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满法

小乘•集圣谛

  • 作者: 创古仁波切
  • 文章来源: 网络
  • 点击数: 1084
  • 分享到:

三乘佛法心要•小乘•灭圣谛

灭圣谛

灭圣谛指平息痛苦之道在于净除业力及烦恼或染污。我们可以控制痛苦,因为业力、烦恼的缘起及觉受都在于我们自身,因此,我们不须要依赖任何人来铲除痛苦的原因。集圣谛阐明不善的行为或恶行是痛苦的制造者。这也表示离弃恶业就是铲除在未来遭受痛苦的可能性。我们的经历完全操纵在我们自己的手里。因此,佛陀说我们应当放弃恶业及烦恼的恶因。善行会导致快乐的情境,恶行则会导致痛苦。这个观念不是很容易掌握,因为我们无法看到整个过程的起始与终结。

业力可分为三种:身、语、意;也可再细分为:身善业及身恶业,语善业及语恶业,意善业及意恶业。若能放弃身、语及意的的恶业,一个人的举止自然会充满美德。

身方面的恶业有三种:杀生、邪淫及偷盗。这三种身业的果报可能立即可见。例如,当一对男女彼此关心、互助、互爱时,他们之间的关系会很美好,他们的财富受用通常会增加。如果他们有小孩的话,他们的爱及关怀会使家庭非常和乐。一般而言,快乐来自他们对彼此的承诺及深厚的情感;反之,若没有了承诺,关爱会变淡,不当的性行为也会应运而生。那不是爱的基础,也不是小孩子可以获得快乐的美好家庭。我们不难明白,缺乏性忠贞可能导致许多家庭问题。

我们也可以看到其他身业的立即后果。偷盗者会遭到困难及痛苦,不偷盗的人则拥有快乐及平静的心。同样地,杀生的人给自己制造许多问题及不快乐,,爱护生命的人则非常快乐。

语业也是一样,虽然比较不明显,但若我们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语善业会带来快乐,如同语恶业会导致不快乐。说谎起初或许显现得很有用,因为我们会认为可以欺骗他人并从中获益;但是,如果他们是我们的朋友,刚开始时,我们的谎言或许能骗过他们,但被骗过一次之后,他们就再也不信任我们了,甚至认为我们是伪君子。说谎事实上是行不通的。相反地,一个竭尽所能说实话的人会享受有信实的美誉,并由于众人的信任而有好的境遇。

在思考过说谎的后果及例证之后,我们可以再想想其他语业的后果:毁谤、言语粗鲁、侵略性言语及无用之言谈。良善的言词会带来立即和长期的快乐之果,不善的言词会制造痛苦。此处所谓的“无用之言谈”指的是没有真正用处的闲谈。所以,如果我们基于好意,希望每个人放松心情快乐起来,纵使我们所说的话没有什么伟大的意义,那并不是无用的言谈,因为我们的用意是利益他人、是好的。这里所谈的“无作这言谈”是指没有任何理由的闲谈。比这更不好的是“基于五毒烦恼的闲谈”,也就是由于对某人的厌恶或嫉妒,而说一些关于他的不好的事情。若我们只是在闲谈此人的性格等等,那是真的没有用处的言词。除了没有用处之外,这种言谈往往会招惹麻烦,因为它使人彼此产生不良的感受。

“伤害性言词”也是一样。倘若严厉的言词真的是基于爱心及利他的理由,例如责骂一位去做危险的事或在学校不用功读书的小孩子,那并不是伤害性言谈,因为它不带有烦恼障,它可以说是一种助人的善巧之法。若言词背后是真实不虚的爱及利他的态度,那就不是伤害性言词;但是,如果它和嗔恚或嫉妒等烦恼障有关,那么它就是我们应当离弃的“伤害性言词。”

接下来,我们可以审视各种心态。我们会发现:良善的心制造的是快乐,染污的心创造的是不快乐。譬如,强烈的嗔心会使我们失去朋友,由于嗔恨,我们的敌人会变成更坏的敌人,情况也会变得更难以收拾。如果我们怀着恨意去伤害别人,若他们有朋友,他们的朋友最后也会成为我们的敌人。另一方面,若我们想利益他人,藉由关爱亲友般的力量及帮助他们开展善心的愿力,我们的善心会自然显露出来,他们也将会成为亲密、有益的朋友。由于我们的爱心及关心,我们的敌人或与我们相处不睦的人,将会改变他们的态度和行为,甚而成为我们的朋友。

业力有两个主要的层面:一个和经历(experience)有关,一个和倾向(conditioning)有关。业力和经历的关系已经讨论过了。由于不善的身业,一个人会经验到问题和不快乐;同样地,由于诸如说谎等不善的语业,一个人会经验到不快乐和忧伤。由于不善的心境,一个人也会经验到种种的不快乐,如同嗔恨心的例子所指出的。这一切不善业力必然会造成不愉悦或不快乐。

业力的第二个层面和倾向有关。经由身、语、意的不善业,我们使自己习于某种行为模式。不善的身业或语业都会加重做事的习性。例如,每一次杀生都会导致我们再度杀生的倾向;如果我们说谎,说谎本身会加深我们说谎的倾向;嗔恨心会影响我们的心识,使我们的嗔恨心更强。在来世,这种倾向的潜在性也随着再生,成为杀生、说谎、有不如礼的性行为等等不善业的强烈倾向。这是业力的两个层面:一个是行为的直接后果,另一个是造成某种行为倾向的潜在性。藉由这两个层面,业力造成生命中的一切快乐与痛苦。

纵使我们可能知道恶业会导致痛苦,善业会带来快乐,但我们很难弃恶业行善,因为我们的烦恼障对我们的影响很大。我们了解痛苦是由恶业造成的,但是我们无法离弃业力。我们必须离弃烦恼障,因为烦恼障是恶业之根;离弃烦恼障就是要离弃身恶业(例如杀生、偷盗及邪淫)、语恶业(例如说谎、中伤、伤害性及无用之言语)及意恶业(例如嗔恨、贪婪或无知)。只是想离弃烦恼障并不能将之去除。然而,由于他的慈悲及智慧,佛陀给予我们一个极其善巧的方法来铲除一切烦恼;审察自我存在的信念(egoorself)。

自我的信念不容易了解,因为它非常根深蒂固。首先,我们必须去寻找我们所相信的这个自我。经由这个搜寻,我们会发现自我并不存在,于是,我们就能逐渐地去除自我的信念。做到这一点之后,烦恼也去除了,因为随着自我信念的去除,恶业也去除了。

自我的信念是一种错误的知见,它是一种幻相。譬如,我们有一朵花,若我们询问一百个人,他们都会有同样的结论:那确实是一朵花。所以,我们可以相当确定那是一朵花。可是,如果我们问一个人:“这是我吗?”他会说:“不,这是你。”第二个人会说:“那是你。”最后,一百个人都说这是“你”,只有问话的人认为这是“我”。所以,统计上,自我的基础相当薄弱。

我们也有把“我”当做是一个东西、一种本体的倾向。当我们仔细地审察我们所认为的我们时,会发现它是由许多的成分构成的:各种身体部位、不同的器官及各类的元素,繁不胜数。然而,我们却觉得有一种东西是“我”。当我们审察这其中任何的成分,试图找出什么是自我的本质时,我们无法在任何一个部位及片断中找到它。周密地思索这一点之后,我们开始明白,这个“我”事实上是不正确的知见。

一旦我们铲除这种不正确的想法之后,“我”的观念就变得很容易去除。所以,一切起源于“我必须藉此得到快乐”的欲望,及“我必须铲除这个困难”的嗔恶感都可以被净除;净除“我”的观念之后,我们的烦恼也可以随之净除;一旦烦恼障消逝之后,根源于烦恼障的恶业也可以消逝;一旦恶业消逝之后,痛苦就再也不会生起了。这就是为什么佛陀说我们要离弃痛苦的根。

前二谛可以以两句话概述:

汝应知晓痛苦为何物

汝应离弃痛苦之根源

总而言之,一旦我们知道痛苦到底是什么之后,我们就可以开始着手去除苦因,不再造作制造痛苦的恶业。但是,要停止恶业,我们必须要将它由根拔除,也就是要根除烦恼障及各种不健康或有害的态度。要铲除烦恼,我们必须灭除烦恼的核心——自我的信念。若能如此,我们最后必能了悟无我的智慧。经由了解自我的不存在,我们就不会再制造烦恼及恶业,并使整个过程停止,这是很可能达得到的,因此有灭圣谛的宣说。

“灭”的究竟本质及自性是平静(藏文“谢瓦(shewa)”(注3))。有时候,大家会认为佛的境界是光辉灿烂的洞悟力或某种神奇的情形。事实上,一切有害的事物或心态都断灭之后,我们所得到的是平和,是最深沉的喜悦、大乐及安适。它的本质是恒常的,不像世俗的快乐只是暂时的,兴奋之后紧接着而来的是变迁。这种究竟的解脱及全然的了知是最深沉、最感人的平静。在这种平静之中,解脱及智慧的一切力量都应运自如;它彻底地脱离了痛苦及苦果,也彻底地脱离了造成痛苦的烦恼障。灭圣谛有四种特质:第一是痛苦的断灭;第二是平静;第三是极其深沉的解脱及智慧;第四是完全的自在。断灭是依照圆满者——佛陀——所指示的道路而修持的结果。这条道路的本质是第四谛——道圣谛的论点。其之所以被称为道圣谛,是因为它叙述的是导致解脱的道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