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满法

中篇步上解脱道脱离轮回海

  • 作者: 东宝·仲巴仁波切
  • 文章来源: 网络
  • 点击数: 427
  • 分享到:


八、六波罗蜜多

二资粮的积聚,可以分为六个方面,即六度(六波罗蜜多注[1]):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静虑)、智慧。其中布施度和持戒度构成福德,智慧度构成智慧,忍辱度、精进度和禅定度既是福德也是智慧。

1、布施度有三行:

⑴财布施——尽你所能地施舍食物、衣服、器具、墨水和纸张,甚至以自己的身体和生命作布施。作布施时,应以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为度。如果布施时心里不情愿或者可能后悔,那么最好暂时不要作或作少量的布施,只在心里发愿:在自己有能力时再较大的布施。

⑵无畏施——替别人治病、保护他们免于灾难、教导别人不要做犯法的事、引导他们走出泥坑、护送他们离开险境、消除他们持戒和成就的障碍,并祈求你有能力解救他们免于下三途的灾难。

⑶法布施——如果你有能力的话,你要经常为别人讲解你觉得自己会讲,并对他们有益的佛法。讲解佛法时,你不可心存傲慢或追求名闻利养。如果你的能力不够,你就不能乱讲佛法。错讲佛法,或对根器不足的人讲佛法以至他产生邪见,其果报是非常严重的。这时你可以大声地念诵佛经,期望所有的众生(包括人与非人)藉此能听闻佛法,将来走上解脱之道。

2、持戒度有三行:

⑴摄律仪戒——不作本来就不可恕的十种罪恶重的恶业,并且无条件地严守小乘、大乘和金刚乘之三愿(违此三愿,佛制不可恕)。

⑵摄善法戒——不以作过一桩善行为满足,运用善行于最广泛的意义;祈祷你将完成任何你尚未完成的善行。

⑶饶益有情戒——发菩提心,尽你所能地帮助别人。只是不做坏事是不够的。

3、忍辱度有三行:

⑴耐怨害忍辱——忍受别人的辱骂、鞭打、抢劫等,不起嗔恨和怨忿心。(可以摧毁外在的障碍,如家庭、社会和环境的障碍。)

⑵安受苦忍辱——安贫乐道,虽有疾病、痛苦、饥饿、口渴、疲倦、劳累,仍能一心修持佛法。(可以摧毁内在的障碍,如疾病、胡思乱想等。)

⑶谛察法忍辱——明智而无畏地接受密乘的甚深善巧法门、佛菩萨的伟大行为,体悟不落言诠的空性之义。(可以摧毁秘密的障碍,如自己的疑心和不信任等。)

4、精进度有三行:

⑴披甲精进——乐于行善而毫不畏缩。不以善业小功德少而不为,不以善大难实现而不为。

⑵摄善精进——坚持完成善行,绝不松懈。

⑶利乐精进——一旦开始修行,即使类似接受加持时的“温暖象征”和其他利益都没有立刻生起,也不气馁,反而更精进地修行,直到成功为止。

5、禅定度有三行:

⑴安住静虑——严格控制自己的身心行为,此生可常保快乐。

⑵引发静虑——获得圣人为善的能力,如神通、幻化诸佛形相以度众生等。

⑶办事静虑——以三摩地注[2]饶益众生。

6、智慧度有三行:

⑴无相智——证悟诸法性空,了知究竟本体。

⑵受用法乐智——彻知因缘果报之不能免,了知相对本体。

⑶成熟有情智——行四摄法注[3],了知如何利他。

修六度可以圆满福慧二资粮,可以获得无限的、喜悦的人天福报,最终可成就佛果。

[1]波罗蜜多——梵语,即度、到彼岸的意思。

[2]三摩地——又译三昧,意为定,正定,等持。

[3]四摄法——佛菩萨和高僧大德吸引众生学道的四种方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