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灯·法身·第二十五章 入行正确之辨识
-
作者: 创古仁波切
-
文章来源: 网络
-
点击数:
1023
-
第二十五章 入行正确之辨识
第二十五章称为,内容包括方才提到的四种辨识。
第一种是“法之正确辨识”。正确的辨识意味著见到事物之真实状态,即通常所称的究竟真理。在此,佛陀清楚地说道:“勿视正觉有别于色相,勿在色相之外寻求正觉,勿以为正觉存于色相之外。”佛陀在此处所说的真义是:色相的本质就是正觉。这和《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教示非常相似,尤其是此经最广为人知的“空性之四重意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第一句“色即是空”表示:“色”或形相自身原本就不具有任何独立、具体的存在性。换句话说,它的本性是空性的,因此它自然是空性的。
第二句:“空即是色”表示:排除色相之后,在其他任何地方也都找不到空性。这是因为空性就是色相的究竟体性,不须要为了使空性显现而铲除色相。色相和空性并不是相抵触或矛盾的。如果空性是存在色相之外的某种事物,那么,色相就必定具有真实的独立存在性;但是,事实上,它并不具有。因此,空性就是色相。
第三句“色不异空”表示:空性并不是和色相分离或色相不同的某种事物或状态。空性和色相并不是对立的。
第四句:“以不异空”表示:没有任何色相是和空性相离或相异的。
如此,“空性之四重意义”表示:空性就是色相的究竟体性,而且,由于其体性是空性的缘故,我们所觉知的物理形相从一开始就和空性不可分离。从四种正确之辨识的观点,我们应该了解:一切现象都和空性合一不二,且相对与究竟的模式并非两种不同的本体。
佛陀以描述空性与色相之关系的同样方式,继续解释其馀四蕴:受蕴、想蕴、行蕴及识蕴。例如,在受蕴方面,他说:“受即是空,空即是受”——知觉的体性或本质是空性的;“受不异空,空不异受”——知觉和空性是合一不二的。
我们可以从自己的禅修经验中了解其馀四蕴亦是如此,因为它们都是心的层面;种种知觉皆不具有任何具生的真实本体,它们都是空性的。同时,不论我们谈到的是想蕴或行蕴,我们称之为“心”的一切,其本性皆是空性,我们无法找到任何可称之为“心”的具体实质。然而,空性这个字的定义起于某种不具本质的事物——某种存在于肤浅、错误经验中的事物。换句话说,空性和我们所谈论的对象——其馀四蕴——的本质是不可分离的。空性并不存在于我们的幻惑觉受的体性之外。
这表示我们的心、我们的经验无异空性,且空性并不存在于我们的经验之外。
我们不仅能从知识的角度或经由推论的方式去了解这个论点,也能在禅修中观见及体难空性——它存在于我们的经验之中。
这完成了《三摩地王经》第二十五章的讨论。
同时,我也必须说:由于这部《三摩地王经》被用为大手印修持的背景或辅佐性法教,所以,我们必须以超越仅止于学术性探讨或研究文字意义的方式来研习这部经典,应该由实修三摩地境界而融会贯通这部经典的意义,应该试著从我们自己的禅定修习中去体验此经所阐述的意义。到目前为止,我都只是以枯燥的学术角度在谈论空性及三摩地。这当然是不够。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实地禅修吧!
月灯·起亲想·第二十六章 随喜
第二十六章 随喜
无上圆满胜利者再度向月光童子说道:“童子!既是如此,若一菩萨摩诃萨渴望证得此三摩地,并希望迅速、真实及全然觉醒而达无上圆满之真实证悟,他应当成就善巧方便。童子!此菩萨摩诃萨如何才能成就善巧方便?童子!此菩萨摩诃萨应于一切众生起亲想;此菩萨应因而随喜一切众生之善根及其所聚之一切功德;他应昼三次、夜三次随喜一切众生之善根及所聚之功德,并将自身之善根及所聚之功德,悉数回向于一切众生之速得徧在正觉。”
“童子!若一菩萨摩诃萨持有入此善巧方便之功德,他将迅速得获此三摩地,且将迅速、真实及全然觉醒而趣入无上圆满之真实证悟。”
《三摩地王经》之前二十五章,主要涵盖的内容是如何修习三摩地。但是,从第二十六章开始,主要的论题是菩萨的行为举止。
第二十六章的章名是。在此章中,佛陀对月光童子说:“如果你——一位大菩萨——希望成就三摩地,你应该把一切众生都视为自己的亲人(起亲想),并认为一切众生的善因、善根及所积聚的福德都值得你为之生随喜心——不夹任何嫉妒或羡慕地随喜一切众生的善德及快乐!”
嫉妒的烦恼是我们必须离弃的。嫉妒可以说是一种贪执的形式,起自我们对享乐及快乐的自私欲念。例如,当其他人享有富足、快乐及享乐时,我们加以鄙视并持有“应当快乐的人是我,而不是别人”的心态;当想到别人经由意念、言语及行动而创造可于未来带来享乐及快乐的善行时,我们又觉得不满及不屑。这种嫉妒的心态,是一位菩萨道行者绝对要离弃的。
寂天大师教导道:我们甚至应该随喜深具福报之凡夫俗子——尚未进入菩萨道,或甚至倘未进入声闻或缘觉修持道的人——的善行,因为他们在此生所享有的快乐是由于此生或过去所种的善业而产生的。当凡夫俗子由于正直、诚实的行径而制造善根时,身为菩萨行者,我们应该毫不嫉妒地升起随喜心。
仅致力于此生或轮回来生的快乐与安乐的人称为“下根器之人”。根器较高的人则致力于铲除再生于轮回的因,并达到解脱所有轮回存在形式的境界。这类型包括声闻及缘觉(或称为独觉、辟支佛)的心态。虽然这是一种极为良好的心态,它并不具有涵盖一切众生及帮助一切众生皆解脱轮回的卓越心态。但是,声闻者及缘觉者仍然具有极大的福报,虽然他们并没有广大的动机;他们所遵循的或许不是至高的法道,但显然是清净、无误的正道。铲除不断受生于轮回的因——烦恼障及恶业,将使他们达到“阿罗汉(梵文arhat)”——“杀毁敌人之人”——的果位。达到阿罗汉果位的人实际上非常多,他们不已不再经历任何痛苦,并完全解脱了轮回的存在形式。这确实值得随喜!
比这更高的菩萨道。大乘修行者的心态并不仅止于个人达到的快乐的目标,他们的动机既深且广,包含救度及保护一切众生皆不遭受痛苦及轮回,并将众生安置于解脱及证悟之境;他们不仅具有如此的愿望,尚且不遗馀力地修持菩萨行、实践四无量心及六波罗蜜。藉由直接及间接地利益其他众生并保护众生不遭受痛苦,他们行于菩萨道上。他们首先达到暂时的成就境界——初地菩萨之极喜地,然后逐渐提升至第十地的法云地。当他们证得究竟的成就——圆满的证悟——时,这是我们所有众生都要至心感到欢喜:如此的菩萨是多么胜妙、圆满!
在任何时间及任何情况下,我们都应该训练自己随喜他人的功德,不论功德是属于何种层次。我们或许会认为持续不断地安住于三摩地状态、空性的究竟境界中最为重要——这当然是真的。然而,培养心及清净的动机并随喜他人功德,可以帮助我们在三摩地禅修上的进展;即使我们已经有进步了,这也能帮助我们稳固及增强三摩地境界而达到最终的成果。因此,佛陀开示了强调随喜之重要性的第二十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