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三)
-
作者: 阿康仁波切
-
文章来源: 网络
-
点击数:
252
-
在此实修法中,我们学习如何与生活最基本的事实——我们实际的感觉——达成协议。松弛是当我们在探究身体感觉层面的经验时,所产生之有益的副作用。用心于那些当我们避而不谈的私事,会使得许多恐惧与紧张自行消除。精确认知自己的感受,而且无论它是苦是乐,一律接受,这种能力乃是如实面对外在事物的坚固基础。
人大多是希求身心的快感,而逃避不快的感觉。或许我们是被自己的痛苦所迷,以致不易认知痛苦的不实。痛苦永远在变,而且其中混合着中性与正面的经验。重复修此“感觉法”,我们即可熟悉无常在与我们最亲密的那层面上如何运作,从而得到松弛。专注的行为,本来就有松弛的作用。
实修
(1)建立情况
背部挺直地坐着,或身体平衡地躺着。领略自身与座位或地板接触的感觉,体会所有的接触点,注意何处压力最大,同时还要注意压力会随着呼吸稍起变化。一旦掌握了身体在躺着或静坐时的概况(唯一的动作是轻微的自然呼吸),我们便可更仔细地观察自身的感受。
(2)更仔细地体会自身的感受
从双脚的大拇趾开始,体会它们所有的感受;如果没感觉,只要晓得没感觉就可以了。然后继续去体会另一对脚趾的感受,要同时注意左右二趾。
不断移动注意力,从脚往上移,注意所有感受上细微的区别——冷暖、沉重、刺痛、钝锐、悸动等——只是注意、只是感觉,而不在感觉中加入自己的看法。
继续将注意力从腿上移至臀,然后手指开始,将注意力沿着手、臂上移至肩。接着将注意力下移至脊柱底端,再一个脊椎一个脊椎的慢慢往上移,一心观察每一阶段的感受——观察脊柱本身,也观察躯干的其余部分。注意所有与内脏和呼吸相关的感受,尽可能只是去感觉,而不予以分类或分析。
到在颈部时,继续将注意力沿颈、喉往上移,同时体会内外的感觉,如是持续至口。然后在心中了知的情况下,让注意力行经面部和头部内外的各部分,最后停在头顶的中央。
接着将注意力移动的方向倒转,移动的速度加快。想像自身中空,充满了水。拔掉脚底的塞子,水即泻出,你要随着体内水位的逐渐下降去体会全身各处的感受。而不是把身体分段,专注某一部分。回到脚趾时,注意呼吸在全身之内的活动。在该次修行的其余时间里,只是以放松而不局限于一点的方式观察呼吸的活动,修毕,舒展全身。
重要的是,每次将注意力从脚上移至头后,即应反转过来将注意力从头下移至脚。有人总是觉得,将注意力从头下移至脚,更有令人舒服和松弛作用。
此一松弛法,应每天修一小时左右,连续修一周,以后需要松弛时再修。
问:在修“感觉法”的时候,如果感到非常痛苦,而又不能置之不理,以致无法继续修行,那该怎么办?
仁波切:首先,重修松弛法或许会有帮助,而不要勉强去修“感觉法”。但是如果这些痛苦的感受连续几个月一再生起,那就可能需要钉住它们,面对它们了。
问:您说重修松弛法,是说重修两种呼吸松弛法之一吗?
仁波切:我想,只管躺下来,让痛苦的感受消退,尽力不去忧虑任何事务,也许就可以了。
问:在修感觉法时,我的注意力有时不听使唤,不肯通过身体的某一部分,似乎在什么地方黏住了。遇到这种情形,我该怎么办?
仁波切:也许是你想移动的东西太沈重、太稳固,或许是推得太用力了。有时,螺丝钉钻不进孔是因为钉大孔小,这时你须用一个小一点的螺丝钉——你须以较为轻松的方式去修。
问:当身体的感受不断引起强烈的情绪或记忆时,观察和分析这类经验有没有用?还是我们应该把注意力尽量集中在身体的感受上?
仁波切:只跟着身体的感受走就行了,不要太注意身体的感受又引发了什么。
问:在修“感受法”时,我开始有了从未有过的感受。这只是我的想像作用吗?
仁波切:不一定。可能是这些感受本来就有,只不过你到现在才晓得——你开始看得更清楚了。修此法时,心念减缓,致使你能觉知以前没有注意到的事物,这很好。不过,你应只是如实体会,不要有所增添。许多疗法都教人小题大作,把身体上些许的感觉夸大并加以解释,好像都在心理上具有特殊意义;这会使人越来越敏感,越来越不能面对现实。这不是本实修法的目的。本实修法只是教人修心,令能接受任何现实而不加以分析或掺入情绪。
问:你若修行此法而身体毫无感觉,那会怎样?
仁波切:总会有些感觉,先从你一定会有的感觉开始,如腰带扩张。你要以你能明显感觉得到的而满足,不要为你感觉不到的担心。以此为前进之基,则你能感觉得到的就逐渐增多了。重要的是不可因感觉不到什么而烦恼,不必因修法当中感觉太少而心虚或不快,你只管继续修下去。