。当然,在通过辩论或逻辑推理来摧伏外道、弘扬内道方面,因明极其殊胜,这一点我们也承认;但唯一求此法而不学其他法也不可取。
有人会说:在世间,有些老师在二十多年乃至更长的时间中,一直讲某种课程,比如数学或化学等,而他们也以自己的专业知识对社会作出了贡献。虽然如此,作为修行人,大家对方方面面的法义都要有所了解,不但要学显宗,密宗也应好好学习。但现在汉地很多人都很偏心,他们只学显宗,一听到密宗就露出不愿接受的表情,这很不好。而有些人对密宗很有信心,天天都讲一些非常高的《上师心滴》、《法界宝藏论》等大圆满法,但对加行等基础法提都不愿提。即使别人讲人身难得等,他也会马上转移话题,口口声声都是本来清净和任运自成。虽然这些高法应该修习,但也必须遵循次第,而显宗的闻思也是基础,若这些都没有,那高法也不一定能修成。所以大家皆应按次第修学,且应打牢基础,若能如是修学则无比善妙。
的确,在面对困难或烦恼时,无上密法比其他任何窍诀都殊胜。尤其是莲花生大士的教言,在末法时代它就像无尽黑暗中的唯一日月般,能令烦恼直断,具有不可思议的加持力。这一点,通过自己的修行经验完全能断定,但我们也不能否认显宗和其他法门。因此希望大家能全面了解所有佛法,即对五部大论为主的显宗、密宗的教法皆应了解;而人生非常短暂,所以还要选择一个最殊胜、最适合自己根机的法门长期修行。而这样的修行法门和所依止的上师千万不能变来变去,否则要适应新的环境也很困难。在小学一般有这样的说法:老师不能换,不然对学生很有害。但若学生因为各种原因而换了很多老师,那就非常吃亏。所以,唯一的一个法门作为自己终生的修行,此乃最佳选择。
好,今天讲到这里!
回向偈: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齐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
(1)《佛学大辞典》云:“诸经论所说少异。
法华经受记品曰:‘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真珠、玫瑰七宝合成。’
无量寿经上就树说七宝:‘金、银、琉璃、玻璃、珊瑚、玛瑙、砗磲。’
智度论十曰:‘有七种宝:金、银、毗琉璃、颇梨、车渠、马瑙、赤真珠。’
阿弥陀经曰:‘亦以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而严饰之。’
般若经以金、银、琉璃、砗磲、玛瑙、虎珀、珊瑚,为七宝。”
(2)华严经有三译。
一六十卷,东晋佛驮跋陀罗译,一名六十华严,或名晋经,或名旧经。
二八十卷,唐实叉难陀译,一名八十华严,或曰唐经,或名新经。
三四十卷,唐般若译,一名四十华严。
思考题
1.为什么对本经偶尔缮写、携带、供养的功德,长时造塔供养的福德也不可比?既然如此,我们应如何行持?
2.修学般若能产生什么样的有寂安乐,为什么?
3.为什么要以大地来比喻般若?对此你有何感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